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最新期刊目录
钢纤维增强喷射混凝土的制备及抗冲击性能研究————作者:赵秀丽;张昊;潘慧敏;
摘要:通过改变钢纤维掺量,以凝结时间、流动性、回弹率和一次喷射厚度综合评价混凝土的可喷射性,设计制备出一种可喷射的钢纤维增强混凝土。通过自由落锤冲击性能试验,分析了钢纤维对喷射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SEM微观分析,揭示了钢纤维在喷射混凝土中的增强增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提高,喷射混凝土凝结时间逐渐减小,回弹率先降低后上升,流动性和一次喷射厚度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钢纤维掺量...
C30透水混凝土的骨料级配对透水系数的影响试验研究————作者:张振明;周涵;黄波;王晓琳;李东旭;
摘要: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骨料级配对C30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骨料级配中细颗粒含量的增加可以降低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而骨料级配中粗颗粒含量的增加则会提高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此外,研究还发现,骨料级配中中颗粒的含量对透水性能的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各因素,确定了一种最优的骨料级配组合,即粗、中、细颗粒的级配分别为45%、30%、25%时,其透水系数为8.3 mm/s,达到了C3...
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收缩开裂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杨朝帅;王育江;杨睿;牛富生;
摘要:针对混凝土收缩变形所引起的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开裂较为严重的问题,首先通过某依托工程二衬结构混凝土的温度、应变监测数据,分析了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温升、内外温差和各个方向的应变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因素耦合机制模型,基于有限元软件详细评估了不同混凝土材料性能参数包括绝热温升、自收缩、入模温度以及环境参数对收缩开裂风险的量化影响,并基于开裂风险安全阈值提出裂缝控制技术指标。结果表明:二次衬砌混凝土内...
棕榈纤维对砌筑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作者:陈盟东;黄靓;李水生;桂强;阳栋;罗思程;
摘要:为探究棕榈纤维的掺入对砌筑砂浆性能的影响,设置了纤维掺量与纤维长度作为试验因子,探究了纤维掺量和纤维长度对砌筑砂浆的力学性能与变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过碱处理的纤维掺入后,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折压比均有所提升,砂浆的干燥收缩率以及相对开裂指数明显降低;M5砂浆在纤维掺量为0.25%时,抗压强度提升了30%,在纤维掺量为0.2%时,抗折强度提升了51.1%;M7.5与M10砂浆在纤维掺...
聚合物改性纤维砂浆的力学性能研究————作者:贺伟明;石胜伟;蔡强;姜昭群;
摘要:为探究共掺聚合物及纤维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采用COMPAKTUNA?PRO聚合物乳液(PTB)、聚丙烯(PP)纤维制备16组聚合物改性纤维砂浆(PMFM)试体,测试研究PMFM的抗拉强度、(多次)抗折强度及黏结强度。结果表明:纤维对抗拉强度及抗折强度具有直接贡献作用,而减水剂的引入及适度的变形有利于纤维与砂浆体协同工作;抗折荷载-时间曲线具有陡降回...
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作者:刘泽飞;于泽;马志维;朱张峰;孟浩;管东芝;
摘要:为实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等同现浇”抗震性能,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往往通过后浇混凝土连接,从而形成了大量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结合面的抗剪能力则决定了预制构件的共同工作性能及结构的整体性能。结合当前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常采用键槽、水洗露骨料、花纹钢板工艺形成粗糙面的做法,进行系列抗剪性能试验。试验采用双剪试件,并考虑了不同混凝土强度,与整体浇筑试件对比,对各种处理方式试件的抗剪性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钢板-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结构界面栓钉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作者:乔浩玥;唐亮;张勇波;张旭乔;段树坤;
摘要:为研究钢板-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界面抗剪性能,进行了7个栓钉连接件推出试验,研究了混凝土类别(ECC、UHPC、普通混凝土)、强度、栓钉间距对钢板-混凝土组合界面抗剪性能影响规律,探究了已有界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对钢板-高性能混凝土组合界面的适用性。研究表明:ECC韧性高、UHPC强度高,导致其推出试件破坏形态均呈现栓钉剪断破坏,但因ECC弹模较UHPC低,其推出试件的抗剪刚度略低;C40普通混凝土受...
组合箱梁桥混凝土横隔板与钢腹板连接段承载力试验研究————作者:王昊;李晨阳;王凯;白光耀;任超;党王辉;牛艳伟;
摘要:围绕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中钢腹板与混凝土横隔板连接界面的传力机制,针对栓钉剪力连接件在不同弯剪耦合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设计了不同钢筋布置和连接方式的简支梁模型;基于栓钉连接件的受力特点并依托实际工程及现场试验,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对比纯弯和弯剪作用下,采用钢筋与钢腹板绑扎或焊接的两种连接方式时栓钉、钢筋、钢板和混凝土的应力状况,以及栓钉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绑扎和焊接两种方式试件的破坏形...
多孔混凝土透水性能试验及预测模型研究————作者:刘红;曲广雷;宋佳康;郑木莲;侯宗良;董大治;
摘要:为实现对多孔混凝土的透水性能的预测和评估,通过室内试验制备了一系列多孔混凝土,进行了有效孔隙率和透水系数两个指标的测定。通过对有效孔隙率、透水系数的试验结果及统计规律分析,基于概率统计理论,建立了透水系数与设计参数(设计孔隙率、水胶比)的数学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孔隙率和透水系数均会受到水泥浆体流变特性影响,当水胶比为0.28~0.32有利于有效孔隙率形成,提升多孔混凝土透水性能。透水系数与...
3D打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进展————作者:肖力光;王一;
摘要:近年来混凝土3D打印技术迅速发展,目前3D打印混凝土骨料多为天然砂,在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增大了环境负担。3D打印再生骨料混凝土减少了天然砂用量,使建筑固废得到利用,降低建筑物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量,在实现绿色环保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综述了3D打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分析了3D打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以及再生骨料对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层间黏接性、力学强度、力学各向异性和耐...
基于机器学习的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预测研究————作者:曾俊杰;温东昌;龙武剑;罗启灵;程博远;
摘要:传统混凝土设计方法受限于有限经验和资源,难以全面准确地描述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为此,采用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学习数据规律和模式,自动识别特征,以实现对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精准预测。首先,收集了218组真实且具有代表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数据。然后,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并优化模型参数。最后,通过多种评估指标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并将其应用于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预测中。研究结果显示,预测模型...
纤维-沸石粉混凝土流变性能关键控制因素研究————作者:段登辉;陈嘉健;徐堔圳;覃潇;
摘要:将沸石粉和聚丙烯纤维代替部分水泥或骨料制备纤维-沸石粉混凝土是一种环保且经济的节约水泥方案,为了探索沸石粉和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分析了27组不同配合比的沸石粉和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过筛率的影响,并计算出对应的浆膜厚度和水膜厚度,对水膜厚度和浆膜厚度分别与相关性能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浆膜厚度、水膜厚度和纤维掺量均是混凝土流变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沸石粉...
基于生物矿化的土凝岩固化全掺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与微观机理研究————作者:董超;刘作为;王佳斌;马亚;袁朔;李新胜;刘文君;高建;
摘要:再生骨料由于裂缝多和吸水率高等缺陷,因而,骨料与水泥砂浆结合的界面过渡区成为薄弱区域,全掺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能差,难以应用于寒区工程。为提升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并同时实现降碳、节能效益,采用巴氏芽孢杆菌对再生骨料进行矿化改性处理,将土凝岩作为胶凝材料固化全掺再生骨料制备混凝土,对再生骨料混凝土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和微观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经过微生物矿化处理后再生骨料的表观密度提升了3.5...
纳米金属的分散性及纳米金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作者:司斌;熊雷;吴文;
摘要:为丰富用于制备纳米混凝土的纳米金属种类,基于纳米Al2O3、纳米Fe2O3和纳米MgO,研究了纳米金属的分散性和纳米金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首先,以3种高效减水剂为分散剂,通过吸光度试验,检验了纳米金属的分散效果。其次,制备了纳米金属混凝土,测试了其在3 d和28 d龄期时的力学性能。最后结合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
清水/海水环境下粉煤灰-矿渣基地聚物混凝土抗冻性试验————作者:王自柯;付春豪;赵军;
摘要:利用快速冻融试验研究了不同矿渣掺量(10%、20%、30%、50%、100%)的粉煤灰-矿渣基地聚物混凝土在清水和海水环境下的抗冻性能,以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保留率等指标来评估混凝土冻融损伤,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压汞试验(MIP)表征其成分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矿渣掺量增加,地聚物混凝土力学性能增加,孔隙率以及坍落度降低;矿渣能够明显提高地聚物混凝土在清水和海水中的抗冻性...
橡胶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黏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作者:庄金平;孙伟浩;
摘要:为探究橡胶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抗剪性能,设计12组共24个橡胶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黏结Z型试件,从沟槽处理(沟槽深度:6 mm、8 mm、12 mm和沟槽个数:1、2)、植筋率(0.16%、0.32%、0.64%)、橡胶掺量(10%、20%、30%)等方面对Z型试件抗剪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橡胶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黏结抗剪强度随着橡胶掺量、沟槽个数和沟槽深度增加...
碳化对循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作者:高修俊;是华荣;陈春红;朱平华;刘新宇;
摘要:为探究碳化对循环再生粗骨料(RRCA)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利用废弃再生混凝土制备RRCA,在不同取代率(0、25%、50%、75%和100%)下制备混凝土,进行快速碳化试验和氯离子渗透试验,研究碳化对循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RAC)氯离子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RAC抗压强度与RRCA取代率呈二次函数关系,抗压强度最大降幅达到16.6%,但是仍能满足50 MPa的抗压强度要求。RR...
寒冷环境下偏高岭土混凝土冻融损伤及变形特性研究————作者:陈敬松;闫鑫雨;李登峰;杨威;周泽林;
摘要: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在寒冷环境中抵抗冻融损害的能力,探讨了偏高岭土(MK)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研究中通过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偏高岭土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合微观分析揭示了偏高岭土对混凝土性能的作用机理。通过混凝土单轴压缩试验,探讨了偏高岭土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变形过程,结合细观损伤理论,建立了偏高岭土混凝土细观损伤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普通...
掺入矿粉或粉煤灰的机制砂混凝土服役寿命预测————作者:邵天宇;代金鹏;王起才;杜文涛;张金虎;胡飞扬;
摘要:以标准养护和负温养护两种养护条件下分别单掺粉煤灰、矿粉的混凝土的冻融试验结果为研究对象,将混凝土在快速冻融试验中的相对动弹性模量视为破坏的变量,对其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寿命预测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同时结合西北地区典型城市的年平均冻融实测数据,建立混凝土结构寿命预测模型
C80高强混凝土不同尺寸水化放热规律研究————作者:段新超;陈四利;张城芋;王军祥;赵梦梦;胡欣宇;张恺瑞;
摘要:为研究尺寸效应对于高强混凝土水化放热的影响,制作了边长分别为200 mm、300 mm、400 mm的立方体试件,采用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及其表面温度,分析了不同尺寸混凝土水化放热变化规律。同时,利用Midas软件对不同尺寸混凝土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体积的不断增加,混凝土表面、中部、芯部温度均不断升高;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规律一致,证明有限元分...
混凝土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