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与密封最新期刊目录
固定瓦多油楔径向滑动轴承热力学特性分析————作者:寇清硕;郭红;马程展;
摘要:为研究油膜温度变化对固定瓦多油楔径向滑动轴承静、动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以椭圆轴承、三油叶轴承为研究对象,联立Reynolds方程、能量方程及黏温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油膜压力分布、温度分布及承载力、摩擦力、刚度系数、阻尼系数等静、动态特性参数,对比分析了固定瓦多油楔径向轴承等温模型和热力学模型下的稳定性参数变化。结果表明:计入温度场分布会显著影响多油楔径向轴承的特性参数,且偏心率越大、转速越高,...
刷式密封跑道耐磨涂层NiCr-Cr3C2与刷丝材料GH4214随温度变化的摩擦磨损特性影响研究————作者:袁俊马;翁泽文;司佳鑫;田鑫;李永健;王天颖;王长亮;高燊;
摘要:刷式密封常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透平旋转机械中,需要适应其宽温域条件的实际工况载荷谱变化,因此研究密封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机制和特性变化对提升刷式密封性能至关重要,但是,目前针对刷丝高温材料及耐磨高温涂层摩擦特性在宽温域内的研究仍然相对有限。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典型刷式密封材料配副GH4214高温合金与NiCr-Cr3C2涂层在25℃、500℃、650℃...
金属封隔器高温下密封性能数值模拟研究————作者:练章华;孙伟;赵朝阳;于浩;万智勇;刘森焱;
摘要:为解决现有封隔器无法适用于页岩油转化超高温工况的问题,开展了耐高温完井封隔器的材料优选与密封圈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在750 ℃的极限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封结构(W型、M型、月牙型)与多种金属密封材料(Inconel系列镍基高温合金和紫铜)的密封性能。分析发现,金属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密封圈的厚度、热膨胀性、力学性能以及轴向坐封载荷等。研究表明,高温稳定性好的材料(如镍基合金)...
表面纳米化对核电站Ti-Ta合金性能的影响————作者:沈凯杰;郭玉冰;牛柱强;张成城;胡鑫磊;徐刘彬;
摘要:Ti-Ta合金因其优异的耐高温硝酸腐蚀和抗辐照性能,在核电站后处理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备受关注,但其力学性能、耐蚀性和耐磨性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严峻考验。表面纳米化是改善Ti-Ta合金性能的有效方法,其中表面机械研磨(SMGT)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表面纳米化方法备受关注。本文研究了SMGT处理对核电站用Ti-Ta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和高温轧制制备层状结构Ti...
过盈量和弹簧夹角对泛塞密封性能的分析————作者:杨金;肖强;李鹏;叶永平;钟曾根;田润明;冯健美;彭学院;
摘要:液驱活塞压缩机在加氢站运行中面临动密封部件磨损导致非计划停机的问题。本文针对V型弹簧泛塞,建立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研究过盈量和弹簧夹角对其力学性能及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泛塞的接触压力和Von-Mises应力集中于唇口,U型唇过盈量是密封关键。当泛塞过盈量在0.3~0.6 mm时,最大接触压力先增后减,应力同步变化,磨损量随过盈量增大而增加,但过盈量增大使磨损寿命延长54%;弹簧夹角71°~79...
内置环形弹簧的橡胶密封性能分析及参数优化研究————作者:尚新胜;李梦婷;张兆想;任志英;郭飞;
摘要:为提高橡胶密封性能,综合金属刚度高、橡胶回弹性好的特点,提出了内置环形弹簧的橡胶密封圈结构,基于有限元建模与实验验证,证实了该结构及分析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正交试验法和极差分析法,研究了弹簧圈数、丝径和截面位置对接触应力、橡胶最大等效应力、和支反力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结构参数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通过仿真与试验的组合验证,内置环形弹簧的橡胶圈接触应力比纯橡胶密封圈有很大的提升;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极差分...
螺杆马达定转子接触有限元仿真分析————作者:吴泽兵;刘克难;朱晓春;张子豪;林艺斐;闫哲;
摘要:螺杆钻具是一种常用的井下动力钻具,螺杆马达作为其动力来源的关键部件,马达定转子之间的接触行为对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本文建立三维螺杆马达模型,采用有限元的方法研究了螺杆马达装配条件下三维模型与二维模型的异同以及不同硬度、过盈量、定子结构对定子等效应力和接触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二维模型与同一三维模型截面处的等效应力云图形状相同,在一个公转周期内等效应力数值最大误差为7.9%,等效应力与接触压力曲...
考虑磨损与复杂工况下船舶艉轴承润滑特性分析————作者:梅梓欣;朱汉华;彭康;倪博宇;蔺佳伟;
摘要:船舶艉轴承的润滑状态是保障船舶轴系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不同的磨损程度下会对轴承润滑造成较大影响。同时,润滑油膜特性受偏心率及工作温度等多因素影响,复杂工况下参数耦合对油膜力学性质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Reynolds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差分法构建油膜模型,利用Matlab模拟不同磨损程度、偏心率及温度工况下对于润滑油膜受力与膜厚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磨损导致轴承与轴颈部之间有效...
滑动轴承过盈配合对衬套变形影响的双向流固耦合分析————作者:邵元朝;王建梅;李炫儒;
摘要:滑动轴承作为轧钢和风力发电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其衬套受油膜压力和过盈连接引起的接触应力的影响,容易发生变形,进而改变轴承间隙,影响其承载性能。为研究滑动轴承过盈配合对衬套变形的影响,利用自主搭建的大型滑动轴承试验台,开展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的实验研究;利用Ansys建立实验轴承的双向流固耦合模型,并通过实验测试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基于该模型研究衬套与轴承座过盈连接大小以及衬套外圆不同程度椭圆度对衬套...
不同基础油的长链铵插层磷酸锆凝胶的流变学及摩擦学性能————作者:吴仪玲;侯志国;徐红;董晋湘;
摘要:以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插层磷酸锆(STAB-ZrP)为稠化剂,选取聚α烯烃合成油(PAO)、环烷基矿物油(KN4010)、烷基萘(AN)及2种混合油(质量比4∶1的PAO/KN4010和PAO/AN)为基础油,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STAB-ZrP并制得质量分数10.0%STAB-ZrP凝胶。利用安东帕流变仪测试凝胶的黏弹性及黏度-温度关系,采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估其减摩抗磨性能。结果表明:混合油...
浮环密封分形磨损预测模型建立及试验验证————作者:张志敏;丁雪兴;王旭辉;司佳鑫;
摘要:为了降低航空发动机浮环密封部件的磨损,提升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针对浮环端面的微动磨损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密封环形貌参数及工况参数对磨损量的影响。基于分形理论从微观层面提出浮环端面的形貌表征方法,计算出浮环端面的分形参数;考虑浮环端面微凸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及频率指数求出法向接触面的实际接触面积及接触力;基于修正的Archard磨损理论推导出浮环端面分形磨损预估模型,并开展石墨微动磨损试验验证模型的可行...
车用甲醇燃料离子液体抗磨剂的设计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作者:段嘉伟;杨扬;任顺桢;葛峰;钟正博;米宇浩;任天辉;李志鹏;
摘要:针对甲醇燃料抗磨性能较差的难题,设计合成2种离子液体抗磨剂,采用高频往复摩擦试验机考察其在甲醇燃料中的摩擦学性能;优选综合性能优异的抗磨单剂与清净剂、抗氧剂和腐蚀抑制剂复配,探究单剂与各助剂间配比对抗磨性能的影响及复合离子液体抗磨剂的抗腐蚀性能;采用发动机台架模拟试验,考察复合离子液体抗磨剂对甲醇发动机油使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抗磨剂在甲醇燃料中具有出色的抗磨性能。不同比例的复合剂测...
抗磨剂与分散剂对自动变速器油摩擦性能的影响————作者:马永宏;狄泽超;李媛;吴福丽;崔海涛;姜禹;曾凯;李纯录;苗新峰;
摘要:研究自动变速器油(ATF)中抗磨剂酸性硫代磷酸酯(AW1)与分散剂丁二酰亚胺(DI1)的协同作用及其对ATF抗颤性能和摩擦耐久性的影响。采用小型纸盘-钢盘摩擦试验机(Wazua试验机)、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等,对比分析不同配比添加剂的ATF在摩擦特性、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AW1具有较强极性和吸附能力,大量添加时会优先吸附于摩擦表面,阻碍其他添加剂协同作用,导致...
起落架VL形和T形组合密封高低温密封性能试验研究————作者:戴礼颖;俞经虎;窦志伟;陈张斌;
摘要:为提高起落架作动器往复密封的高低温性能,采用VL密封件和T形密封圈组成的组合密封作为作动器直线往复作动筒的密封件,通过功能性能试验考察组合密封的密封性能,通过开展-55℃低温试验和135℃高温试验考察组合密封的高低温性能,并通过寿命试验评价往复密封件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组合密封在功能性能试验、高低温环境试验均未出现明显的泄漏,同时在往复次数为20万的耐久试验中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表明该组合密封具...
驱动电机脂润滑深沟球轴承最佳填脂量分析————作者:李佳兴;倪艳光;汪静静;高晓果;牛荣军;
摘要:驱动电机持续运行至热平衡状态后,轴承温度可能会超过预设的安全上限值,从而加速润滑脂老化失效,导致电机性能下降、甚至轴承早期损坏等严重问题。鉴于不同润滑脂填脂量是影响轴承温升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驱动电机脂润滑深沟球轴承进行不同填脂量下的轴承温升研究。通过简化轴承座传热和空气传热模型,探究在实际工况下轴承的温度场分布与稳态温升特性,揭示轴承内外圈温度随内外储脂室填脂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
超高压液驱活塞压缩机密封结构及泄漏量计算————作者:王硕琨;杜文海;巩宁峰;聂连升;
摘要:活塞密封作为超高压液驱压缩机的重要结构,对压缩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对某320 MPa液驱活塞压缩机低压级活塞重新设计为液体密封结构,并校核其强度。根据Navier-Stokes方程推导密封液体在活塞两端密封处的泄漏量及流速计算公式,并代入320 MPa压缩机低压级参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一个完整工作周期内油液流动方向为气缸方向,总流量为4.7×10-7 m3 基于主动学习代理模型的采气井口O形密封圈可靠性分析————作者:张耀明;王春生;马俊原;魏军会;周涛涛;赵密锋; 摘要:由于制造公差、载荷波动、材料特性等,在实际工程中O形圈的相关设计参数往往不再是一个确定值,可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对O形圈密封性能的影响,提出基于主动学习Kriging模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用于高压采气井口O形橡胶密封圈密封性能的可靠性分析。以高压采气井口某O形橡胶密封圈为分析对象,建立密封可靠性功能函数;使用Python进行Abaqus的二次开发仿真,将制造公差、载荷波动带来的不... 液化天然气槽车低温快速连接装置设计及密封性能分析————作者:戴志向;尹涛;韩传军;马科笃; 摘要:针对现有液化天然气(LNG)槽车与装卸臂对接时效率低、安全可靠性低的问题,设计一种适用于LNG槽车的低温快速连接装置,其具有快速对接和自锁的功能。结合LNG槽车的充装工况,对低温快速连接装置和松套法兰进行稳态传热分析,并研究两者在低温工况下的密封性能。结果表明:槽车充装过程中,法兰及密封垫片的温度沿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升高,快速连接装置和松套法兰的垫片外侧的温度相对于内侧分别升高了9.43%和19.5... 螺旋槽机械密封端面槽型优化与熵产分析————作者:郑国运;谢星;姜大连;梁彦兵;姚黎明;李香;吴兆山;李鲲; 摘要:针对液膜润滑螺旋槽机械密封端面流动损失定量分析问题,采用熵产损失诊断方法,开展螺旋槽机械密封槽型结构优化与三维湍流流场诊断分析;分析不同槽型结构下各类型熵产定量损失,计算密封在不同转速与槽深下泄漏率、开启力与熵产损失,获取各类型熵产损失占比随转速与槽深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螺旋槽最优参数为螺旋角20°、槽堰比0.42、槽坝比0.63、槽深13μm,优化后的密封端面动压开启能力大,流动熵产损失小;... 基于渗流-应力耦合的陶瓷纤维编织密封泄漏特性仿真研究————作者:王荣桥;乔格;左平;毛建兴;陈高翔;张晓杰;胡殿印; 摘要:针对陶瓷纤维编织密封泄漏性能研究多基于一维理论模型,无法描述密封件内部的气体渗流状态,难以支撑密封件的详细设计。开展新型陶瓷纤维编织密封的泄漏和变形行为数值仿真研究,通过建立陶瓷纤维编织密封的多孔介质渗流-应力耦合求解模型,在渗透压差的基础上,进一步量化了压缩量和填充密度等因素对泄漏量的影响规律,并对比不同截面形状的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结果表明:泄漏量随填充密度和压缩量的增大呈线性减小,在10 k... 润滑与密封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