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风格的探讨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3-01-23 09:08 热度:

  摘要:作者提出城市建筑风格与园林特色相融合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继承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科学”,营造“建筑在园林之中,园林在建筑之中”的城市特色。文章从园林特色与城市建筑风格谈起,进一步论述两者相融合的城市设计规划。

  关键词:园林特色,建筑风格,城市规划,融合

  园林的起源来自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来源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关于美的思辩,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园林作为文化的体现,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 在西方,则以欧洲古典主义园林为典型。前者着眼于自然美,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后者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表现人工的创造,很难分出中西园林孰高孰低。

  一、园林风格特色

  城市园林是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生态的依托形式。营造园林的风格特色是一个继承过去又联系未来的历史性命题,它既是历史的积淀,又是现代人创造新历史的舞台。随着城市化的演进,我们所看到的时代前进方向,是从人为走向自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道德走向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变,城市文明将历经更理性的扬弃。

  日本的园林更加抽象和写意,尤其是枯山水,专注于永恒,以石块象征山峦与岛屿,避免使用随时间推移产生枯荣与变化的植物与水体在口木庭园里,成丛的种植采取一对一、三对一、五对一等方式。日本庭园,对植物配置追求简单而不繁杂,含蓄而不显露;朴实而不华丽;要终年好景常见而不是过分突出季节变化;要求自线和弧线相连,空间和线条产生韵律要求多样中的统一。

  英国兴起了一种新的园林――自然风致园,进一步发展为图画式园林。英国的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10,牧场片2/5,因此缓坡牧场和孤立树构成了英国优美的景观。英国园林中以草地为主,有曲折的小河和池塘,追求自然美。

  中国园林是以自然写意山水园的风格著称于世的。中国园林植物景观的风格是诗情画意,利用自然、仿效自然、创造自然,借自然之物如山、石、水体、植物;仿自然之形,一拳代山,小中见大;引自然之象,借景之说,由此而来;受自然之理,山有高低起伏,水有流速流量,植物有花开花落;传自然之神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传达自然的神韵整体的风格为自然的外观诗意的底蕴和富有哲理的人文精神。

  园林设计风格,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国力水平、朝代更迭、政治变化、艺术思潮等在造园艺术上的体现。在世界园林文化交流中,中国园林的共性和主流应是民族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城市的园林应强调个性化,任何时代的地方园林,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是从当地“生长”出来的。城市中都有园林,但并非有园林就有特色,特色园林是个性的追求。特色园林是城市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不仅可以了解城市的历史和现状,而且能够观察和认识城市人的文化品位乃至市民的性格。

  二、城市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指建筑物通过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空间组织、结构力式、形体、装饰、色彩以及建筑群体组织等多力面的处理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样式。建筑风格孕育着城市的记忆,历史的想象则是使建筑得以产生念义及审美文化的蓄水池,是创作的源泉。在这里,“历史的”并不仅仅是时间意味上的含义,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解释思维的痕迹,它包括民族的、地方的生活、行为、城市发展的事件以及信仰、习俗与真理等等。从许多的要素当中选择那些特别的事件构建设计的切入点并给予相关的解释,这是建筑设计“回应”历史的重要方式。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变化,从而形成了多样的建筑风格。经过了现代社会的洗礼,我们的城市逐渐地出现了“景观社会”,“世界图像”这样的特色缺失和盲从的问题。历史想象能够使我们的城市在全球化的社会大背景中,找到自己的个性,恢复特色。我们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开拓我们的视域,将现代社会的想象渗透到历史想象中去。

  城市建筑风格是指城市建筑在总体特征方面有较明显的公约性、统一性和有序性,是城市建筑形态的综合反映。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有自己的建筑风格:例如具有苏俄建筑风格的哈尔滨;欧式与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巧妙融合的大连、青岛;还有中西建筑合璧大会展的上海;具有浓郁古都风貌的南京、西安。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新兴城市:如深圳、珠海和上海浦东新区。

  三、园林风格与城市建设风格的融合

  建筑离不开花木,花木相伴着建筑,古今中外好的建筑莫不如是。“建筑在园林之中,园林在建筑之中”,这是生态环境质量所需要的,是建筑、园林融合所追求的。我国对建筑设计有一条规定,新建筑的绿地面积要达到总面积的30%,旧建筑为25%。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达不到这一标准。现在存在的具体问题是,不少公共建筑的内外都缺少绿地;有的居住区只是造住宅,绿地少,或是走另一极端,不分层次,搞的像公园绿地;高层密集区高楼成群,产生温室效应,并无改善措施;在重要地区,绿化配置的花木质量有待提高等。

  近年来,有的城市已建成了一些建筑风格与园林特色融合较好的实例。如深圳佰士达花园住宅区,将住宅底层打通,引入绿地,成为园林化的住宅区;清华大学新建成的“伍舜德楼”,广东中山市的一些工厂、合肥市高科技园区、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等工业建筑已成为园林化的建筑群;还有不少学校、医院、商场、博物馆、行政办公建筑都在向园林化建筑群发展。

  美国SWA事务所在世界各地留下了他们的作品,其特点是建筑与园林结合得好,并从城市的角度考虑项目的规划设计。如美国亚利桑那州金牧场凯悦饭店,设计意图是唤起人们对沙漠中的绿洲城市文明的回忆。他们为我国上海所作的上海市政中心方案,用地规模为100公顷,坐落在中轴线末端的中心花园内,市政厅、花园、法院包围着公共活动广场,形成行政和文化设施结合的重要中心,建筑由绿化环绕,绿化深入到建筑中。

  我们提出这个具有中国特点的“走向自然的城市建筑风格与园林特色融合一体”观点,就是要我们的规划师、建筑师、园林师继承与发展这一思想观点,具有客观存在的整体理念,搞好各自的设计项目,让建筑设计与园林设计更好地为中国的现代化服务。

  四、结束语

  园林的发展就像城市和建筑一样,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当今中国园林发展的突出表现就是西方设计思想在中国的不断渗透, 中西园林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两大璀璨明珠,由于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的不同,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中西园林的交融,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在当今景观园林领域,单独孤立的谈论任何一个流派或一种风格已没有多大意 义,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是景观创新设计的关键 之一,所以我们应该从比较的角度出发,而着眼与实践和创造,从而使古老的园林艺术呈现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梁珍珍. 东西方造园艺术浅谈[J]中国园艺文摘.2011(7).

  [2] 肖英.《传统文化建筑》中国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8

文章标题:园林建筑风格的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chengshi/1574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