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论文发表《贞观政要》中的政治智慧

所属栏目:思想政治论文 发布日期:2014-11-24 16:18 热度:

  【摘 要】《贞观政要》是一部记录了唐初贞观年间君臣讨论政治得失的重要政论史籍,主要总结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和政治艺术,成为后人批评腐败政治的武器和清明政治的蓝本。文章主要是通过介绍唐太宗的治国理念、领导方法和决策艺术、选拔艺术以及修养艺术四部分来阐述《贞观政要》中的政治智慧。

  【关键词】思想政治论文发表,《贞观政要》,治国理念,决策艺术,修养艺术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政论性的史书,以记言为主,主要记载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们的治国政策和措施。本书主要总结了以民生为本、以德治国、居安思危、殷忧兢慎等的治国理念;诚心纳谏、仁心仁政、从善如流、广开言路等的领导方法和决策艺术;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知人善任、量才用人等的选拔艺术;天下为家、恭俭节用、戒奢戒贪、善始善终等的修养艺术。本文正是从这几个方面来阐释《贞观政要》中的政治智慧。

  一、民本、居安思危的治国理念

  民本是相对于官本而言的,是指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而民本思想也是唐太宗李世民治国理念的核心,唐太宗认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体现了李世民的重民思想。《贞观政要》有这样两段文字记载,体现了他以爱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这也是他经常谈论的话题。其一:“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其二:“贞观二年,太宗问黄门侍郎王圭曰:‘近代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何也?’对曰:‘古之帝王为政,皆志尚清静,以百姓心为心。控则唯损百姓以适其欲,……。’太宗深然其言。”唐太宗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把民本看做治国的核心,民是治国之本,是唐朝兴盛的基础。

  居安思危思想是《贞观政要》的指导思想,是出现贞观之治的直接动因。可以说居安思危思想在全书中无论是选贤任能还是戒奢以俭、去奢以约都有所体现。这正是因为唐太宗亲历了隋朝盛世、隋末动乱和灭亡的整个过程,他深知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所以,居安思危思想是唐太宗的治国理念精髓之处,也是整个《贞观政要》这本书的点睛之处。《贞观政要》中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傥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也。”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等等都体现了居安思危的思想。居安思危思想是《贞观政要》的闪耀光芒之处,如果只懂得随遇而安,这样势必会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不过多的研究,因此,居安思危才能使君王时刻保持着警惕,时刻注意自己的一些行为和做法,这也正是出现“贞观之治”的关键原因。

  二、诚心纳谏、仁心仁政的领导方法和决策艺术

  纳谏是古代君臣之间的一种互动活动,通过大臣的上谏治国方案,君王的纳谏才能及时的把臣民的诉求融化在古代的政治体制框架之内,才能使政治上层和下层的流通畅通,同时君王也能赢得臣民的拥护。唐太宗每次听到臣子的直言进谏,就喜形于色;知道自己的过失,就马上改正,从善如流;还常常称赞直言进谏的大臣,重赏进谏献策的大臣。贞观年间能形成浓厚的谏诤风气,关键在于太宗诚心纳谏,能及时改过。《贞观政要》中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敝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孟子认为要实行仁政,而仁政的根本是君主要有仁心。当然仁政是一个广泛的施政纲领,包括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和思想上等各个方面。仁政的基本精神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支持。唐太宗认为“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仁政思想其实是《贞观政要》君之道的根本与核心,也是唐代初期的轻徭薄赋、宽肩刑法出现的原因所在。《贞观政要》中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唐太宗李世民的仁政思想是出现贞观之治的直接原因,实行仁政国则兴,不施仁政国则衰。

  三、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知人善任、量才用人的选拔艺术

  社会治理的主体是人才,而善用人才是国家兴盛的重要原因。而唐太宗的人才选拔艺术是贞观之治出现的一个重要保障,唐太宗一直在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无论是在用人原则、用人标准还是选才方法、培养人才上都显示出唐太宗的政治智慧。在用人原则上,他主张任人唯贤,他说:“朕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惟有才行是任。”在用人标准上,他认为德才兼备,德育为先。首先,他明确提出用人的首要标准是道德,他说:“用得善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强调德才兼备,在官吏的使用上既要有学问实力但也要有品德。唐太宗在使用人才的时候真正的做到:(1)不避私亲,他说:“古称王公者,盖谓平恕无私,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2)不避新旧,他说:“朕惟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 ”(3)不避仇寇,他说:“古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而为举得其真贤故也,但能举用得才,虽是子弟及有仇嫌,不得不举。”(4)不计门第。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问,凡四度遣使催促,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授监察御史。” (5)用人用长,他说:“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又说:“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在选才方法上也是别具一格。他认为在选才方法上要知人善任和量才用人。首先,太宗提出了自举的选才办法。他说:“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今欲令人自举,于事何如?” 其次,实行举荐制和科举取士。这样在制度上为选用人才提供了合法的依据,科举制在唐朝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样也使唐朝的政治上下层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问题的及时解决。

  四、天下为家、恭俭节用、戒奢戒贪、善始善终的修养艺术

  《贞观政要》中的卷五和卷六都是在说个人的修养艺术问题,其实在这两卷更多的是体现古代政治文化的分层结构。古代的政治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结构即以仁义为标榜的王权文化、以忠义为标榜的官吏文化和以廉耻为标榜的草民文化。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朝代往往这三种文化会相互流动,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当然,这三个层次之间的相互流动主要是靠科举制选拔来进行交流的,科举制是社会上层的文化和社会下层的文化进行交流的桥梁。政治清明、文化繁荣往往是科举制比较兴盛,选拔人才比较畅通的朝代。

  在卷六中主要记录了唐太宗等人提倡节己顺民、俭约慎行、反对铺张浪费的言行。体现俭约的“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体现谦让的“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身倘有不是之事,谁肯犯颜谏奏?”“己之才艺虽多,犹病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己之虽有,其状若无,己之虽实,其容若虚。”等等这些修养艺术都体现着唐太宗的治国智慧同时和李世民的居安思危和民本思想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也有想通之处,节己顺民也体现了民本思想中以民为本。

  总之,此书中到处闪耀着我国古代的政治智慧的光芒,不仅是我国的政治思想在唐代时的表现同时还展现着我国古代比较明显的政治文化的分层结构,从皇帝到草民都日益形成自己的政治文化,当然这些政治文化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每个层次的文化都会展现该阶级的阶级属性。然而政治智慧是本书的亮点所在,以民生为本、以德治国、居安思危、殷忧兢慎等的治国理念;诚心纳谏、仁心仁政、从善如流、广开言路等的领导方法和决策艺术;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知人善任、量才用人等的选拔艺术;天下为家、恭俭节用、戒奢戒贪、善始善终等的修养艺术等等,都体现了唐太宗当政期间的政治智慧,对我们当今政治体制改革也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吴兢.贞观政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3.

  作者简介:孙德娜,山东现代学院基础部政治教研室;崔市国,山东现代学院基础部政治教研室。

文章标题:思想政治论文发表《贞观政要》中的政治智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zhengzhi/2393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