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给水管网漏损控制管理的对策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3 14:52 热度:

  摘要:给水管网漏损是给水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漏损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还给供水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供水行业的漏损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本文在收集国内外漏损资料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供水部门管网漏损原因的综合论述,提出了控制漏损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给水管网;漏损;管理
  
  我国自来水生产企业的管道漏损水平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差距,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虽然当前许多城市的供水能力己经能够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但对于供水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有限的水资源而言,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降低管网漏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给水管网漏损原因分析
  根据对全国31个城市漏损情况调查,漏损原因的统计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漏损情况主要是由于管材质量、接口质量和施工质量不佳引起的。
  漏损原因.jpg
  2漏损控制管理的对策
  2.1漏损预防性措施
  (1)选用合适管材
  管道埋设于地下,会遇到多种复杂的受力条件,如水压引起的管道环向胀力,外壁承受的静荷载和动荷载,管基的不均匀沉降所形成的受力弯矩,水温引起的管道拉力及关闸时的水锤等。因此,埋设管道的强度要求较高,但受经济费用的影响,同时,不同的管材也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环境,因此选择管材要对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笔者根据有关文献将管道主要管材性能列出,见表2。
 性能特点.jpg

  管材选用适当,既不至于使建设资金过于提高,又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对于新敷设的管道选择管材的基本原则是:能承受要求的内压和外荷载;性能可靠,维修工作量少,施工方便;内壁光滑,输水能力基本保持不变,造价低。从我国国情出发,摘录有关文献对管材的选用的推荐性意见,如表3。
 推荐意见.jpg
  (2)提高施工质量
  由于管道施工时不按规范操作,极容易造成今后管道漏损隐患。供水部门应加强管道施工的管理力度,严格执行材料的验收、检查制度,管道在搬运、存放时要按要求执行,在管道的基础处理、接口操作、回填密实度、金属管道防腐和对附属设施的加固工作等关键工序上严把质量关,保证管道的良好运行。
  (3)管道防腐技术的提高
  金属管道的运行寿命和管道的防腐息息相关,只有做好了防腐工作,才能充分发挥金属管道的优良性能。因此,管道防腐方法的选择和技术的提高决定着管道的运行效果。现在常用的防腐方法有石油沥青玻璃布、环氧煤沥青玻璃布和一些电化学的外防腐方法,以及水泥砂浆、无毒引水涂料等内防腐方法。管道敷设前,要根据运行环境和土质情况做出慎重的选择,确定合适的防腐方法和技术。
  (4)管道阀门的选择
  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管网的水量,水压的调度和调配,维修抢修的停水需要,新老管线的连接,管道的冲洗等),每天都要进行阀门的开启和关闭。阀门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决定着管网的正常运行。当局部管网出现损坏,要求准确及时的关闭相关的阀门,使损坏管道与其它管网迅速隔离,止住跑水,确保其他部分管网正常运行,减少经济损失。而现在市场上的阀门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其质量也参差不齐,在安装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考察,选择优质的阀门。
  2.2漏损管理性措施(管网运行过程中)
  (1)建立健全的管道基础资料,加快供水管网信息系统的完善,为实现管网的科学化管理打好基础。
  (2)加强对管道的巡查和检漏力度,完善维修信息的调度系统和定位系统,提高维修及时率。
  (3)提高维修一次的质量合格率,避免二次检修。
  (4)加强对管道附属设施的维护,减少闸井表井的跑冒滴漏,提高闸井的完好率。
  (5)加强管道监管。管道运行中,要防止外部工程对管道的损坏,监控管道运行情况,及时掌握运行信息。
  (6)同时加大供水稽查和执法力度,供水企业应主动配合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成立供水执法队伍,严厉打击直管给水,消火栓偷水盗水等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7)提高工作水压的合理性和管网调度的科学化,实现安全供水,减少水锤等现象的发生。
  (8)及时对管道进行更新,制定管道更新计划安排。当管道产生问题,如漏损频发或水压低、水质差等,影响正常运行和使用时,要考虑对管道进行更新,将管网改造建设工作纳入供水规划中,并且不断修订。根据不同的现场环境,可采用不同的更新方法和技术。
  (9)提高管理科学性。加强漏水管理信息系统,阀门管理及爆管事故关阀方案智能处理系统等先进和科学的管理办法,降低手工、人工操作强度,提高准确性、及时性和预见性。
  2.3漏损控制性措施
  (1)压力法
  管网漏损与服务压力有直接关系,漏水量随服务压力增大而增大,如果能将过剩服务压力减少到满足用户压力需求的程度,即可降低管网漏水量,可以采用降低泵的扬程、用减压阀均衡压力或安装泄压池和使用遥控阀控制流量,实现管网的压力均衡。
  供水系统部分区域,尤其对于长输管线,供压远远大于实际需要,不但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对供水的基础设施的寿命也产生影响,同时会使系统漏损次数增加,增大漏损量。有效的压力控制有以下好处:
  ①减少爆管事故,提供更稳定的服务
  ②减少背景渗漏及暗漏量
  ③减少设施维修量
  ④延长资产寿命
  (2)分区法
  从管理方法的发展趋势上,分区管理是管网管理发展的趋势,通过分区,一方面可以使管网布局优化,使管网运行科学合理,并指导管网规划,确定科学的管网改造方案和建设方案;另一方面可实现分区计量和分区检漏,减小管网漏损率,控制产销差率,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控制。
  现在各国学者对漏损的研究已纳入到对整个管网的管理中,他们力图通过应用现代控制理论以及各种数学方法,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执行系统,与供水管网分区相结合,实施水压、水质监测系统,建立起管道参数采集系统、管网运行模拟系统等,加快供水管网信息系统的建设技术,从而实现在此基础上的自动化管网调度、漏损维护等管理手段,安全、经济、合理地进行给水管网系统的控制、管理和运行,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管网漏损,从而实现整个管网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2.4产销差率的分析和控制的办法
  上面所说的方法是针对管网运行中实际确实发生的漏损所说,但在管网管理中,没有直接计量漏损水量的方法和技术,很多反映管网漏损水平和衡量运行情况的指标,都是根据供水量、售水量等数据间接计算反映的,这些指标反映的不单是的管道实际漏损数据,还包含了管道实际漏损之外的水量损失,这就是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产销差率是供水部门广泛应用的用以评价供水企业效益重要指标。目前,供水企业的产销差率普遍偏高。湖南省加权平均产销差若降低一个百分点,将产生800余万元直接经济效益。因此,产销差率的管理有必要作为供水企业的专项管理工作来抓。降低产销差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供水企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产销差率的组成非常复杂,除去管网漏损的部分外,管理不善导致的漏损问题也很严重。简单的讲,产销差率控制工程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①水漏损控制
  ②用户管理及水表管理
  ③供水系统日常维护及管理
  因而,产销差率控制工作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项目,涉及探漏检漏技术,管道维修技术,管网改造,供水管理,用户管理,水表计量,收费系统管理,人员培训,项目资金筹措等等。
  而除了管道真正意义上的漏损因素之外,国内现在产销差率偏高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控制:
  (1)清查偷水行为。加大供水稽查和执法力度,供水企业应主动配合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成立供水执法队伍,严厉打击偷盗水等。
  (2)展开对未计量用水的计量。例如消防、环卫、绿化等公用事业用水和供水企业自用水,均应装表计量。
  (3)增加水表的计量精度。用户水表计量精度不精确,要加强营业结算水表的管理,坚决杜绝新的不合格水表进入管网,同时要定期开展水表普查和计量检定工作。出厂水计量表安装时间过长,数据不稳定,漂移量超过国家规定,要用仪表对比和容积标定两种方法对出厂流量计进行标定。
  (4)降低计量误差。水厂出厂流量计的计量与成千上万个水表的计量之间必然存在计量误差,从而造成产销差率失真。
  (5)提高水费收取的精度。提高抄表准确率,减少漏户和人为产生的数据偏差。
  参考文献
  [1]何均.亟待解决的中国城市管网漏水问题[J].地下管线管理.2006(1):22-23
  [2]黄久松.重视城市供水管线检漏与治理[J].地下管线管理.2007(9):7-9
  [3]冼骏峰.中国自来水漏的水调查技术与探讨[J].地下管线管理.2007(2):26-29
  [4]何均,黄久松.堵住漏掉的水资源[J].地下管线管理.2008(1)::13-16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  
  

文章标题:浅谈给水管网漏损控制管理的对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chengshi/56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