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学论文范文论针灸学对国外的影响

所属栏目:基础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04-14 13:59 热度:

  论文导读:针灸疗法自公元562年传人日本,就开始了它在日本的风风雨雨,盛衰更替。尤其在西洋医学东传后,其对针灸医学的冲击以及针灸医学在此基础之上的革新,无不对当时的中国同仁以启迪,现回顾并评价近代日本针灸学术,以作为针灸学科现代化研究的引玉之砖。

  关键词:针灸学对外影响,针灸学精神

  1日本针灸医学回顾

  1.1日本针灸学的沿革日本针灸医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其一,是全盘吸收阶段。以吴人知聪携《明堂图》到日本为标志,中国针灸医学东传日本,尤其在日本颁布了《大宝律令》后,在制度和学术上,出现了要求全盘学习唐朝体制的官方行为。日本的针灸学术,在针灸基本理论、针刺法、穴位和灸法等方面,都忠实地继承了中国隋唐针灸医学。其二,是演滋发挥阶段。安士桃山时代,出现了人江赖明、吉田意休、匹地喜庵、御园意斋等针灸名流,他们开设针灸医学所、针灸医学馆(即针灸专科),授徒随诊,在临证中,对《丙经》、《甲乙经》等传统医籍,产生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会,并逐步产生了互不相同的临床风格,一如中国的“金元四大家”。此阶段最负盛名的,当然还应首推江户时代的针灸医家,代表人物山杉和一,在针灸学术研究、临床实践、针灸教育和针术创新方面,均有突出的成就。其它如藤木成定、管沼周圭、御园中渠、石坂宗哲和坂井丰作等人,在临床、针法、定穴、刺穴等多方面均有创见,各家均不乏上乘巨著,使日本的针灸医学摆脱了单纯模仿中医医学的发展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特色,并在江户时展定型。其三,中西汇通阶段:早在安士桃山时代,西方医学就开始渗人了日本,巧56年,就有传教士以外科医生的身份,为病人治疗并传授医术。1591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荷兰医学便堂而皇之的进人了日本的医界,被称为“兰医”。到17世纪初,“兰医”在日本广泛传播,西洋医学成为正统医学,影响到了日本本土医学的生存,于是产生了汉方医与西医之间的矛盾和对立。而随着德川幕府的倒台,明治时代的开始,新医学体系由美国等国家传人日本,从而开始了直到今天延绵百余年的西医与汉方医的争斗与协调,融通与对立的历史。

  1.2近代日本针灸医学与西洋医学的争锋’日本针灸医学与西洋医学的争锋,从西洋医学一传人日本即开始了。其中大致经历了折衷、抗争和改革3个阶段。人们在发现西洋医学优越性的同时,也发现了汉医和兰医两者的差别,因此,汉医们以倡导“汉兰折衷”为主调,试图在西医和汉医之间进行互释和汇通,缩小并化解这一差别〔‘〕。“针圣”山杉和一的学生石坂宗哲在他的《针灸说约》、《针灸知要》和《针灸十二条提要》里,从理论上对荷兰医学与《内经》的医学思想进行折衷,颇有新意。这是汉医与西洋医学交遇的最初阶段。兰汉融合在促进汉医发展方面并未有多大的建树,倒是加速了西洋医学在日本的传播。1875年明治政府“灭汉兴洋”的方针,几乎使汉医陷人绝境。与西洋医学的交锋结果,政府停办了幕府的“医学所”、“医学馆”等,汉医刊物也被停办,汉医从业人数锐减。尽管有不少国内汉方界的泰斗据理力争,汉医救亡的请愿运动此起彼伏,但终未能获得汉医的合法地位。1883年发布的《医师法》规定,汉医必须经3年以上系统的西医教育,再通过西医科目考试,方可获得开业行医资格,这使得汉医处于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这一时期,日本针灸医学正处于传向西方的全盛期,但西方对针灸疗法,仅是出于好奇,并未获得普遍接受,更谈不上把它作为一种科学进行研究。这是日本汉医与西洋医学争锋的第二阶段。汉医界的多次抗争,并未使针灸医学在国内获得合法的地位,为了生存,日本的针灸医学主动地进行了自身的革新。在汉方医学遭受厄运的年代里,有识之士对汉医进行重新认识,在低谷中寻求着汉医的发展道路。经过多年的孜孜以求,终于迎来汉医在昭和初年的复苏图。医学博士三浦勤之助在明治35年(1902年)发表《针治的科学研究》,京都帝国大学教授青地正德氏发表《灸治的本体》,两书系统介绍针灸疗法的治疗作用,引起了医学界的震动。明治科年,日本内务省颁布全国设立实验制度,特设6人组成的调查委员会,对灸法实验研究加以管理,以促进针灸原理的研究。明治末到昭和初年的针灸原理研究,使医学界开始重新认识针灸的临床价值闭。在政府的强压和排挤下,针灸医学得以生存的基本支柱是临床疗效,同时针灸机理研究带动了现代生理学的研究。压力之下,日本的针灸医学实现了变革与更新,较为彻底地打破了江户时代既成的学术局面,在与西洋医学结合的道路上作出了不少探索和尝试。由于研究和探索过程中反复的否定之否定,故呈现日本针灸学术界“科学派”与“古典派”并存的局面。

  2日本针灸医学的评价

  今天我们认识的日本针灸医学是揉合江户时代针灸和针灸近代科学研究成果的杂合体,在与庞大的西洋医学体系的生存竞争中,日本针灸医学已脱胎换骨,走向以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武装的、试图与西洋医学进一步互释的艰辛道路。特殊的历史,造就了日本针灸医学的独特之处。一般地说,日本的针灸医学有如下特点。

  2.1改良性改良,实际是基于便利于临床运用目的的创新,日本针灸学在针灸基础理论、取穴、刺法等诸方面,均进行了改良,使针灸学术向着实用、易掌握、更易于被现代医学原则所认可的方向发展。基础理论上,日本针灸医学走上了两个极端,一方面,出现了提倡针灸以古典为基础的针灸复兴;另一方面,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古典理论各取所需者,以营沼同圭为代表,他的《针灸则》一卷,将常用穴位省略至70个,力主从传统的种种栓桔下解放针灸,批判当时的主流针灸理论,倡导“实证亲视”,用实证的方法进行针灸治疗,对后世针灸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输穴学上,主要体现在独特而简便的取穴法和对传统禁针、灸穴的态度上。倔元厚《隧输通考》是江户时代最著名的愉穴学著作,旁征博引,内容宏富,考证严谨,是针灸科学宝库中的一笔重要财富。日本医家还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穴,如泽田健的“命门”、“京门”,“四灵穴”等,并积累保存了一些穴位的“和俗名”资料。刺灸法上,在日本针灸史上,有著名的“三大针法”川,其中的燃针法,是中国大陆所传之法;打针法,为御园意斋所创;管针法,为山杉和一的发明。三派相互争鸣,将针法愈演愈繁。然其初衷只是为了简化针刺手法,使之易于掌握运用,同时收到减轻疼痛的效果。此后,还有宫策仲胁的太极针、五方针,坂井丰作的横刺地平针,藤井秀孟的小儿针等,均是对针法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灸法,日本针灸医家的改良尤为突出,其中的后藤良山和香川修庵号称“灸家”,把我国明代《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和《类经图翼》中的灸疗方法发展至极高的水平,后藤的传人后藤椿庵的《艾灸通说》对艾住制法及大小、灸数多少、灸法异同、脊骨长短、点位狭阔、灸疮要法等均作了详细论述。在操作上删繁就简,务求实用。其时三宅意安等人总结了日本的民间灸法,他的《灸丙盐土传》记载有日本四花灸法、五花灸法、五别灸法、鬼哭灸法、九耀灸法、五条灸法、八华灸法、后藤五极灸法等,极大地丰富了灸法的内容。部分针灸方法还传人中国大陆,为当时的针灸师所喜爱。

  2.2折衷性所谓折衷性,主要表现在日本针灸学术中中国传统医学与日本民间实践经验的兼容性,以及针灸医学对东西两方医学学术的兼容性,而后者则更为突出。

  2.3科学性日本针灸学术的科学性,主要反映在它具有良好的科学包装,即用现代西方的思维和方法,对针灸学术中的基本概念、技术和疗效进行研究和必正,以期获得更准确、更易于再现的临床疗效囚。出于对传统针灸学术的重视和珍爱,一大批日本西医专家如后藤道雄、石川日出鹤丸、三浦谨之助等进行了非常艰苦的研究。在经络实质研究、经穴形态研究、灸疗和针刺对神经、免疫、血K‘、Na+、C扩十、M扩十以及激素水平等体内生化指标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近代针灸研究领域激起了轩然大波,学术反响强烈。

  3结语

  “观史可以鉴今”,纵观近百年来日本针灸的发展历史,对我们针灸研究颇有启迪。当然,即使今天,我们尚不足以完全说清针灸的机理,但从前人的成绩和教训中汲取经验,探索更理性、更有价值的研究道路,则是十分必要的。

文章标题:基础学论文范文论针灸学对国外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jichu/2053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