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0-09-27 08:18 热度:

  【摘要】目的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1997年4月~2004年4月住院分娩的患者加强产后出血的预防,常规行骨盆内测量,结合产科B超结果等综合分析进行难产评估,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难产,以避免过度试产使患者疲劳和软产道过度受压,减少因宫缩乏力和产伤导致产后出血的机会;对于有高危因素者及时使用缩宫素及前列腺素制剂(如卡孕栓或米索前列醇片),并按摩子宫,以减少产后出血。并用1990年3月~1997年3月住院分娩的4770例临床资料作对照。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均明显降低。结论综合分析进行难产评估,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难产,适当提高剖宫产率,同时对于有高危因素者及时使用缩宫素及前列腺素制剂,按摩子宫,是预防产后出血的积极有效措施。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1]。预防产后出血是减少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环节。我院自1997年来采取积极预防措施,使其发生率低于0.5%,与前7年的3.54%相比明显减少。
  一、临床资料及方法
  1.对象1997年4月~2004年4月,住院分娩的4722例患者,其中含有主要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有: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2例,心脏病4例,肝功能异常6例,巨大胎儿68例,双胎24例,胎膜早破96例,头位性难产(包括头盆不称)472例,臀位10例,前置胎盘等胎盘因素18例。对所有患者采取产前、产时、产后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并用1990年3月~1997年3月住院分娩的4770例临床资料(含有主要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有: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8例,心脏病2例,肝功能异常2例,巨大胎儿62例,双胎26例,胎膜早破112例,头位性难产496例,臀位14例,前置胎盘等胎盘因素22例)作对照,比较其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
  2.方法对所有患者入院后除按常规处理,即加强护理,注意患者精神、情绪、饮食、睡眠、宫缩情况、胎心音等监护外,还进行:1)对孕期高危因素存在的孕妇,如妊娠合并妊高征、高血压、肝功能异常、贫血、低蛋白血症、子宫畸形、血小板减少症等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力求使其产后出血的机会降至最低限度。2)局部因素如巨大儿、羊水过多(过少)、双胎、胎膜早破、臀位、低置胎盘等,及时在产程中给予间断吸氧、抗感染、支持营养治疗、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使孕妇产后有良好的应激性,以增加子宫对缩宫剂的敏感性。3)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仔细检查软产道,有胎物残留时及时清宫,有软产道损伤时及时缝合止血。4)剖宫产手术时,正确选择子宫切口部位,正确处理胎盘,术中止血及时完善。5)注意观察产后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注意小便情况,及时排空膀胱。
  观察组(19974月~2004年4月)患者还进行:1)骨盆内测量,结合产检、产科B超结果等综合分析进行难产评估,及时发现头盆不称、先露异常、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倾式不均等头位性难产因素,及时手法协助纠正。对于不能纠正或有其他高危因素并存者及时阴道助产或行剖宫产术,可以试产者在严密观察下试产,及时检查发现异常,以避免过度试产使患者疲劳和软产道过度受压,减少因宫缩乏力和产伤致产后出血的机会。2)对于有高危因素者在产前保留静脉通道,选择9号输液针头,当胎肩娩出时即刻静脉推注缩宫素10U,再用20U缩宫素加液体静滴并根据子宫收缩情况调整输液速度。胎盘娩出后若子宫收缩欠佳,及时使用前列腺素制剂,如卡孕栓或米索前列醇片,遇宫腔过大、软的情况可以一手腹部握住宫体,一手在前穹窿握拳相抵,双手持续挤压、按摩子宫直至宫缩正常,出血停止。
  3.产后失血量失血量用容量法加称重法计算。
  4.诊断标准产后2小时出血量≥500ml[2]。
  5.统计方法t检验和x2检验。
  二、结果
  1、观察组1997年4月~2004年4月,共计分娩4722例,产后失血量≥500ml的病例17例(12例<1000ml,4例1000ml~1500ml,1例1500ml~2000ml),发生率:0.36%;而对照组1990年3月~1997年3月共计分娩4770例,产后失血量≥500ml的病例169例(92例<1000ml,59例1000ml~1500ml,14例1500ml~2000ml4例2000ml~2500ml),发生率:3.54%。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前者平均失血量926±470ml,后者为1175±148ml,差异非常显著,P<0.05。
  2、观察组4722例中剖宫产1520例,剖宫产率32.2%;术中及术后2小时失血量≥500ml的病例6例,为2例重度妊高症、血小板减少,1例肝功能异常者;2例前置胎盘。1例胎盘粘连。产后出血占剖宫产的0.39%。对照组4770例中剖宫产398例,剖宫产率8.3%;术中及术后2小时失血量≥500ml的病例48例,含4例重度妊高症,2例心功能不全者;2例前置胎盘。1例胎盘粘连。子宫切口裂伤13例,余为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为剖宫产的12.1%。两者比较,剖宫产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而产后出血及子宫切口裂伤、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P<0.01。
  三、讨论
  任何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出、凝血功能障碍的因素都可使产后出血发生。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观察到,对每位患者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的全程预防,是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其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两组资料比较结果显示:1)在剖宫产率适当提高(32.2%)的同时,产后出血发生率(0.36%)及失血量(926±470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认为通过骨盆内测量及对产道、胎儿大小、胎先露的检查结合B超检查进行难产评估,筛选出高危患者,重点观察,及时处理,对阴道分娩困难者适当放宽手术产指针,减少了因产程延长、软产道过度受压而出现的子宫收缩乏力和产伤导致的产后出血。2)在含高危因素病例数相差无统计学意义条件下,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失血量也减少。证明对高危患者及时正确地运用催产素、前列腺素制剂,产后子宫按摩更是防止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2乐杰.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4.

文章标题: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linchuang/432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