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化土地管理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1-06-15 08:02 热度:

  摘要:城市化发展与土地供给的矛盾已经引发了种种社会矛盾。本文主要从城市化与土地管理政策的关系入手,分析二者的协调发展,以期消除或减少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
  关键词:城市化;宏观调控;土地管理政策;国民经济
  一、城市化及其引发的问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早在2000年就断言“21世纪的决定性力量是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可见,中国的城市化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决定着我国的未来,而且决定着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增长与土地数量稀缺性之间矛盾的不可协调性必然导致耕地面积被建设用地大量占用。据统计,1996—2008年,我国净减耕地1.2526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1044万亩,这主要是建设用地增长过快造成耕地的大量流失。因此,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使得城市化对耕地资源的保护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因此,我们必须从完善现行的土地管理政策着手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指导来减缓甚至改变这种状态。
  二、土地管理政策
  1、土地管理政策的涵义
  土地管理政策是土地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管理政策是相对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而言的,它包括农村土地管理政策与城市土地管理政策两大类。
  2、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从统一管理到市场化运作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的土地管理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一部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它也是我国土地管理政策的首要目标。2006年5月,国土资源部《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规定,房地产开发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出让,坚决执行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供应的规定;2009年9月,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建设用地管理促进批而未用土地利用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要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督,切实预防和防止未批即用、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等现象的发生,严厉打击囤地行为。
  三、城市化与土地管理政策之间的矛盾性
  1、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是必然趋势
  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这无疑为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城市化会引发大规模的投资需求,包括创业就业的生产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粗略计算,中国从2003年到2008年,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会引出50万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当然,城市化也会引发更多的消费需求,城市人口比重的提升会带来消费需求总量的扩张,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可见,我国已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土地的稀缺性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化发展会进一步加大对土地的需求,土地的供给矛盾必将更趋紧张,而国家为保护耕地,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限制了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变,使得城镇现有土地的价格节节攀升,住房成本超越了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也对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进而没有办法满足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减缓了城市化的发展。所以,在客观上,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城市的发展和扩大必然要占用一部分土地,但是城市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发展城市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已经演变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城市化与土地管理政策之间的统一性
  科技进步为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持。城市化本身就意味着现代化。产业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民生活现在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科技进步将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超越经济、技术鸿沟,追赶发达国家城市的动力与源泉。依靠科技进步来改造城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推动城市转型与升级,是我国城市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同样,科技进步也为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政策提供了技术支持。特别是在高效、集约利用土地和通过卫星遥感图片监督检查等土地管理方法上给予了技术支持。
  相关制度的改革可以减少制定土地管理政策的后顾之忧。城市的快速发展必然会伴随着制度创新,特别是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只有开放户籍制度、降低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同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失地农民在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方面和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待遇,才能使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使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更加规范化、合理化,进而减少后顾之忧。
  当然,平衡有序的市场秩序也需要法律来规范和保障,对于在土地使用权交易中的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也应作出明文规定。
  而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在失去土地以后得到的补偿并不能支撑他们的养老、医疗、教育等支出,这就引起了我们对于补偿政策的思考。综上所述,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可以在方方面面影响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从而使相关政策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土地管理政策在内容上的逐步全面、形式上的灵活多样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认清二者的矛盾性和统一性,准确把握二者的互动关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进而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文章标题:浅析城市化土地管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chengshi/939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