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及探索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9-08-06 09:46 热度:

   【摘要】《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在免疫检验技术的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为适应新学制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突出医学检验专业的技术性特点,笔者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和探索:在教学内容方面,优化和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临床实际,强化基本操作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免疫检验相关基本技术,加强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以及注重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在教学形式方面,引入微课教学的模式;在考核方式方面,增加过程管理和实践考核比重。上述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临床免疫学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干课之一,而实验教学是该门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免疫学检验的理论课程较为深奥、难理解,在实验课堂上学生能够对理论课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加深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 [1-2]。2012 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已将医学检验更新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了适应新学制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突出医学检验专业的技术性特点,2017 年,本专业教师在学院统一安排下,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启用了新版教材《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人卫第一版),在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安排上也作了调整,修订后的《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总学时为 96 学时,其中理论 50 学时,实验 46 学时,由学时分配可以看出,实验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因此,探索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尝试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利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现总结如下。

  1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1.1 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以往本专业开设的《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课内容以经典的验证性实验为主,部分内容较为陈旧,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到实验课的内容早已不在临床上开展,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鉴于此,笔者对传统的实验项目进行优化组合,淘汰内容陈旧的实验项目,增加临床上较新的常用检验项目 [3]。将实验内容整合为经典抗原抗体反应(凝集反应、沉淀反应),抗血清的制备、纯化与鉴定,标记免疫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吞噬细胞的分离和功能实验、免疫性疾病检测相关技术。其中,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等实验为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虽然在临床已经很少开展,但是有助于学生对理论课上学到的内容有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巩固、加深理解理论知识;并且,通过这些实验,能使学生加强对基本操作技术,以及必要的器材、仪器设备使用熟练度的训练。免疫血清的制备、纯化与 ELISA 法测定效价是综合性实验,设计的实验内容包括抗血清的制备、抗体纯化、间接 ELISA 法测定抗体效价几个部分。该实验能够把课程中不同章节相关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实验内容具有连续性、系统性,操作也相对较复杂,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思考、统筹规划、团队协作,考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乙肝两对半检测、梅毒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检测实验是临床免疫室开展的项目,我们通过导入临床病例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淋巴细胞的分离和检测、吞噬细胞的分离和功能检测这类实验是研究类实验基本操作,目前检验专业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后选择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这类实验也是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性实验。另外,专业教师与附属医院检验科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针对免疫学检验项目和仪器设备不断更新的特点,定期带学生去医院见习,让学生了解临床免疫检验的最新检测方法和发展趋势,使学生熟悉、了解临床免疫检验常用仪器的操作规程,从而避免了实验教学和临床脱节。

  1.2 强化基本操作医学检验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和相关研究及技术工作,因此我们着重强调学生必须要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术,专门在第一次实验课中开设了移液器的使用和离心机的操作的实验内容,给学生详细介绍了移液器的操作要点、影响加样准确性的因素,让学生理解并学会在精度要求较高的实验中如何最大程度的提高移液准确性;并从一开始就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不同型号离心机的使用注意事项和样本快速配平技巧。在一些基础性实验的内容中贯穿了对基本技术的训练,如不同规格的离心管、试剂瓶的混匀方法;在一些验证性实验中,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材料和试剂自行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包括倍比稀释、稀释度的换算、对照的设置等,这样的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完全设计好实验,学生仅机械化操作的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理解记忆和结果分析能力。

  1.3 加强生物安全培训内容以往,教师对实验安全的培训仅限于在第一次实验课时对实验室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的介绍。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对来自实验室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认识不足,视各种实验材料为普通物品,忽视了其生物危害。面对今后工作中随时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应该从学生的实验教学起加强生物安全培训 [5]。对学生进出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包括:进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书包、衣物、水杯等个人生活用品物品一律存放指定区域内;严禁在实验室进食、饮水和吸烟;出实验室必须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洗手;实验用品不准随意放置,要置于指定位置。对于实验课每一次实验内容中可能涉及生物安全的内容都加以强调,提高学生安全防护意识。临床检验科的免疫室对检验人员健康的威胁主要是患者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等阳性标本。需要向学生强调,日常工作中所有来自患者的血液、体液及接触过上述体液的物品都应视为具有传染性物质,接触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我们特别给学生培训了标本溢洒、职业暴露的处理程序、免疫检验阳性标本高压蒸汽灭菌处理、一次性吸头、吸管、离心管、注射器等医疗废弃物的使用处理等环节。

  1.4 注重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培养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科学严谨、规范操作的工作作风,每堂实验课中给学生讲解清楚注意事项,反复强调要认真仔细,操作要符合规范,实验的过程中设立对照,才能对于实验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强化责任心和质量意识,要对标本、对自己负责;最大程度的减少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干扰,避免差错过失。在实验教学中,渗透医德医风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免疫检验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 教学形式的改革在实验教学形式上,笔者引入了微课教学的方式,制作了 20 分钟的微课《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该实验是一个综合性实验,涉及的实验内容较多,包括免疫原制备、免疫方案选择、动物采血技术和抗血清的分离保存等方面,特别是颈动脉放血,技术难度大,对操作要求较高,通过微课制作,全面的展示了多抗制备的原理、流程、技术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微课视频形象直观,学生们可以反复观看。经过这次微课实验教学的实施后,访谈了部分学生,他们均反映微课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对课程内容更易于理解、对所学的知识具有更深刻的印象,对课后复习有较大帮助。后续我们还打算在更多的实验内容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

  3 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本门课程实验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包括平时成绩(30%)和实验操作技能考核(7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实验课回答问题情况,实验报告成绩等 [3]。实验技能考核在课程结束后最后进行,设置了十余个实验操作基本技术的场景。每个学生在老师面前现场随机抽题,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指定操作。评分标准包括实验材料的选用、操作正确与否、动手能力、熟练程度、仪器操作程序、实验台面整理等方面。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从一开始就加强练习,提高动手能力。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实验教学在免疫检验技术的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改革,培养基本功扎实、具备专业素养、能够胜任临床检验工作的新时代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华,汪洪涛,夏晓影,等 . 《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改进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1):3953- 3954.

  [2] 徐军发,吕世静,杨维青,等 . 《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尝试 [J]. 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913-915.

  相关推荐:有收录临床病例的杂志吗

文章标题: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及探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linchuang/4061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