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旋轮结构对强力旋压成形规律的影响————作者:梁郅睿;刘东;王建国;张宇;赵佳航;
摘要:深入探讨在筒形件强力旋压成形过程中采用环形旋轮和传统旋轮时在旋压成形特征上产生的差异及其对坯料变形的影响。设置干涉试验对比分析两种旋轮在成形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区在几何上的差异;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两种旋轮的推挤强力旋压成形过程,给出旋压力的计算方法,分析变形区的状态、旋轮载荷和芯轴负载的变化规律和两种旋轮在推挤强力旋压成形后坯料的几何特征。研究发现,相同成形条件下推挤强力旋压配合环形旋轮的应用产...
被动双足机器人的吸引盆内部拓扑结构————作者:高建设;暴雨萌;宛磊;刘强;丁顺良;饶晓波;
摘要:被动行走机器人全局动力学特性研究集中于探索吸引盆的形态变化,而对于盆内状态点的动态演化分析则较为薄弱。为此,以圆弧足被动行走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胞映射和点映射算法系统分析了吸引盆内各点的收敛步数,揭示了盆内部复杂的拓扑层级结构,并明确区分了引发机器人前倒和后倒的状态区域。此外,在ADAMS中对机器人样机的稳定行走和跌倒行为进行动力学仿真,验证了数值计算的正确性。随后,利用分岔图、Floquet乘...
含缺口碳/碳复合材料损伤行为试验与数值研究————作者:李伟琪;齐乐华;晁许江;葛健;田文龙;李贺军;
摘要:碳/碳(C/C)复合材料是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材料。为满足装配和功能需求,C/C复合材料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各种形式的缺口,在服役过程中,其缺口边缘处极易产生不同类型损伤,进而影响材料的失效载荷,因此设计C/C复合材料构件时必须考虑缺口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为提升含缺口构件的设计水平,采用试验测试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C/C复合材料损伤行为研究方法,通过不同缺口尺寸试样的拉伸试验获得材...
结构件表面功能涂层厚度测量技术与研究进展————作者:毋天歌;郭国强;武丽丽;柯帅;孔志学;赵欢;王大中;
摘要:综述结构件表面功能涂层厚度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探讨涂层厚度测量加工一体化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首先,系统分析作为厚度测量对象的功能涂层种类及涂层厚度测量特点,明确涂层厚度均匀性控制中的测量精度与测量效率需求。根据使用环境要求,航空航天飞行器部分零件的结构件表面喷涂了热防护、吸波、导电等功能涂层,不同类型涂层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零件的研制质量要求使得涂层厚度测量在满足高分辨率与高精度的同时,还需具有足够...
工艺参数对铝合金搅拌摩擦增材力学性能影响机理研究————作者:李信贤;祝弘滨;李会军;何宾;钟华;黄一鸣;崔雷;
摘要:针对铝合金搅拌摩擦增材性能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围绕增材工艺优化的急迫需求,开展6061铝合金搅拌摩擦增材制造工艺研究,分析了行进速度和轴肩高度对沉积试样的宏观成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沉积过程中材料填充的物理模型。结果表明:沉积层内部弱连接缺陷是造成沉积方向抗拉性能下降并且呈现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当产生弱连接缺陷时沉积层表面局部区域弧形纹路变浅或缺失。实际送料速度大于轴肩单一旋转周...
Al0.6CoCrFeNiTi/TiC高熵合金熔覆层组织与摩擦磨损行为————作者:程靖越;姚海华;赵万新;杨延格;王国红;周正;
摘要:针对连铸辊表面耐磨防护需求,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Al0.6CoCrFeNiTi/TiC高熵合金熔覆层,研究了TiC析出量对熔覆层组织与不同温度下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HEA-C0熔覆层(无TiC析出)由无序BCC结构的A2相(富Fe-Cr)和有序BCC结构的B2相(富Al-Ni-Ti)构成。随着TiC析出量增加,固溶Ti元素含量减少,熔覆层基体组织向A2相转变,且A...
激光电弧复合增材制造铝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研究————作者:贺世伟;朱丽娜;张志强;康嘉杰;
摘要:激光电弧复合增材制造过程中成形质量控制及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等较焊接过程更为复杂。为了明确扫描速度对激光电弧复合增材制造高强铝合金成形质量、微观组织以及显微硬度等的影响规律,以2024高强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与冷金属过渡加脉冲(Cold metal transfer and plus,CMT-P)电弧复合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不同扫描速度下的薄壁构件。研究了扫描速度对薄壁构件的成形质量、微观组织演变...
超声辅助激光熔覆Ni-WC梯度复合涂层组织及性能研究————作者:郝敬宾;杜沁;牛庆伟;付天池;刘昊;杨海峰;刘新华;
摘要:随着工业机械装备在极端环境中对关键部件表面性能要求的提高,Ni-WC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FGM)在提升关键部件表面性能方面展现出更加广泛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激光熔覆技术(Ultrasonic-assistedlaser cladding,UALC)在H13钢基板上制备Ni-WC梯度复合涂层,通过控制WC颗粒与Ni60粉末的混合比例,成功...
9%Cr热强钢管道接头局部焊后热处理参数的优化————作者:胡磊;独家卿;王瑞;王学;
摘要:在电站锅炉等大型9%Cr热强钢部件的现场安装中,受施工条件限制,通常只能采用局部焊后热处理(PWHT)。热处理时,由于管道轴向和径向存在一定温度梯度而影响焊后热处理效果,并形成诱导应力和变形。提出了9%Cr热强钢管道接头局部焊后热处理参数优化方法,在保证焊后热处理效果的同时,避免形成过大的诱导应力和变形。首先使用有限元法建立了9%Cr热强钢管道局部焊后热处理温度场计算模型,并根据9%Cr热强钢焊后...
高温高速气膜浮环密封恒间隙设计与泄漏分析————作者:朱书海;李双喜;马润梅;张书尧;
摘要:气膜浮环密封在高温高速工况下间隙变化大,难以满足低泄漏要求,且严重影响浮动环的密封性能和稳定性。针对某发动机轴承腔密封,提出全工况“恒间隙”气膜浮环密封结构设计方法,以及考虑间隙偏心工况下不同膜厚压力损失的高精度泄漏分析方法。建立流固热耦合数值分析模型,讨论浮动环结构、镶装环与跑道材料组合对密封间隙随转速、温度变化的综合影响,分析其泄漏特性,并通过浮环密封运转试验验证“恒间隙”浮环密封的性能和数值...
基于功率键合图的多路阀一阶灵敏度分析————作者:孙瑞辉;徐兵;张军辉;苏琦;
摘要:负载敏感多路阀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国防地面装备等主机液压系统中,多路阀动态性能是限制主机操控性和控制精度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多路阀结构参数对主阀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针对典型电液先导控制型多路阀结构,基于键合图理论,搭建了多路阀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用一阶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多路阀动态特性的关键结构参数及其影响权重。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搭建了测试多路阀灵敏度数据的试验平台,基于...
TC11钛合金电脉冲辅助螺旋铣孔试验研究————作者:孙富建;王磊;梁志强;鲁艳军;肖玉斌;黄浩;袁剑平;
摘要:基于电致塑性效应和滑动电接触原理,电脉冲辅助切削能够改善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行为和摩擦学状态,而螺旋铣孔作为一种高效制孔工艺,能够一次成形大直径孔。针对钛合金高效钻孔需求,提出电脉冲辅助螺旋铣孔加工方法,对比研究了有无电脉冲辅助的螺旋铣孔刀具磨损与加工性能,揭示了脉冲电流参数对切削力、切削温度、表面粗糙度和孔径精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电脉冲辅助螺旋铣孔表面粗糙度比普通螺旋铣孔降低了23.1%,...
加载顺序对LZ50车轴钢短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作者:杨冰;黄勉;周旻昊;肖守讷;阳光武;朱涛;
摘要:以铁道车辆车轴用LZ50钢为对象,开展不同加载顺序下的旋转弯曲试样疲劳复型试验。分别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型膜和试样断口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高-低和低-高2种加载顺序下,短裂纹萌生与扩展的总体规律基本相同,即裂纹均萌生于铁素体晶界,且在裂纹扩展过程中均出现了两次较为明显的速率下降;在微观短裂纹(MSC)阶段,微观结构障碍对裂纹扩展速率起主导作用;在物理短裂纹(PSC)阶段,...
基于混合机器学习模型的两级加载下金属材料的剩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作者:徐自力;高京京;覃曼青;何孟夫;
摘要:剩余疲劳寿命预测对于保障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至关重要。特别是,当结构物遭受变幅值载荷时,由于疲劳损伤累积的复杂性性以及数据中固有的噪声和不确定性,使得剩余疲劳寿命预测具有挑战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立了混合机器学习模型GA-BP-GPR方法,该方法使用GA-BP方法(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映射输入和剩余寿命之间的复杂关系结合GPR(高斯过程回归)获取相应的不确定性,用于估计两级加载下金属材料的...
稠化剂对脂润滑膜演化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作者:金旭阳;栗心明;柏林清;郭峰;GERHARD Poll;张利;
摘要:润滑脂稠化剂对润滑脂理化性能和机械动态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分别采用流变仪和球-盘点接触光干涉润滑油膜测量仪,对润滑脂的流变特性和润滑膜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充分供脂条件下稠化剂类型对润滑脂的成膜特性存在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润滑脂的表观黏度不同;在定量供脂条件下,锂基润滑脂的润滑状态优于其他类型的润滑脂。结合润滑脂的流变特性和滚道分布特征分析,发现润滑脂的回填特性与其储存模量、弹性模量及其交...
大气等离子喷涂Cu-Ni20Cr4B双金属防生物污损涂层的显微结构与性能————作者:雒晓涛;张国栋;甘雨禾;许康威;姚建洮;陈令杰;李长久;
摘要:针对现有抗海洋生物污损涂料存在漆膜结合结强度低易剥落、硬度低抗导致涂层抗含砂高流速海水冲刷性能差的难题,本文以机械混合的Cu-Ni20Cr4B粉末为原料,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了两种金属层片交替分布的双金属复合涂层,利用海水中Cu层片与Ni20Cr4B层片间的原电池反应持续释放Cu2+,以达到长效防污的目的。研究粉末配比对涂层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抗生物污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
基于被动视觉的窄间隙振摆动热丝GTAW焊缝跟踪系统设计————作者:朱明;翁军;朱珍文;杨彬晖;张刚;石玗;
摘要:窄间隙振摆动热丝GTAW具有高效、绿色、优质等特点,在LNG储罐内罐立缝的焊接中已可以取代手工电弧焊并实现了示范应用。但在实际生产中,仍需要熟练焊工全程进行焊接位置的实时调整与控制。为了避免人工焊缝跟踪的不稳定性、提高焊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提出基于被动视觉的坡口与电弧位置检测方法,并利用建立的光学系统及自适应图像特征增强算法获得焊接过程的高动态范围成像,通过检测钨极摆动时两侧的停留位置计算出钨极过...
海洋钻机起升系统绞车滚筒层间钢丝绳弯曲摩擦疲劳行为研究————作者:种海浪;王大刚;张德坤;
摘要:海洋钻机起升系统绞车滚筒层间钢丝绳易发生弯曲摩擦疲劳行为,造成钢丝绳横截面积损耗和承载强度降低,进而制约起升系统钢丝绳承载安全性。因此,运用自制层间钢丝绳弯曲摩擦疲劳试验台,开展不同疲劳参数(疲劳次数、疲劳载荷和围包角)下钢丝绳弯曲摩擦疲劳试验,通过人工拆股法、超景深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钢丝绳弯曲摩擦疲劳特性(摩擦因数、磨损轮廓尺寸、横截面损失面积、磨损机理、磨损体积及磨损速率)及其...
基于层次迭代搜索的自动驾驶重载半挂牵引车轨迹规划方法————作者:贺宜;杜宇豪;吴钪;邱志军;
摘要:针对半挂牵引车运动学模型与安全约束的高度非线性导致动态轨迹求解效率缓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层次迭代搜索轨迹规划方法。首先,基于Frenet坐标系将半挂牵引车的横纵向运动解耦,设计基于半挂牵引车运动学的多项式轨迹采样求解方法,分别获取牵引车和拖挂车的运动轨迹。其次,为简化搜索过程,提升轨迹求解速度,构建先验损失估计模型并利用层次迭代搜索框架获得最优候选轨迹集合。最后,通过曲率、加速度和多圆包络碰撞检查选...
智能汽车稳定性MPC实时性改进的显式解方法————作者:焦恒超;舒然;曾兆枫;唐小林;舒红宇;
摘要:模型预测控制(MPC)具有很多优点,但用于智能汽车横摆稳定性控制时,由于其动力学模型的多约束和非线性问题,致使MPC优化算法复杂,难以实现足够短的控制周期和步长。为此,提出一种智能汽车横摆稳定性MPC的在线显式求解方法,使用泰勒展开将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转换为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LTV-MPC)。再使用滚动调整的权重系数,将不等式约束优化转换为能直接显式求解的无约束优化,以避免多步迭代...
机械工程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还没有点评,我来做第一个。论文投稿了大半年,经历了编辑初审,收审稿费,初审,终审,编辑加工阶段,投稿结果未知。希望能有一个好结果。
2024-02-17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