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CAJSTCSCD扩展版WJCI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Oil & Gas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复合影响因子:1.600
综合影响因子:1.465
官网:www.syytrqhg.cn
主编:何江川
平均出版时滞:265.9069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最新期刊目录

适用于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的功能性压裂液体系优选与应用————作者:马应娴;徐磊;邹存虎;郭建春;徐广晓;

摘要:目的本文针对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原有压裂液体系防膨及渗吸驱油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减少济阳坳陷储层黏土矿物膨胀伤害,提高压裂驱油提采效果,开展压裂液体系配方优化研究,以形成适应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的低成本功能性压裂液体系。方法在储层岩石物性特征研究基础上,优选了压裂液用高效渗吸剂与防膨助剂,配套油田原有的耐高温压裂液主剂,形成了适合胜利页岩油储层的兼具耐高温、防膨与渗吸驱油作用的功能性压裂液体系,并成功进...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作者:叶锐;郑婉;石碧;

摘要:含油污泥是油气钻井等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多相混合物,是典型危险废弃物,其有效治理关乎生态环境安全与资源循环利用。现有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焚烧、热解、水泥窑协同处理等,这些技术在实现含油污泥分离和资源回收等方面各有成效,但在处理效果、资源化利用、技术经济性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对含油污泥的高效低能耗处理、资源化利用、二次污染控制等需求日益增长,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含油污泥的新型高效...

专利视角下的高压气态储氢压力容器技术趋势分析————作者:丁贺;刘宇实;

摘要:高压气态储氢压力容器技术具有充放氢速度快、容器结构简单等优点,是现阶段主要的储氢方式。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平台,对全球高压气态储氢容器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布局、重点申请人、技术发展、技术功效等进行了多维度分析。从关键核心技术和技术功效方面为各类创新主体准确把握技术发展脉络、追踪技术研发动向以及后续的技术研究和专利布局提供借鉴。建议国内创新主体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专利布局,重点关注纤维材料、内胆材...

基于响应面法的天然气压差发电参数优化————作者:张朋岗;杨冬磊;程曦;骆兴龙;李玮;李有江;

摘要:目的 解决压差发电装置发电功率低的问题,优化工艺参数。方法 (1)通过常规(火用)及高级(火用)分析法发现透平膨胀机可避免外源(火用)损占比达42%,表明装置自身的运行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了高(火用)损。(2)采用响应面法分析和优化运行参数,以进出口压力比、进口温度、天然气体积流量作为因素变量,以发电功率、总(火用)损作为响应值,设计13组试验。结果 进出口压力比和天然气体积流量间的交互作用对发电...

基于机理分析与数据驱动的CO2溶解度计算方法————作者:阎凤元;雷海申;王睿;郭俊垚;林炬;李金许;张雷;史博会;宋尚飞;

摘要:目的 在碳捕集封存技术发展背景下,为能更高效准确地计算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探究基于机理分析与基于数据驱动的CO2溶解度计算方法。方法 首先,根据公开文献收集、整理了2 029组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并建立数据库;随后,利用该数据库对经典的亨利定律进行了修正,并且在修正时考虑压力在水合物生成区域内可能生成水...

基于铜基配位的新型氧化还原脱硫溶剂开发————作者:王南伟;王雪凝;刘东;戴攀;薛靖文;陈鸿元;陈焰洪;邱奎;

摘要:目的 针对适用于中、小规模含硫井口气脱硫的Lo-cat液相氧化还原脱硫工艺,改善传统液相氧化还原脱硫剂存在的稳定性差、硫容量低、产物易堵塞设备等问题,进一步研发出更加绿色高效的湿法氧化还原脱硫剂体系。方法 以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和水的混合物作为溶剂,加入氯化铜和螯合剂制备出绿色高效的铜基湿法氧化还原脱硫剂,对该脱硫剂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测定,开...

高含硫天然气三甘醇脱水工艺水露点敏感参数研究————作者:唐秋平;姚江;练兴元;刘辉;庞钰;罗刚;冉丽君;薛小红;

摘要:目的 确定影响高含硫天然气三甘醇(TEG)脱水工艺水露点的敏感参数。方法 基于现场实际监测数据,使用关联分析的方法对原料气入塔流量、原料气入塔温度、原料气入塔压力、贫液入塔温度、重沸器温度、TEG循环量、贫液质量分数、TEG溶液pH这8个影响因素与水露点的关联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TEG溶液pH、原料气入塔温度、贫液入塔温度、原料气入塔压力与水露点的关联度值均大于0.9,是影响高含硫天然气TEG脱水...

微胶囊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与驱油特征————作者:徐辉;宋倩;巩锦程;董雯;

摘要:目的 针对常规驱油用聚合物在注入过程中不抗剪切、黏度损失大、影响驱油效果的问题,采用乳液聚合+界面聚合方式,在聚丙烯酰胺外部引入壳层,合成一种聚氨酯包裹聚丙烯酰胺的微胶囊聚合物。方法 研究了胶囊聚合物破壳前后微观形貌及粒径、缓释增黏性、抗剪切性、注入性、剖面调整能力和驱油效果。结果 结果表明,破壳前微胶囊尺寸为170~800 nm,破壳释放聚合物后,分子尺寸为50~350 nm;65℃下加热2 h...

芳基脂肪酸金属盐体系的稠油催化降黏性能————作者:穆健;郑延成;孙志飞;常世腾;曾小丁;

摘要:目的 解决胜利稠油中胶质及沥青质含量高、稠油开采难度大的问题。方法 以金属Fe和Ni盐与芳基脂肪酸反应合成了油溶性脂肪酸过渡金属盐,筛选了溶剂与分散剂,优化了催化体系组成,考查了复合体系对稠油黏度及组成的影响。结果 由等质量的芳基脂肪酸铁和C9溶剂构成的复合催化体系AOF具有较好的降黏性能。在油水质量比为7∶3、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AOF在160℃下反应12 h后,稠油黏度从...

CTBN和纳米SiO2改性环氧树脂颗粒改善油井水泥脆性研究————作者:严海兵;张啸锋;赵启阳;陈敏;张成金;石庆;

摘要:目的 通过制备一种亲水型环氧树脂基(E-54)弹性颗粒,以解决掺入现有弹性材料引起的水泥石强度降低的问题。方法 采用端羧基液态丁腈橡胶(CTBN)和纳米SiO2对E-54进行改性,制备得到了一种弹性树脂颗粒(E-RP),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接触角、紫外光谱、XPS、扫描电镜和单轴压缩等手段研究了E-RP的化学组成、亲水性、分散性、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 E-RP与水的...

木质素胺化改性及耐温耐盐堵水凝胶的制备及应用————作者:亢智;马清杰;耿绍;石鑫;李生林;王克彦;温洋兵;

摘要:目的 针对传统聚合物堵水凝胶在高温高盐环境下难以适应的问题,以苯基丙烷结构的木质素为原料,经胺化改性和交联固化制备一种耐温耐盐的堵水凝胶。方法 考查了木质胺化改性程度、交联剂用量、木质素胺含量、固化温度对凝胶物理强度的影响;评价了木质素胺堵水凝胶的耐老化性能,并进行了现场堵水应用实验。结果 木质素与胺质量比为1∶2时,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用量为20%(w),木质素胺质量分数为15%,温度150℃时...

低渗高盐油藏段塞表面活性剂组合调驱研究————作者:杨永钊;张雪莹;周昱君;周明;郭肖;马江波;

摘要:目的 针对延长油田低渗高盐油藏现有表面活性剂驱不能提高波及体积、只能提高洗油效率、低渗区原油动用程度低、提高采收率有限的实际生产问题,开展了低渗高盐油藏调驱技术研究。方法 基于毛管束理论,研发了OBU-3低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驱油用大段塞,与反离子自主装形成ACS-2高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调驱用小段塞,组合成多段塞实现深部调驱。结果 大小段塞注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2....

富钙质胶结物低渗储层强酸酸化伤害机理及改进措施————作者:南源;马双政;张耀元;陈小娟;谢伟浩;唐洪明;

摘要:目的 解决富含钙质胶结物低渗储层采用土酸酸化投产效果不佳、酸化有效期短的问题。方法 利用核磁T2谱、电镜、ICP等测试手段对该储层岩心强酸酸岩反应前后矿物成分、孔喉结构、残酸及返排液离子成分和固相组分进行了测试分析,明确强酸投产效果差的原因及改进措施。结果 强酸主要对碳酸盐岩胶结物进行充分溶蚀,对钾长石、斜长石、黏土矿物进行局部溶蚀,但岩心溶蚀不均匀,存在明显溶蚀区与非溶蚀区...

基于质量平衡法的加臭剂四氢噻吩品质鉴定方法————作者:宋超凡;张苏敏;吴岩;李海川;刘仁红;李志昂;

摘要:目的 规范和补充天然气用有机硫化合物加臭剂品质鉴定方法,解决单一气相色谱法定性不准确及定量不全面的技术问题。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四氢噻吩加臭剂进行品种定性,分别采用质量平衡法、气相色谱法、卡尔·费休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四氢噻吩加臭剂中有机化合物、水分及金属无机杂质的含量,计算得到四氢噻吩加臭剂纯度。结果 四氢噻吩定性分析谱图与标准谱图的匹配率达到96%以上,...

防冰剂对飞行器喷气燃料使用性能指标的影响————作者:邢志娜;黄敬如;王禹涵;孟超;王振;

摘要:目的 为确保飞行器喷气燃料使用可靠性,研究不同防冰剂添加量对飞行器喷气燃料的主要使用性能指标的影响及其影响规律。方法 立足用于喷气燃料的乙二醇甲醚防冰剂,通过研究喷气燃料使用指标的检测结果与相应防冰剂含量的对应关系,结合理论分析,得出具体的影响规律。结果 随着防冰剂添加量的增加,喷气燃料使用性能指标中的闪点和馏程中的初馏点降低,密度增大,水反应试验评级水平提高,其他馏程指标和运动黏度基本未发生变化...

油气处理厂产量衰减工况下的能量系统分析与优化————作者:任永苍;邓乾星;曾海刚;张凌玮;苗馨月;郭新勇;王彧斐;

摘要:目的 针对长周期运行的油气处理厂存在产量逐渐衰减的问题,在进行节能改造时,分析产量衰减对全厂能量系统的影响,以确保节能优化措施长期有效。方法 基于多个工况的模拟结果,采用夹点分析与(火用)分析方法进行全厂的能量系统分析与节能优化。结果 根据夹点分析指出了全厂主要不合理用能点,通过(火用)分析获得了各装置(火用)损失分布,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4种节能优化方案。结论 换热网络方案、蒸汽系统改造方案...

硫磺回收装置制硫炉余热锅炉结垢堵塞原因分析及对策————作者:贾正万;陈进旺;白新华;

摘要:目的 解决硫磺回收装置运行过程中因制硫炉余热锅炉过程气侧结垢堵塞导致余热锅炉过程气出口温度升高、系统压差增大、制硫炉被迫停工检修等问题。方法 对停炉检查后发现的灰白色粉状堵塞垢物进行了化验分析,针对杂质元素的来源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 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堵塞垢物的主要成分是铁和硅两类杂质元素的氧化物,确定了杂质元素主要通过常减压污水进入酸性水汽提、再由酸性水汽提含氨酸性气进入制硫炉的路径。上述杂质...

Aspen HYSYS联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L-BOG深冷提氦工艺研究————作者:游赟;颜黎;程晓明;周新渊;

摘要:目的 优化调节某L-BOG深冷提氦装置的关键工艺参数。方法 采用Aspen HYSYS建立流程模型,分析精馏塔温度、回流比等参数对能耗及回收效果的影响,并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建立交互作用条件组合试验,模拟得出组合参数优化调节数据。结果 模拟结果显示,精馏塔压力对流程的影响极小,而降低温度、增加回流比以及高位塔板进料均提高了氦回收率,响应曲面分析明确了各变量对氦体积分数和冷凝器、再...

甲醇耦合轻烃芳构化反应万吨级工业试验模拟计算————作者:魏书梅;徐亚荣;夏刚;樊金龙;朱学栋;

摘要:目的 为万吨级甲醇耦合轻烃芳构化反应工业试验提供理论数据支撑,指导工业试验开工运行。方法 采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计算甲醇耦合轻烃芳构化反应过程,与真实反应体系的反应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在流程模拟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前期研究结果,编制了万吨级工业试验方案。结果 研究发现:模拟计算反应器出口的产物组成与试验结果接近,进料温度在320~380℃范围内,芳烃收率均在30%以上,绝热温升在41℃以内。结...

烟气凝液中Fe3+、Cl-、NO3-对S31254钢腐蚀行为的影响————作者:江晶晶;叶海木;宋莉芳;

摘要:目的 针对天然气净化厂尾气处理设备在高温酸性烟气环境中的腐蚀失效问题,本研究旨在揭示模拟烟气凝液中Fe3+、Cl-、NO3-三种侵蚀性离子对S31254钢的腐蚀影响机制,为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通过设计含Fe3+(50/200/2000mg/L)、Cl-(200...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