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研究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口腔医学研究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CAJSTCSCD扩展版WJCI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复合影响因子:1.135
综合影响因子:0.954
邮发:38-119
官网:http://www.kqyxyj.com
主编:陈智
平均出版时滞:239.9838

  口腔医学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破骨细胞在慢性根尖周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卫晓萱;李博磊;

摘要:慢性根尖周炎往往伴随着牙槽骨的吸收,破骨细胞的分化与增长在慢性根尖周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多种相关因子及酶能够促进或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影响慢性根尖周炎的发展。近年来,慢性根尖周炎中的破骨细胞在不同因子作用下的不同反应,及其所展现的未来治疗方向逐渐引起了学界关注。在临床治疗中,人为干预相关通路,如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途径的激活、激活...

鸢尾素对牙周组织修复和再生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作者:杨雨欣;马骞;

摘要:鸢尾素(irisin)作为一种多肽激素,在减轻代谢综合征的炎症反应及治疗骨代谢相关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鸢尾素的抗炎效能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与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鸢尾素对牙周组织修复和再生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以探索其作为一种新型免疫制剂用于治疗牙周炎症性骨缺损的潜能

功能性复合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作者:牛德龙;柳忠豪;

摘要:自体骨移植术作为临床上治疗大面积骨缺损的“金标准”,仍具有供体来源有限且易造成二次创伤等局限性。骨组织工程中功能性复合支架具有机械性能强、生物相容性高等特点,各种细胞生长因子、药物、金属离子等加入赋予支架促增殖、抗炎、成骨等生物学特性,由此形成的功能性复合支架为骨缺损治疗提供了新选择,有望成为自体骨材料的替代方案。本文就近年来骨组织工程中各种功能性复合支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后续功能性复合支架的...

牙龈卟啉单胞菌通过NDK/ATP/P2X7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恶性表型的实验研究————作者:魏巍;谭小容;李慕秋;龚忠诚;李晨曦;

摘要:目的:探索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P.g)分泌的核苷二磷酸激酶(nucleoside diphosphate kinase, NDK)是否通过耗竭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细胞外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调控P2X7门控从而影响O...

咬合面开孔直径对种植全瓷冠抗折性的影响————作者:连颂峰;田菊梅;蔡坤灿;陈驰;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咬合面开孔直径的差异对两种氧化锆种植全瓷冠折裂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的方式及制作磨牙形态单层氧化锆全瓷冠(全锆冠)共80个,根据所用氧化锆材料[绚彩全锆冠(X组)、赛瓷全锆冠(S组)]及全锆冠咬合面孔洞形式(无孔洞及直径分别为1 mm、2 mm、3 mm的孔洞)的不同将全锆冠分成8组(X0、X1、X2、X3及S0、S1、S2、S3),每组各10个。所有全...

不同骨质类型对下颌双植体种植覆盖义齿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作者:魏星;张志宏;

摘要:目的: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骨质类型对下颌双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系统的应力分布影响。方法:选择一位下颌无牙颌成年患者,拍摄锥形束CT生成下颌无牙颌实体化模型,并建立包含下颌骨、种植体、Locator附着体及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给予模型垂直及斜向两种加载条件,得出种植体系统及其支持骨组织的冯米塞斯应力大小,分析应力分布的规律。结果:(1)皮质骨和种植体的最大冯米塞斯应力随着皮质骨厚度的减少和...

探究锁定表面模式对全牙列扫描精度的影响————作者:纪建华;查旭喆;魏路明;郭慧颖;袁长永;王鹏来;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表面锁定模式对于全牙列扫描精度(包括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影响。方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完成实验模型的设计与3D打印。然后,采用不同的锁定表面模式(P1:不锁定表面;P2:锁定1/4牙弓表面;P3:锁定1/2牙弓表面和P4:锁定3/4牙弓表面)依次采集上、下颌标准树脂牙列模型的口内光学扫描数据(n=10),并与牙颌模型扫描仪所获数据进行比较,以分析不同锁定表面模式间所获印模精度...

内表面处理对超透氧化锆粘接性能及美学性能影响的研究————作者:周瑜;王耀瑶;陈梓杰;刘璐;郝鹏杰;

摘要:目的:比较3种内表面处理方式对超透氧化锆的粘接性能及美学性能的影响,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式提供参考。方法:超透氧化锆切削成不同尺寸作为试验标准试件,选择3种表面处理方式(氧化铝喷砂、二硅酸锂涂层、上釉)对其进行处理,然后进行断裂试验、颜色测量。实验数据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及事后多重比较(LSD检验)对组间均值对比分析。结果:粘接强度:二硅酸锂涂层组>上釉组>喷砂组>对照组,...

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研究————作者:顾煜婕;杨宜丹;廖思琪;王荷一;周蕊;兰小蓉;徐晓梅;左东川;曾锦;

摘要:目的:探讨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 hDF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方法: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Cs。构建载有人Kir2.1钾通道特异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基因序列的慢病毒载体。采用慢病毒转染结合Kir2.1钾通道特异阻断剂(4-甲氧基苄基-1-萘基甲基-胺盐,ML133)...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究氟对成釉细胞影响的分子机制————作者:姚姝冉;翁清清;朱忆颖;刘佳;张颖;

摘要: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RNA-seq)分析氟化钠(NaF)对小鼠成釉细胞系LS8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关键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为探究氟牙症发生的致病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实验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和NaF组(1.5 mmol/L)处理LS8细胞24 h后收集样本,进行RNA-s...

富血小板血浆小细胞外囊泡促进骨修复的动物实验研究————作者:高阳;高林波;史春;吴大雷;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提取小鼠富血小板血浆的小细胞外囊泡(platelet-rich plasma 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RP-sEV),检测PRP-sEV对成骨细胞骨标志因子的表达影响,以及体内观察PRP-sEV对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的骨修复作用,为探讨PRP-sEV对骨缺损修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提取小鼠PRP-sEV,通过纳米颗粒追踪分析、透射电子...

表现为腭部溃疡损害的坏死性唾液腺化生1例————作者:彭巧;储志娟;谢湘;王翔;段宁;王文梅;陈盛;

摘要:坏死性唾液腺化生(necrotizing sialometaplasia, NS)是发生在唾液腺的非肿瘤性且具有自限性的一种罕见的良性病损。因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与恶性肿瘤相似,临床常难以明确诊断,造成错诊及过度治疗。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腭部的NS病例的诊疗过程,并通过总结NS相关文献,为临床医师在对NS进行诊治中提供参考和经验

无托槽隐形联合MSE掩饰性矫治骨性Ⅲ类病例1例————作者:祁娜;李洪涛;王晓莉;梁靖雯;叶茜;安晓莉;

摘要:本文报告1例骨性Ⅲ类伴全牙列反(牙合)的矫治病例,通过上颌骨性扩弓器(maxillary skeletal expander, MSE)扩弓,下颌采用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成功地完成了正畸掩饰性治疗

显微镜联合CBCT用于下颌第一前磨牙融合牙四根管治疗1例————作者:邢允波;陈杰;叶茂;

摘要:融合牙多发生于下颌前牙区,下颌第一前磨牙出现融合牙极少见。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变异较大,通常为单根管,出现四根管极罕见。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下颌第一前磨牙融合牙四根管的病例。采用锥形束CT对患牙进行检查,显微镜准确定位根管口,借助镍钛器械机械预备、超声荡洗,运用热牙胶对根管严密充填。术后3~12个月随访结果表明疗效显著

联合应用游离龈移植术与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1例————作者:黄思雨;李四红;白雪颖;王水凝;杨栋;

摘要:本研究报道1例Ⅱ期C级牙周炎伴MillerⅢ类牙龈退缩及上下前牙区唇侧骨开窗的复杂病例。通过牙周基础治疗及正畸前牙周表型纠正治疗(游离龈移植术和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显著改善牙周支持组织条件。正畸治疗顺利进行并同期实现种植修复

《口腔医学研究》关于假冒本刊工作人员与作者联系的声明

摘要:<正>近日《口腔医学研究》编辑部发现有不法之徒利用本刊名义假冒工作人员与投稿作者进行联系,通过给作者发送邮件或短信等方式要求添加微信。本刊郑重声明:关于稿件投稿、修改、录用等通知,均通过《口腔医学研究》投审稿管理系统(www.kqyxyj.com)进行,我刊发送邮件均以我刊E-mail邮箱:kqyxyj@163.com为发件人,作者投稿后请登录稿件处理系统查看稿件处理进度。本刊所有工作...

关于使用牙位新标示法的说明

摘要:<正>为方便读者阅读以及适应结构化排版的需求,参考GB/T 9938-2013《牙科学·牙位和口腔区域的标示法》,本刊从2018年第1期开始对牙位使用如下标示法:用编码两位数字表示牙齿的具体牙位,编码的第1位数字表示牙位所在象限,并区分乳牙与恒牙;编码的第2位数字表示牙位本身。1.第1位数字:数字1至4表示恒牙列,自右上口腔区域始顺时针递增排列,即1、2、3、4分别表示右上、左上、左下...

欢迎订阅2025年《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正>《口腔医学研究》(原名口腔医学纵横)为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CSCD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索引》(国际医学科学数据库)收录期刊。《口腔医学研究》创刊于1985年6月,现任主编为陈智教授,编委会由15家国内知名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审稿流程示意图

摘要:<正>~

告读作者

摘要:<正>《口腔医学研究》从2016年1期开始,为每篇刊出文章标注中文DOI号。DOI是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的英文缩写,是国际通用的数字对象标识符。它被誉为“互联网上的条形码”,是互联网数字资源的身份证及唯一编码。同时DOI系统是一套完整的国际服务体系,提供DOI的注册、解析及增值服务

  口腔医学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口腔医学研究 投过两次。第一次,初审2周,外审9月,主编终审退稿,无意见! 第二次,投稿后系统无显示,打电话咨询杂志社是否投稿成功,为啥无显示,接电话市是个女的,态度蛮横,挂电话后,稿件秒退!破杂志,以后再也不投了! 后来,这篇文章改投了一个CSCD核心+卓越期刊,五个月见刊了!

    2024-01-08 12:36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口腔医学研究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