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台山市地质灾害区划与防治规划研究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3 11:47 热度:

  摘要:台山市是广东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之一。区内地面塌陷、滑坡较为发育,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经济造成较大损失,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投资环境都构成威胁。此次通过区内地质灾害的系统调查与分析,对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性区划。根据其危险程度将全区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并分别进行了分析评价。其中高易发区位于台山市川岛镇,面积860.0km2;中易发区位于低山丘陵区与丘陵、平原过渡区,呈近南北向展布,面积1450.8km2;低易发区位于台山市中部平原、低丘陵区,面积1045.5km2。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规划,并建立了监测网络预警系统。
  关键词:广东省台山市;地质灾害区划;防治规划;地面塌陷;滑坡
    
  1引言
  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西接阳江市,东靠珠海市,北挨江门、开平、恩平,南临南海。地理坐标东经11215′~11315′,北纬2127′~2230′。台山市幅员辽阔,总面积3356.3km2,海(岛)岸线长587km,境内有大小岛屿95个,以川山群岛中的上川岛、下川岛为最大。上川岛157.0km2,是广东面积最大的岛屿;下川岛98.0km2,面积居全省岛屿第五位。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港澳,幅员辽阔,总面积3356.3km2。现辖台城、大江、水步、白沙、四九、三合、冲娄、端芬、斗山、都斛、赤溪、广海、海宴、汶村、北陡、深井、川岛17个镇和一个华侨农场,共分313个村(居)委会,3655个自然村。
  台山市的中部、北部、西部地形地势较平坦。东部、南部为丘陵广泛分布,地形起伏较大,地表为残坡积土体或不同风化程度花岗岩,岩土体结构松散。其中南部南海河流阶地、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宽广,丘陵、台地错落其间,沿海沙洲发育,组成错综复杂的多元化地貌景观。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已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本论文的目的在于查明该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提出有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地方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2.1自然地理
  台山市的中部、北部、西部地形地势较平坦。东部、南部为丘陵广泛分布,地形起伏较大,地表为残坡积土体或不同风化程度花岗岩,岩土体结构松散。其中南部南海河流阶地、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宽广,丘陵、台地错落其间,沿海沙洲发育,组成错综复杂的多元化地貌景观。
  台山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型气候,夏季盛吹南风、冬季盛吹北风,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夏季不酷热,冬春不严寒。根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1978年~2007年),年平均气温21.8°C,而台山市历年6~8月份为气温最高时期,其中盛夏7月平均气温28.3°C。台山山多河也多。境内有大小河流9条,全市河流分两部份,北部的河水向北流,汇入潭江,东流到新会县转向南流,经崖门入海;南部和西南部的河水向北流,迳入南海;分水岭是一带丘陵,可以凿运河,以沟通南北。北部的大河流有三条:北峰河、长塘水和水步头河。西南的较大河流有琴溪河、那扶河、深井河、双洲河和海晏运河、文村运河。
  2.2地质环境
  调查区内有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下三叠系、下第三纪及第四纪等地质年代的地层,尤以寒武系和第四纪地层分布最广。入侵岩形成期次有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尤以燕山期最为发育,规模最大。
  工作区主要出露有加里东期、华力西—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岩浆岩。
  工作区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南准地台中的南部沿海断皱带。工作区主要构造活动特点是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带强烈活动,伴随断裂活动出现大量的岩浆岩侵入和地层的褶皱变形。以区域地质构造形态分析,工作区的断裂构造活动为主,地层褶皱活动次之。
  台山市境内褶皱不发育,调查发现主要褶皱有南昌市复式向斜、那扶向斜。
  南昌市复式向斜位于台城镇以西开平市三埠以南,为加里东构造旋回时期发育,褶皱轴向为北东向45°,褶皱规模较大,长约10km,宽约20km,槽部为寒武系八村群上亚群石英砂岩、粉砂岩与泥质砂岩的互层组成,翼部为八村群中亚群砂岩页岩互层,倾角45~56°,向北东延伸。
  工作区断裂构造较发育,按断裂构造产出形态可分为北北东向、近南北向和北西向三组,以北北东向断裂为主。以北北东向断裂有鬓吉山断裂、金鹤大断裂、温泉断裂、茶园墟断裂、和平、莲塘断裂、中山赤溪断裂;南北向断裂有平河断层、大人山断层、合水塘断裂,北西向断裂有那软断裂、岑洞断裂。其中金鹤大断裂属区域性断裂。
  根据广东省地震构造图集,工作区有北东向河源—邵武断裂带、南澳深断裂带、莲花山断裂带,北西向广海湾大断裂等活动断裂穿越,使工作区主要处于河源-阳江地震带内,南侧岛屿处于莲花山地震带,西部还与罗定—阳江地震带相交,根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工作区主要为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川山群岛地区为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区。
  由此可见,工作区内地层岩石复杂,地质构造中等-复杂,新构造活动较弱,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川山群岛地区为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区,区域地壳基本稳定。
  3台山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1地质灾害的基本类型及分布
  野外共计调查与核实278处地质灾害点,核实确定125处为地质灾害点,并建立调查表,其中已发生且存在隐患的地质灾害点69处,潜在隐患的地质灾害点56处;153处为描述点,描述点均为已发的规模小、危害低、损失小、现已无隐患的地质灾害点,大部灾害点现场已严重破坏,踪迹难寻,仅凭当地居民回忆而进行简单描述,因而未参加灾害损失统计[1](表1)。
  统计表.jpg
  本次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内建卡地质灾害点中,已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三个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的范围较广,发生的数量较多,灾害的规模都相对较小。调查区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共69处,主要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其中滑坡35处,占灾害总数50.7%;崩塌33处,占灾害总数的47.8%。地面塌陷1处,占灾害总数1.4%。需要说明的是,在统计分析已发生的69处地质灾害点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
  3.2地质灾害特征
  滑坡的类型主要以滑动型为主,滑坡的平面形态以舌型为主,剖面形态以直线型为主。
  斜坡结构类型以均质斜坡为主,控滑结构面以土/岩结构面为主。地面塌陷以岩溶塌陷为主。
  3.3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地质灾害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些因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条件——灾害活动的基础条件和灾害活动的诱发条件。前者为灾害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活动空间,后者为灾害提供了动力来源。其中地质灾害形成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构造条件、地层岩性条件、生态植被条件等。地质灾害形成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降雨、人类活动、地下水作用等。
  4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或者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依据地质环境条件,参照地质灾害现状和人类工程活动划定。易发区的划分,体现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为地方政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减灾防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4.1分区方法和步骤
  4.1.1分区方法
  本次易发区的划分,采用单元面积评价法。即将调查区划分为若干面积相等的单元,按照统一的评价指标,对每个单元格进行多要素叠加评价,得出各单元格的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然后根据灾害类型和相对完整性进行综合分区评价。
  4.1.2分区步骤
  根据分区原则和方法,将影响地质灾害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历史、现状地质灾害情况进行综合选取,以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灾害发育特征、生态环境现状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作为易发区划分的6个评判因子,并根据《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关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的要求,考虑调查区的灾害特征,确定本区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4个评判等级。
  将调查区按1:10万的工作底图进行网格剖分,每个单元格面积为(2×2)km2,面积不足一个单元格的,按标准单元格进行计算处理。
  在计算机上,将剖分的网格按评价因子进行单要素赋值,并进行叠加,公式如下:
  
  式中:——各单元地质灾害易发性叠加值(1~24之间),——各评判因素值(1~4之间);
  当≥17.5时,该单元灾害等级为A级,赋值4;
  当=17.5~13.5时,该单元灾害等级为B级,赋值3;
  当=13.5~10.5时,该单元灾害等级为C级,赋值2;
  当﹤10.5时,该单元灾害等级为D级,赋值1;
  将剖分的各网格单元进行地质灾害类型(滑坡、崩塌、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识别叠加,当有两种以上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叠时,则取值为5。根据上述标准,对各基本单元进行信息提取和数字化。
  将上述综合信息叠加结果按1、2、3、4、5数值表示,并在计算机上用Surf软件自动生成等值线,其中等值线超过3.2的地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等值线2.2~3.2的地区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等值线1.2~2.2的地区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等值线低于1.2的地区为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4.2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及室内综合分析,调查区内仅包括下列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易发分区:滑坡、崩塌高易发区(A1),滑坡、崩塌中易发区(B1)、地面塌陷中易发区(B4)及低易发区(C)。
  4.2.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
  该区主要分布在川岛镇上、下川岛、海宴镇中心、广海湾畔沿海一带、北陡镇省道S276西侧下洞、那琴圩一带、深井镇大洞、端芬镇隆文圩一带、赤溪镇省道S273东侧长沙、铜鼓一带、都斛镇仁家、金星一带中低山丘陵区、大江镇大巷、水步镇卢霞一带低山丘陵区。面积860.0km2,占总面积的25.6%。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内地质灾害发育,从实地调查分析,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危险斜坡。其中崩塌、滑坡对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要工程和交通设施等构成巨大威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已造成导致2人死亡,威胁人口1332人,潜在经济损失3515.5万元。
  
  4.2.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与丘陵、平原过渡区,呈近南北向展布,面积1450.8km2,占全区总面积43.2%。地面标高20~922m。工程地质岩组以块状坚硬花岗岩和层状较软浅变质岩组为主,上覆坡残积土厚5~25m。据所发灾种不同分为滑坡、崩塌中易发B1区。滑坡、崩塌中易发B1区根据所处的位置可分为5个亚区。
  4.2.3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成片分布于台山市中部平原、低丘陵区,面积1045.5km2,占全市总面积31.2%,区内的地质灾害以水土流失为主,局部见小型崩塌、滑坡,灾害规模小,危害程度轻,危险性小,灾发易治理。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分为3个亚区。
  台山市北部水步镇、白沙镇、中部端芬镇、冲篓镇一带地质灾害低易发亚区(C1),地形平坦,地面标高25~100m,工程地质岩组主要为冲积粘性土、粉土层及卵砾石层、砂双层土体(Ⅱ),下部为层状较软浅变质岩组(Ⅳ)组成,不良地质现象以水土流失为主,其它地质灾害不发育。
  台山市南部汶村镇、广海镇沿海平原一带地质灾害低易发亚区(C2),地形平坦,地面标高5~50m,工程地质岩组主要为冲积粘性土、粉土层及卵砾石层、砂双层土体(Ⅱ),下部为层状较软浅变质岩组(Ⅳ)组成,不良地质现象以水土流失为主,其它地质灾害不发育。
  台山市西南部深井镇、镇海湾南部沿海平原区域地质灾害低易发亚区(C3),地形平坦,地面标高15~150m,工程地质岩组主要为冲积粘性土、粉土层及卵砾石层、砂双层土体(Ⅱ),下部为层状较软浅变质岩组(Ⅳ)组成,不良地质现象以水土流失为主,其它地质灾害不发育。
  5台山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以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为基础,综合分析灾害点密度、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受威胁人口密度及经济损失综合预估等各种因素,进行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区的划分。
  5.1区划原则
  5.1.1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受地质灾害威胁、危害的县城、乡镇、村寨、重要工程设施和主要交通干线较集中的区域划为重点防治区,其他区域划为次重点或一般防治区。
  5.1.2依据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变化趋势与危害特征,对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处于不稳定状态、危险性大威胁重要居民点或重要工程设施的灾点作为重要防治点。
  5.1.3考虑防治取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将只需较小投入就可以获得较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灾点作为重点防治点。根据以上防治原则,将台山市划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个级别[2](表2)。
  
统计表1.jpg

统计表2.jpg  
  
  5.2建立健全监测网络预警机制和抢险救灾系统
  (1)建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系统,有专职分管领导、专职专业技术人员、专用值班通讯网络及专用值班车,以保证抢险救灾快速、及时。
  (2)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有居安思危的意识,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危害,积极作好应急抢险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筹备工作。
  (3)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预警工作,做到预报及时,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对各地质灾害点,预先确定群众撤离路线及疏散安置点。
  6结论
  通过对台山市地质灾害调查,完成调查面积3356.3km2,野外建卡调查点125处;地质灾害类型以地面塌陷、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为主;灾害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局部发育大型。目前灾点70%以上处于不稳定状态;地质灾害现状经济损失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表明:全市范围内由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28万元;目前地质灾害隐患点潜在威胁1633人;潜在经济损失755.61万元;以定性分析为主,定性与半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全市区域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区、低易发区、不易发区四级。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立了监测网络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数据库填表说明[R].2001.
  [2]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R].2001.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    
  

文章标题:广东省台山市地质灾害区划与防治规划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chengshi/50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