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慢性肺心病护理体会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6-06-22 14:35 热度: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高,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人群,其中50~60岁年龄组为最高,约占患该病人数的40%以上。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发作次数,及时就诊以及合理用氧,实施整体护理,进行健康宣教对缓解肺心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杂志是我国当前唯一的以临床为主的专科杂志由全国知名的呼吸病、结核病专家许学受教授为创始人兼主编,是我国临床医生(肺科、内科、儿科、胸外科、肿瘤科、放射科等)的参考用书,也是临床医生学习交流的好园地、它反映我国呼吸系疾病、结核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进展与临床的实践经验。它拥有全国知名的呼吸病专家80余人为编委,不断为本刊撰稿,以“专家论坛”刊出,颇具特色。全国有25个大医院、防治院、研究院等为协作单位。

  探讨慢性肺心病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给予心理疏导,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加强基础护理,给予出院健康指导。结果 50例患者在治疗和综合护理后显效3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0%。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使患者自理能力增强,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肺心病患者均为200711~200902收治的住院病人,男38例,女12例,年龄42~83(平均51)岁,均符合我国肺心病诊断标准[1]。本组均因并发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而住院治疗。入院时X线检查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征象外,全部患者均有肺动脉高压征,如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 mm;右心室肥大征;心电图检查表现有右心室肥大的改变,如心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 +90,重度顺钟向转位,RVI+SV5≥1.05 mV及肺型P波,少部分还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图形。

  1.2 治疗与转归 本组50例患者通过积极抗感染、合理给氧、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症治疗和护理好转48例,死亡2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使病人产生恐惧、疑虑、烦恼、渴求等种种心理反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疾病,有时是工作忙而造成的紧张气氛,一时不能彻底解除病痛而引起的焦虑与恐惧心理,占病人总数的70%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深入心理沟通,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意义,多与病人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以优良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病人的信赖,使他们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患者要高度负责,处处为其着想,各种操作果断、利索,如遇紧急情况要沉着、冷静,言行上表示信心,丝毫不能流露出不利于病情的言语和表情。对有自持心理的病人,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好地发挥病人对治疗的主观积极性。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做好祛痰工作,使痰液易于咳出,通过适当的体位摆放,使受累肺段内的支气管尽可能垂直于地面,利用重力作用,促使肺叶、肺段气道内的分泌物引流,配合有效的咳嗽将分泌物排出,3~4次/d,5~10min/次,对痰多无力咳出者,应协助咳痰,防止窒息,对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配合超声雾化吸入及化痰药。

  2.3 饮食护理 患者因久病体质衰弱,热量及蛋白质消耗过多,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如米汤、菜汤、蛋汤、牛奶之类。不可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特别是花生萝卜干等食物更要严格控制。装有假牙者,嘱其睡前一定要取下,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长期呼吸道反复感染,喉返神经的咳嗽反射功能差,甚至麻痹,或咳嗽后反射迟钝,往往上述原因造成窒息或死亡。

  2.4 正确氧疗 肺心病抢救时合理用氧及观察疗效是主要措施之一。对纠正缺氧、抢救患者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氧浓度控制在25%~30%之间,直至呼吸平稳,紫绀明显减轻。要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氧疗的指导,避免出现氧浓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氧疗效果。

  2.5 急性加重期的护理 此期主要是由于肺部感染所导致的呼吸功能不全。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紫钳,伴心功能不全致全身性水肿。此期病情的特点是病情重、变化快,易合并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此期病人的护理是关键的一环。病人入院后立即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合理吸氧。病人虽未获得血气检查结果,吸氧是当务之急,但给氧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发生呼吸抑制,应采取低流量吸氧,为防止病人鼻黏膜干燥,应加湿化瓶,使氧湿化。

  2.6 生命体征和尿量的观察与护理 当肺部感染加重时,常合并右心衰竭、肺性脑病,患者出现少尿、呼吸频率加快、脉搏加速,甚至心律失常。重症患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临床表现为低血压、尿量减少、循环衰竭、神经系统紊乱等,所以应密切观察血压和尿量的改变。测脉搏要注意其强弱、快慢、有无早搏等。定期作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心电图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7 咳嗽咳痰的护理 我们可以根据痰的色、量、性来判断肺部疾病变化,同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各种措施,协助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1)监测痰量、颜色和粘稠度,在床边放痰杯,每天更换1次,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出血现象;(2)保持呼吸通畅,协助患者排痰,对清醒的患者鼓励其咳痰,无力咳出者,定时翻身拍背,促使痰液排出,必要时给雾化吸入,对昏迷患者,可采用吸痰器吸出痰液,如吸痰无效,痰稠堵塞气道致患者严重呼吸困难或窒息应立即做气管切开;(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适时开窗通风,冬季避免空气直接对流以防病人受凉。

  2.8 加强肺心病患者的夜间护理 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大脑皮质对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相对下降,患者肺通气不足,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发生或加重;由于夜间睡眠时,回心血量增加及膈肌上移,加重患者心脏负担;夜间睡眠时,患者痰液有可能不能及时咳出,有时形成痰栓,有导致痰栓梗阻引起患者窒息的危险。以上这些因素影响患者的病情,使危重肺心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夜间护士应做好床头交接班,了解患者日间病情变化、主要治疗、心理、睡眠及饮食情况,掌握常用的血气分析指标,以助于观察和判断病情如发现患者有头痛、意识恍惚、白天嗜睡、夜间兴奋等,为肺性脑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应加强持续低流量吸氧,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对于生命体征的观察,要勤于观察、仔细观察,及时、及早地发现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尤其是心电和呼吸的改变,及时报告医生,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有报道[1]54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QT离散度均超过正常范围,QT离散度的改变与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乃至猝死等相关,QT离散度越长,心肌复极越不一致,患者就越易发生心律失常。

  2.9 出院指导 出院时应做好卫生宣教,告知患者调整心态、稳定情绪的重要性,加强饮食管理,使其掌握防病治病的常识,鼓励坚持戒烟,防止受凉感冒,加强锻炼,指导患者学会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方法,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者接触,避免去人群聚集处或通风差的地方,遵医嘱用抗生素及支气管扩张剂,改进不良的生活习惯。定期门诊复查,以防复发。

  3 讨论

  慢性肺心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为常见,占80%~90%[3],导致肺心病急性发作的诱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肺心病由于长期缺氧,引起肺血管收缩、痉挛,导致肺动脉高压。慢性缺氧产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阻力随之增高,使肺动脉压进一步升高。缺氧、感染使血小板活化,导致血栓形成,肺微循环障碍,更加强肺心病的病理变化[4]。特别是老年肺心病病人,往往咳痰无力、反应迟钝,痰液不易排出,易导致气道阻塞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让患者取合适的坐姿,指导他们在吸气中进行快速短促有力的咳嗽,对咳嗽无力者给予必要的气管刺激,使其咳嗽。痰脓稠者给予雾化吸人,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多饮水,病情严重体衰无力排痰者,给予电动吸痰,一般从口腔吸痰效果较好。通过对肺心病患者有效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延缓了肺心病的发展,最大限度发挥现有的肺功能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路灏珠,李宗明.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78696.

  [2] 涂希祥.54例肺心病QT离散度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100.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91.

  [4] 唐学义,郑索歌,孙培宗.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及其与缺氧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7):400.

文章标题:临床治疗慢性肺心病护理体会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linchuang/3189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