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异常脑电图

所属栏目:基础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6-06-21 13:58 热度: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常常伴有脑电图(EEG)的异常,以青少年多见,起病急骤,病变直接损害脑细胞功能。在不同的病期可有不同的EEG表现,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尤其在早期没有特异性。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原《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济宁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亚洲行为医学领域唯一学术期刊,也是中国首份以脑科学命名的学术期刊。2009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变更为现刊名(ISSN 1674-6554,CN 37-1468/R)。

  脑电图(EEG)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预后估计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文对43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异常EEG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43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31例为EEG异常,异常率为72.1%。其中,轻度异常13例(41.9%),中度异常11例(35.5%),重度异常7例(22.6%)。治疗1个月后,13例轻度异常EEG全部恢复正常;18例中、重度EEG异常者,有13例复查EEG,其中恢复正常11例,轻度异常和中度异常各1例。结论 EEG作为一种实验室检查手段,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和预后估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脑电图应用为临床上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提供了参考,由于它无创、安全、方便、价格适中,也易被患者接受,可作为临床诊断和观察病情变化的一种有效的检查评价方法。现将200801~200902我院收治并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患者共43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3~22岁,4~14岁35例,>14岁8例。临床上有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以及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嗜睡、昏迷、抽搐及肢体瘫痪等不同表现。本组病例中,有4例伴有精神症状,大部分有感冒、发热前驱症状,均经实验室血象、脑脊液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脑炎。

  1.2 方法 本组采用国产16导联EEG仪,按国际EEG学会标定的10~20系统电极安放法,时间常数为0.3,虑波为60Hz,标准电压50UV=5MM。每例进行单极和双极导联记录,单极导联描记以平均电极作为参考电极,清醒患者作睁闭眼三次,过度换气3min,描记时间不少于20min。

  2 结果

  EEG 43例中,正常EEG 12例,占27.9%,在31例(72.1%)异常EEG中,轻度异常13例(41.9%),表现为α波节律性减弱,5~7 Hzθ波呈短程发放,偶有局灶性2~3 Hzδ波活动,以前半球明显;中度异常11例(35.5%),表现为α波节律解体,4~7 Hzθ波活动呈广泛性、弥漫性出现,部分杂以少量2~3 Hz δ波活动及少量局限性棘波、尖波、棘(尖)慢复合波;重度异常7例(22.6%),表现为广泛持续性1~3 Hz中或高波幅多形性δ波活动,其中,暴发性棘波、尖波、棘(尖)慢复合波4例,局限性、不对称性高波幅δ波活动3例。异常脑电波散布部位大多局限于大脑额部、颞部,以中央区为主,顶枕部次之。转归治疗1个月后,18例中重度EEG异常者,有13例复查EEG,其中,恢复正常11例,轻度异常和中度异常各1例。

  3 讨论

  脑电图是反映大脑功能状态的指标,是对脑功能最直接的反应,但它只能反映脑功能的一个方面。脑电图是对脑细胞所产生的电位差通过仪器放大10万倍后经头皮记录下来[1],所以对临床诊断有实用意义。EEG是一项经济、简单方便、可重复检查而又对人体无创伤的高灵敏度检查方法,能客观地、动态地反映大脑的功能状态。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以儿童居多的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2],病变大部分以弥漫性为主,少数为局限性,主要病理改变为脑实质。文献报道:病毒性脑炎的EEG异常率极高,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主要表现为α波减少,频率减慢和有时可出现连续性或阵发性发作波,散在θ波,最后形成4~7 Hzθ波为基本节率。病情发作较重时表现为广泛或弥漫性高波幅δ波和θ波,部分患者可出现阵发性δ高波幅节率,极期也可在脑部病变最严重的部位出现间歇性平坦波或暴发性抑制电活动[3]。这种局限性慢波和特殊性电活动可呈游走性出现,有时表现这一侧为重,而有时表现另一侧为重,往往随着治疗好转EEG有相应改变。本组7例EEG重度异常患者临床症状都比较重,伴有意识障碍,其中4例反复发作抽搐。有报道认为意识状态越差,病情越重,EEG异常率越高,异常程度愈明显。病情越轻,EEG异常率越低,异常程度愈低,越易痊愈,预后较好。即EEG结果与临床症状、大脑病变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对预后评估有参考价值。

  病毒性脑炎其病理变化多为弥慢性或局限性组织水肿,一般病程在2周左右,随着临床症状恢复,脑电图亦逐渐恢复正常。病毒性脑炎的异常EEG改变随着病情的转归大部分能恢复正常,本组13例轻度异常EEG全部恢复正常,18例中、重度EEG异常者有13例复查EEG,其中,11例恢复正常,2例分别存在轻度异常和中度异常。这进一步说明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的严重性和长期性,也说明EEG比临床症状敏感,有必要做长时间的EEG追踪观察。

  EEG作为脑功能最直接的反映,对于脑细胞功能的测定比任何其他方法都优越,它较早、较准确地反映了脑组织受损情况,可作为了解脑细胞损害的指标,头颅影像学检查的费用昂贵且早期阳性率低,不适宜作为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的常规检查手段。EEG检查费用低廉,而且EEG检查无创伤性,无痛苦,患者容易接受。EEG虽然不能作为直接确诊的手段,但对疑似病例及早行EEG检查有助于确诊,治疗过程和恢复期的动态观察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实施治疗,对患者能及时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梅欧医院神经科. 梅欧医院神经科检查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79380.

  [2] 蔡方成.关于小儿脑电图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4):260268.

  [3] 黄远桂,吴声伶.临床脑电图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43246.

文章标题:病毒性脑炎异常脑电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jichu/3186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