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城市特色保护措施初探

所属栏目:环境法论文 发布日期:2010-09-08 15:38 热度:

  [摘要]城市特色的保护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对处于青藏高原的拉萨市。目前,拉萨城市步入快速发展期,然而城市在建设管理中忽视城市的历史和文明,城市特色渐趋缺失。文章从拉萨老城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老城特色衰退的机制。研究结果从几个主要方面阐述对拉萨城市特色保护的具体措施,突出保护民居建筑对保护城市特色的重要性,以探讨现实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城市特色的有效保护。
  关键词:拉萨市;城市特色;保护
  
  1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全球化、工业化的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于二、三十年代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以其注重使用功能,外观简洁的特点,满足了高速度建设要求,但其负面影响:不注重地方历史、文化、自然的差异而造成的全球性的趋同现象也日益严重。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它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对城市的营造和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的灵魂。但是,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愈来愈使人与传统的地域空间相分离,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现代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特色趋同和失落的问题,它并不是出现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特殊现象,而是全球范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北京中关村在复制‘硅谷’、上海陆家嘴在复制曼哈顿,一座城市正在成为另一座城市的翻版或盗版,每个城市的特色正在消失,千城一面的景象正在成为我们的视觉灾难”[1]。
  探索城市特色的保护措施,延续城市永恒价值,是延续历史文脉,突出城市竞争力,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特色的保护程度标志着城市的发展水平,体现了城市的素质,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吴良铺院士在他的《城市特色美的认知》一文中,提出中国“城市特色危机”的问题,他认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认识城市特色是第一重要的事”[2]。因此,面对着城市特色危机,关注城市特色的保护与延续,找到城市特色保护的具体措施,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
  1982年拉萨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拉萨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是比较好的,拉萨市政府为名城保护做了大量工作,老城区的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都保护得比较好。近几年,拉萨市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东延西扩、跨河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有序推进。东城区、柳梧新区建设拉开序幕,老城区基础设施改造、部分市政道路的改扩建工程等项目顺利竣工,罗布林卡周边环境整治、城市供暖供气、“城中村”基础设施改造、污水处理厂等项目进展顺利。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大规模生态绿化建设扎实推进,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城市品位显著提升。。。。。。但由于认识的局限和管理理念的不足,其历史遗存已逐渐分解、流失。自90年代初以来,拉萨的城市建设活动日益频繁,新的城市建设迅速改变着拉萨的城市面貌。随着经济加速发展,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特别是在老城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愈加尖锐,街区内的历史风貌和古建筑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近几年,虽然国家加大了重点寺庙、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力度,提供了资金保障,但众多的街区、民居仍未得到有效保护,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
  现在吸引人的地方主要在老城区中心地段的八廓街、布达拉宫、小昭寺周边,其它外围承载历史信息的物质载体只剩下罗布林卡、哲蚌寺、色拉寺、宗角禄康、藏王陵、楚布寺、拉萨清真寺、曲贡遗址、直贡噶举派寺庙群等其他零星点状散布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正逐渐失去了历史环境。这一现象直接带给拉萨的负面影响是削弱了城市特色及文化底蕴,降低了城市吸引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有意味的历史“场所”消失了,城市之间的可识别要素越来越少,而随之替代的是缺乏历史底蕴及个性的城市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把拉萨建设成为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的思路后,如何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拉萨市城市特色的保护措施成为我所关注的问题。拉萨城市特色保护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可操作性,并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因此,拉萨城市特色的保护,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其它地区和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先进经验,并与西藏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认清保护的真实价值,明确保护的现实意义,完善保护的具体措施,从而使拉萨城市特色的保护和发展从开始就有一个比较好的态势,从而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和良好的效应。
  2拉萨老城区存在的问题
  2.1古建筑目前面临的问题
  在拉萨老城区中,特别是八廓街区以及小昭寺街区中现存的古建筑主要以寺庙、喇让、扎仓、贵族府邸为主,现在除了寺庙外,其他三种建筑,内部大都己改建为民居。在改建过程中,很多居民改变了过去古建筑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一些古建筑内有价值的壁画、木雕、石雕在继续遭受损坏。拆除旧的门窗加装防盗门窗、卷帘门、铁护栏等,更有甚者在老城区的重点区域建设了风格炯异的新建筑,严重破坏了拉萨老城区古建筑的特色风格。
  2.2城市空间面临的问题
  古城的空间具有多样的组成片段,由居住空间、商业空间、交通集散空间等组成,对古城拉萨而言,弯曲多变、宽窄不一、闲情逸致的街头巷尾,是居住空间的重要元素。拉萨古城商业空间由临街设店的商业街和院落型商店组成。交通集散空间是供人流、车流集散的空间,如布达拉宫广场和大昭寺广场。
  拉萨老城区内原有居住建筑均为2或3层,传统的商业建筑也多为1到2层。90年代以来在改建过程中建设了一批多层的建筑,新建建筑的高度、体量、形式、色彩与老城区的空间尺度和特色很不协调,使得拉萨的传统风貌受到严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拉萨老城区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特色。
  2.3市政公用设施面临的问题
  拉萨古城内的市政公用设施较为落后,雨、污排水系统破旧不堪,老城内公共厕所数量的不足。老城街区内的电力线、电话线等都是架空设置,生活垃圾没有分类处理设施等。老城市政公用设施的这种落后,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2.4老城区交通面临的问题
  作为拉萨老城区的特色之一,老城的巷道狭窄、幽深、曲折,多数街巷宽度在3—5米不等,是适应以步行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慢速交通系统。目前越来越多的机动车驶进这一区域,给这些传统街巷带来了交通压力,部分人在老城的一些街巷中随意设摊,也给交通和安全带来隐患。
  2.5老城区人口增加的问题
  老城区人口增加主要反映在两个区域,八廓街区和小昭寺区域。老城区人口的增加主要是近几年随旅游业兴盛产生的人口机械增长,随着来此旅游经商的人日渐增多,外来人口还在不断的增长中。人口的迅速增长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城区空间的拥挤和居住环境质量的下降。
  3拉萨城市特色保护的措施
  3.1城市布局调整
  开辟新区,逐步拉开城市布局,减轻旧城压力,是当前协调老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具有战略意义。随着拉萨城市特别老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拓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交通流量的增加,对于已处于饱和状态的旧城势必构成巨大的威胁。从城市总体布局上安排开辟新区,将新建设、新功能引向城外新区,在城市总体布局上为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尤其是保护老城整体空间环境可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拉萨市委、市政府提出“东延西扩、跨河发展”的战略规划布局,对老城保护有积极的作用。规划将拉萨市分为7大区:以工业为主的东嘎区;以城市生活、产业为主的西城分区;以交通枢纽、城市物流为主的柳梧区;以自治区行政中心、历史文化保护为主的市中区;以文教、体育设施为主的北城区;市级行政中心、综合性的东城区;以城市开发为主的百淀区[3]。
  3.2对老城分区域控制保护
  在老城保护方面,要对保护区划片分区保护,并对环境进行整治,逐步恢复老城原貌。划定鲁定路中段、南段以东;北京西路、中路、林廓北路西段、林廓北路、林廓路北段以南;江苏东路北段、林聚路以西;金珠中路、金珠东路、江苏路以北为拉萨老城控制保护区,保护面积约6.8平方公里。其中大昭寺区域、小昭寺区域、布达拉宫及广场区域和罗布林卡区域划定为核心保护区,
  (1)大昭寺的核心区范围:包括以大昭寺、八廓街为主体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心区域,面积约6公顷;风貌保护区范围:东至林廓东路、南至江苏路、西至朵森格路南段、北至北京东路,面积约70公顷。
  (2)小昭寺的核心区范围:东至小昭寺路,南、西、北至小昭寺外围墙;风貌保护区范围:东至林廓东路,南至北京东路,西至朵森格路北段,北至林廓路北段。面积约60公顷。
  (3)布达拉宫的核心区范围:包括布达拉宫围墙范围以内及红山东北角,面积约22公顷;风貌保护区范围:北至林廓北路,西至林廓西路--药王山西,南至政府北围墙,东至娘热路--康昂东路,面积约86公顷。
  (4)罗布林卡的核心区范围:东至民族路南段,南至罗布林卡南路,西至罗布林卡现状西围墙外50米,北至罗布林卡北路,面积约45公顷;风貌保护区范围:东至民族路南段东红线以东50米,南至罗布林卡南路北红线以南150米,西至鲁定路中段,北至北京西路,面积约75公顷。
  在核心保护区以内,停止一切新的建设活动,对损坏、破旧建筑只能进行专门的保护、维修,遵循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保护古建筑本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风貌保护区范围以内,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和建筑特色,按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求来进行控制。该区域的建设体量、高度、风格、形式、色彩、布局等必须与核心区城市风格相协调。
  林廓北路以北、以西区域,林廓东路至江苏东路区域,江苏路以南至拉萨河区域划定为环境整治区,对新建筑的高度、风貌等进行适宜的科学控制。在保护区内要划定建设控制线、资源保护线以及特殊景观视野控制线等进行保护,通过多种方式、全方位保护城市特色,保护拉萨的文化遗产。.
  3.3保护民居建筑
  拉萨民居建筑是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单体及布局特色鲜明、极具代表性。拉萨民居建筑的保护,要借鉴国内外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并注意与拉萨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拉萨民居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从开始就有好的发展态势,进而取得满意的结果。
  对拉萨民居建筑的保护,首先要着眼于整体传统风貌的提高,而不仅是对传统建筑形式的单纯修复。要继承发扬其精神,焕发老建筑生机。其次保护更新要着眼于老城区的居住功能,适度兼顾商业、文化、旅游活动的复苏和发展,应以渐进方式进行。新建筑须继承地方风格。要鼓励公众参与,切实加强对老城区传统风貌的保护。针对老城区不同区域、不同性质质量的建筑可采取保存、保护、维护、整治等保护更新方法[4]。
  3.4理顺旧城内过分拥塞的道路交通网络
  对保护范围内的交通按照满足功能、重现历史的原则进行组织,尽量保持该区域街巷原有的格局和形态。在拉萨老城保护区内实施严格的交通管制,采用以环保车辆、人力车辆、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除北京路、康昂东路、娘热路南段、朵森格路外,老城保护区内其余街巷禁止机动车辆通行。目前北京东路担负拉萨市东西向主要的交通量,这种交通现状将老城保护区割裂为南北两个区域,给老城保护带来人为阻碍。可考虑弱化北京东路作为拉萨市东西向主干道的功能,仅将其作为老城区的主路,将拉萨市东西向主要的交通量引向保护区北部的当热路和南部的江苏路,对保护区的中心区八廓街区和小昭寺区域,完全采用步行交通,除特种车辆外,禁止机动车驶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老城原有路网结构和交通方式,恢复老城传统空间形态,提升老城城市特色。
  3.5实现原有落后的、容量不足的基础设施现代化
  在拉萨老城保护区内,市政公用设施很多地方存在问题,这也是我国目前老城面临的普遍问题,老城不应该是落后的代名词,也不应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因素,在老城保护改造中,首先应对拉萨古城内的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在建筑、道路修缮改造过程中安装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在老城区适宜位置布置公用厕所,或结合建筑修缮改造室内旱厕为冲水式厕所,并将部分作为开放式公厕,以减少新建厕所额外占地及影响老城空间布局的弊端。对老城街区的架空电力线、电话线、闭路电视线等,采取入地的布置方式,结合道路维修改造时一并考虑。设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将垃圾集中、分类处理等。在道路路面及广场路面维修改造时,路面铺设材料及材料的面层形式,应与老城粗犷的街面形式及建筑形式相协调。同时应加强老城城市管理,在提升管理水平方面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
  3.6改善居民室内生活条件
  保护老城区古建筑的同时,保护与之并存的传统生活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拉萨老区的常住居民是老城保护的基础力量,是老城充满活力的根源。他们的祖先创造了拉萨的异域特色,而且至今仍在延续着这片土地的生命力,因此留住拉萨的原住居民,才能留住拉萨的城市特色,没有原住居民,城市特色就僵化了。如何留住人,目前看来只有改善老城的居住条件,才能增加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获得他们的认同感。因此,在保证建筑外部形式、风格、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适度地改造部分民居建筑的内部结构,采取先进的技术,改善传统民居内部的水、电、卫生等生活基础设施,使之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提高老城原住居民的生活质量,对拉萨老城风貌的保护,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3.7疏散古城人口
  老城的人口要有个度,没人不行,人多了也不行。目前拉萨老城人口过多,给老城的基础设施、交通、生活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因此采取措施疏散老城区内居住的人口,避免超饱和容量对古城历史环境的直接破坏,缓解老城目前面临的压力,有十分积极作用。通过分散外迁等办法,将老城区内的人口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改善正在恶化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质量。这是从根本上解决老城区诸多问题和矛盾的有效途径。但在采取该措施时必须谨慎,要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确定出老城人口的合理容量,不能盲目大量外迁,否则不仅给政府带来安置压力,也会改变或损害老城区主要作为居住区的这一根本功能,容量人口要能保证老城拥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否则,老城特别是晚上会变成死城,老城的活力、生命力不会持久,保护城市特色也无从谈起。
  4结语
  城市特色的保护是当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拉萨的城市特色是拉萨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拉萨城市发展的文脉,更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保护好拉萨城市的空间特色,保护好历史建筑和城市肌理,是拉萨城市特色保护的条件和基础。面对今天各种利益交错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完善保护与更新机制,建立规划控制引导,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保护措施,是城市特色保护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海默中国城市批判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2a
  [2]吴良铺城市美的认知见:吴良铺主编.城市环境美学台北地景企业有限司,1993:90
  [3]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材料来自拉萨市建设部门
  [4]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文章标题:拉萨城市特色保护措施初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huanjing/409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