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土木工程学报杂志 关注收藏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所属分类: 期刊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工程科技II建筑科学与工程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出版地方:北京快捷分类:工业国际刊号:1000-131X国内刊号:11-2120/TU邮发代号:2-582创刊时间:1954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见刊时间:1-3个月业务类型:杂志征订
《土木工程学报》杂志简介
《土木工程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土木工程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土木工程界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土木工程各专业领域的发展综述,重大土木工程实录,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岩土力学及地基基础、隧道及地下结构、道路及交通工程、建设管理等专业在科研、设计、施工方面的重要成果及发展状况,同时也刊登建筑材料、港口、水利、市政、计算机应用、力学、防灾减灾等专业中与上述学科交叉或有密切联系的论文报告。本刊办刊宗旨为促进国内外土木工程界的学术交流。
《土木工程学报》创刊于1954年3月,由郭沫若同志题写刊名。1958年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59年至1961年为月刊;1962年起再次改为双月刊。1966年曾改为3个专业分册出版,直至1966年9月"文革"开始时停刊。1980年5月复刊,出版季刊,96页。1992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80页。1997年起由铅排印刷改为激光照排胶印,印刷质量及时效性大幅度提升。1999年由16开80页,改为大16开(A4)80页;2000年至今改为大16开112页;2003年起出版大16开112页,月刊。《土木工程学报》被Ei(美国工程索引)、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网络版)、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等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核心期刊。
《土木工程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结构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基础工程与岩土力学
《土木工程学报》杂志收录情况: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EI 工程索引(美)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剑桥科学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文摘与引文数据库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
2018年《土木工程学报》杂志03期论文目录:
恒高温下钢管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试验研究陈俊;薛媛媛;谭清华;吴金梁;
高延性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性能的试验研究邓明科;潘姣姣;梁兴文;
考虑高径比影响的木结构柱抗侧能力试验研究贺俊筱;王娟;杨庆山;
新型混合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朱张峰;郭正兴;汤磊;
配置高强钢筋工字形截面剪力墙试件抗震抗剪性能试验与有限元分析傅剑平;姚佳琳;崔嘉仁;陈晓磊;
采用定长索设计的肋环型索穹顶结构索长误差影响的试验研究郭彦林;张旭乔;
考虑材料变异性的半刚接钢框架内填RC墙结构的强度折减系数研究孙国华;李坤明;魏鑫;王跃;
Q460高强钢螺栓连接承载性能试验研究郭宏超;皇垚华;刘云贺;梁刚;
参考论文:新型混合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摘要】:预应力筋面积、预应力筋张拉应力、浆锚钢筋无黏结长度及轴压比是新型混合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重要设计参数。在前期试验基础上,开展考虑不同预应力筋面积的新型混合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采用Abaqus进行有限元参数分析。
土木工程学报杂志 最新期刊目录
毗邻断层桥梁概率性地震需求模型及地震易损性研究————作者:陈力波;陈何煜;栗怀广;高芳浩;谷音;邹育麟;陈誉;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非一致地震激励下桥梁的地震响应规律,并建立毗邻断层区域桥梁地震易损性模型。以某实际跨断层大桥两侧引桥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了宽频带混合法基本原理,利用芦山地震实测记录验证其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生成桥梁工址处地震动。随后,针对同一地震事件和同一地震强度两种工况,基于高斯过程回归方法构建考虑异方差效应的桥梁各构件概率性地震需求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生成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表明,所构建的概率性地震需...
后张预应力钢框架梁柱子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作者:孟宝;文俊龙;钟炜辉;田黎敏;
摘要:后张预应力钢框架结构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新型抗震结构体系,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其抗震性能,但对其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准静态加载试验探究了后张预应力钢框架子结构(PTSF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了其破坏模式、变形能力、轴力发展及抗力机理。结果表明,PTSF子结构主要因钢绞线断裂而失效,而全焊连接子结构的失效主要表现为钢梁翼缘断裂。PTSF子结构经历了压拱-抗弯机制阶段和悬链线机制阶段,...
溶解对有限土体被动土压力影响的离散元模拟————作者:慈伟;崔凯;杨尚川;
摘要:由于地形和人为等因素,挡墙后填土宽度可能受到限制。土体中矿物遇水溶解会降低土体强度,从而在岩土设计中高估被动土压力。基于离散元法分析有限宽度土体中溶解对被动土压力的影响,并考虑了平动(T模式)、绕墙底转动(RB模式)和绕墙顶转动(RT模式)三种变位模式。通过颗粒间压力溶解模拟溶解过程,分析了未溶解和溶解后挡土墙土压力合力、剪应变、力链和土压力分布。结果表明,颗粒溶解后,当宽高比B/H≤1且挡墙位移...
减振架-索端阻尼器联合作用下双索股吊索尾流致振控制研究————作者:郜辉;王浩;高伟杰;李淼;范延盛;周锐;
摘要:为提升减振架对双索股吊索索股间尾流致振的控制效果,开展了减振架联合索端阻尼器对双索股吊索尾流致振的控制研究。基于双索股吊索-减振架-阻尼器耦合系统的分析模型,建立了耦合系统中吊索面内外振动的统一特征方程,并通过吊索动力特性分析阐明了减振架联合索端阻尼器对长吊索振动的协同控制原理;设计了长吊索三维气弹模型,开展了减振架-索端油阻尼器联合作用下双索股吊索尾流致振的控制试验,探究了减振架与索端阻尼器联合...
基于数据驱动的施工任务时间风险预测系统研究————作者:刘亚平;骆欢;
摘要:随着基础设施项目复杂性的增加,工期延误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利益相关者面临的经济损失和项目中断风险显著上升。传统进度风险分析方法多依赖经验判断,存在较强主观性,而现有机器学习(ML)方法虽能克服主观偏差,却普遍局限于单一模型对整体工期的预测,未能充分利用施工任务中的文本信息特征,限制了其对任务级精细化管理的支持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融合文本与数值特征的任务级时间风险预测方法,并基于随机森...
考虑结构空间约束的连续深受弯楼盖梁试验和数值模拟————作者:林静聪;韩小雷;崔巍;傅钦昭;季静;郑振光;吴梓楠;
摘要:为研究结构空间约束对连续深受弯楼盖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开展3组考虑结构空间约束的多跨连续深受弯楼盖梁和4根简支梁静力试验。结果表明:楼盖梁受弯开裂产生轴向伸长,受到结构约束而产生被动轴力。楼盖梁在加载中出现受拉纵筋屈服,最终沿临界斜裂缝劈裂,呈现弯剪破坏,这不同于简支梁呈现的弯曲破坏。相较于简支梁,楼盖梁承载力和刚度显著超强,延性明显降低,且承载力超强幅度与梁纵筋配筋率成反比。考虑楼板翼缘长度为6倍...
疲劳后静载下CFRP-钢界面黏结性能研究————作者:余倩倩;高斌;徐海斌;顾祥林;刘才玮;
摘要:为研究疲劳加载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钢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制作了7个CFRP-钢单剪试件,其中2个进行静力加载,5个进行疲劳后静力加载。分析了疲劳加载对试件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界面刚度、应变分布及黏结-滑移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0.5mm胶层厚度条件下,静载与疲劳后静载下CFRP-钢界面均发生胶层内破坏,随着疲劳加载次数的增加,破坏后钢板表面残余的结构黏胶逐渐减少。设置不同归一...
既有结构下服役桩基多点拾振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作者:贾俊杰;吴君涛;付鹏程;王奎华;吴文兵;刘鑫;汤旅军;
摘要:为了克服现有桩基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点拾振检测技术用于评估海上和陆地服役期间桩基的完整性,其能够灵活应用于既有建筑物下桩基、浅部含缺陷桩基、存在多个缺陷桩基、超长桩基等复杂检测工况。该技术通过等间距布置的多个传感器分离得到上行波和下行波,并定义泛频响函数为上行波和下行波在频域内的比值;基于泛频响函数,利用归一化半正弦虚拟激励重构多点拾振检测结果,此举可以剔除上部既有结构...
体积补偿式气囊控制真空预压周边土体变形的试验研究————作者:武亚军;刘畅;陈浩;陆逸天;吴锦津;Chau Nguyen Xuan Quang;
摘要:为了减小真空预压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体积补偿式气囊控制周围土体变形的方法。事先将空的气囊打设到密封沟外侧的地基土内,在真空预压过程中同步充气使其体积膨胀,从而抵消因真空预压引起的周围土体的内缩变形。本文开展了在真空预压区外设置补偿式气囊的室内模型试验,从排水量、沉降量、十字板剪切强度、土体表面变形和裂缝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固区边界处布设体积补偿式气囊不仅可以提高附近加固区土...
木结构销类连接横纹劈裂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作者:冯新;聂万龙;田世超;陈伯望;王倩;滕琪林;
摘要:销类连接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最广,但在木材横纹方向荷载作用下其易发生脆性劈裂破坏,而我国木结构设计中尚未涉及销类连接横纹劈裂承载力计算的内容。基于国内外2608个木结构销类连接横纹劈裂承载力的试验数据,对所筛选的7个劈裂承载力计算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相关参数对劈裂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劈裂承载力与构件横截面宽度和高度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且与连接节点在木材顺纹方向的宽度和横纹方向的高度...
大跨度公铁合建斜拉桥钢混板-桁组合梁力学性能研究————作者:施洲;汪里;姜家琛;刘振标;夏正春;印涛;
摘要:为研究大跨度公铁合建斜拉桥新型钢混板-桁组合梁的力学性能,以主跨808 m的深江铁路洪奇沥特大桥边跨组合梁为对象,制作了1:5缩尺全截面试验模型,开展正、负弯矩及节点力三种最不利工况下静载试验,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研究其受力特性、滑移开裂性能及传力机理。结果表明:组合梁在三种工况及其超载工况下,钢结构实测应力随荷载增大近似线性增长,混凝土桥面板部分测点应力在墩顶附近出现非线性,最大拉应力为5.4 MP...
龙卷风作用下铁路T梁步行板气动特性研究————作者:何旭辉;赵紫阳;徐伟昌;李欢;王森;刘飞;
摘要:龙卷风风力强劲、破坏力巨大,且难以预测,严重威胁工程结构安全。近年来,江苏地区龙卷风频发,仅靠自重抵抗强风荷载的铁路T梁步行板风掀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某沿海铁路32m简支T梁为工程背景,采用风洞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铁路T梁步行板气动特性随被测步行板与龙卷风涡核的相对位置(包括无量纲径向距离:模型中心径向距离r与龙卷风涡核半径Rm的比值r/Rm 双向循环荷载下冻融软土变形及渗透特性研究————作者:孔勃文;何欢;余静;陈其志;邹宝平; 摘要:该文旨在探究人工冻结法施工后越江软土地基在双向荷载作用下不均匀沉降发生机理。文章借助室内动三轴试验,分析经历冻融循环的淤泥质软土在不同有效围压与径向循环应力比条件下应变及渗透发展规律,并结合微观结构变化对变形现象进行释义。结果表明,冻结作用损伤土体骨架结构,在同一径向循环应力比下,随着有效围压的增加,土体轴向累积应变减少,渗透能力降低;且在同一固结围压下,径向循环应力比的增大阻碍了轴向累积应变增加... 装配整体式地铁车站结构地震位移与变形响应研究————作者:江志伟;许成顺;杜修力;吴成刚; 摘要:装配整体式地铁车站结构中,预制构件主要由后浇混凝土和灌浆套筒连接,设计目标为“等同现浇”,但其构造与现浇车站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结构的地震变形特征是否仍可“等同现浇”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以北京地铁实际工程为背景,开展了场地-装配式整体式地铁车站结构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针对结构的位移和变形响应开展了分析,包括水平、竖向绝对和相对位移,以及角位移等。结果表明:结构的水平向地震响应主要受控于周围土体的... 基于大数据的桥梁智能管理与维护框架————作者:钟正强;汤聪; 摘要:为有效处理桥梁监测数据,实现桥梁的智能维护决策和预测性维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桥梁智能管理与维护框架。该框架首先对监测数据进行分类和等级分化,通过大数据建立数据储存和计算模型,然后根据数据分析生成桥梁各方面属性的权重,并结合了优势矩阵、IFAHP、λ-TOPSIS三种预测模型以决策出桥梁最优维护方案。以某座经过监测的大桥为例,将监测数据输入到该框架中。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模型处理的桥梁监测数据... 改进核极限学习机的边坡蠕变参数反演研究————作者:陈晓斌;吕鑫龙;徐铁洁;金伟涛;熊家坤; 摘要:快速、准确获取岩土体参数及预测边坡蠕变变形对工程建设至关重要。基于此,提出了基于哈里斯鹰优化核极限学习机算法的Burgers蠕变模型参数反演方法。首先,结合已有研究及Burgers蠕变曲线特征确定参数反演的合理区间;其次,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构造HHO-KELM的数据集,合理安排不同因素的水平组合;最后依托西南地区某场地安全监测工程,利用长期边坡蠕变监测数据开展Burgers蠕变模型参数反演,进行边坡... 配置环形网片式间接钢筋UHPC的局压性能试验及承载力计算————作者:李传习;彭镓豪;汪继平;李海春; 摘要:配置环形网片式间接钢筋UHPC(其中的“环形网片式间接钢筋”以下简称“环箍”)局部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将得到显著提升。以环箍钢筋直径、环箍层距、环箍圆环内径及环箍体积配筋率作为主要参数,开展了42个不同形式配置环箍UHPC的局压性能试验,得到了局压承载力、试件荷载-变形关系、荷载-环箍应变关系等。试验结果表明:配置环箍UHPC局压变形与裂缝过程可划分为压实、楔形体形成、界面滑移和破坏四个阶段,在... 铝-木组合抗剪连接件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作者:韩庆华;高天翼;王中兴; 摘要:铝-木组合结构是一种低碳、可回收再利用和比强度高的新型组合结构,结构中铝合金与木材间常采用连接件连接,而连接件的抗剪性能决定了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因此,为了探究铝-木组合抗剪连接件的力学性能,本文开展了14组推出试验,揭示了三种传统与两种新型连接方式连接的抗剪件的受力机理,研究了金属紧固件类型、直径、间距、胶粘面积以及木纹受力方向等参数对连接件抗剪性能的影响。试验获得了破坏模式、荷载-滑移曲线、刚... 考虑双界面滑移的三层组合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作者:邓继华;盛希凯;彭建新;王磊;邵旭东; 摘要:以三层组合梁为研究对象,开展考虑双界面滑移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研究。首先,基于三层组合梁的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即平衡、几何以及物理方程,建立其位移控制微分方程,利用直接刚度法推导出局部坐标系(共旋坐标系)下具有“精确”特点的几何线性单元刚度矩阵,其中离散的柔性抗剪连接件用连续界面粘结滑移模型模拟;其次,利用几何非线性分析的共旋坐标法导出结构坐标系与局部坐标系(共旋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建立... 3D打印软硬互层类岩体力学性质各向异性及破裂演化过程研究————作者:胡永搏;王乐华;许晓亮;王书宇;李建林;邓华锋; 摘要:软硬互层岩体的力学性质各向异性和破裂演化过程对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工程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以水泥砂浆、固废为原料研制出硬岩、软岩以及劣化软岩的模拟材料,基于3D打印技术制作“软-硬-软”、“劣软-硬-软”、“劣软-硬-劣软”三类软夹硬型互层岩体模型,对七种不同层理倾角的试样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软夹硬型互层岩体应力应变曲线的形态特征受层理倾角影响较大,0°~60°时曲线的下降阶段与...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