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角膜异物分区分级的临床应用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9-04-27 13:59 热度:

   摘要:目的 研究对角膜异物分区分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0 月收治的 300 例角膜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其进行分区、分级研究,并在其基础上提出相对适用的记录方法,以此探讨对角膜异物分区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异物位置及深度分布情况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分布特点、区、级均有明显差异,治疗及预后不尽相同,选择分级、分区记录方法更有指导意义。结论 对角膜异物分区、分级记录方法能够准确依次定位,可有效为复诊时的后续方案制定提供依据,表达简单,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关键词:角膜异物;分区分级;临床应用;记录方法

  0 引言

  角膜异物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多因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细小碎屑刺入并留存于角膜内,导致角膜损伤,患者多感受为明显异物感,且存在畏光、流泪及眼睑痉挛等症状,因此该症多见于从事机械相关工作的工人,工厂工人的角膜异物以铁屑最多。临床研究证明,异物遮挡瞳孔可导致视力障碍,因此角膜受伤后其透明度明显减低,同时可见弯曲度失常或感染,因此需及时执行角膜异物检查,大多数角膜异物存留在角膜浅支或表面,但也有刺入角膜的深层者 [1-2]。本次研究我院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角膜异物分区、分级进行研究,并提出科学有效的记录方法,现将具体内容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眼科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0 月收治的 300 例角膜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其进行 分 区、分 级 研 究,并 在 其 基 础 上 提 出 相 对 适 用 的 记 录 方法,300 例患者中,男性 290 例,女性 10 例,年龄 15~45 岁,平均(23.5±4.5)岁,均为单眼角膜异物;致伤原因:爆炸及随风飞砂、农民田间劳动、工厂、工地角膜异物;300 例患者中,金属异物伤 260 例、非金属异物伤 40 例;单发性异物伤 290 例,多发性异物伤 10 例;排除先天性眼疾及其他神经功能障碍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定位积聚方法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放大 10 倍开展检查,将角膜分为三区,以Ⅰ、Ⅱ、Ⅲ表示,并将异物所在区域以罗马数字标识;Ⅰ 区以角膜中心点为圆心,以 1/3 角膜半径画圆;Ⅱ区以Ⅰ区外 2/3 角膜半径画圆;Ⅲ区以Ⅱ区外至角膜边缘画圆,选择 E 线为Ⅱ区上缘定点切线,E' 线为Ⅰ区下缘顶点水平切线,并根据异物的侵入方向、角度、深度等因素,结合角膜表层与异物的结构关系,将角膜异物分为 4 级,分别以 A、B、C、D 表示,分级标准:异物完全附着于角膜表层为 A 级;异物嵌入不足,且角膜厚度为 1/3,一端露出角膜表层时,判定为 B 级;异物嵌顿于角膜厚度 1/3~2/3 处,并一端明显露出角膜表层时判定为 C 级;异物嵌入角膜基质层内,未见露出角膜表层,或局部露出,但超过角膜厚度的 2/3,并未伤及眼内其他组织,将其判定为 D 级;详见图 1。角膜异物以 CFB 表示,左眼(L)、右眼(R),异物所在角膜方向分别以时钟定位,从 1~12 点进行表示,分析其异物伤类型。

  浅谈对角膜异物分区分级的临床应用

  1.2.2 治疗方法

  于裂隙灯下,选择异物铲与显微钳等清除异物,若异物为金属类,需选恒磁铁进行吸附,不同分级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A 级选择湿棉棒擦拭即可,B、C 级需选择异物铲进行剔除操作,D 级可切开浅表层,将角膜用磁铁吸附、镊子夹取,并执行分次剔除。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类型的患者均为金属所致,因此需在不引起炎症的前提下,予以适当的治疗措施,并根据治疗损伤情况,及时予以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不同区、级异物位置及深度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 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

  2 结果

  根据研究发现,异物位置及深度分布情况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见表 1。A 级异物伤愈后角膜均恢复透明状,B 级异物伤愈后存有部分不适感,对视力无直接影响;C 级异物伤愈后留有斑点,部分视力存在轻度下降的情况;D 级异物伤愈后存在明显白斑,视力受到明显影响,经 Placido 板检查,可见角膜散光症状;其中,Ⅰ区、Ⅱ区异物感对视力影响较为普遍,但Ⅲ区通常不影响视力。

  3 讨论

  角膜异物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眼部疾病,多指灰沫、金属碎块、木屑等异物进入眼内角膜所引发的一系列的眼科急症。随着工业发展,对高精度工艺的追求不断提升,因此近年来诱发角膜异物的因素逐渐增多,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浮动的灰尘、小昆虫、碎屑、工矿意外爆炸产生的碎屑、磨砂轮抛出的金属小飞块等,均为导致角膜异物的高危风险。角膜异物患者多表现为明显畏光感及流泪症状,同时还将导致其发生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在临床检测中,查见角膜表面有无异物,需用放大镜或裂隙灯显微镜才能发现,如铁质异物停留时间长,可在异物周围形成铁锈环;因其病症复杂,病理结构较为精密,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记录方法尤为重要 [3-4]。本次研究发现,角膜异物分区、分级记录方法可有效区分病理结构,为复诊时的后续方案制定提供依据,精准定位,表达简洁,记录方便,在临床上具有较为理想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 齐丽莉 . 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J]. 当代医学 ,2016,22(2):57-58.

  [2] 沈磊 , 秦书艳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的应用 [J]. 国际眼科杂志 ,2016,16(9):1723-1725.

  [3] 任 碧 辉 . 裂 隙 灯 下 角 膜 异 物 取 出 术 的 体 会 [J]. 中 国 保 健 营养 ,2016,26(9):94-95.

  [4] 田海霞 ,王建仓 ,苏鸣 ,等 .容易误诊的儿童隐匿性角膜异物临床报告 [J]. 临床误诊误治 ,2017,30(11):32-34.

文章标题:浅谈对角膜异物分区分级的临床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linchuang/4015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