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资 源 危 机

所属栏目:环境法论文 发布日期:2012-05-04 08:56 热度: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危机的现状,说明造成水资源危机的原因以及水资源危机对我过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危害,最后提出了应对水资源危机的全面解决方案。
  【关键词】水资源危机现状;产生原因;解决措施
  
  1水资源危机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2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
  2.1资源性短缺。我国水资源短缺首先表现为水资源的物质稀缺性,同时由于降水时空的不确定性,时空分布差异大,我国区域性、季节性水资源短缺形势十分严峻。
  2.2技术性短缺。技术短缺表现在一是限于开发技术制约,有些水资源目前还不能供人类使用,全球138.6亿km3水储量中淡水储量仅占2.5%(约为3.5亿km3.,且其中绝大部分淡水储存在高山冰川、两极冰盖、永久积雪和深层地下水中,大部分水资源尚无法开发利用,占淡水总储量的98.7%,现有技术能开发利用的仅占0.266%[1]。
  2.3资金性短缺。资金短缺限制水利设施供给量和更新速度,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增加,水利工程的边际开发成本越来越高,甚至超过现有财政的承载力。
  3水体污染会造成的危害
  3.1有机质。来源: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造纸污水,农业污水,都市垃圾中产生的死亡有机质会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危及鱼类的生存。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而正是这些需氧微生物微生物因能够分解有机质,维持着河流、小溪的自我净化能力。他们死亡的后果是:河流和小溪发黑、变臭,毒素积累,伤害人畜。
  3.2磷。来源:含磷洗衣粉,磷氮化肥的大量施用。危害:引起水中藻类疯长。因为磷是所有生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自然界中磷很少。人类排放的含磷污水进入湖泊之后,会使湖中的藻类获得丰富的营养而急剧增长(称为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湖中细菌大量繁殖。疯长的藻类在在和水面越长越厚,终于有一部分被压在了水面之下,因难见阳光而死亡。湖底的细菌以死亡藻类作为营养,迅速增殖。致使鱼类死亡,湖泊死亡。大量增殖的细菌消耗了水中的氧气,使湖水变得缺氧,依赖氧气生存的鱼类死亡,随后戏剧也会因为缺氧而死亡,最终是湖泊老化、死亡。
  3.3石油化洗涤剂。来源:家庭和餐馆大量使用餐具洗涤剂。危害:大多数洗涤剂都是石油化的产品,难以降解,排入河中不仅会严重污染水体,而且会积累在水产物中,人吃会出现中毒下现象。
  3.4重金属(汞、铅、镉、镍、硒、砷、鉻、铊、铋、钒、金、铂、银等)。来源:采矿和冶炼过程,工业废弃物,制革废水,纺织厂废水,生活垃圾(如电池、化妆品)。危害:对人、畜有直接的生理毒性。用含有重金属的水来灌溉庄稼,可使作物受到重金属污染,致使农产品有毒性。沉积在河底、河湾,通过水生植物进入食物链,经鱼类等水产品进入人体。
  3.5酸。来源:煤矿,其他金属(铜、铅、锌等)矿砂废弃物,向河流中排放酸的工厂。危害:毒害水中植物。引起鱼类和其他水生物死亡。严重破坏溪流、池塘和湖泊的生态系统。
  4水资源危机的治理措施
  4.1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立法,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保持水资源的良好状态是水资源保护管理的重要任务。
  4.2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是克服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均具有巨大的节水潜力。在节水方面,世界上发达国家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工农业节水潜力的巨大。只要投入必要的资金和科技力量,就有可能将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水资源[2]。
  4.3综合开发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联合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量是当前许多国家开发水资源的一项基本政策。地下水和地表水都参加水文循环,在自然条件下,相互转化。
  4.4强化地下水资源的人工补给。地下水人工补给,又称为地下水人工回灌、人工引渗或地下水回注,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增加地下淡水补给的措施和方法。。
  4.5建立有效的地下水水源卫生防护带。根据1986年国家颁布实施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规定,生活饮用水水源必须设置卫生防护带。
  4.6加强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国外的许多经验表明,受到污染的地下水含水层,在污染源被控制后,一般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难以使水质复原。污染地下水的净化有两个基本方法,第一个方法是收容的办法,第二个方法实质上是消除污染物。
  4.7实施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流域水资源管理与污染控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流域区域和局部的水质、水量合控制、综合协调和整治,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3]。
  
  参考文献
  [1]刘文祥,耿世刚,刘金洁等.水资源危机.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6~47
  [2]刘静玲.淡水危机与节水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3~73
  [3]李广贺、刘兆昌、张旭编著《水资源利用工程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文章标题:水 资 源 危 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huanjing/1189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