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所属栏目:思想政治论文 发布日期:2011-05-03 08:00 热度: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在的当务之急,本文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优势特点和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予以说明。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优势及特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实施科学发展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实现小康社会,农村是薄弱环节,必须加强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中的“人”是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广大人民群众,而农民占了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绝大部分,所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点。
  一、现在新农村建设的优势
  农村是城市相对应的经济实体部分,但是我国农村经济落后,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其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这阻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所以我国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工程,解决城乡差距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居民享受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发挥存在的潜在优势,并要克服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虽然处于不利地位,面临的是许多不利因素,但也不是只有劣势,毫无优势的。
  1、国家制度的支持优势
  在国家的有利制度下使农村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遇到“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如何建设新农村”的新课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的全局。这是这次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时代特征之一。
  着眼于城乡协调发展。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差别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但是,城乡差距的限度必须保持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合理范围之内。2003年1月,胡锦涛提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协调城乡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加快农村发展的步伐,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使农村发展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轨道,缩小城乡差距,更快地发展农村经济、提高亿万农民的生活水平。
  2、技术发展进步的优势
  从技术层面来讲,经济发展主要决定于资本积累、产业结
  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中,技术进步最根本、最重要。这是因为:没有技术进步,就会碰到投资报酬递减,积累的意愿就会下降,就不会始终有一个搞的资本积累;没有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就不能高级化,产业就不能升级换代。因此,要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如何,只需要看这个国家或地区技术进步的潜力有多大。当前我国农村技术水平很低,可以用“技术原始”来形容。农村技术的落后导致农村投资报酬递减,从而就没有农村内生资本或外来资本较高的积累,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农村技术的落后导致农村产业结构就不能高级化,产品就不能升级换代,无法形成档次较好的产品,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就没有强的竞争力。所以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加快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落后农村可以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变落后的传统农业状态,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经发展的源泉;农村可以从发达国家或发达繁荣的城市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大量的现代非农工作场所,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依靠技术的进步实现农村生产的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加强农村经济实力。
  3、人力物资方面的优势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价廉的有利条件。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产业,主要依靠劳动力,投资少见效快,多数情况下技术要求也不高。农村社会可以发挥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先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累资本,然后再进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当前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几乎是依靠没有知识和技术的农民完成的,农村这一主要的劳动力生产要素没有得到改善。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技术落后,没有改进新的生产要素。投资者之所以不到农村去投资,其主要原因就是农村人力资源水平太低,跟不上投资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如果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激活农村人力资。
  二、新农村建设的特点
  《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即四十条),这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伟大纲领。经过多次变革,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亿万农民基本上摆脱了贫穷,初步达到小康,温饱有余、丰衣足食。现在我国农村正向着全面小康的目标迈进。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预示着我国农村将发生新的重大变革,其发展趋向具有许多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农村;
  第二坚持走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建设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新农村。
  第三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城乡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是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建设惠及几亿农民的共同富裕的新农村。
  三、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量,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城市转移,广泛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标题: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zhengzhi/866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