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风险的识别与应用

所属栏目:行政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2-06-14 09:41 热度:

  摘要:在建筑市场的各个管理环节中,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原有的工程造价由静态管理逐步转变为动态管理,这样就要求工程造价的管理更具有科学性。又由于建设产品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即周期长、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产品固定性、单件性等,使得建设产品价格复杂多变,因此,建设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始终贯穿于组织实施的全过程。只有通过建设工程的管理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来。从经济角度看,建筑市场的竞争主要是工程造价的竞争,谁在工程建设中既能确保工期、质量,又能注重成本管理,控制和把握合理的造价,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取主动,走向成功。
  关键词:工程造价;风险管理
  一、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各方面
  1.1工程造价的管理
  对建设工程的投资者来说,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造价就是项目投资,是“购买”项目要付出的价格;同时也是投资者在作为市场供给主体时“出售”项目时的定价的基础。对于承包商,供应商和规划、设计等机构来说,工程造价是他们作为市场供给主体出售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总和,或是特指范围的工程造价。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一指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指工程价格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是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地确定造价和有效地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安装企业经营成果。工程造价管理的任务是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强化工程造价的约束机制,维护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规范价格行为,促进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的统一。
  1.2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识别
  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指有效地使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盈利和风险。它包括工程项目全过程、要素、风险和团队造价管理4部分。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是指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和项目建成后的使用阶段进行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以满足提高投资效益、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工程项目全要素造价管理指由于工程项目的实现过程中的每项活动都受3个基本要素:造价、工期与质量的影响,因此实行造价管理需要对影响造价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管理;工程项目全风险造价管理指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如通货膨胀、气候条件、施工环境等,因此在造价管理中必须对风险进行管理。
  在实际运行中,建立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此来跟踪、收集、整理出项目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信息,凭借这些信息分析风险的存在、原因、后果和发展,并及时反映分析结果。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确定出项目的最可能造价及概率分布,从而得到各具体活动的风险性造价,然后汇总到全风险基准造价上形成项目全风险造价。对于影响造价的风险事件,可以采用风险规避、分担、转移、化解等加以控制。在控制过程中,不断调整造价目标,使它满足工程项目和抵御风险的要求;工程项目全团队造价管理指在工程项目实现过程中会涉及到参与项目建设的多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包括项目法人或业主,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咨询单位、造价工程咨询单位、施工单位或承包商及分包商以及供应商等。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利益分配时常会发生利益纠纷。所以在造价管理中必须全面协调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和关系,适时地开展团队成员见的思想沟通与信息交换,以此促进合作。
  二、工程造价管理风险的识别和分析
  (1)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带来的风险。业主对可行性研究缺乏科学的论证,甚至虚报工程投资。而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立项的基础,人为扩大或压低投资概算都会给项目以后的顺利运行留下很大的隐患。工程设计的质量不仅决定着项目的先进水平,而且还对工程造价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国外专家分析,相当于建筑工程全寿命费用不到1%的设计费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以上。但在实际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只对技术负责而无经济观念,过高追求安全系数,不能优选经济技术方案;有些设计部门过高追求设计高标准,在设计过程中违背立项文件及扩初方案来多提成设计费,因为现行的设计收费标准是按造价的比例提取的;有些设计深度不够,前后衔接不当。
  (2)建筑环境带来的环境风险。建筑市场不规范。有些业主不按照市场规律和工程本身的特征操作,例如有些业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承包单位,或给人“寻租”,泄露标底意向招标。监理机构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监理制度艰涩运行,同时在我国只有技术监理而无造价监理。一些施工单位很难自觉按照工程质量、工期、造价施工,经常为了自己利益钻空子,如有些施工单位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大量的变更、签证,任意扩大工程量,无中生有,一些前期的拆迁、临建项目更是无据可查,加大了控制工程造价的难度。决算人员的素质使约束、监管机制不到位并导致了造价的偏差。
  (3)工程造价参与各方风险管理水平不高。有些单位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对风险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性和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没有正式的项目风险管理方案。有些单位在组织结构未设置风险管理部门和职能,缺乏专职部门履行风险管理职责,并且抵御风险的能力差。有些单位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程序,对风险事件处理很茫然,容易错过时机。合同对风险责任收益分担不明确,对风险处理很难协调一致。缺乏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工程造价中经常凭经验临时决策处理风险,管理成效低。并且缺乏计算机风险处理系统,更没有对风险跟踪进行量化分析来明确风险对造价的影响。
  三、造价管理风险的应对及建议
  (1)决策阶段的工程风险应对
  1)通过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种方案进行考察、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2)对有关市场、工程、技术等潜在风险因素提出必要研究与试验,以开展有关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全面、准确地把握有关问题,消除模糊认识。如约定调整因素,在钢材、水泥等主要材料价格上涨、下跌超过投标报价时期的参考价3%,则允许调整。
  3)对影响投资、质量、工期和效益等有关参数,如价格、汇率和利率等风险因素,在编制建设计划和分析经济效益时,应留有充分的余地,谨慎决策,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实施的效监控。
  (2)建设阶段的风险应对
  建设阶段的风险可采取回避、转移、分担和自担措施。
  1)风险回避是彻底规避风险的一种做法。风险回避一般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某种风险可能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且发生的可能性较高。二是应对防范风险代价昂贵,得不偿失。如某承包商参与某建设工程的投标,开标后发现自己的报价远远低于其他承包商的报价,经仔细分析发现,自己的报价存在严重的误算和漏算,因而拒绝与业主签订施工合同。虽然这样做将被没收投标保证金或投标保函,但比承包后严重亏损的损失要小得多。
  2)风险分担是针对风险较大,投资人无法独立承担,或是为了控制项目的风险源,而采取与其他企业合资历或合作等方式,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方法。如承包商依法进行合同转让或工程分包。承包商中标承接某工程后,可能由于资源安排出现困难而将合同转让给其他承包商,以避免由于自己无力按合同规定时间建成工程而受违约罚款;或将该工程中专业技术要求很强而自己缺乏相应技术的工程内容分包给专业分包商,从而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
  3)风险转移是将项目业主可能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以避免风险损失的一种方法。如将已做完前期工作的项目转给他人,或通过保险转移、担保转移等。保险转移通常直接称为保险,对于建设工程风险来说,则为工程保险。通过购买保险,建设业主或承包商作为投保人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工程风险(包括第三方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使自己免受损失。
  4)风险自担就量将风险损失留给业主自己独立承担。如不可抗力的风险、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风险。对于这类自担的风险,业主要充分考虑并预留足够的建设资金。
  四、结语
  虽然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目前还存在种种问题,但是改革仍然要沿着一个明确的方向进行,即建立以市场为取向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制化体系,提高整个建筑市场的法制法规。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水平是通过学习和积累形成和提高的,应加强对参与各方的风险管理培训,增强他们对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能力。随着建筑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风险性造价管理在项目实施中会更加重要,因此,在国内有关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得方法和研究还要有进一步发展。

文章标题: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风险的识别与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xingzhenggl/1232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