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护理在肝胆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1-10-16 10:06 热度:

   肝胆手术是临床比较普遍的外科手术,其手术类型多、难度大,且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加之手术创伤对其生理、心理的影响,非常不利于术后病情恢复。护理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患者术后病情恢复中起着关键性作用[1]。但以往临床经验显示,常规护理干预较难达到预期护理效果,主要是由于常规护理干预缺乏系统性、预见性,护理人员主要遵医嘱实施干预措施,主动性较差,较难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导致护理效果不甚理想[2]。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我院开展临床路径护理,该护理模式以时间为横轴,以患者的各项护理计划或措施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护理措施、护理目标等进行详细描述、记录,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有计划、有针对性、有序、高效的进行,该护理模式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反响较好[3]。本研究对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行肝胆手术的120例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旨在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路径护理在肝胆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行肝胆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9.86±12.24)岁;手术类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例,胆管切开取石术19例,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14例,肝叶切除术6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2例,高中以上38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50.28±12.62)岁;手术类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例,胆管切开取石术17例,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13例,肝叶切除术5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0例,高中以上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病情稳定者;认知功能及配合度良好者;无腹腔手术史者;无相关手术禁忌证者;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感染者;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有精神疾病者;因故退出本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术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做好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观察组术后采取临床路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成立临床路径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1名护士长(组长)、2名护师和4名护士,组内成员均进行规范化培训与学习,包括临床护理路径相关知识、疾病知识、护理操作规范化指导等。(2)制定护理路径表。术后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路径表,从术后第1天到出院,每班责任护士严格按照路径表内容逐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确认执行后签名。(3)路径护理具体内容。①术前健康宣教时,告知患者及家属路径护理的具体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以获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②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打折、受压,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③术后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由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④做好口腔、尿路、皮肤等基础护理,防止感染。⑤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针对心理负担较重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安慰患者,提高其治疗信心。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疼痛护理,包括转移注意力、深呼吸放松法等,疼痛严重者遵医嘱给予口服止痛药。⑦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并发放疾病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及随访卡;嘱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定期复诊。(4)护理效果检查和评估。每天由小组组长定时检查和评估护理效果,并及时将相关情况反馈到下一班责任护士,保证护理的连续性及护理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每周组织查房,询问患者相关护理问题,总结经验,根据问题不断修正、补充、完善路径表内容,重视实施效果的检查和评估。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并进行效果评价。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心理状态。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状态,SAS包括2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50分为临界值,得分与焦虑程度呈正比[4];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状态,SDS包括2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53分为临界值,得分与抑郁程度呈正比[5]。(2)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感染、胆瘘、术后出血。(3)护理满意度。护理后采用纽斯卡尔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价护理满意度,该量表包含19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非常不满意为0分,不满意为1分,一般为2分,满意为3分,非常满意为4分,百分制转换公式:有效应答条目得分之和/有效应答条目/4×100。总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满意,60~74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6]。(4)生活质量。于护理前、后,采用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8个维度36个条目,每个维度100分,得分越高提示健康状况越好、生活质量越高[7]。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軃±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2)。

  2.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3)。

  2.4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临床路径护理是一种跨学科、综合的整体护理模式,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将其住院期间的护理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制成一个日程表,依据每日护理计划进行护理活动,可满足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发展、转归过程中的护理需求[8-9]。该护理模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来指导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实现护理活动的程序化、标准化,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同时能够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护理满意度[10]。

  肝胆手术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手术,其手术类型较多,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为了保证其预后,术后有效的护理很关键。然而常规护理在进行护理活动时各个护理环节较为零乱,没有时间性,且一味遵医嘱进行,缺乏预见性、计划性,护理效果较差,不利于患者术后病情恢复[11]。而本研究将临床路径护理应用于肝胆术后患者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中,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护理,在实施护理措施前即进行护理计划制定,护理人员严格根据护理计划日程表进行护理活动,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序性,有效避免了护理工作中遗漏、差错的出现[12]。

  肝胆手术后,通过临床路径护理,患者术后的病情观察、用药、治疗、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对症护理、出院指导等均是有预见性的计划,有明确的执行时间和顺序,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护理活动,使得护理活动从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并且有效节约了护理活动中的时间成本,进而提高护理效率、护理质量,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是保证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必要条件,能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需求,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快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13-14];另外,临床路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参与度和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在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接触,能够使护理人员及时感知患者的心理变化,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消除其心理负担,增加治疗信心,且在护理活动中定时进行检查和评估护理效果,能够及时查漏补缺,不断修正和完善护理计划,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5],本研究也充分证实了以上论述。

  综上所述,肝胆术后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临床路径护理在肝胆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作者:陈群 寇红

文章标题:临床路径护理在肝胆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linchuang/4691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