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2-11-15 10:07 热度:

  摘要: 近几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城市的道路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巩固和提高城市道路的工程质量及交通服务功能,道路养护是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路面预防性养护是行之有效的先进的道路养护技术。

  关键词: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路面预防性养护要求是在恰当的时机将合理有效的措施应用在适宜的路面上。具体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取要根据路况、气候条件、交通量变化和养护资金等来源确定。要达到预防性养护的目的, 首先必须对路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路况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 每种措施的作用和所适应的路况、环境及交通状况也有所不同。因此, 正确理解和认识各种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应用场合, 对于成功有效地实施预防性养护具有重要意义。

  1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指道路养护部门在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良好或是路面病害发生初期,即对其进行养护,不让道路病害进一步向更深层次发展,从而达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持道路完好率和平整度、提高道路质量、降低道路寿命成本、延长中修或大修期限目的的作业方式和实用手法。它与传统的市政道路养护遵循的“坏了才修、不坏不修”的原则截然不同,强调预防性。

  经验表明,预防性养护能延缓路面破坏,延迟昂贵的路面大、中修和重建;其最佳实施时机应该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况,或者只有某些病害先兆时进行,这时,仅需要投入小额费用,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是一种效益费用比非常良好的养护措施。

  2 市政道路预养护作业的必要性

  2.1 对道路采取预防性养护,有利于降低道路的全寿命成本。道路全寿命成本,不仅考虑初期修建费和该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还应考虑预定分析期内可能采用的各种维修方案所发生的费用,这些方案包括各种养护和改建措施的不同组合。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前7 5 % 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 0 % ,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未得到及时养护,在随后1 2 %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将再下降40% ,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

  2.2 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当道路严重损坏时,再采取措施进行养护的“反应型养护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城市经济发展和道路交通的需求了。必须转变工作思路,防患于未然,在道路状况良好或是病害刚出现的早期就采取预防性养护的措施进行修复,以保证城市道路的完好和交通安全。

  2.3 传统的道路养护理念、方式与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不相协调。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是车流量大,人均道路面积小。等到路面破坏后才考虑维修,此时的道路由于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损坏,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维修时间长占用道路造成交通拥堵;而且在维修前,由于路况差、行车颠簸,车辆通行的速度受很大限制,道路原本提供的交通流量无法充分发挥而易造成拥堵。预防性养护大多通过对道路面层处理的方式来起到对道路补强的作用,施工方便快捷,对交通影响小;通过对路面预防性的养护,在道路行驶质量明显下降之前就采取措施恢复道路通行能力,就能给道路用户提供机动性大、拥挤少且更加安全、舒适和耐久的路面。

  2.4 市政养护作业上实行了管养分开的改革。现在养护作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效益替代社会利益成为它的第一追求。养护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那些刚出现的道路早期病害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以降低养护支出,而仅仅修复那些已经发展为深层次的、不得不修的病害,养护资金效益费用比较低,政府投入养护经费追求的道路平整的养护目标越来越难实现。摈弃“坏了才修”的传统理念,实行预防性养护,在道路损坏的初期对病害进行修复,既保证了道路的完好平整,又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有效降低了养护维修成本,必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常用的市政道路路面预养护措施

  3.1 灌缝。由于路基产生的不均匀沉陷、路面施工接缝搭接处理不当、过大荷载重复行车作用下等原因产生的纵向裂缝;路基干缩或冻缩,以及半刚性基层的温缩和干缩引起路面的反射裂缝等原因,路面在使用一定时期后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缝、龟裂、网裂等;路面开裂后,路表积水在高速行车的作用下,顺着路面裂缝渗透反复侵蚀沥青和集料的界面直至击穿面层破坏路基。为了防止裂缝扩展引起基层的进一步损坏, 缝宽在6mm 以内的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的方法进行封堵;缝宽大于6mm 采用砂粒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或乳化沥青混合料封填,对裂缝进行处理。

  3.2 就地热补。针对路面出现的局部破坏如裂缝、坑塘、松散、龟裂、拥包、沉塘等病害,可以采取就地热补的方法。过去通常的做法是将破坏区域的旧沥青混合料全部清除,然后用热沥青混合料重新填入压实,这种修补方法由于冷接缝,冷热相间的沥青边缘会留下缝隙的隐患,一旦碾压不到位会使路面在短时期内再次受损,且大量的旧沥青混合料被废弃,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可利用各类红外线养护修补设备,对损坏的沥青路面就地加热修补,不仅节省工时,实现快速修补,还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旧沥青混合料,保护了环境。

  3.3 稀浆封层。稀浆封层是目前应用广泛的预养护技术之一。稀浆封层技术对于新、旧路面的老化、裂缝、光滑、松散、坑槽等病害能起到预防和维修的作用, 使路面的防水、抗滑、平整、耐磨性能迅速提高。稀浆封层具有快速凝固成型、早期开放交通、节省喷洒和碾压工序, 一台机械可连续作业的特点, 且容易保证工程质量, 成本较低。近几年, 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出现了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是一种由水质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与轧碎密集料、矿物填料、水和添加剂组成的表面处治层。特点是可以进行薄层摊铺, 凝固快, 施工后1h 内就可开放交通。由于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比普通的稀浆封层固化时间快, 所以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可以比传统的稀浆封层厚。主要用于路面构造修整、龟裂、车辙等病害的处治, 也可用于密封和提高路面的抗滑处治

  3.4 路面再生密封。在频繁交通荷载和温度胀缩的反复作用下,沥青会发生老化,油份逐步向胶质、碳质转变,各项性能指标下降,可采用沥青路面再生密封剂对路面进行涂刷,补充沥青组从中的油份,恢复老化沥青的活性,恢复路面性能。

  3.5 沥青混凝土罩面。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不同,地下埋设了各类管线,管线沟槽由于压实度不足、新老基层不成板体等原因,往往会发生沉降不均匀等现象,造成各类路面病害。为了维持道路平整度及标高,可以根据需要对原路面进行铣刨加罩。

  4 预防性养护的时机

  对于预防性养护而言, 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时机, 根据可能出现的病害类型, 制定相应的养护措施。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的确定是一个多因素、多属性的决策问题, 涉及到环境、交通荷载、路面使用性能衰变规律等众多因素, 要综合考虑路面主导损坏类型和严重程度、养护费用、使用寿命、处治效果、对交通的干扰等诸多因素, 不同因素之间甚至还存在一定的矛盾, 尤以效益费用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

  目前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研究主要参考路面维修养护的方法, 主要有: 基于路面破坏状况指数的方法、行驶质量指数和破坏指数法、决策树法、排序法和基于老化的方法等。有些学者进行了基于生命周期费用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研究, 通过计算效果费用比, 确定效果费用比最大的预防性养护时机方案为最佳方案, 取得良好的效果。

  5 结束语

  市政道路养护的技巧在于养护机会的把握,养护管理者必须弄清道路功效失效的时间,在路面恶化前,就进行维修养护,可以保证交通道路的畅通,延伸路面的寿命,从而节省了资金,保证了道路的质量. 在城市道路的养护中还要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网络建设, 提高道路设施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

文章标题:透析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chengshi/1402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