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2-11-19 09:55 热度:

  摘要:笔者就如何提高市政工程管理水平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同时也论述了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安全隐患

  一、市政工程管理的意义

  任何一项工程中,施工单位质量自控是基础,监理单位有效监管是关键。要提高工程质量,监理就要着眼于工程的工期进展和质量,安全客观实际,采用法律的手段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工程造价和合同管理,协调生产过程中各有关单位的关系。市政工程质量监理是一项难度大、项目多、任务重的监理工作,因为市政工程是综合性工程,既有道桥工程专业知识,又有给排水专业知识,还有园林、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等工程的专业认识,而一般的专业人员只精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很难胜任市政工程的监理工作,因此,监理公司要对市政工程监理人员进行特殊培训,使其一人多能,胜任本职工作,为公司增添技术实力。正是基于加强诚信建设的需要,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监理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行为,以及勘察、设计文件和工程实体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情况记录在案,并提请有关部门将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二、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

  市政工程设施是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的质量好坏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公共利益, 为了确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有必要对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 以探讨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根据当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和建设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中。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已从单纯由政府投资发展为政府投资、企业等其它社会投资共同参与建设的新格局;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也由以施工单位自控为主发展为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和企业控制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但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

  2.1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

  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多为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委托) 的单位(部门) , 有些单位由于自身的权力,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有的工程开工多日还没有签订正式施工合同、监理合同; 有的工程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 检查时才补办, 时常出现“三边程”; 有的政府投资工程为追求所谓“政绩”, 一味压缩工期, 甚至缩短设计周期, 这极易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上的功能不全或其他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 造成工程质量内在品质的降低, 运行后出现大量质量问题。

  2.2质量意识不强

  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 有的为了献礼或向媒体交代或应付检查, 往往重视工期而忽视质量, 有时出现抢干和蛮干。各责任主体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或对强制性标准不熟悉。有的人认为, 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与结构安全无多大关系大不了坏了再修, 人为地降低了质量。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与工程不同步, 表格不统一, 后补资料、甚至出现假资料。

  2.3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问题

  现在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有些建筑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 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 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削弱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 极易导致质量低劣; 有些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挂靠施工; 有的以包代管, 质保体系不健全; 有的不按图纸施工,擅自变更设计。另外, 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原来的许多分包企业逐步成长为总包企业, 这些新兴的总包企业往往在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上存在薄弱环节。

  三、市政工程管理的措施

  3.1强化工程质量意识

  首先应该增强工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一项市政设施都是城市整个系统的一个零件, 若缺了它, 城市就像少了一条腿, 若质量上出现问题, 也将给国家和群众的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要学习和运用抓工程质量的先进经验, 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质量水平。三是要用反面教材, 给建设者们敲质量的警钟,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应化为参与市政工程建设者们抓质量的自觉行动。

  3.2坚持落实质量责任制

  多年的实践证明, 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 说到底, 就是工程不论大小, 政府和职能部门必须指派专人负责, 对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勘探、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监理等要按照分工, 对工程涉及的各个环节负责, 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人的头上, 出了质量问题, 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3.3加强诚信建设, 加大市场信誉对质量责任主体的约束力

  正是基于加强诚信建设的需要, 我们要严格执行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办法(试行) 》, 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监理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行为, 以及勘察、设计文件和工程实体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情况记录在案, 并提请有关部门将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建筑市场, 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 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3.4强化监理公司的监理职能

  任何一项工程中, 施工单位质量自控是基础, 监理单位有效监管是关键。要提高工程质量, 监理就要着眼于工程的工期进展和质量, 安全客观实际, 采用法律的手段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工程造价和合同管理, 协调生产过程中各有关单位的关系。

  四、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部分市政项目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质量不高

  软土地基和回填土处理不到位, 致使地面出现纵向裂缝和破损; 混凝土路面施工养护不到位, 路面成型后出现起砂和脱皮, 甚至钻芯取样试件出现蜂窝现象。同时, 由于对市政工程的附属工程不够重视, 人行道基础处理不到位,致使人行道道砖铺砌块出现松动塌陷。盲道下坡道与路口衔接高差较大, 不符合高差小于2 cm的设计和规范要求。

  4.2同步建设施工质量差

  位于人行道或慢车道上的同步设施, 各类管线检查井标高与路面标高不同程度存在差异, 致使路面平整度差。尤其是部分管线基础未按行业标准和道路设计标准进行回填和处理, 使地基基础留下质量和安全隐患, 造成路面沉陷。

  4.3施工现场对地下管线设施保护措施不力

  一是建设单位提供的管线资料不完整、不准确; 二是施工企业对现场未做详细调查或全段面探坑施工; 三是管线单位提供的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使施工现场对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难以有效落实。

  4.4施工机械和施工用电存在安全隐患

  少数施工现场尤其是处在城郊结合部的小型施工场地,施工用电极不规范, 仍然使用木配电箱, 甚至出现闸刀无保险盒的情况; 施工机械带病作业现象较为普遍, 检修不及时或违规操作, 以致酿成安全事故。

  五、施工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5.1 安全管理

  (1)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工作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2)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六、文明施工管理

  如何做好文明施工至关重要,首先要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做到按专业、岗位、区域等包干负责。在施工项目中,对现场各个方面专业的管理,开展文明施工竞赛活动,有布置、有检查、有考评、有奖惩,评比结果公布于众。

  七、 结束语

  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和建设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已从单纯由政府投资发展为政府、企业等其他社会投资共同参与建设的新格局;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也由以施工单位自控为主发展为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和企业控制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文章标题:论述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chengshi/1410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