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最新期刊目录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音乐创意实践素养探赜————作者:刘思遥;段召旭;
摘要:<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标”)提出了四项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以及文化理解①。其中,创意实践作为一项高阶素养,对创新人才育成意义重大。在艺术创意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各项有利于创新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以及正确价值观,将促使学生有实力直面各种创新挑战,进而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2022版课标”仅对四项...
躬耕幼教 以乐润心——李晋瑗幼儿音乐创作研究————作者:夏雄军;吕薇;
摘要:<正>中国近现代幼儿音乐教育事业经历了百余年艰苦创业的实践与探索,如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幼儿音乐创作方面,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幼儿歌曲短缺、创作力量匮乏,导致幼儿园音乐教学遇到极大阻碍,到如今我国幼儿音乐创作蓬勃发展、硕果累累,这艰难的历程曾经凝聚了成千上万幼教工作者的心血,高扬着几代幼教专家和教师热爱幼儿、秉承初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北京师范大学的李晋瑗教授便是精研幼儿音乐教育与创作的专...
刘勇同志逝世
摘要:<正>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音乐史学家刘勇同志因病于2025年1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清代湖南地方志中少数民族音乐史料记述之演变————作者:熊妙能;张咏春;
摘要:<正>地方志是一地之百科全书,被公认有“资治、存史、教化的功能”①。清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期。由于湖南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地方志作为记录该区域历史、文化等多方面信息的重要文献,其价值更为凸显。清代湖南地方志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其中有大量关于少数民族音乐的记载。相较于史书、政书、笔记小说等文献,其记载更为详尽,是研究湖湘区域音乐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彼得迈尔”:19世纪上半叶德奥大众音乐文化现象探微————作者:左艳容;
摘要:<正>“彼得迈尔”(Biedermeier)①是19世纪欧洲复辟时期(1814—1848)流行于德奥中产阶层的家庭生活方式与观念,涵盖该时期绘画、诗歌、音乐等艺术的发展。彼得迈尔式绘画与诗歌通常关注日常生活的写实,强调对田园风光、小圈子社交的欢愉氛围以及宁静生活的描绘,反映出彼时中产阶级的生活理想与审美趣味。然而,在长期的文化史研究中,“彼得迈尔”要么被贬斥为中产阶级的安逸与...
图片新闻————作者:刘方;
摘要:<正>~
立足与争鸣——“洋戏中唱”的歌剧理念及“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成功模式探究————作者:孔令伟;
摘要:<正>2024年6月17日、18日,厦门市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简称歌剧中心或“中心”)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制作了中文版《费加罗的婚姻》,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厅隆重上演。中文版《费加罗的婚姻》是作为1983年中央音乐学院首届声乐歌剧系毕业班的毕业作品在我国首演的,此后又由吴灵芬、郑小瑛先后在中央歌剧院指挥演出了多场。这部剧是由张承谟翻译、蒋英配歌的,吴灵芬担任指挥也参与了配歌的全过程。当年,刘克清、章亚...
拂尘见金——河北省涞水县车厂村老调剧团版《雁塔寺》研究————作者:张品;
摘要:<正>2023年10月下旬,笔者来到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娄村镇车厂村,参加河北大学齐易教授牵头的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联合考察团队对车厂村老调的调研。这是一次由于疫情、洪灾等不可抗力因素的裹挟被一再推迟的田野调查。直到当天早些时候,村里老调剧团才确定了表演传统剧目《雁塔寺》前半本的演出计划。当天演员们的表演十分投入,但不论唱腔、身段还是乐队,许多环节显得仓促甚至生疏,然而正是民间业余剧团极度坦诚的...
守正创新 勇担使命——“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中国民族弓弦乐演奏人才展演”有感————作者:马可;
摘要:<正>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和相关全国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艺苑撷英——2024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于11月9日至12月2日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等场所陆续展开。本次展演涵盖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五个艺术门类,共演出13场,其中重点推介戏曲净行,民族弓弦乐青年演奏员,舞蹈、曲艺、杂技等领域的青年演员。今年的展演发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国家十分重视中...
国风宣盛世 八音序文华——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述评————作者:王晓俊;曹贝琴;
摘要:<正>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原“文华艺术院校奖”),于2024年1月在南京艺术学院启动,全国各类院校民乐表演专业师生积极响应,经各地初选,共1148个独奏、145个组合、130个教师精品课进入复评。经过复评,来自中国内地23个省(区、市)及香港、澳门地区共66所院校的315个节目、753位选手入围终评。8月19日至24日,终评展示分为三个板块:21场学生独奏展示与合奏展示、...
拂动世界的中国风——“外国作曲家创作的中国风格作品系列音乐会”评述————作者:谭金刚;
摘要:<正>拂动世界的中国风——“外国作曲家创作的中国风格作品系列音乐会”是由四川音乐学院王文教授及其主研主创团队近年来倾力打造的一个对外文化交流品牌。主创团队围绕“外国作曲家创作的融入中国音乐和文化元素的作品”这一主题,开展了包括挖掘、整理、分析、研究、展演在内的系列工作。自2018年12月19日首场演出以来,该系列音乐会已持续六年。回顾笔者对该系列音乐会的认知过程,坦率而言,经历了从最初的“不以为然...
交响写意的智性光泽与感性魅力——评贾达群《绿青诗篇》的结构理念————作者:孙红杰;
摘要:<正>2024年9月23日晚,由作曲家贾达群领衔创作、指挥家胡咏言与浙江交响乐团联袂首演的五乐章交响组曲《绿青诗篇·致丽水》在丽水大剧院隆重上演。作品探索了具有地域色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传统何以借助作曲家的技术功力与想象力而转化为世界通行的交响乐语言,以彰显超越地方性的普遍魅力和价值。作品以取自当地民间“啰唻调”“敬茶歌”“龙船调”的特征音调为核心材料,采用体现高超技术和奇妙智性的乐思运作手法,在独...
黄河奔腾 音符澎湃——《九曲黄河诵》的音乐叙事————作者:王婷婷 ;姜之国;
摘要:<正>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其恢宏壮丽的景观与深厚的历史内涵一直以来便是文艺创作的灵感源泉。从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到殷承宗等人改编的《黄河钢琴协奏曲》,再到近年来王西麟的《黄河壁画》等作品,不同时期的艺术家们以黄河为主题创作了大量震撼人心的艺术篇章。这些作品不仅歌颂了黄河的自然壮美,更传递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随着时代的发展,黄河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由悲壮抗争到自信包容,再到...
穿越历史——听吴蛮专辑《问弦》有感————作者:张伯瑜;
摘要:<正>2024年6月,旅美琵琶演奏家吴蛮录制了专辑《问弦》,由北京东方影音公司出版①。这张专辑含13首乐曲,除第9首《虚赖》为刘天华所作,最后一首《问弦-即兴曲》为吴蛮个人的即兴创作之外,其余11首均为传统乐曲,依次是《夕阳箫鼓》《三跳涧》《霸王卸甲》《武林逸韵》《阳春白雪》《慢商音》《青莲乐府》《小月儿高》《大浪淘沙》《小普安咒》《十面埋伏》。《问弦-即兴曲》非常短小,像是...
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的社会意义————作者:陈燕婷;
摘要:<正>福建省泉州市自1981年起举办国际南音大会唱(以下简称“大会唱”),至2023年已有14届。经过不断的磨合与发展,如今已成为一场由政府发起,跨越国界和社会各阶层,以南音为主题的周期性“全民狂欢节”。活动广邀海内外南音团体以及文化人士、学者、媒体等,演出面向广大民众,与民同乐。除了政府举办的活动外,海内外南音人还以此为契机,联系友谊社团,举办各类聚会及会唱,并返乡谒祖,走亲访友。正如第十四届泉...
2025“今日中国”艺术周开幕式暨“金钟之星”中国民族音乐专场演出在意大利米兰取得圆满成功————作者:本刊讯;
摘要:<正>[本刊讯] 1月29日,正值中国传统新春佳节“春节”,2025“今日中国”艺术周开幕式暨“金钟之星”中国民族音乐专场演出在意大利米兰卡尔卡诺剧院隆重举行。专场演出由中国文联、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意中协会主办,中国音协、江苏省文联、江苏省音协承办,江苏省演艺集团协办,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基金会提供支持。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驻米兰总领事刘侃,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韩新安,...
论中国传统器乐合奏的五分法————作者:褚历;
摘要:<正>将中国传统器乐合奏划分为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五种类型,即五分法,是在学界运用广泛的基本方法,但已往论述和人们的见解还存在一些模糊、不一之处,主要包括:1.类别的划分依据,有观点认为是所用乐器的类别,如弦索乐是“泛指用几种弹弦和拉弦乐器合奏的音乐”,丝竹乐是“用丝弦与竹管乐器演奏的音乐”①,鼓吹乐与吹打乐如何区分也不够明确
中国音乐学院2025“中国音·中国乐·中国年”欧洲巡演圆满收官
摘要:<正>正值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新春佳节,当地时间2025年2月5日,中国音乐学院2025“中国音·中国乐·中国年”新春文化品牌之欧洲巡演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艺术宫圆满收官。巡演历时14天,先后走进德国汉堡、杜塞尔多夫,比利时布鲁塞尔,奥地利蒂罗尔、维也纳,匈牙利布达佩斯,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媒介,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中国春节的文化内涵,为当地春节增添浓厚的喜庆氛围。本次巡演由中国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举办大湾区国际打击乐节————作者:本刊讯;
摘要:<正>[本刊讯]近日,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主办的大湾区国际打击乐节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为期3天,以“湾区·中国·世界”为主题,汇聚了世界顶尖打击乐大师、中国打击乐名家、大湾区高校打击乐专业学生,并吸引了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打击乐教师、学生、音乐爱好者参与,共同搭建起了一座文化和艺术交流的桥梁,让湾区的声音传向世界。围绕当今世界打击乐发展趋势这一核心议题,为观众带来了富有前瞻性和洞察力的观点...
付林的生命四重奏————作者:金兆钧;
摘要:<正>付林老师去世了,不免回想起与他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听到付林这个名字很早,是1977年,那时我刚分配到东四人民市场工作,应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之邀做了半年东城业余合唱团的指挥。任务很直接,要参加年底的会演,曲目就是《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其后就听到了他和谷建芬老师合作的《妈妈的吻》,那时我已经上了大学,同学们也曾就“吻”的社会争论大发议论。随后又听到了《小螺号》以及关于小歌手程琳的种种争论。我...
人民音乐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两个月毫无动静,打电话去询问得知还没看到,编辑说让我等等他现在看,过了十分钟打过去被告知文章观点有失偏颇。感觉人民音乐里面很多文章比较偏社会学文章也不是特别学术 所以写的题材比较新。不过感觉编辑观点偏保守,尽量不要对传统音乐提过多的意见。 不过仔细想想还是编辑建议还是有一定道理 传统音乐看不起现代音乐已经是常态,编辑说话已经算很客气了哈哈哈哈。
2020-10-18 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