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发表论中国城镇化的“中镇”模式选择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4-07-07 16:12 热度:

  中镇是建立在几个小城镇基础之上的、不完全脱离农业生态环境的起地区性带动作用的中等城镇,它和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以大量农业人口为支撑的资源节约的、环境友好的紧缩型城镇。

  摘 要:在十八大报告中有七处重点强调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问题。李克强总理也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今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艰巨任务。可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先后经过“重点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小城镇”以及“大中小并举发展”的城镇化发展实践之后,各类城镇化模式都涌现出诸多问题。结合当前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实践,现阶段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将走向何方?认为“中镇”模式应该成为下一阶段中国进行节约型城镇化的方向,从而避免大城市病,以及小城镇模式遇到的粗放型开发和低效率问题。

  关键词:期刊论文发表,城镇化,大城市论,小城镇论,中镇

  Abstract:In the Eighteen report in seven places emphasis on the road of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New central leader comrade Li Keqiang also mentioned the arduous task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in many times.However,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after '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big city ', '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 and ' small develop simultaneously '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practice, pattern of all kinds of urban problems have emerge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where the road of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t this stage will go? The author took this problem and the newly published " The Middle Town " in a book ―― director of development of Science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professor Guo Qiang gave a talk.

  Key words:urbanization;big city theory;the small town theory;the middle town

  1 何谓“中镇”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与中镇发展模式内涵上是一致的。

  1.1 为什么要命名为中镇

  中镇概念的命名主要来源于西方社会学对城镇社区的研究,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启发。

  在西方社会学的研究上,中镇是一个学名,“中镇”是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美丽小镇,因林德(Lynd)夫妇1924年在此进行社区研究而闻名遐迩。“中镇”的真名是“莫西”(Muncie),一个无名小镇,随着林德的经典社区研究成果――《中镇:现代美国文化研究》与《转变中的中镇》的发表,“莫西”成了中镇(Middle town)而变为美国第一社区。

  然而中镇的研究留给我们的想象则是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之外:比如中镇研究能否在方法论上走出社会学的框架,中镇是否可以还原为生态型或者物理学上的研究指涉乡镇的规模或者说不同规模的乡镇社区问题。当思考到规模的时候,中镇研究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成为观察中国城镇化模式的一个变量。这就是美国中镇研究对本项研究的启发。位置学意义上的中镇同样给我们带来启发:当下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乡镇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才算合适?

  1.2 中镇的特点

  从城镇规模上看,中镇是规模适中、结构紧凑的。中镇建立在几个小城镇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占地面积和人口数量处于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因其与农业和农业人口的密切关系,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而是一种带有某些城市特征的生态型紧凑城镇。中镇建设土地利用强度高、建设集约、空间发展多向、密度合理,其适中的城镇规模、紧凑的结构能够有效解决人与地的空间关系问题:一是可以节省土地资源,既能保护耕地,又能储备建设用地,还能为城镇提供大量的绿色空间,避免蔓延式发展;二是有助于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节能环保,减少出行时间和距离,提高城市效率;三是确保城镇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既不过载,也不空转;四是有利于就近提供就业岗位,增强城市活力,为城乡和谐创造条件。

  从城镇发展思路上看,中镇是内涵发展、注重质量的。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发挥城镇相对农村的各种优势,以集聚效应推进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人口转移或是建高楼、建工厂。中镇恰恰抓住了这一核心问题,在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同时,更强调城镇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长期以来我们粗放式用地、用能的习惯,明确了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的重要性。中镇的发展也因此由以往片面注重追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人口转移速度和工商业简单堆叠改变为以提升城镇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实现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内需旺盛、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目标,成为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美好归宿。   中镇的规模和发展思路决定了其建设和运行是节约、环保的。资源环境基础是否牢固,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而中镇化正是建立在资源能源承载力基础上的城镇化,其占地面积、人口数量适中,避免了城市面积过度扩张造成的资源压力,避免了人口密度过大造成的环境恶化;其内涵式发展思路注重科学规划建设、注重完善基础设施,避免了小城镇过度分散、遍地开花造成的资源浪费,避免了无序生产生活造成的环境破坏。随着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中镇模式运行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优越性将更加突出。

  2 大城市模式所遇到的“城市病”――浪费耕地、城市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中镇如何克服

  现有的大城市发展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土地问题。发展大型城市需要大量的土地作为依托,城市扩张的初期一般以粗放式扩张为主,即扩大占地面积,这必然导致外围土地(尤其是耕地)被建设用地多次挤占,产生两大直接后果。

  一是耕地总量不断减少,“建设和吃饭”之间的平衡会被逐渐打破。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化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0.2万公顷,耕地减少41万公顷。如果耕地继续为城市规模扩张作出牺牲,全国十几亿人的粮食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

  二是建设可用地不断减少。据测算,如果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变(人均133平方米),按照目前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2020年要达到城市化率 60%、工业化率70%的目标,所需要的建设用地总量至少达到700~1200万公顷,而可供建设用地的总量(包括农村建设用地)仅220~260万公顷,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缺口。以广州为例,2007年广东城市建设可用地已被开发利用94%,储备土地仅剩6%,总计剩余3000多平方公里,还不足市辖 10个区的面积总和,2008年至2020年,广州市可使用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只有148平方公里,按这样的土地消耗速度,2020年留给广州的用地量仅够用3年。临近的深圳2009年未利用土地面积仅为34.6平方公里,同期各类建设用地需求却高达300平方公里。可以说,大城市是在用明天的土地来完成今天的扩张,造成了城市发展“后继无地”的局面。

  大城市论面对的第二个问题是人口问题。大城市本身人口基数巨大,而其在经济、文化、医疗、教育、公共设施等社会资源方面的明显优势又对流动人口有着强烈的吸引力,部分就业和收入稳固的流动人口群体扎根倾向明显,寻求融入当地,长期生活在一个城市,出现了“流动人口不流动”的现象。2010年北京外来人口已由过去的500多万人迅速突破1000万人,加上本地人口,总人口超过2000万人,已大大超出北京市政府提出的“201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为1600万左右”的目标,上海、深圳两地每年的新增常住人口也都高达几十万人。

  大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衍生了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

  一是城市配套设施建设速度赶不上人口增加速度,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以交通系统为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交通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一些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是城市环境不堪人口重负,污染严重。大气环境方面,随着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排放污染物的影响日趋严重。我国一些地区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频繁发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每年200多天的灰霾天气。

  三是水资源方面,持续增加的城市人口造成了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这种问题在水资源匮乏的内陆大型城市尤为突出。另外,不断增加的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已为水资源主要污染源之一,以济南市为例,生活污水约占市污水排放总量的75%、所排COD(化学需氧量,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约占市排放总量的85%。

  四是持续涌入的人口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流动人口带来的犯罪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北京市70%的犯罪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被侵害人中有70%与外地人口有关。上海有72%以上的犯罪为非本地户籍人口所为,杭州已经突破了90%;而深圳近十年来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和被犯罪侵害的对象中,非深圳户籍的分别占到98%、95%以上,作案人员和受害对象“两头在外”的特点非常突出。综合来看,大城市发展模式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中镇的发展思路就是避免大城市所带来的城市病,确实,大城市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学发展、带动作用、示范效应、集群效应、规模效应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特大城市和城市带。可大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社会问题等等都日益被社会所广泛关注,并且欧美一些大城市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城市、特大城市已经不再适合人类生活质量和幸福标准。

  当然,一个社会的发展始终是需要大城市和一些特大城市来起到其自身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能所有的人口都进入大城市生活,而且大城市也不可能解决其自身所有带来的问题,有必要发展中镇来解决城市问题,尤其是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缺乏,可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国家。大城市发展已经无路可走,即便是在我国城市定义下的中小城市也早已突破人口百万和面临土地紧张的局面。

  中镇是建立在几个小城镇基础之上的,不完全脱离农业生态环境支持下的地区性带动作用的中等城镇,就单从规模上而言,它比小城镇大,甚至是几个小城镇人口之和,但是更多的是它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它和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种生态的、自然的、环境友好的、有大量农业人口支撑的节约化和紧缩型城镇。如果硬要和城市有什么关系和区别的话,中镇就是一种带有某些城市特征的生态型紧缩型城镇。

  3 小城镇模式遇到的粗放型和低效率问题,中镇发展模式能否避免

  3.1 土地问题

  和大城市论一样,小城镇论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也是土地问题。理论上讲,“小城镇集中农村人口定居和大批乡镇企业,可把农村宅基地和工业废弃地复垦为农地,相对扩大耕地面积。”但在实践中,一方面,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地方政府可持续发展意识缺失,对土地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土地拍卖所得作为财政支柱,土地资源流失严重。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三四线城市的财政收入中“土地财政”约占60%-70%。另一方面,作为生产性用地的使用大户,乡镇企业所有权不统一,乡办乡有,村办村有,分布较散,增加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占地要求。由于分散建设,乡镇企业人均用地比城市企业多三倍以上,这对本已浪费严重的土地资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再有,由于规划不科学、调控措施不到位、约束体制不完善,小城镇大多采用粗放的外延式扩张模式,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问题十分突出,且出现了“多征少用、多占少用、早征迟用、占而不用、好地劣用”的现象。据统计,目前我国小城镇人均用地达到了149平方米,比大中城市人均用地多45%~80%,比国家推荐的100平方米/人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多出近50%。在城市建设用地闲置浪费的同时,农业用地大量减少。 1999―2008年,这十年的时间里,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多亩。   3.2 效率问题

  小城镇论面对的第二个问题是效率问题。小城镇论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分散式发展的道路,主张在农村定居点的基础上发展功能完备的小型城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在面积相对较小,人口相对较少的区域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城镇设施体系,这就意味着整个系统的单位投入效费比低于大中型城市。以污水处理系统为例,1~2万人口的小城镇,如果要建设污染处理设施,总共大概需要5000万元,即人均5000元。而在100~200万人口城市建设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及配套需要20亿,不到小城镇人均成本的一半。巨大的成本和较小的受益形成的是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

  3.3 污染问题

  小城镇论面对的第三个问题是污染问题。小城镇现阶段的一些特点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一是小城镇规划滞后,不能同时满足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功能分区不完善,集中、高效的污染防治基础设施比较缺乏。目前有65% 左右的小城镇没有将环境规划纳入城镇总体编制中,小城镇废水处理率仅为27%,垃圾处理率仅为47%。二是作为小城镇发展经济的主要组织方式,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着发展功利性较强、不能处理好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生态效益的关系、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的问题,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三是小城镇的居民以刚刚完成农民―市民身份转变的群众为主,环保意识相对薄弱,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和固体垃圾随意排放、丢弃现象还比较常见,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膜和塑料包装物造成的污染也比较严重。

  目前我国已有县城以外的小城镇4.2万余个,人口2亿多,其中建制镇2万余个,集镇2.2万个。但我国小城镇发展还不平衡,从经济综合实力上看,全国排位在前1000名之内的小城镇,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占78.8%。

  小城镇的发展有明显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特点,小城镇的发展也因为“村村冒烟”而导致无法集中力量发展出特色道路,相反,小城镇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方面,小城镇发展缺乏科学规划,主观性随意性大,尤其是领导个人不同的发展思路导致小城镇发展重复建设,基础设施贪大求全,而后续力量不足,半拉子工程和建设一半的工业开发区遍地开花,大量珍贵耕地良田土地被占用,而开发区内杂草垃圾随处可见。

  另一方面,小城镇因为缺乏相应的工业支撑,许多乡镇企业短命,大量有能力有才干的人才纷纷去大城市,即便是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也成为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工业城市的农民工。小城镇的发展面临“空巢”。

  第三方面,一些小城镇的发展追求大广场、大公路的城市景观,而事实上是利用率极低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这样类似的工程造成的浪费惊人。

  而中镇的建设就是要选取几个小城镇,从中着力培育出一个城镇,将人口与土地、交通及工业、生态环境因素都考虑在内的最优化的城镇人口和基础设施配置模型,也即达到一种节约型理念的紧缩型城镇,其作用是将其他小城镇的人口和基础设施进行有机合并,整体规划、长远规划,避免小城镇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4 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为何需要建设“中镇”

  目前,我国按城市市区非农人口规模分为:超大城市(2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00-200万人口);大城市(50-100万人口);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和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城镇按照行政等级基本分为四个层次,即: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市数量发展的变化。城市数量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32个增加到2008年的657个。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20年,中国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数量将突破80个。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城镇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已形成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以及辽中南、中原、武汉、长株潭、成渝、闽东南、山东半岛、关中天水、北部湾等城市群,成为繁荣农村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对城乡和区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数量从1954 年的5400个增加到2008年的19234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发展呈现新局面,小城镇数量迅速增长。2007年末全国共有建制镇19249个,比1978年增加17076个。2007年全国城镇人口达59379万人,城镇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44.9%,比1978年的17.9%提高了27个百分点。小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20%上升到45%以上,2007年全国建制镇建成区面积 2.8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5459人/平方公里,小城镇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从数据来看,在现阶段小城镇进一步发展为中镇成为必然,但中镇绝非是小城镇的简单合并,而是一种内涵式发展和结构化提高的过程。

  4.1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何时何地该优先发展中镇

  中镇是小镇发展的自然结果,但是我们要建构节约型城镇化模式就必须介入这个自然过程。介入的时间选择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东中西部地区布局可以有差异,可以是在城镇化开端之时,也可以在城镇化加速之时,也可以等到城镇化的中间化趋势明显时。但是一般应该在城镇化率在30%的时候开始中镇建设是最为恰切;到了城镇化率45%或者50%的时候,城镇化过程中就必然要出现中间化趋势,这个时候再行启动中镇建设,采取中镇化模式依然是遵循了城镇化进程的自然逻辑而没有从节约的视角出发确定中镇化的起点。

  4.2 中镇是否就是中心镇

  4.2.1 内涵上的差异

  目前,国内学界对中心镇内涵的认识基本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从单一功能角度,认为中心镇是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各分区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发挥中心作用的镇,即中心镇应该是已经具备一定发展条件,且对周边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经济带动和辐射作用的小城镇。另一种观点则从“地理-功能”视角进行界定。晏群认为,中心镇属地理概念,它是县(市)域内某一地区中周围若干个乡镇的中心,地理位置相对居中,一般是自然形成、客观存在的,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周围地区中相比较而言其经济实力较强;胡厚国等人认为,中心镇在行政辖属上是各地域单元中的核心乡镇,在地理位置上是镇域范围内若干个乡镇的中心,具有组织本片区生产、流通和生活的综合职能,设有比较完备的服务设施,在周围地区中其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和聚集能力,是能够带动片区发展的增长极核,其组成包括县城镇和部分发展程度较高的建制镇。

文章标题:期刊论文发表论中国城镇化的“中镇”模式选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chengshi/2169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