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医学论文投稿论文范文下载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09-14 16:57 热度:

  【摘要】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中采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预防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及牵拉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手术的6000例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根据舒芬太尼用药剂量分为A1组(小剂量组4000例)、A2组(大剂量组1000例)以及A3组(对照组 1000例)。A1组给予罗哌卡因(0.5%,2 ml)+舒芬太尼(5 μg,0.1 ml);A2组给予罗哌卡因(0.5%,2 ml)+舒芬太尼(10 μg,0.1 ml);A3组给予罗哌卡因(0.5%,2 ml)。对三组患者术中寒战情况以及牵拉痛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A1组寒战发生率为12.5%(500/4000),低于A2组的15.0%(150 /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3组的55.0%(550/1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 组牵拉痛发生率与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A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为(9.01±0.48)分,A2组为(9.19±0.37)分,A3组为(9.15±0.45)分,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妇临床出现恶心症状、呕吐症状以及瘙痒症状等方面,A1组优于A2、A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过程中,三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对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患者,腰麻药物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能够有效减少麻醉后寒战的发生,可以有效降低出现牵拉痛的概率。

  【关键词】 核心医学论文投稿,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寒战, 牵拉痛

  在对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麻醉方式是椎管内麻醉,麻醉后临床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出现了寒战以及牵拉痛的情况,对患者自身的手术以及对其临床生命体征的监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为了能够有效缓解上述临床不良反应,本文主要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对其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的方法实施麻醉,临床获得的麻醉效果确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足月妊娠且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00例。年龄20~37岁,平均(26.5±3.5)岁;ASA分级Ⅰ~Ⅱ 级;体质量为54~80 kg;均无高危妊娠及术前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根据舒芬太尼用药剂量将所有患者分为A1组(4000例)、A2 组(1000例)与A3组(1000例)。所有患者到手术室后均采取保温措施,对手术室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温度最低为22 ℃~25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呼吸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实施麻醉前,开放静脉通道,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10~15 ml/kg)。常规吸氧,取左侧卧体位,选取L2~3间隙实施腰-硬联合穿刺,注射腰麻药物的时间为10 s,硬膜外向头端置管,深度3 cm。A1组给予罗哌卡因(0.5%,2 ml)+舒芬太尼(5 μg,0.1 ml);A2组给予罗哌卡因(0.5%,2 ml)+舒芬太尼(10 μg,0.1 ml);A3组给予罗哌卡因(0.5%,2 ml)。麻醉完成后改换为仰卧位[2-4]。

  1.3 观察指标

  (1)三组患者出现寒战以及牵拉痛的情况;(2)患者手术前、用药后以及完成手术后血压、心率、心电图、呼吸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3)出生后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的情况[5];(4)观察三组患者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评价标准

  对三组患者的感觉阻滞平面进行测定,主要采用针刺皮肤法的方法。患者临床寒战的情况主要根据0~3级进行评分,0级:患者临床未出现寒战的情况;1级:患者临床出现轻度寒战的情况,面部以及颈部出现了纤维抽动(轻微)的情况,患者上肢无随意性运动,但心电图表现为干扰情况;2级:患者出现了中度寒战的情况,部分患者肌群出现了极其显著颤抖的情况;3级:患者出现了重度寒战的情况,且全身出现了大群肌肉抖动的情况[6]。利用VAS评分方法表示患者牵拉痛的情况,0分:表示无痛;1~3分:疼痛程度为轻度;4~6分:疼痛程度为中度;7~10分:疼痛程度为重度。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1组寒战发生率为12.5%(500/4000),低于A2组的15.0%(150/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3 组的55.0%(550/1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牵拉痛发生率与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A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A1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为(9.01±0.48)分,A2组为(9.19±0.37)分,A3组为(9.15±0.45)分,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妇临床出现恶心症状、呕吐症状以及瘙痒症状等方面,A1组优于A2、A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麻醉过程中,三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对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1 三组患者牵拉痛发生情况比较 例(%)   组别 无痛 轻度 中度 重度

  A1组(n=4000) 3000(75.0) 900(22.5) 100(2.5) 0

  A2组(n=1000) 740(74.0) 250(25.0) 10(1.0) 0

  A3组(n=1000) 150(15.0) 250(25.0) 300(30.0) 300(30.0)

  表2 三组产妇不良反应评分比较 分

  组别 恶心症状 呕吐症状 瘙痒症状

  A1组(n=4000) 5.3±0.6 3.6±1.5 4.2±1.1

  A2组(n=1000) 9.2±0.5 8.3±1.2 7.9±1.9

  A3组(n=1000) 8.9±0.6 8.9±1.1 7.8±1.8

  表3 三组组麻醉过程中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的比较情况

  组别 时间 平均动脉压(mm Hg) 心率(次/min)

  A1组(n=4000) 术前 92.9±6.1 83.7±9.8

  注药后1 min 89.3±8.4 87.5±13.3

  注药后3 min 80.8±10.6 86.5±18.6

  注药后5 min 78.6±12.4 83.7±12.9

  注药后10 min 77.5±8.1 82.2±16.9

  术毕 79.4±7.8 80.6±9.9

  A2组(n=1000) 术前 93.9±8.7 79.5±11.9

  注药后1 min 87.5±9.6 79.4±12.9

  注药后3 min 82.8±11.8 78.8±11.2

  注药后5 min 76.9±15.5 83.4±11.8

  注药后10 min 81.8±13.6 79.4±10.9

  术毕 82.5±11.2 85.1±10.2

  A3组(n=1000) 术前 93.9±8.6 79.6±11.8

  注药后1 min 87.7±9.6 79.5±12.7

  注药后3 min 82.9±11.9 78.7±11.1

  注药后5 min 76.7±15.6 83.5±11.7

  注药后10 min 81.7±13.7 79.5±10.8

  术毕 82.6±11.3 85.2±10.1

  3 讨论

  舒芬太尼属于阿片类药物(高脂溶性),是芬太尼的一种衍生物。其脂溶性非常高,可以有效经过患者的血脑屏障以及患者的神经细胞膜向患者的头侧进行扩散,同患者的脊髓以及较高中枢中阿片受体进行结合,从而显著增强患者的临床镇痛效果。此外,此种药物可以促使患者的肾上腺素以及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过多的释放,从而防止人们出现强烈的寒战反应,并且可以增多人们的产热量。

  对于阿片类药物,其药效的发挥同受体具有的亲和力以及有效到达受体的相关部位具有的能力,存在非常大的关系。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药物进行比较,其针对μ受体具有的亲和力要强最小7倍,最大为10倍。因为其表现了较高的脂溶性,能够有效经过患者的硬脊膜以及蛛网膜,最后进入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同患者的原位脊髓阿片受体进行结合,最终充分发挥药物自身的功效。与芬太尼相比,其表现的镇痛强度为其5~10倍。针对患者发挥作用的时间为芬太尼药物作用时间的2倍。

  围手术期患者出现寒战的原因非常多,对患者进行手术消毒、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输液、利用冷盐水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冲洗、手术环境温度过低以及手术过程中失血过多,都会导致患者寒战。通常认为,寒战主要指的是麻醉后,患者中心体温下降表现出的一种生理反应,主要包括体温调节型以及非体温调节型。在对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的过程中,因为神经阻滞作用将患者神经传出功能以及神经传入功能阻断,此外使患者外周血管出现了扩张的状态,都会造成患者中心体温降低,进而导致寒战。而对于牵拉痛,其主要是由于患者椎管内阻滞麻醉平面不能够对牵拉反应进行有效抑制造成[7-8]。

  在进行本次的研究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麻醉时,所有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等方面,也均无明显差异性。针对三组新生儿进行Apgar进行评分发现,患者在临床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且在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方面,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患者临床表现出牵拉痛的概率方面,组间也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本研究发现,A1组在诸多方面的表现均明显优于 A3组。舒芬太尼为阿片类镇痛药,具有较强的脂溶性,易于通过患者神经细胞膜以及患者的血脑屏障。在蛛网膜下腔对患者注药后,向头侧扩散,同患者脊髓以及高级中枢中的阿片受体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将局麻药物的镇痛药效增加。与此同时,对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使患者的交感神经中枢产生兴奋,使患者的肾上腺髓质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强,进而使肾上腺素以及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从而产热增加,能够有效抵抗寒冷。对于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在患者椎管内进行麻醉,能够成功防止患者出现寒战的情况,并且见效快。

  综上所述,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的方法实施椎管内麻醉,能够有效防止剖宫产手术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出现寒战的情况,并且降低牵拉痛的发生率,临床具有广泛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文锋,蒋建平,钟东海,等.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3,1(20):105-106.

  [2]贾杰.舒芬太尼对剖宫产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效应的影响[D].广州:广州医学院,2009.

  [3]罗小会.在小剂量罗哌卡因剖宫产腰麻中鞘内舒芬太尼合理剂量的探讨[D].长沙:中南大学,2009.

  [4]徐小雷.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D].吉林:延边大学,2012.

  [5]李满新,高彬.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丁卡因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J].海峡药学,2013,2(15):44-45.

  [6]梁伟.舒芬太尼在产科麻醉与镇痛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1,8(15):123-125.

  [7]贺海丽,权哲峰,池萍,等.剖宫产术中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剂量[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2(1):569-570.

文章标题:核心医学论文投稿论文范文下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linchuang/2271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