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CSSCIAMI扩展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
复合影响因子:2.967
综合影响因子:1.630
邮发:42-97
官网:http://www.hnsfdxxb.cn/
主编:吴家庆
平均出版时滞:3.608695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美好生活视域下认知增强技术的美德问题————作者:高佳;

摘要:美好生活是一种包含美德的生活,美德也是表征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激烈的社会竞争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认知增强技术来获得竞争优势,这对传统美德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不利于美好生活的实现。重视技术对传统美德造成的负面影响,客观对待技术兴起导致的不同德目强弱等级的变化,认识到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美德与道德实践。依据美德伦理学为认知增强技术的合理应用提供规范与指引,确立从禁止到宽松的基于不同应用情境的认知增强技术分...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新人”形象思想发展的总体逻辑与两维向度————作者:季水河;孔梓睿;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艺新人”形象思想发展,在一个总体逻辑框架下向着两个维度展开。总体性辩证法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新人”形象思想提出、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要求。历史与审美是其发展的两个维度:从历史维度看,在俄国与中国语境中,马克思主义“文艺新人”形象思想彰显了浓厚的时代色彩,随历史发展而成长,在社会变革中丰富;从审美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文艺新人”形象在实践中审美理想的不断升华,构成...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加速现象的批判性分析——基于《资本论》的考察————作者:谭勇;

摘要:现代社会具有典型的加速特征,加速已呈现为一种新的控制力量,因而有必要对加速问题展开研究。《资本论》包含了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多重加速现象的剖析和批判,为我们把握当代社会的加速现象提供了理论锁钥。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三重加速:一是资本加速,即资本的量上的加速增长和资本周转时间的加速缩短;二是社会加速,表现为技术的加速、社会变化的加速以及生活节奏的加速;三是主体的双重加速,即主体的被动加...

历代大型字书: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作者:熊加全;

摘要:历代大型字书是指从汉代到清代两千多年间出现的部头庞大、收字宏富的字书。历代大型字书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研究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辞书学等中国语言文字学的重要资料,是释读古代文献的重要工具,也是打开中华古代文明的钥匙。通过对历代大型字书传承与发展进行系统的考释与研究,不但可为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提供重要资料,也可为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弹幕如何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传承——基于B站UGC短视频的互动仪式研究————作者:张兰;伍嘉欣;陈可新;

摘要:中国春节申遗的成功,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短视频成为非遗传播的重要途径,尤其是B站的弹幕功能为非遗传播与传承提供了独特价值。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选取B站5个具有代表性的UGC非遗短视频账号及其弹幕进行分析,探讨弹幕互动在非遗传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弹幕通过构建虚拟共在、划定仪式边界、引导集体关注和推进情感共享,形成了群体团结、情感能量、群体符号和道德感等...

技术驯化视角下女性自拍修图现象研究————作者:盛兰;

摘要:在数字化社交日益盛行的当下,“拍照一分钟,修图两小时”成为女性自拍修图行为的生动写照。基于扎根理论对20名女性进行深度访谈,探讨新媒体时代女性自拍修图现象背后的技术驯化过程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中介性与修图技术的平民化为女性修图提供了结构性推力,而借助图像修辞实现自我认同、获得社交情感、获取社会资源,是女性修图的主要内因。在技术驯化过程中,女性形成了“购置—调适—应用—展演”的完整...

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升级效应————作者:谭朵朵;戴涛;陈黎明;

摘要:基于2010—2020年全国213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现代服务业升级水平进行测度,使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现代服务业升级的作用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促进本地现代服务业升级,并辐射带动邻近城市的服务业发展;在影响机制上,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提高服务业内部效率,改善市场外部环境,从而促进现代服务业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

国家形象研究的知识系谱、理论视域与中国自主话语体系建构————作者:刘丹凌;江雨萱;

摘要:在近一个世纪的演进中,缘起于战时宣传探析的国家形象研究逐渐从政治视域延展至经济和文化视域,并以传播视域为落脚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问题意识、理论支架、发展脉络和现实关切,且在一些关键节点上交织、关联、互涉。跨学科的知识视野滋养了我国国家形象研究的学术想象力,勾连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我国国家形象研究逐渐形成了以本土和时代为观照的基本面向及理论版图,回应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文明互鉴等现实问题,超越...

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叙事传输模式、机制与效果研究————作者:向志强;李沅津;

摘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国家形象过程中,运用叙事传输模式,是当前对外传播实践题中应有之义。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叙事传输机制主要包括文化符号引发的卷入行为、文化意境导入的心流状态、文化场域产生的临场感以及文化意蕴形成的价值认同。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叙事传输机制,能加强国际受众的认知参与情感参与,增强国际受众...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往的理论创新、实践进路与世界意义————作者:栾欣超;

摘要: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往不仅是党的一条重要战线,而且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风貌。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往之所以呈现强大生机与活力,关键在于其理论创新和实践进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往理论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超越西方政党狭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政党外交功能论。另一方面,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往的实践...

文明乡风建设三论————作者:刘湘溶;

摘要:文明乡风建设之“乡”有乡村、乡业和乡民三重含义。“三乡”不等于“三农”,“三乡”问题虽然比“三农”问题涉及面更宽泛,但“三乡”问题的主要方面在“三农”,“三农”问题解决不好,文明乡风建设、乡村振兴不可能成功。文明乡风建设之“乡风”可定义为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状态的文化表达,而归根结底是乡村居民特别是农民精神状态的文化表达,这一表达既可以借对风光、风貌、风情、风气和风尚的感知而得以描述,也可用品...

王阳明论恶及其矫治————作者:吕本修;

摘要:关于恶之现象,王阳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现实世界,显性之恶是违反纲常礼制并且危害他人与社会的行为,直接标准即纲常礼制等道德规范;在人的心灵世界,隐性之恶即是逆良知而行,终极标准即心体良知;在本体世界,无善无恶,善恶只是欢美之辞,不具道德意义。同时,王阳明从社会影响与个体自律、外因与内因、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恶之来源及其去恶路径

重塑边界:AI赋能创意写作的角色、范式及争议————作者:罗长青;

摘要:在大语言模型时代,AI已与创意写作深度融合,正从辅助创作工具向协同创作主体演进。其一是多元的创新赋能角色。AI作为知识库能提供全面的资料体系,作为灵感启发者能理解创作需求并提供协作,作为编辑助手能高效优化文本,作为创作导师能提升创意表达能力。其二是丰富的技术协同实践范式。指令响应、智能辅助、伙伴协同、数据驱动及程序化生成等不同交互模式并存,形成了从用户指令到机器生成的多层次协作体系。其三是多层次的...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黑格尔劳动思想:劳动的抽象化与现实化————作者:张东辉;李春晓;

摘要:黑格尔以劳动为切入点,对现代市民社会进行了深入的现实考察。他从劳动分工、工具和机器、商品价值三个方面阐述了劳动的抽象化与现实化的辩证统一关系:(1)劳动分工的发展是劳动的抽象化和现实化的过程,并且劳动的抽象化本身就是劳动的现实化。它们推动着社会结构的转变,对社会关系的重构和人类历史进程起到关键作用。(2)在工具和机器方面,劳动的抽象化意味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现实地推动了社会发展,同时,还以间接的方式...

创新联合体的公共费用分摊及其动态博弈————作者:生延超;李倩;

摘要:科学合理的公共费用分摊是创新联合体创新模式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简单的平均主义倾向和技术能力倾向分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遵循经典A-J模型的创新联合体创新模式设计,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平均主义和技术能力两种倾向下企业与创新联合体管委会的动态博弈。研究发现:创新联合体的公共费用分摊不能简单地按照平均主义倾向或是按照技术能力倾向来进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创新联合体企业愿意缴纳给管委会的公共费...

AI时代的创意写作————作者:葛红兵;陈颖;

摘要:当下的AI革命给创意写作带来了深远影响。AI创意写作正从模板辅助、模式驱动叙事向以Grok 3、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涌现性生成叙事演进。技术变迁的背后是哲学愿景的分野,写作是从神本框架下的神圣中介到人本主义下的自主表达,再到AI时代人类主体与技术主体共生共创。AI创意写作展现的长篇叙事能力及其生命筹划潜力,正从根本上挑战传统作者的主体身份、创造力及人本主义伦理框架。AI是主体伙伴,而非单...

科技创新如何破解智能鸿沟“不可能三角”——基于公共物品视角的DeepSeek路径————作者:钟祥铭;方兴东;宋珂扬;

摘要:长期以来,学界和政策制定者期待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基于人类福祉与共识,以高瞻远瞩的洞察、决策和执行力来联手应对及弥合日益加剧的智能鸿沟。然而,DeepSeek的出现颠覆了传统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路径,DeepSeek揭示了一种自下而上的科技创新路径,通过开源与开放的生成式创新模式,显著推动了智能鸿沟的弥合。自ChatGPT以来,DeepSeek首次系统性地缓解了智能鸿沟问题,引发全球应用创新浪潮。...

社会建构论视域下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研究路向————作者:黎昔柒;易显飞;

摘要:爱丁堡学派、巴斯学派和巴黎学派是社会建构论代表学派。他们分别提出了“强纲领”“相对主义的经验纲领”“行动者网络理论”。从“强纲领”来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宏观变量导引着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演进发展方向;从“相对主义的经验纲领”来看,新兴人类增强技术创新主体、客体和中介等微观变量构成了其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从“行动者网络理论”来看,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本体体现为一种“行动者”建构的“综合体”,可借...

中国古代道教散文的艺术史进路————作者:蒋振华;朱敏洁;

摘要:中国古代道教散文走过了从汉末至晚清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也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史进路,即按照朝代的时序来呈现其历史进程和内容特色,具体表现是:汉晋南朝由朴向雅发展,唐宋双面呈现玄谈技巧与古文风采,金元建构散文的流动性叙事模式、散韵联体模式、事理逻辑关系、顶真式结构等四重奏,明清则回归通俗化。这个艺术史进路一方面是道教发展的内在特质和历史规律之使然,另一方面是中国古代道教散文的艺术史建构始终置...

综合人工智能安全:人工智能与安全的共舞————作者:王秉;王渊洁;

摘要:随着人类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基于人工智能与安全二者深度融合的视角提出综合人工智能安全概念,对全面审视和认识人工智能安全,进而维护和塑造人工智能安全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综合人工智能安全是系统安全维下的人工智能系统要素的安全、安全系统维下的安全人工智能系统的要素,以及安全影响维下的人工智能对安全的影响的综合。系统安全维下的人工智能系统要素的安全包括人工...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经济学板块,投过几次,都是初审退稿,一开始是十几天退稿,后面变成将近两个月退稿。学报类和综合类其实一个尿性,要么得有关系,要么特别特别对口味,不然硬投投中基本是小概率事件。

    2024-06-11 10:27
  • zhaohhhh

    经济学论文 20天左右退稿

    2023-06-25 09:49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1.不歧视博士生独作投稿,对在读博士生比较友好,有毕业cssci发文要求的博士生可以一试 2.审稿速度正常3个月左右,全程能及时沟通有回复 3.比较喜欢质性研究以及哲学思辨类文章

    2023-06-23 15:38
  • 奔跑的辣椒酱

    初审25天,无理由退稿

    2022-06-20 12:07
  • zhaohhhh

    投稿4个月,一直显示初审状态

    2022-06-07 16:37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是C刊吗?
A:是C刊。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