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一种高炮抗击精确制导炸弹的可行拦截方案————作者:崔星毅;张春;解伊娜;李鹏;孙亦鸣;
摘要:针对高炮毁伤精确制导炸弹的有效性问题,以35 mm爆破燃烧榴弹拦截GBU-31(V)4/B机载精确制导炸弹为例,系统分析了高炮拦截的边界条件及相关参数,提出了最佳拦截时机的射距区域和技术可行的作战拦截实施方案。首先,基于目标特性和弹药性能,分析了有效命中、有效击穿和有效引爆目标的门限值;其次,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技术可行的作战拦截实施方案——狙击式火控;最后,对该拦截方案下的毁歼概率进行了分析计...
对GPS军码信号的锯齿波扫频干扰分析————作者:李项军;毛虎;李开明;
摘要:为了提升对GPS军码信号的压制干扰效能,提出采用锯齿波扫频噪声调频压制干扰样式。在分析锯齿波扫频噪声调频信号特征的基础上,以码跟踪误差为干扰效果评估指标,对GPS P(Y)码和M码信号实施锯齿波扫频噪声调频干扰的信号参数进行了优化设置。通过对同等干信比下码跟踪误差的仿真计算,比较了参数优化设置后的锯齿波扫频噪声调频干扰相对传统带限高斯噪声和匹配谱干扰的干扰效能。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锯齿波扫频噪声调频...
应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提高内弹道计算准确度————作者:陈鹏杰;朱文芳;董彦诚;郭映华;冯渊;
摘要:在建立内弹道方程的基础上,可针对射击过程中初始条件和内膛的边界条件进行数值仿真,但仿真结果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差异难以量化分析,缺少表征内弹道仿真计算结果的准确参量。以内弹道仿真计算结果为基础,引入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规整内弹道曲线,对比某大口径火炮不同装药条件下的膛压变化情况,建立适用于内弹道仿真计算的量化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发射药弧厚变化导致的压...
某小口径弹药弹体破片改进设计研究————作者:华政霖;郭策安;乔海涛;王茂余;杜天柱;
摘要:针对某改制型小口径弹药爆炸时易出现弹底大破片问题,开展了大破片产生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设计了能够减小破片质量的改进方法。通过观察回收破片的形貌,总结弹体材料性能和破片形成规律,以此为基础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弹底的膨胀破碎过程,结合静爆试验研究了弹底的断裂模式和大破片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弹体的断裂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弹体破片的质量分布,弹底的断裂模式是低爆轰压力下的拉-剪混合断裂,低密度装药、H...
一种防空导弹举升装置的设计及仿真分析————作者:寇钰;樊赫;张利明;柳晋伟;王亮宽;薛庆阳;田新勃;
摘要:为满足某弹炮结合武器防空导弹接口尺寸及运动范围要求,设计了一种电动缸直推式防空导弹举升装置,并对该举升装置的主要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在建立三维模型并导入ADAMS仿真软件后,根据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及实际运动形式添加约束副和驱动,并对该举升装置进行运动仿真以观测该装置各零部件运动情况。在进行运动仿真后,通过提取托盘绝对角速度的测量值与理论值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提取编码器不同安装位...
某航炮反后坐装置动力学参数优化研究————作者:田康;郭保全;朱家萱;丁宁;解增;闫钊鸣;
摘要:通过分析某航炮反后坐装置的数学模型,并构建相应的动力学仿真模型,从而明确相关设计变量中待优化的参数以及试验因子与水平。按照正交优化试验方法,利用ADAMS软件对航炮反后坐装置进行动力学仿真。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仿真结果进行参数影响性分析,通过多目标优化获取帕累托前沿,并建立响应面模型以选取参数最优解。对比参数优化前后的动力学仿真结果可知,后坐阻力峰值大幅降低9.55%,后坐位移减少3.31%,发射周...
火药燃气对32CrNi3MoV钢的烧蚀研究————作者:张辰涵;张雯浩;秦国辉;朱梦然;刘瑛;余永刚;王经涛;
摘要:为研究火药燃气对身管内壁的热-化学作用,排除弹丸摩擦等机械因素影响,进行了密爆烧蚀实验。采用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能谱仪(EDS)与显微硬度计等材料测试方法,对比研究了烧蚀压力分别为常压和138 MPa的火药燃气作用下的32CrNi3MoV钢的表面烧蚀行为和表层组织变化。结果表明:在常压力下烧蚀时间较长,钢表层发生奥氏体相变,冷却后表面形成由...
基于解析法的多级电磁线圈驱动下鸟体发射形变稳定性预测研究————作者:崔宏博;李晖;王海舟;冯凯;曹济川;弯港;
摘要:采用解析法对多级电磁线圈驱动下鸟体发射形变稳定性开展了预测研究。基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构建了多级电磁线圈鸟体发射装置任意一级线圈对应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实现了弹壳电枢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参数的求解。在明确鸟体发射形变稳定性求解原理的基础上,推导了关系到鸟体发射形变稳定性的关键-急动度判别公式,提出了形变稳定性判别准则。开展了文献验证与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创建的模型能够对弹体发射速度...
装备备件需求确定研究方法综述————作者:游亮;王莉莉;项华春;
摘要:装备备件作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生成与提升的重要物质基础,其需求确定研究对于维持装备可用度和保障部队持续作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查询国内外相关资料,系统梳理了美军与我军在装备备件需求确定方面的研究历程;重点从“备什么”“备多少”装备备件需求确定的两个关键问题出发,从定性方法、定量方法、组合方法三个角度对装备备件需求品种确定方法进行综述,从统计数据法、维修策略法、智能与仿真算法三个角度对装备备件...
基于MBSE的火炮装备火力系统可靠性建模研究————作者:李振龙;宋国锋;霍云亮;徐娟;焦梦林;薛灏琨;
摘要:火力系统是火炮装备的核心组成部分,担负着火炮装备火力打击、弹药投送的重要作用,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火炮能否正常完成打击任务,其可靠性是表征火炮装备战斗能力的关键战技指标。为了将火力系统的可靠性预计集成到系统MBSE模型中,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建立可靠性验证关系,并以模型的方式贯穿设计始终,进行迭代优化,满足系统可靠性需求,解决目前火力系统可靠性分析与系统设计脱节的问题,研究了基于MBSE的火炮装备火力系...
某链式航炮双电机柔性比例同步控制技术研究————作者:程濮;胡鑫;张永真;杨清;谢杨杨;江腾耀;
摘要:针对链式航炮双电机供弹系统中,由于负载扰动造成单电机控制性能不佳以及双电机转速不同步而容易引发双电机同步保护的问题,构建了一种新型连续全局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并将其作为单电机速度环控制器,使用连续的双曲正切函数代替符号函数,并引入新型变增益快速幂次趋近律,设计了一种新型全局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采用改进滑模扰动观测器来观测系统扰动,并前馈补偿到速度控制器,同时设计了基于模糊自适应PI控制的交...
基于卡尔曼滤波和SARIMA参数自适应的电源转换模块实时效率预测方法————作者:郭高峰;许舒怡;杨得武;张志鹏;李忠;李长红;
摘要:针对电源转换模块效率数据监测噪声大、预测精度高且实时性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和SARIMA参数自适应的实时效率预测方法。基于LMD方法在对实时采集的模块效率数据进行降噪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人工鱼群算法对SARIMA模型进行快速定阶,从而实现模型参数对数据变化的快速适应。通过引入实测数据以及将SARIMA模型作为卡尔曼滤波方法的状态转移矩阵,提出了基于SARIMA预测模型的卡尔曼滤波...
基于非对称式双LCC补偿的感应点火系统研究————作者:刘畅;杨臻;方炜;艾志远;郭煜;柴琨;
摘要:针对小口径、小体积武器采用感应点火时,因线圈偏移和电阻改变而导致的传输性能下降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效率优化的非对称式双LCC补偿感应点火系统。建立了同轴螺线管线圈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和仿真软件Simulink进行了径向和轴向偏移及不同负载电阻的仿真分析。结果显示,非对称双LCC拓扑的传输效率最高可达75.22%,远高于S-S拓扑的19.18%。线圈的轴向偏移会导致互感减少,效率降低;径...
多级非等间距排列电磁线圈驱动下鸟体发射性能预测————作者:孙国伟;李晖;陈竹兵;冯凯;崔宏博;弯港;
摘要:基于多级电磁线圈炮在鸟撞航空发动机叶片领域发射鸟体的工程应用,开展了多级非等间距排列电磁线圈驱动下鸟体发射性能预测研究。利用Maxwell软件建立了多级非等间距排列电磁线圈驱动下鸟体发射系统的分析模型,在采用Optimetrics模块计算各级线圈中鸟体的最佳触发放电位置后,基于数值计算软件确定了鸟体发射时各级线圈中同步触发控制电路的最佳触发放电时间,最终实现多级非等间距排列电磁线圈驱动下鸟体发射性...
基于参考磁源的隧道磁阻传感器温度补偿研究————作者:蒯涛;黄宏胜;王东颖;雷强;曹志元;巩昊杨;
摘要:TMR磁传感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温度漂移会严重影响其测量准确性,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温漂抑制手段。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基准磁源的TMR温漂抑制方法,通过产生基准交流磁场作用于TMR磁传感器,根据基准磁场频率处TMR输出幅值变化,实时补偿TMR的灵敏度温度漂移;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交流基准磁源幅值与零偏电压的温度漂移关系模型,补偿TMR的零点漂移。采用无磁温箱开展温度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基...
基于修正的Steinberg-Guinan本构模型的软铁弹带挤进数值模拟分析————作者:杨海文;丁红民;刘敏;陈鹏杰;
摘要:为探究软铁弹带在大口径火炮上应用的前景,将某大口径火炮的软铁弹带挤进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前弹带设计理论建立了炮弹-身管-弹带的三维耦合模型,并基于修正的Steinberg-Guinan本构模型的建立了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对挤进过程的仿真数值模拟,获取了炮弹的运动曲线以及最大挤进阻力曲线,通过选点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前后弹带上不同点位的应力变化以及膛线横截面与距膛线起始部一英寸纵截面的应力变化规律进...
基于AHP及模糊综合评判的弹药装填系统效能评估————作者:解凤娟;李广宁;魏圣钢;
摘要:根据某火炮功能性能要求、使用方式和弹药特点等,论证了多个弹药自动装填系统方案,分别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载弹量大、操作方便和技术成熟度高等特点。为选择综合性能最优的自动装填系统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判的效能评估方法,定量分析多个大口径火炮弹药装填系统的效能,用实例数据确定较优的弹药装填系统方案。通过构建弹药自动装填系统效能评估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计算...
激光增材制造钛合金炮口制退器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与分析————作者:阿若罕;葛建立;张杰;褚艳涛;杨国来;
摘要:基于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增材制造技术,设计了一种弯折渐扩侧孔结构的钛合金突击炮炮口制退器,进行了激光增材制造与炮口流场仿真分析。采用高斯热源模拟SLM激光增材过程,对比了不同摆放方向增材成型的炮口制退器残余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炮口制退器与基板的接触面积越小炮口制退器内部残余应力越小。针对突击炮发射穿甲弹时高初速和高炮口压力的特点,采用可压气体黏性...
基于回收的磁阻发射装置的时序控制与参数优化————作者:宋文韬;陈立学;关晓存;管少华;
摘要:传统磁阻线圈发射器在放电结束后,关断主回路的放电电流,驱动线圈的剩余能量将会被消耗在回路电阻上。为减缓线圈发热问题,并减小电磁减速力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能量回收电路方案,使得装置放电结束后,线圈电感上储存的能量将会被回收至储能电容中并且加快放电电流的下降速度。基于线圈发射器中驱动线圈的触发时刻、回收能量时刻以及发射装置的结构参数都是影响发射效率的重要因素,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级磁阻式线圈发射的时序控制策...
火炮膛内加速度信号分析与特征识别————作者:任星桥;石云波;赵锐;由成欣;闫晓朋;
摘要:火炮发射过程中,内弹道运动参数对射击精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准确分析弹丸的内弹道运动参数具有现实意义。利用弹载存储器,通过获取了火炮发射过程中内弹道加速度信号,构建“弹丸–存储器”两个自由度的力学模型,结合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开展了非平稳加速度信号分析、自适应分解与重构的研究。在分离出内弹道过程中混叠的特征信号的基础上,对加速度信号进行了强迫响应和自由响应分量的重构,并据此解算了内弹道运动参数。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