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岩石最新期刊目录
川南地区嘉陵江组碳酸盐岩成岩流体性质与成岩演化————作者:王祥艳;杨帅;宋晓波;李长诚;隆轲;孙娜;解昊;陈颖慧;
摘要:川南地区嘉陵江组油气资源丰富但成岩流体性质复杂,明确成岩流体与成岩演化过程对油气勘探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以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为对象,通过野外剖面、钻井岩心及薄片观察,结合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及微区原位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锶同位素分析,探讨碳酸盐岩成岩流体性质与成岩演化。研究发现,研究区成岩流体类型包括海水、大气淡水、混合水及热液流体,其中海源流体具显著多期性:泥晶灰岩中海水流体表现为高Fe(2901...
四川盆地梓潼地区中侏罗统沙一段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致密化的影响————作者:杨华;田云英;孙志昀;刘柏;刘四兵;尹宏;裴森奇;杨涛;汤潇;谢格云;辛荣跃;吴鑫鸿;
摘要:相较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其邻区梓潼区块致密气勘探成效明显不足,分析认为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储集空间的影响尚不清晰,仍然是制约梓潼区块沙一段致密气高效勘探的重大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从岩心和薄片资料入手,开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观察工作和XRD及孔渗测试分析,从而详细探讨沙一段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致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梓潼地区沙一段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和...
川东北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差异及相对优质储层形成机理————作者:李俊佑;林良彪;余瑜;黄彦庆;王威;刘明;南凡驰;钟雪峰;
摘要: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深层陆相碎屑岩层系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为明确深层陆相碎屑岩层系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差异及相对优质储层形成机理,以川东北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二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物性分析等资料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以岩石类型为划分依据,将储层分为岩屑砂岩类和石英砂岩类储层,相对优质储层均具有石英含量高(平均值88.06%)、杂基含量低、分...
松潘-甘孜造山带晚三叠世阿坝地区长英质火山岩的成因探讨————作者:匡霖;文华君;熊富浩;闫东东;李成祥;
摘要:松潘-甘孜造山带三叠纪岩浆岩是解析青藏高原中部古特提斯造山作用过程与地壳生长演化机制的岩石学探针。本研究以松潘-甘孜造山带阿坝地区英安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岩石学、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石英SEM-CL结构和微量元素研究,并对比同期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阐明了阿坝地区长英质火山岩的成因机制与动力学背景。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揭示英安岩形成于211.5~...
成都地区红层石膏岩室内静水与钻孔原位溶解试验研究————作者:周建伟;赵勇;张帅;何潇;彭涛;郭健;许可;
摘要:石膏岩溶解机理研究多以室内试验为主,难以全面反映地下真实的溶解状况。本研究首次结合室内和原位溶解试验,基于各向均匀溶解模型,获得成都地区红层石膏岩溶解绝对速率,对比国内外石膏岩同类试验成果,深入探讨石膏岩溶解机理。结果表明:在室内静水和钻孔原位环境下,石膏岩均能保持各向均匀溶解。室内静水环境下,55 d后试件质量损失率为18%;浸出液中Ca、S浓度先期呈线性增加,后期增速放缓,溶解和退蚀速率分别从...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作者:张晓辉;王治涛;崔小丽;李弛;李成;马艳丽;
摘要: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综合运用钻井岩心孔渗、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微米CT等方法,深入剖析了储层岩矿、孔喉特征及其致密成因。结果表明:华庆长6储层致密性主要受控于微纳米级孔喉;喉道以纳米级为主,中值半径仅0.05~0.36μm;高压压汞与恒速压汞对比揭示,53.9%的孔隙由半径小于0.1μm的极细微喉道连通;孔隙则以微米级为主,直径集中于10~25μm...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A井区山1段砂岩成岩差异演化与储层成因机理————作者:任广磊;张薇;冉辉;张泽;张琪;郭萌萌;瞿雪姣;王敦繁;王佳;谭先锋;
摘要:【目的】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储量可观,但动用率较低。目前对山西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特征及制约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制约了山西组储层有利目标区优选。【方法】聚焦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A区山1段致密砂岩储层,基于铸体薄片精细观察和数据统计,结合阴极发光、高压压汞等实验手段,旨在揭示其微观组构特征、成岩演化及储层主控因素。【结果】结果表明,砂岩主要为岩屑砂岩,少量岩屑石英砂岩和杂砂岩,砂岩成分包括花...
粤北下庄花岗岩型铀矿田希望矿床沥青铀矿U-Pb年龄及其成因启示————作者:李俊;罗强;郑国栋;
摘要:希望矿床是我国最早发现的花岗岩型铀矿床,位于粤北下庄铀矿田北部,发育硅化带型和“交点”型两类铀矿化,但是它们的形成时代未得到有效限定。沥青铀矿是这两类矿化最主要的矿石矿物,其形成年龄代表着矿床的成矿年龄,微量元素组成可以示踪矿化成因。因此,本文拟对这两类铀矿化的沥青铀矿开展了矿物学、地球化学与年代学分析,以期约束矿床形成时代和成因。研究表明,硅化带型和“交点”型铀矿化形成年龄相近,为53~57 M...
云南牟定戌街地区辉绿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作者:江天松;徐争启;张苏恒;罗艺;
摘要:云南牟定戌街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区内广泛分布辉绿岩脉,是研究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重要区域。为了探明牟定戌街地区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对研究区辉绿岩进行岩相学、U-Pb-Sr-Nd同位素研究。主量元素分析表明SiO2含量为41.84%~50.40%,平均45.98%,MgO含量为4.38%~17.7%,Mg#值为47~70,具有碱性玄武岩特征。样...
辉石质翡翠边缘玉石的结构特征及成因解析————作者:钟琦;周艳;石珊珊;
摘要:辉石质翡翠边缘玉石主要包括富铬硬玉质翡翠、钠铬辉石质翡翠及绿辉石质翡翠等。其通常与传统翡翠(硬玉岩)相伴而生,并具有相似的形成历史,能够为了解翡翠的形成机制提供重要证据。本文选取了受动力变质改造较弱的富铬硬玉质翡翠、钠铬辉石质翡翠和绿辉石质翡翠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镜观察、背散射电子拍照技术及电子探针分析获得玉石样品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化学成分变化。三类边缘玉石分别发育明显的环带结构、交代结构及菊花状结...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油层组烃源岩层系高伽马砂岩特征及页岩油-致密油的研究意义————作者:郑庆华;刘行军;张荣莉;王自亮;韩博华;杨永兴;王克;陆峻全;
摘要:鉴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油层组内与烃源岩相关的高伽马砂岩大规模发育及其科学意义,其岩性特征及对长7油层组页岩油、长8油层组致密油高效勘探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油层组各岩石类型,特别是富含黑色有机质凝灰质岩进行单层厚度1.0~5.0 cm高分辨率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并结合自然伽马测井明确了长7油层组与烃源岩相关的高伽马砂岩定义、岩性及发育特征、页岩油和致密油的意义。结果表...
陕西镇安核桃坪绿色绿柱石宝石学及谱学特征————作者:谢星;梁婷;谭细娟;凤永刚;刘忠宇;占玲萍;
摘要:陕西镇安核桃坪钨矿床的含白钨矿石英脉中共生有绿色绿柱石,其颜色鲜艳,但一直以来对于其宝石学特征研究及开发利用还没有得到关注。本文采用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等大型无损分析手段,结合常规宝石鉴定仪器对镇安核桃坪绿色绿柱石的宝石矿物学性质、谱学特征及颜色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镇安核桃坪绿柱石呈柱状晶体,淡黄绿、黄绿色、翠绿色,半透明-微透明,密度2.72~2....
岷江上游古堰塞湖沉积常量元素指示的物源及古环境变化————作者:夏亭亭;范宣梅;何伟;丁之勇;
摘要:叠溪古堰塞湖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该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堰塞湖,其湖相沉积提供了丰富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通过对岷江古河床深达166.4m的DX-2岩芯中的112个沉积物样品进行常量元素分析,旨在揭示沉积物的物源特征及古环境变化。研究方法包括常量元素含量测定,并将其与青藏高原东缘、西北干旱区(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等潜在物源区的晚第四纪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冲击荷载下页岩孔隙结构损伤及其力学响应规律————作者:丁王继;折海成;刘思其;陈铭辉;
摘要:为探究冲击荷载对页岩孔隙结构及力学性质影响,以焦石坝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动态冲击荷载试验装置开展分级冲击加载试验,并结合扫描电镜(SEM)和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不同冲击次数下岩样的孔隙结构损伤演化,再采用力学性质实验装置测试了冲击后岩样的抗压、抗剪及抗拉强度。结果表明:随冲击次数增加,孔隙率与孔隙比显著上升,孔隙结构由微孔向裂缝扩展,即dmax/dmin 川东北马路背背斜-通江向斜地区须家河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作者:李中超;姜淑霞;张纪喜;李忠权;陈宣壁;欧仁壮;黄梓桑; 摘要: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是致密砂岩气的重要勘探目标,但目前对其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进而造成了储量高效动用困难、勘探成本居高不下等突出问题。本文以川东北马路背背斜-通江向斜一带的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薄片观测和储层物性实验,明确了须家河组主要产层段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和储层特征,并分析了沉积、成岩和构造对储层的控制机理。结果表明:须二下亚段主要为石英砂岩,孔隙度介于3.53%~...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早侏罗世富县期-中侏罗世延安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演化————作者:李成;姜辣;王涛;赵俊兴;侯云东;张雷;解古巍;张林林;彭帅杰; 摘要:侏罗纪是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演化与古环境变迁的关键期。作为早-中侏罗纪的核心地层记录,富县组与延安组蕴含了丰富的古气候与古环境信息。尽管该层序的构造背景、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其古气候演变模式、古盐度波动特征及区域环境响应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亟待深化。文章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富县组-延安组剖面的系统观察、测量以及采样,通过元素地球化学、碳氧同位素以及孢粉分析等测试,系统分析了该时期... 四川盆地东部平昌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构造缝特征及分布预测————作者:李军辉;李忠权;隋立伟;帅蔚;张大智;赖宇宣;黄梓桑; 摘要:四川盆地侏罗系凉高山组是中国页岩油勘探的重点层位,但目前对其构造缝类型及成因的研究较为薄弱,这阻碍了勘探成果的进一步扩大。本文以平昌地区的凉高山组页岩为例,通过野外露头、钻测井资料、地震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探讨了构造缝的类型及成因,并预测了裂缝的有利分布区。结果表明,1)凉高山组常见的构造缝可分为区域缝和局部缝两大类,前者形成时间早,多呈两两共轭分布,后者形成时间稍晚,常与褶皱、断层等地质体相伴... 川东北通南巴地区须四段致密砂岩有利储层主控因素研究————作者:黄彦庆;林良彪;余瑜;卢晓林;南凡驰;张景琦;张华山;李俊佑; 摘要:通南巴地区须四段是重要的勘探开发层段,但构造多样、沉积背景复杂、成岩改造强烈,储层非均质性强,因此,明确其储层主控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岩心、测井资料,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以及高压压汞等测试资料对通南巴地区须四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南巴地区须四段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并发育少量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长石粒内溶孔、岩屑粒内溶孔和微...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摘要:<正>《矿物岩石》创刊于1980年,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成都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质学类学术杂志。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倡学术自由,贯彻“双百”方针,以“精专业、展前缘、突创新、多融合”为办刊理念。主要报道与矿物岩石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研究现状、最新动态、高水平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矿物岩石学界重大事件和重要信息... 《矿物岩石》投稿须知 摘要:<正>《矿物岩石》创刊于1980年,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成都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质学类学术杂志。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倡学术自由,贯彻“双百”方针,以“精专业、展前缘、突创新、多融合”为办刊理念。主要报道与矿物岩石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研究现状综述、动态分析、高水平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矿物岩石学界重大事件和重要... 矿物岩石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