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蒙古论坛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热度: 时间:

西部蒙古论坛

西部蒙古论坛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65-1271/C
国际标准刊号:1674-3067
主办单位:新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管单位:新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上一本期杂志:冷战国际史研究历史研究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行政管理期刊

   《西部蒙古论坛》是国内财经信息方面的专业指导性刊物。自创刊之日起始终恪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并重,倡导服务创新,推动财经事业发展,为经济发展和财经事业传播服务,为广大财经研究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财经科研服务。力求集全国各级财经研究机构成功管理经验之精华,纳百家理论研究之精髓,突出改革,突出新论,开拓视野,探索新领域。

  《西部蒙古论坛》以报道经济信息领域的信息研究、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等方面的理论方法、研究成果、现代技术应用等为主,形成了面向实践、注重新技术、追求新理论的特色,铸就了求实创新的学术风格,成为中国经济信息领域具有权威性与专业指导性的学术刊物。所载论文既反映了我国经济信息事业发展历程,又引领我国经济信息事业发展方向,为我国经济信息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部蒙古论坛》贯彻党和国家的经济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经济信息学及财经行业探索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坚持“以交流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刊宗旨,坚持刊物品质第一位的办刊理念,全力打造一个贴切于新时代要求的学术交流平台。

  西部蒙古论坛栏目设置学者专论、历史研究、文化研究、史诗研究、文学研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社会经济等

  西部蒙古论坛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阅读推荐:跨世纪

  《跨世纪(学术版)》Cross Century,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社科类学术期刊。本刊遵循“严谨、求实、公开、优质”的方针,力求体现“现代”、“实用”、“综合”三大特色,注重传播教育发展新理念,最终教育改革新走向,注重教育改革新热点,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子,展示教育改革发展新成果。读者对象:社科工作者,大学师生,科研机构人员。

  西部蒙古论坛最新期刊目录

确定“主线”的科学内涵、坚持原则和实践路径————作者:何生海;

摘要: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原创性论断的提出具有深刻内涵,即锚定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心,明确了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的政治保障,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务之急。服务“主线”必须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原则性与灵活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统一的原则。落实“主线”任务,必须发扬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法治化作保障,坚...

全媒体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逻辑分析————作者:杨文芳;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属于乡风文明建设的范畴,是主客观相统一的系统性实践活动,关涉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全面乡村振兴的落实、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铸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时代化发展,必须解答好这一时代问题。全媒体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充分培育乡村建设主体的积极精神风貌,提升其自我发展意识与能力;也要在深入调查实践中构建目标清晰、全面有效的文化反馈机...

近代伊克昭边客商业文化特点及影响刍议————作者:赵伟;

摘要:康熙年间,清政府开放蒙汉之间的“黑界地”,允许边客来往长城内外贸易,于是边客在紧邻山陕的伊克昭盟展开了贸易。其商业文化形式独特,贸易范围、物流运输、商业组织形式、获利再投资方式均不同于普通商人。伊克昭边客商业活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为多民族交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以新疆为例————作者:仙云莉;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为做好新时代新疆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新疆坚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在有形、有感、有效方面持续用力。本文以“有形、有感、有效”为视角,探索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新疆各族人民的脑中、心中,融入到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路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

论元明时期蒙古朵豁剌惕家族对于天山以南的经营及其历史贡献————作者:刘国俊;陈静怡;

摘要:14世纪初期,蒙古朵豁剌惕家族在天山以南迅速崛起,获得了“向阳地”的控制权。此后,朵豁剌惕家族长期影响、控制着东察合台汗国的政局,并持续对天山以南实施经营。以15世纪末米尔咱·阿巴·癿乞儿政权的兴起为标志,朵豁剌惕家族内部出现严重分裂,与汗国王室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出现紧张甚至对立。16世纪初,割据塔里木盆地的米尔咱·阿巴·癿乞儿政权被剿灭,朵豁剌惕家族势力遭受沉重打击,至叶尔羌汗国拉失德汗执政后,朵...

清光绪初年收复新疆战事中的阿拉善和硕特旗运粮路线探析————作者:苏日嘎拉图;乌云格日勒;

摘要:清同治三年(1864年),新疆各地相继发生反清农民起义,严重威胁了清朝在西北边疆的统治。清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为保障军事行动顺利进行,清政府决定广筹粮源,开辟北路蒙古草地运输线,转运归化城、包头、宁夏等地粮食至巴里坤。因阿拉善和硕特旗骆驼资源丰富,清政府选定该旗作为转运宁夏粮的主要地区。在路线规划过程中,统筹者需要综合考量地形、水源、交通条件以及经济成...

探析土尔扈特公主尼尔吉德玛《蒙古民歌十八首》与蒙古国民歌异同————作者:孟克苏尔格;

摘要:土尔扈特公主尼尔吉德玛所著《蒙古民歌十八首》对蒙古族民歌研究意义重大,为探究新疆蒙古族民歌与蒙古国民歌异同提供珍贵资料。二者在音乐性上存在诸多共性,如以小型结构、五声调式为主,节奏均分且密度适中,旋律发展手法及音区、旋律线特点相似,词曲关系紧密。音乐具有鲜明展开性与抒情性,风格内敛含蓄,带有吟唱风格。但因两地政治、社会及文化交流差异,在音乐形态、演唱风格和内容表达上呈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尽管如此,...

略论土尔扈特部东归精神与历史意义————作者:许建英;陈恳;

摘要:土尔扈特部是我国蒙古族的重要组成部分。17世纪20至30年代,土尔扈特部为了寻找新的游牧地大规模向西迁徙,到达伏尔加河流域建立了汗国,并且在那里度过了140余年,最终因为无法忍受沙俄政府的政治、经济、民族和文化压迫,1771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土尔扈特部东归壮举体现的是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强暴、反抗外来压迫的精神,坚韧不拔、不畏牺牲的精神。土尔扈特部东归扩大了清王朝的影响力,强化了新疆民族...

《西部蒙古论坛(蒙古文、汉文)》荣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24年度民族学与文化学最受欢迎期刊”称号

摘要:<正>2025年5月16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发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最受欢迎期刊报告(2024年度)》。本刊荣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24年度民族学与文化学最受欢迎期刊”称号。本刊创刊于1989年,前身为《卫拉特研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曾获自治区三届优秀社科期刊奖(2008、2013、2015年),并于2018年入...

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图伯特子嗣满汉文呈册考述————作者:吴元丰;

摘要:清嘉庆年间,图伯特在锡伯营总管任内倡导开挖察布查尔大渠垦荒屯田,促进了伊犁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发展,因业绩突出,由锡伯营总管晋升为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协助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治理该地区军政事务。有关图伯特任职及其军政活动,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档案中都有所反映,其中就有图伯特之子年岁职官旗分满汉文呈册,记载图伯特旗籍及其家庭成员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现从文献学视角出发,在简要叙述图伯特生平事...

蒙古史诗中的民间疗法及医药信息————作者:周双燕;

摘要:《江格尔》等蒙古史诗当中有许多医疗方面的信息。笔者梳理这些医疗信息时发现,蒙古史诗的叙事结构与现代蒙医心身互动疗法中的“健康讲座治疗”存在相似之处——二者均以语言叙述为媒介,结合仪式化实践,达成疾病治疗与心身调节的双重目标。内蒙古杭锦旗创新性编创《江格尔》本巴颂歌,与学术机构、现代健康咨询工作合作,通过传统医疗智慧与当代实践的结合,为史诗研究开拓新的维度,让蒙古史诗在新时代展现出更丰富的研究价值与...

《毛泽东选集》的蒙古文翻译及其当代意义————作者:达楞高日布;

摘要:<正>~

探讨《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西里尔蒙古文翻译之问题————作者:阿拉萨;

摘要:<正>~

《西部蒙古论坛(蒙古文、汉文)》征稿启事

摘要:<正>《西部蒙古论坛(蒙古文、汉文)》创刊于1989年,前身为《卫拉特研究》,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载内容主要涵盖蒙古学研究领域,着重刊发西部蒙古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社会经济、文学艺术、语言文字以及相关民族关系史的研究成果

集权与分权:清末民初热河地区财政体制改革历程————作者:苏艳博;

摘要:热河地区财政体制改革经历了两个阶段:清末新政时期热河地区财政机构、税收制度改革并建立预算制度;民国初年热河地区国地税之划分,设置财政分厅及专款制度的落实,标志热河地区财政体制初步完成与全国其他省份一体化。中央政府的财政集权政策在热河地区财政体制改革的历程中占据主导,而财政自给困难是热河地区于中央财政集权下获得事权与财权分权的主要原因

论巴·巴图对托忒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工作的贡献————作者:欧其尔加甫·台文 ;朝鲁木;

摘要:<正>~

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新疆实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作者:得努尔汗·亚生;

摘要:邓小平民族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在处理新疆问题的实践中,邓小平作出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加快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指示批示,推动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研究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新疆实践为做好当前新疆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以下启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把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摆在首位,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

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作者:孙钰航;苑冰杰;李红军;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与总结,亦是新时代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在思想观念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其赋予人民群众文化主体性、内在于实践活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深刻互动。基于此,本研究从精...

边缘与一体:论元朝经略亦乞不薛之地的政策及影响————作者:咸成海;

摘要:元代的“亦乞不薛”最初是部落首领之名,随着部族势力的扩大,“亦乞不薛”进而演化为族名和地名,元朝在亦乞不薛地区实施土司制度进行治理。系统梳理元朝“亦乞不薛”地方秩序的重塑与社会变迁,可以发现,元政府对亦乞不薛土司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的人文治理持续深化,由此,亦乞不薛土司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中央的依赖与认同进一步强化;中原的繁荣文化逐渐对其产生吸引。概括言之,元朝之所以重视亦乞不薛土...

成吉思汗(车盾)车陷泥传说考————作者:傲日格勒;乌日古木拉;

摘要:《蒙古黄金史纲》《黄金史》《蒙古源流》等史料记载,成吉思汗于1227年在西夏去世后,其灵柩被运回漠北安葬。当成吉思汗的(车盾)车途经穆纳山时,陷入泥泞中无法继续前行。此时,由雪泥部人吉鲁干·把都儿向成吉思汗的灵魂唱一首挽歌后,(车盾)车才开始缓缓挪动。若将这些蒙古文史料中的记载与藏文史料记载对比研究,会发现蒙古文史书中所记成吉思汗灵车陷泥无法前行的事情只是传说,而非真实发生的史事。其文本来源于古老...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