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最新期刊目录
服务质量如何影响农户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托管?——以施肥环节为例————作者:马骥;王箜;
摘要:服务质量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最终反映了农户对投入服务的选择能力。本文基于农户生产模型,创新性引入投入服务质量的客观风险,利用河南、河北、辽宁3省18个样本村533份玉米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聚焦施肥这一薄弱环节,采用有序Probit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投入服务质量对农户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托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投入服务质量的提高驱动了农户施肥环节服务方式向高级化转变,这一结果在不同的计...
耕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户粮食生产生态效率的影响:促进抑或阻碍?——基于农户调查(CRRS)数据的实证研究————作者:顾莉丽;刘芳;刘帅;
摘要:耕地经营权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功能的必由之路。耕地经营权流转打破小农户单打独斗局面形成资源整合效应,有助于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化经营。适度规模内的耕地流转将对粮食生产生态效率产生正向推动作用,反之则会抑制粮食生产生态效率的提升。依托CRRS数据库中2066份粮食种植户样本数据,运用Tobit模型和门槛回归,实证分析耕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户粮食生产生态效...
新农保对老年人多维福利的代际溢出效应研究————作者:董莹;杨鑫;黄懿华;
摘要:在人口红利衰减与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探究基于新农保的老年人多维福利改善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收入效应和保障溢出效应剖析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包括物质、生活、健康、主观在内的多维福利水平与结构的影响机制,运用CFPS2012年、2016年、2018年三期面板数据,采用面板Logit模型、链式中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研究结论:(1)新农保能显著改善农村老年人多维福利,其作用效果随领保时间延长...
中国生猪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作用的演进脉络、实践回顾与路径优化————作者:李鹏程;林湛椰;浦华;
摘要:生猪稳价保供长期受到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生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先后表现为建立市场机制、完善市场机制和强化政府调控引领这三类逻辑,由此可划分出调动生猪生产积极性、促进产业素质提升和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个明显的作用演进阶段。实践结果表明,政府常因“自利性倾向”和“稳价冲动”影响到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常因“政策导向的不稳定”和“目标手段的不匹配”削弱了政府调控引领作用;常因政府市...
欢迎订阅二〇二五年《农村经济》
摘要:<正>创新思考的氛围汇聚交流的平台博采众家的理论独到精辟的分析全力打造农村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一流期刊《农村经济》杂志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农村经济》杂志来稿须知
摘要:<正>1.来稿需符合本刊范畴,选题新颖,内容真实可靠,信息及时,能抓住当前热点和焦点问题,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重要政策参考价值;字数一般在12000~18000字;采用Word格式。2.请作者务必登录本刊在线投稿系统(网址:http://ncjj.alljournal.cn),根据系统提示进行注册投稿,本刊概不接受纸质稿件、邮箱与微信等其它渠道投稿。3.来稿首页需附5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中图分类号...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农业信贷的影响——基于大样本微观农户的实证研究————作者:宋文豪;黄祖辉;李夏欣;
摘要:农户能否获得信贷资金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也决定着我国农业增长的速度和方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标志性产物,其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提升农户农业信贷可得性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重要问题。文章利用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结合农村金融机构数据和县域经济数据,实证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农业正规信...
数字时代文化旅游产业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与路径————作者:周锦;曹洋;李瀚;
摘要:城乡融合是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数字时代,基于文化交流、要素共享和产业联动等多维度融合机制,文化旅游产业可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体而言,通过创新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可以提高城乡劳动力配置效率,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转型发展。通过拓展文化旅游场景,构建乡村文化消费新空间,从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通过搭建文化旅游发展平台,共享数据要素,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由此...
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低收入群体多维识别与常态化帮扶的着力点分析————作者:罗良清;黄斐;
摘要:低收入人群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20年四期数据,结合模糊集理论对“收入导向型”A-F方法在指标临界值确定和权重设置方面进行改进,构建农村低收入群体关注指数,对农村低收入群体进行多维静态识别和动态追踪。从分类帮扶的视角将农村低收入群体分为三个组别,借助多元离散选择面板数据(MLogit)模型分析影响农村低收入群体不同组别形成的驱动因素。研...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机理、阻滞与优化————作者:马德坤;单文远;
摘要: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承载着乡村善治的美好愿景,而且构成国家治理现代化宏观叙事的重要篇章。新时代,数字赋能已成为乡村治理的价值取向与行动路向。结合较为典型的乡村数字治理实例分析发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推动治理流程智慧化、治理主体协同化、治理成果共享化三方面。目前,乡村治理面临治理理念掣肘、城乡数字鸿沟、数字异化的现实阻滞。解决和突破现实问题障碍,需着力完成乡村治理思维的数字化转型,以多...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乡融合发展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及法治进路————作者:李长健;杨骏;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亦是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指导。城乡融合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在改革中互补互促,缩小城乡差距,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议题。回顾城乡关系的历史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道路,基于时空正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要素流动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制度等具体指向上均作出了重要指示,需要进一步领悟其内在价值,同时基于治理现代...
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否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王业强;罗杨帆;
摘要:县城是我国今后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利用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外生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具体的经济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证实,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该政策效果具有一年的时滞。机制分析表明,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推动地区产业发展和提升县城财政能力,进而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于农业新质生产力视角分析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生成逻辑与发展路径————作者:王蔷;胡宸玮;
摘要:农业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最新特征,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生产要素、新生产形式、新发展动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进质态。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必然催生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生产关系,重要表现在资产权属、权能设置、市场对接、经营方式方面,与之对应,从土地权属、分配形式、要素配置、经营方式论证得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恰是农业新型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农业新质生产力能够从产业升级、绿...
能源绿色转型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结构变迁与效率变革视角————作者:郑棣;王丽程;王娟;
摘要: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导,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地区绿色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能源作为经济发展“先行官”,其绿色转型为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厚植绿色底蕴。能源绿色转型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体现为结构变迁和效率变革两个方面:一方面,能源绿色转型促进农业资源要素创新性配置、优化农业生产力空间布局、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结构变迁;另一方面,能源...
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与路径————作者:杨少垒;杨雪;陈娟;
摘要: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和坚实基础,其主要通过驱动经济发展、推动全面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当前,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共同富裕存在主体协同度不足、空间布局不合理、供需结构不匹配、供给质量不高等困境和难点。根据共同富裕的实践要求,需要做好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主体协同、布局优化、结构完善、质量提升等工作,进一步夯实共同富裕的民生基础
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重点、挑战与建议————作者:曾恒源;高强;
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对深化农村改革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辩证关系和关键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维度、现实挑战与关键举措。研究表明,深化农村改革与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二者辩证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之中;从现实情境来看,城乡融合发展仍然面临经济失衡、空间割裂与社会阻隔等多维困境...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转型升级: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作者:方茜;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从本质属性来看,新质生产力从多个层面加速农业转型升级: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拓展农业多元价值体系,创新主导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动力,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成为农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提质增效、推动优质发展的硬支撑、落脚点和总基调。理论上,新质生产力通过影响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要素,促进数据要素与生产力三要素融合,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等赋能农业转型升级。现实中,新质生产力赋能农...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共同富裕的指标测度、宏微观异同及时代特征————作者:孙学涛;吴梵;王兴国;
摘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将被赋予新的含义。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份的宏观数据及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微观调研数据在新质生产视角下重新测算了共同富裕水平,并分析了其时空规律。研究发现:无论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的共同富裕水平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全国各省份的精神共富水平相对较高,但物质共富水平相对较低;无论是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的共享指标均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下降趋势...
二轮承包到期承包地适当调整的法理逻辑与实现路径————作者:张宏宇;
摘要:处理好二轮承包到期承包地调整问题是未来顺利落实二轮土地延包工作的关键。重新审视实践中无地、少地农民诉求和学界主要观点后认为,二轮承包到期应当允许部分村庄对承包地进行适当调整,且适当调整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集体土地承包关系的适当调适,不是原人原地绝对不变直接延包,更不是将土地打乱重分,其以“大稳定、小调整”为主要内涵,强调调整的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不仅符合中央政策,还反映了土地二轮延包试点的基...
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农机补贴政策的挑战与改革取向————作者:薛洲;胡凌啸;曹光乔;
摘要:实现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本文在界定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将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三高一优一强”,即农机化水平高、农机利用效率高、农机作业质量高、农机装备结构优、农机企业创新能力强。然而,以购置补贴为核心的农机补贴政策并不利于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农机具高效利用和农机企业创新,难以助推我国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
农村经济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期刊非常友好,不歧视博士生,一个月待审稿(外审),三个月左右录用。
2024-11-28 08:40 -
zhaohhhh
9月6投稿,最近转处理中状态
2024-10-12 19:00 -
zhaohhhh
2024年9月6日投稿,2024年10月5日查看直接被拒,中间等了一个月,查稿速度较慢
2024-10-05 23:21 -
带头大哥666
8月25号投稿,9月10几号专为待审稿,希望好运一点,之前投过一次,两个月一直是新到稿件,后来退稿了,一点变化没有,这次算是有点变化吧。
2024-09-24 20:33 -
带头大哥666
8.2号投稿,9.9号还是新到稿件
2024-09-09 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