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职称论文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所属栏目:基础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10-16 16:04 热度:

  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当高血压患者伴随脑实质出血的情况下,就会使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生改变,并且伴随着各种临床症状的发生,导致死亡和致残现象的发生。其中CT 影像检测就是一种常用的手段,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CT影像与预后具有密切相关性,下面我们将以1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性展开详细的探讨,现报道如下: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预后和CT影像相关性。方法以115例2012.1.1.~2014.1.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头颅CT检测,同时对患者的脑干和脑室血肿量进行计算,并对预后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以上 115例患者在接受CT影像学检查之后,脑室出血量在15 mL以下的患者有75例,出血量在15ml或15mL以上的有40例,其中前者的死亡率为40%(30/75),后者的死亡率为62.5%(25 /40),由此可见,患者的死亡率随着脑室出血量的增加而升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干出血量在5 ml以下的患者有65例,其余50例患者的脑干出血量均在5 ml或5 ml以上,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38.46%(25/65)、60.00%(30/55),由此可见,患者的死亡率随着脑出血量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检测,借助CT检测手段,具有迅速和便捷的优势,同时对于患者的预后评估效果较好,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医生职称论文,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预后相关性

  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以115例2012.1.1.~2013.1.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头颅CT检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47例,患者的年龄在4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2.5岁,并且所有患者均满足临床诊断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标准,根据患者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右侧基底节区、左侧基底节区出血,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

  2.方法

  (1)CT 检查的方法首先进行CT扫描机的参数设定,取200 mA和120 kV,矩阵是512×512,对患者的肘部采用高压注射器将碘海醇(50mL)静注,注射液的浓度为300 mg/L,在将扫描向后延迟5s,随后再进行长达50 s的持续性扫描,并将速度控制在1 r/0.5s,对患者肿块的体积以及原发血肿部位等进行密切的观察。

  (2)计算血肿量在对患者实施CT 扫描之后,以CT影像学图像作为血肿体积测量的重要依据,并且对患者脑室和脑干出血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记录[1]。

  (3)具体的治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呼吸道的管理,使呼吸道时刻保持通畅性,使患者的血压得以有效的控制,并保持与160/100 mm Hg左右,并且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如依那普利等,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脑水肿症状,同时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有效的降低和控制,并将脑保护剂适当的给予患者 [2]。

  3.治疗效果的分级

  以美国日常行为能力量表为参照依据,评估患者的日常行为功能,并采用百分制,并将其分为五个等级,一是评分在20 分以下的完全残疾型患者,也就是生活完全依赖于他人;二是评分在20~40 分之间的重度功能障碍型患者,该类患者的生活对他人有明显的依赖;三是评分在40~60 分之间的中度功能障碍型患者,该类患者的基本生活依赖于他人的帮助;四是评分在60~80 分之间的轻度障碍型患者,该类患者的基本生活基本能自理;五是评分在80 分以上的良好型患者,该类患者的基本生活完全能自理。

  4.统计学方法

  对调查的患者的各项情况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和处理,以Kplan-Meier检验组间比较,当P<0.05的情况下,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以上115例患者在接受CT影像学检查之后,脑室出血量在15 mL以下的患者有75例,出血量在15ml或15mL以上的有40例,其中前者的死亡率为40%(30/75),后者的死亡率为62.5%(25 /40),由此可见,患者的死亡率随着脑室出血量的增加而升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而脑干出血量在5 ml以下的患者有65例,其余50例患者的脑干出血量均在5 ml或5 ml以上,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38.46%(25/65)、60.0%(30/50),由此可见,患者的死亡率随着脑出血量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和脑干的具体出血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患者脑室出血与预后情况(例)

  表2:患者脑干出血与预后情况(例)

  三、结论

  在以上研究中,我们为了有效的提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促进预后效果的提升,采用了CT 检查手段,该技术具有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势,并且通过影像图像还可以计算得出血肿量,以此来对预后效果进行评估,并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当患者的脑室和脑干出血量在5 mL与出血量在15 mL或者是15 mL以上的情况下,患者的死亡率差异较为显著,并且得出以下结论:患者的死亡率与出血量呈正相关性。

  参考文献:

  [1]王德江,赵继宗,王 梅.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成本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09,8(2):127.

  [2]周剑, 周楠 , 候欣怡等. 高血压脑出血 CT 影像与临床预后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1,27(1):1-4.

  [3]张筠,张以忠,谷景先,等.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早期死亡[J].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14):150-151.

文章标题:医生职称论文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jichu/2316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