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研究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政治学研究

政治学研究

北大核心CSSCIAMI顶级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ASS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8.119
综合影响因子:6.517
官网:https://zzxyj.ajcass.com/
主编:张树华

  政治学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新时代中国特色巡视制度的重要创新——基于《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文本分析————作者:王浦劬;

摘要:《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规范巡视工作、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基础性法规,是健全巡视巡察工作体制机制的重要依据。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基于2015年、2017年和2024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和解读,以彰显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在哲学基础、政治定位、政治属性、权责制度和巡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重要创新,展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监督制度建设的持续发展,助力认识和把握...

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力量基点转换——从历史经验到国家理论————作者:郭忠华;

摘要:现代国家建构必须围绕特定的力量基点来展开。“何种”力量基点与“何者”力量基点,决定着现代国家建构的不同道路选择和建构目标。长期以来,受西方经验的影响,有关力量基点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何种”上,“何者”的问题则遭到忽视,导致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建构的丰富经验遭到忽视。“自己力量基点”的提出和强调表明了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基本经验,即从对西方现代国家的模仿转变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家。中...

国家安全能力:一个过程机制分析框架————作者:黄大慧;王月禾;

摘要:国家安全能力是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本体论而言,国家安全能力是主权国家为有效实现安全意图,在国家安全制度体系运行中形成的监测预警、防范化解重大威胁和系统性风险,进而影响塑造内外安全环境的素质和本领。从方法论出发,中国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突出系统统筹和过程整合,以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和国家利益至上相统一为价值基础,坚持积极防御、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安全意图。遵...

数字政府的权力惰性及其规制路径————作者:许开轶;郝艳丽;

摘要:权力惰性是存在于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固有问题,数字政府的权力惰性既是传统政府权力惰性的延续,同时又在数字化的行政环境下表现出了许多新的内容和特点。从权力的基本属性出发,结合数字政府的权力运行方式及特点,可以遵循“权力惯性—技术依赖—制度环境”的分析理路,探析当前数字政府权力惰性的生成机制。权力惰性的存在严重掣肘了政府的数字化转型,不仅降低了数字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数字政府...

结构重塑与功能呈现:新时代基层政治生态制度建设的实践逻辑————作者:董石桃;

摘要:作为现代国家制度建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层政治生态制度建设,基本方向是通过体系化的正式制度建设实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实践途径则是通过国家建构,推动正式制度的结构重塑和功能呈现。在结构上,基层政治生态制度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四清”结构化理念指引下的体系化建构,包括政治清明制度、行政清廉制度、干部清正制度与社风清朗制度,分别体现了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党建引领的政治性、行政管理的规范性、干部从政的廉能性和...

政策创新何以跨场景扩散?——基于“X长制”演化的探索性案例研究————作者:李辉;胡彬;麻宝斌;

摘要:在中国场景下,政策创新扩散不仅发生在不同属地间,也可能发生在不同应用场景间。本文以“时间-空间”差异化组合为起点,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分类追踪“X长制”跨场景扩散的过程,系统回答其主导力量、动力逻辑与关键机制。研究发现:(1)政策创新跨场景扩散呈现出三种情形及相应的模式,即中央认可前的属地统筹模式、中央认可前的自发借鉴模式、中央认可后的纵向引导模式。三种模式的趋同性表现在回应公共问题的共性动机...

当代中国政治学概念体系的知识生产————作者:方雷;卢腾;

摘要:概念是政治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石,对特定政治知识的理解离不开系统性的概念体系。从知识论的视角出发,政治学概念体系的知识生产原理主要体现为体系化的层级结构、概念间的逻辑关联和结构化的知识传播,并以实现系统化的政治学知识生产为目标指向。由于中西方政治学概念体系在知识生产背景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当代中国政治学概念体系形成了基于经验实践的观察、立足传统文化的发掘、扩展官方政策文件的独特知识生产路径。作为一种面...

从结构论到生态论——城市政治学的理论迭代与未来议程————作者:葛天任;孟天广;

摘要: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了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与数字空间的深度融合,城市政治与治理进入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新发展阶段,面临多重复杂的新挑战。在回顾梳理城市政治学的结构论、政体论、治理论等理论视角基础上,结合人民城市理念和中国实践经验,本文尝试从生态论视角提出“空间治理生态”理论框架,以理解数字智能时代的城市政治过程与治理机制,探索解决数智时代城市政治与治理的复杂性问题。空间治理生态理论与此前的理论视角不是互斥...

全过程政策参与的实践路径——从接诉即办改革到政协民主监督的新探索————作者:涂锋;

摘要:民主参与对于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意义重大。在治理实践中,聚焦公共政策的民主参与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立足政策过程的各具体环节,可以将民主参与机制构建于政策运行的全过程与全链条。在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的最新探索中,这一全过程政策参与的理念获得了完整的实践路径。改革创造性地将政协民主监督与原有机制相结合,使得公众参与覆盖了城市治理的全部政策环节。在新的改革实践中,围绕接诉即办的“每月一题”机制,在政协...

民主集中制的本质内涵、理论渊源及当代价值——从列宁与伯恩施坦、卢森堡、普列汉诺夫的思想分歧谈起————作者:孙夺;

摘要:与伯恩施坦、卢森堡、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民主集中制的误解不同,列宁在组织原则上自始至终贯彻民主和集中两者的辩证统一。即便是在革命阶段,列宁式民主集中制原则已经体现了充分的、真实的、远高于资产阶级的民主。列宁建党思想及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是仅仅针对俄国革命提出的,而是着眼于当时整个国际共运的普遍短板并在批判国际性的伯恩施坦主义的过程中得以确立的。民主集中制源于马克思、恩格斯,成于列宁。早在1871年巴黎公社...

世界政治百年变局的政治思潮变量——评佟德志教授主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作者:段德敏;

摘要:<正>一、百年变局与思潮变量在21世纪的当代中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但这个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是自我封闭的自主,而是开放和包容的自主,是在理解世界的前提下坚守自己的自主。由天津师范大学佟德志教授领衔完成的《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一书,从政治思潮的角度审视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世界政治,为我们如何理解政治,如何理解世界提供了一个思维导图

“向实求学”的现场主义——《素面朝天的中国》读后————作者:石春林;

摘要:<正>中国政治学自改革开放之初恢复重建以来,已从理论匮乏、议题单一、方法粗疏的“边缘学科”,发展为一门具备理论自觉、议题自觉和方法自觉的“显 学”。(1)在 中国政治学“从无到有”飞速学科化的过程中,它同时也在快速地科学化——现代政治学的英文翻译“政治科学”(Political Science)就说明了这一 点。(2)这 种基于逻辑实证主义的...

《政治学研究》引文注释规范

摘要:<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1),(2),(3)……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权变与调适: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偏差的生成机理与纠偏机制————作者:陈水生;罗丹;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偏差的类型建构、生成机理与纠偏机制。研究发现,基层政府主要运用策略性权变思维平衡制度情境张力,形成了“任务逻辑-自我加压”“应付逻辑-拼凑应对”“邀功逻辑-为我所用”“避责逻辑-消极卸责”的组合式行动逻辑和应对策略,由此衍生了过度式执行、附加式执行、选择式执行、照搬式执行、共谋式执行、替代式执行、象征式执行和观望式执行等执行偏差行为。基层政府政策执行纠偏机制的关键在于实...

竞争性选举的智能转型:动力机制、技术过程与政治影响————作者:王中原;

摘要:技术与政治的复杂关系一直是政治学研究的前沿议题。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在重塑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同时,势必冲击现代政治的运行。新一代智能技术会被引入竞争性选举吗?智能科技如何驱动选举政治的变革?选举智能化将带来何种政治影响?本文发现,以生成式AI和交互式AI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渗透选举过程,开启“智能选举3.0”时代。在动因层面,“竞选白炽化”与“选举商业化”合力推动了新兴技术在选举领域的应用。...

算法嵌入、信息赋能与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建设————作者:田先红;

摘要:信息是政府治理的基础。算法嵌入政务服务热线系统之后,畅通了科层体系与民众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的信息流通渠道,推动了基层政府治理的理性化、制度化。算法通过行动网络构建、网络行动塑造和新规则建立等机制,促进了行动网络的多元化、弹性化和制度化,进而增强了科层体系的信息处置、社会动员、精准治理和监督监控能力;但它同时带来信息赋权与信息秩序、信息过载与信息识别的张力以及纵向信息能力与横向信息能力的失衡。上级...

新时代历史性变革中的文化治理逻辑与路向————作者:赵中源;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两个结合”为方法论指引,围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代历史性变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治理的全新路向。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蕴含着无产阶级文化政治向社会主义文化治理转向的内在理路。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新时代历史性变革在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建设的内在驱动下,对经典理论范式进行了创造性发展,并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生发出了一条与制度革...

基层矛盾在地化解:历史传统、现实指向与治理价值————作者:张力伟;

摘要:以“矛盾不上交”为特色的基层矛盾在地化解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展现了独特价值。基层矛盾在地化解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基层社会自治传统与基层无讼式调解机制,在传统治理和现代治理的通约中塑造了“矛盾不上交”的当代实践。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基层矛盾在地化解有效应对了国家治理的规模难题,并在社会矛盾的转化中不断创新发展,精准回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从治理价值的角度看,基层矛盾在地化解以协商治理...

党内法规备案审查的运行机制及其政治逻辑————作者:曾钰诚;

摘要:党内法规备案审查是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中国特色政党治理与党内监督,加强党内法规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与工作活动。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及其制度建构不只是法治实践的过程与机制,其核心的运作还呈现出丰富的政治图景与互动关系,并遵循一定的政治逻辑。组织机制、工作机制、实践机制共同塑造了党内法规备案审查的运行机制与治理秩序,其中嵌入着一套推动法治目标与政治目标、法治实践与政治实践整合协同、互动交融的治理结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走向一种新政治社会学?————作者:郇庆治;

摘要: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学理性讨论,不仅需要考察它的主要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还要特别关注这种特定构型社会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一种整体性存在得以孕育、形成与发展的一般经济社会条件,也就是它的社会政治动力机制。“社会维度(层面)”是新时代第一个十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议题领域,尤其表现为后者作为一种新政治哲学和重大治国理政方略的确立实施所带来的认知与实践解放效应——生态...

  政治学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属于政治学领域的顶级期刊,难度可想而知。也有不少马研究的文章在上面发表。从期刊风格和定位来看,较少收博士独作文章,多为站位较高、高屋建瓴且具有一定开拓性的名家名篇,倾向于短小精干的文章(12000字以内)。 从投稿体验来看,12月7日在官网投稿系统投稿,过几天后收到编辑部发来的回执邮件,说已收到稿件。一开始不了解,1个月时打电话给编辑部询问情况,说该刊审稿周期为3个月,不要急。投稿约2个月后,收到编辑部发来的退稿邮件,说“没有通过审读”。 整体上来说,投稿体验还是不错的。应该是初审未过,没有进入外审流程,因此也没有对文章提出修改意见和反馈。

    2024-01-10 14:48
  • zhaohhhh

    投过2次,一次发表,一次拒稿。 第一次是博士期间和导师一起,当时导师主导,最终也发表了。不过因为文章自身的原因,第一轮外审意见很多,也比较负面,后面经过很长时间的大修后还是得以发表,大修后到录用可能有2个月左右,正式刊出再经历了3个月,全程差多1年半以上吧(不过主要是因为自己中间大修花了比较长时间),作为中文类顶刊,这速度也还是可以的。 第二次是毕业后,自己投稿。8月18日投稿,8.20收到邮件回执,进入编辑初审阶段,这一步感觉还是挺快的。9月20日收到退稿邮件,比较官方的回复,无具体理由,可能是文章主题不太契合或者是有点敏感吧(后面通过导师间接打听了下)。不过感觉整体初审速度还是可以的。 整体感觉还是可以,有合适的文章还是可以去试试的。

    2023-08-05 13:01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政治学领域挺好的刊物。2021年底投过该刊,当时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半年后拒稿。我写的比较政治方向的,拒稿的理由是说量化分析做的很好,但是理论分析层面工作量不够。这也让我明白理论框架的重要性。

    2023-06-27 17:23
  • Yangming_ak

    政治学顶刊,系统投稿。期刊整体风格偏向宏达议题,一般是使用传统研究方法比较多。非常注重理论创新,尤其是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理解。 整体审稿比较规范,有非常高质量论文建议试试。

    2023-06-24 17:54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我之前第一次投稿,用citespace做的一篇文献综述,投稿过后几天会有收稿通知,是群发,会有很多人邮箱一起发的。收稿通知后近一个月,收到退稿通知,感觉还是比较正规的,虽然没有投中,但是程序很正规,给人感觉很舒适。是免费的,

    2023-06-15 14:09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政治学研究是C刊吗?
A:是C刊。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