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研究生论文百年浙江相关的法医学教育回顾

所属栏目:法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4-05-24 10:15 热度:

  温州医学院原名浙江第二医学院,于1958年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后以校址所在地更名为温州医学院。追本溯源,学校的前身可上溯至1912年在杭州建立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百年文脉,薪火相传。在这一百年里,在浙江法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举国瞩目的成就,造就了一批浙江籍法医学大师。下面列举十人事,回顾百年历史,以人明史,以志纪念。

  摘要:介绍一百年里,在浙江法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举国瞩目的成就,造就了一批浙江籍法医学大师,他们是徐诵明、陈履告、徐英含、石秋念、黄光照、吴梅筠、祝家镇、陈世贤、朱金昌。1915年,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和北京医药专门学校医科设立的裁判医学,是我国南北两地最先开设法医学的两所学校,在我国现代法医学发展史中起重大作用。1929年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附设法医专修班,招收医药专门毕业的学生,专习法医六个月,毕业后分发浙江各法院任法医。以人明史,以志纪念,藉以进一步完善现代法医学教育史的研究。

  关键词:法医学研究生论文,法医学,教育回顾

  一、1.徐诵明(1890~1991),字轼游,号清来,浙江新昌人。1914年,徐诵明考入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院,1918年毕业留在日本从事病理学研究一年,1919年学成归国,任中国第一所西医学校-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教授。这期间,徐诵明教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病理学教研室并担任主任,他是中国病理学科的开山鼻祖。他大力推进尸体解剖,积累尸体标本,以供教学之用。1924年徐诵明教授派留校病理助教林几到德国学习法医学,1928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徐诵明教授大力支持林几创办中国第一个法医学教室-北平大学医学院法医学教室。1952年出任人民卫生出版社首任社长,1954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6年任中华医学会编辑部主任,兼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1978年徐诵明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9年10月,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共同隆重为老校长举办了百岁庆祝活动。卫生部部长陈敏章赞扬徐老:“一生爱国,治学严谨、知人善任、宽厚待人、作风正派、兢兢业业办教育,受到了教育界、医学界的尊重和拥戴。在医学教育上,徐老可谓是用中文讲授西学的先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赞扬徐老并挥毫题词“全心办教育,桃李满天下。”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前身是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在她建校80周年时,缅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及中国病理学科的奠基人――老校长徐诵明教授,在医学教育上的功绩,塑半身铜像于校内,供师生敬仰。

  2.陈履告(1911~1996),又名陈履乔,浙江义乌人。1937年毕业于南京司法行政部上海法医研究所。1949年8月,陈履告受聘任浙江大学病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继任浙江医学院病理学教授兼病理教研究室主任。曾任浙江省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学会浙江省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陈履告教授长期从事病理学教学与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浙大医学院病理科初创时,白手起家,努力收集和充实病理教材以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陈履告当时选址杭州田家园筹办病理外检组,创建我省惟一的病理诊断科室,我省第一张病理诊断书(食道癌)由陈履告教授和陈星若讲师签发。陈履告教授著有《法医病理解剖学》等专著;主要论文有《日本血吸虫虫卵在小白鼠肝组织内发育过程形态的初步观察》、《日本血吸虫虫卵在动物肝内变性形态初步观察》、《实验性荷兰猪钩端螺旋体病的病理学改变及黄疸发生原因》等。

  二、1.徐英含,1926年出生于浙江省萧山市。1952年他毕业于浙江医学院,1953年在林几教授主持开办第一届全国法医师资进修班结业后,分配回母校工作。徐英含教授历任浙江医科大学病理学教授,浙江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国家教委法医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法医顾问、司法部司法鉴定技术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曾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会、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他于1953年回母校工作以后,立即投入法医工作,开设法医学课程,摸索法医学实验内容和教具的改革等教学活动,为学校做了许多开创性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对尔后的法医学教学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徐英含教授在法医病理学有很深的造诣,曾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20多篇,他编著的《法医毒物学》和《法医病理解剖学》早在50年代就已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1984年他主编的《实用法医病理学》近70万字,由北京群众出版社出版,国内许多法医师资班、培训班都采用它作为教材。

  2.石秋念,1928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4年他毕业于浙江医学院,1955年10月至1956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由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二届高级法医学师资班进修,结业后回母校从事法医学教学、科研及检案工作。历任浙江医科大学法医学教授,浙江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主任,主编《法医学颅脑损伤》、参编《法医毒理学》(第一版)等教材,并指导硕士研究生从事有关法医学科研工作。《法医颅脑损伤学》对颅脑损伤的力学原理、颅脑损伤的分类、弥漫性脑肿胀和脑水肿、基底部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性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及其和脑震荡、脑干挫伤的关系等领域的新进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可供法医学教学科研人员、法医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法医专业继续教育教材。

  三、黄光照,1932年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市。1955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系并留校任教。1955年10月至1956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由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二届高级法医学师资班进修,结业后回母校从事法医学教学、科研及检案工作。历任中国法医学会常务理事及第一、二届中国法医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1985-1997)、《中国法医学杂志》编委、国家教委法医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现兼任中国法医学杂志顾问、全国高等法医学教育研究会顾问、《法医学杂志》编委、《同济医科大学学报》及《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法医学专业第二、三轮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法医学专家鉴定委员会主任、湖北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科研获奖项目《粗制棉籽油中毒研究》课题于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国家教委规划教材《法医毒理学》第一、二、三版;主编《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法医病理学分卷》;参编《法医学》、《病理学》、《环境病理学》、《职业病学》、《中国法医实践》、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实用风湿病学》等教材或参考书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法医学分卷》、《实用急性中毒全书》等共20余种。此外,受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约稿,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刑事标准中《猝死尸体的检验》和《中毒尸体检验规范》二项标准的起草工作,已由公安部于1997年5月15日发布。四、1.吴梅筠,1926年生于浙江省台州市。1952年上海医学院医学系毕业,1953年7月在林几教授主持开办第一届全国法医师资进修班结业后,分配至原四川医学院。吴梅筠教授与吴家教授一起正式开创了法医学教学、科研和检验工作。吴梅筠教授历任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教委“法医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医学会理事、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物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法医学常务理事及法医物证检验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法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医学杂志》副主编及英文编审、《华西医科大学学报》及《中国输血杂志》编委。主编国家教委规划教材《法医物证学》第一、二版,主编《法医生物学》,参编《法医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法医学分卷》等。1991年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吴梅筠教授长期从事病理学和法医学的教学、科研及检案工作,为中国法医学事业、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自50年代初,即受公安部门委托,多次举办全国性法医物证检验进修班。吴梅筠教授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科学研究,80至90年代,她率领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致力于遗传标记多态性研究,包括人类血清型、人体组织ABH物质的分布和定位及DNA多态性等研究,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30)亦进行了系列研究。90年代中期,又涉足于颅脑损伤分子机制的研究。这些研究大部分居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水平。

  2.祝家镇,1928年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2年7月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51年参加林几教授主持开办的第一届全国法医师资进修班,195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山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法医教学小组从事法医学工作,曾任中山医科大学副校长(1984~1990),中山医科大学法医系主任(1984~1992)等职。历任中山医科大学法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任全国法医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医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法医学杂志副主编,1993年起任国际法庭科学杂志编委。作为硕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已培养博士生10名。他善于把握当今法医学研究的学术动态和研究焦点,近年来在他指导下进行研究的《心传导系统的检查法、年龄变化及其与猝死的关系》获l995年卫生部二等奖,在国内处领先地位,受到国外专家的重视,建立了国际合作项目。

  3.郑瞻培,1933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市。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58年~1960年在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科工作,1960年因工作需要调入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至今。1984年~1994年曾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历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司法精神病学组组长、上海市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担任《上海精神医学》、《法医学杂志》编委、《四川精神卫生》特约编委、《精神卫生通讯》副主编。主编、参编专著多部,发表论文70余篇。享受国务院特殊技术津贴。郑瞻培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临床精神病学家和司法精神病学家,在国内外精神医学,特别是司法精神病学界一直享有较高声望。

  五、陈世贤,1936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市。1955年毕业于上海司法部法医研究所法医班。先后在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公安部第二研究所从事法医工作至今。历任公安部第二研究所法医室主任、公安部第二研究所主任法医师、教授,兼任中国法医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损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法医检验分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医学杂志副主编等职,1991年他获得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政府津贴。陈世贤教授撰写的《法医骨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骨骼机械性损伤及法医人类学方面的专著,是中国“人体损伤机制及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的创始人和实践者。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11项,其中中国汉族男性成人长骨推断身高的研究课题获公安部科学进步一等奖。公安部第二研究所法医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承办中央交办的各种案件以及全国各地送检的复杂、疑难、重大的案件。陈世贤教授通过将自己的多年工作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并汲取国内外法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编写成讲义,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数千名。

  六、朱金昌,又名朱竞,1924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市。1946年考取浙江医学院医专科。1950年进浙江医学院任病理学助教。1959年随浙江医学院分迁温州医学院执教。在温州医学院历任副院长、教授、病理教研室及研究室主任、《温州医学院学报》常务编辑等职。他是亚太地区病理联合会成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委员、浙江省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由于他对法医病理比较熟悉,长期以来,他帮助温州公检法系统解决大量尸检诊断问题并且协助他们科研工作。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1984年6月向各高等医药院校和有关部门发出《关于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类各专业增开法医学课程的通知》,温州医学院于1985年开始法医学教学,属病理学教研室负责管理,对医学院本科生开设法医学必修课和选修课,共有17年。温州医学院法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是在我国高等法医学教育形成的前提下,在中国特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的形势下,著名法医学家陈世贤教授访问温州医学院,学校领导对国内法医学教育情况进行了咨询调查,2011年基础医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法医学)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经过10年建设,我院的法医学本科专业已经建成,到2011年已有5届法医学专业225名本科生毕业,就业率100%,是立足温州、遍布浙江、面向全国的浙江省唯一培养法医学专业人才的本科专业。

  八、2002年10月,温州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经浙江省司法厅核准登记并正式挂牌成立,依法独立进行法医病理、法医临床、法医物证、法医毒物、法医精神病等鉴定活动,是浙江省最早建立的法医类司法鉴定中心。温州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通过国家级CNAS认证认可,成为我省率先通过国家级实验室/检查机构认可的司法鉴定机构。这不仅表明中心质量管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也是我省司法鉴定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今后,中心出具的法医病理、法医物证、法医临床、法医毒物分析鉴定/检测报告将得到51个国家的认可。

  九、温州医学院云集全国法医学教育界知名专家教授,来指导我校法医学专业建设,推动我校的法医学专业建设更快发展。会议决定为纪念中国现代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创建暨“晋祠会议”25周年,于2008年10月在山西太原晋祠召开纪念大会,决心再创现代法医学专业教育新局面。

  致谢:本文承蒙黄光照教授审阅和修订,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黄瑞亭.我国早期现代法医学人物志.《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

  [2]黄瑞亭.我国现代法医学人物志.《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

  [3]单晓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中国经济网,2010

  [4]石秋念.中国法医学家――徐英含教授.《法律与医学杂志》.1998

文章标题:法医学研究生论文百年浙江相关的法医学教育回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fali/2113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