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协奏曲《山水》艺术解读

所属栏目:音乐论文 发布日期:2022-06-27 08:56 热度:

   古筝曲《山水》顾名思义描写的是美丽动人的山水景色。山依偎着水,水映照着山,静静的和谐,淡淡的孤寂。闲散的心境一如人生,慢慢的把岁月怀念,静静如水,淡淡如山。在整肃庄重之中,凭空在天地间撑出一段阳刚之气。而水的娇柔多姿,如丝带般缠绕,或似云雾般缥缈,或如珠玉般飞溅,或似林间小路般清幽是因有山的呵护。而山解水意,水伴山行。犹如一对情深意切的情侣,互为知音,形影不离,心心相印。

古筝协奏曲《山水》艺术解读

  一、筝曲《山水》的概述及创作背景

  古筝曲《山水》创作于1999年(民族管弦乐伴奏版),是现代杰出作曲家顾冠仁老师的经典代表作,全国首演由古筝演奏家罗晶老师完成。后来为了方便演奏者演奏,2001年改编为钢琴伴奏版。该作品一经问世,其浓郁典雅古朴的音乐风格、古筝与伴奏的相互配合、中西结合的调式特色、富有新意的创作理念,赢得了古筝界的一致好评。

  (一)作曲家顾冠仁简介及创作风格

  顾冠仁,一位在民族器乐创作领域中的著名作曲家,他在中国民乐界具有十分重要及广泛的影响力。顾冠仁老师创作的音乐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既有传统性,又有现代性。他的许多作品风靡国内外,经久不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他勇于创新赋予音乐作品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人们的广泛赞誉与好评。不仅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民乐的魅力,更展示其音乐创作风格、艺术高度与社会价值。四十多年来他一直追求着自己的创作风格与理念,经老师创作改编的作品约一百五十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同时,他还善于创作不同风格与体裁的作品,各种中国民族乐器都能涉及,并且运用了新的乐队方式。主要作品有:琵琶协奏曲《花木兰》(1979);合奏《将军令》(1984);古筝与乐队《山水》(1999);民族管弦乐《春天》组曲;大型民族管弦乐《岁寒三友———松、竹、梅》;中阮协奏曲《塞外音诗》;弹拨乐合奏《驼铃响叮当》等。在顾冠仁老师的这些作品中充分地展示了其在中国民族器乐创作领域中的才能与风采。

  (二)筝曲《山水》的创作背景

  每一个国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形式,像在西方国家,他们的文学形式就是小说、歌剧,等等,这与他们的文化氛围和思想观念是分不开的,在我们的东方国家,有着很多自然美丽的景观,古时候仕途不顺的诗人会寄情于山水,游览祖国大好山河进而写出很多优美动人的山水诗篇,因此就衍生出了相应的山水文化。山水文化指的就是以山水为主要的描写对象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的文化形式,像山水诗,山水画等,山水文化也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带有很强的独特性和地域性。古筝曲《山水》创作背景正是如此,山解水意,水伴山行,巍峨、缠绵、空灵......此曲运用古典浪漫的音调,结合非常规定弦带来的五声叠置音响,让筝曲中的景色变得更加雄伟壮观,描绘了江南绚丽多姿的山水景色。作者顾冠仁老师出生于江苏海门,它是一座被江海环绕的城市,东揽黄海,南依长江,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因此有“江海门户”的美称。古筝曲《山水》正是表达出了作者内心对于自己家乡海门的热爱之情。演奏此曲时,演奏者好似挥笔洒墨的画家,正在描绘出一幅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

  二、筝曲《山水》的音乐风格及演奏分析

  顾冠仁老师通过民族乐器古筝来展现“山”与“水”的形象,就如同通过水墨来展现国画的特色一样,古筝具有浓郁、古典和深厚的民族特色,而正是其特色符合了作曲家的创作初衷。浑厚而优美的旋律与音色,描绘了雄伟苍劲的山峰;细腻有层次的按滑与刮奏,刻画出来了潺潺流水的不同形态,由潺潺流水直至汇成江河湖海的壮丽景象。

  (一)筝曲《山水》音乐风格及段落分析

  顾冠仁老师希望古筝曲《山水》整首作品的音乐风格既是传统的又具有现代风格,且又能够展现新颖和发展的理念,体现现代人的精神风貌,注重保留中国元素的同时,又借鉴了西方音乐的作曲手法。所以在古筝传统五声音阶的基础之上,采用了非常规的定弦方式,又在独奏的基础上添加了民族管弦乐队伴奏和钢琴伴奏。因此《山水》这首作品既有传统性,又有现代性。整首作品看似是对“山”与“水”的描绘,实则是传达作者以及国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1]古筝作为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它大多运用的是五声调式音阶,弹七声调式音阶时其他的两个音需要通过左手按弦演奏出来,顾冠仁老师考虑到这一方面,创作乐曲时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采用了非常规的定弦法,这种定弦是由不同调式的四组五声音阶组成,既保持古筝传统的演奏技法及调式特色,又能在调性、调式上给予补充。从谱中的定弦可以看出来,它是由不同调式的四组五声音阶构成的,分别是:D宫调式、D徵调式、D商调式和D羽调式,从而形成了D宫、G宫、C宫、F宫这四种不同的调性的音阶排列。[2]作者突破创新地将中国传统调式与西方的调式体系相结合。这种独特的定弦模式使得乐曲在保留筝曲传统韵味的同时,还增添了几丝现代气息,令人耳目一新。作品的曲式结构为民乐常用的复三部曲式,也就是A-B-A’三段体的形式。第一部分主题低沉古朴,第二部分主题活泼跳跃,最后一部分又回到最开始的意境表达,像给作品做最后的点睛与升华。《山水》是由引子、慢板、快板、散板、慢板以及尾声组成的乐曲。引子由十一小节构成(1—11小节),速度为Temporubato自由速度即慢起渐快,乐曲以高音区的小花指接双滑开始,开始的力度为mp中强并且逐渐加强(谱例2),大量花指接单音技法的运用,将涓涓流水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将作品定弦中D宫、D徵、D商和D羽的调式调性一一弹出,这样既突出音乐主题,又将作品的音乐风格展现开来。引子之后为慢板A段,由第12小节开始音乐形象为“巍峨高大地”,速度为40。其中第一乐句(12—19)是乐曲的主题,旋律集中在低音区,音调古朴典雅,表现出高山的巍峨壮观。第二乐句(20—27)是用泛音演奏的与第一句一样的主题旋律,泛音可以弹出透明清亮的音色,与第一乐句的低沉古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音乐更加具有层次。第三乐句(28—45)的音乐节奏旋律发生了变化,由前面在低音区演奏的悠扬的旋律发展成遥指加六连音的进行,之后钢琴开始作为主旋律出现,而古筝则开始作为伴奏与钢琴相配合(谱例3),达到一种相互呼应、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谱例3:39—45小节B段速度为132每分钟,是快板部分。该段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46—69小节。在四个音为一组的左手旋律的基础上加入右手的有颗粒性、欢快的旋律(谱例4),具有现代音乐的风格,使音乐变得活泼而富有生气,左手的音看似无变化,实则是在配合右手的旋律,使其加强了音乐色彩的变化;第二部分是76—88小节。西方作曲的手法展现在其中,例如:复调和和声的手法。钢琴为主旋律,古筝用快速指序相呼应,这段为D羽调式。第三部分是90—112小节,与快板第一段相同。谱例4:46—49小节快板第一句A′段为慢板的再现并进行了缩减,速度为44(谱例5),相比全曲第一段的慢板少了泛音的段落,力度上相比之前要稍微减少一点,情感上要更为浓厚深沉。进而使音乐风格和意境更为深沉、古朴、浓厚,使全曲达到了升华。谱例5:122—130小节再现段第一句

  (二)筝曲《山水》的演奏分析

  筝曲《山水》的演奏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通过演奏就能发现全曲始终把旋律放在主要的位置,因乐曲体现出的是中国的山水文化和民族性,所以在音乐表演方面更应该花点心思。不仅如此在演奏技法上作者也做出了突破与创新,丰富了双手演奏技巧,增强了古筝的表现力,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推进了古筝演奏技巧的发展。1.引子引子部分节奏较为自由,有大量的刮奏与双滑,因此要注重音乐的层次感才能演奏的不单一。因此要更为注重音色、速度、力度和气息的变化。首先在音色方面,古筝的高音清脆明亮、中音柔和以及低音浑厚,所以要想把引子里想要描绘的山涧流水的画面演奏出来就必须要合理掌握各个音区的音色,演奏出柔美平静的意境,在速度和音色上避免拖沓和暗淡。其次在力度方面,强弱变化对刮奏的层次感和流动性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在气息方面,引子是全曲的第一段,因曲子的意境:缓缓流水在山涧中流出,周围是巍峨高大的山峰。所以在演奏时气息抬升一定要平缓放松并且情绪波动不要太夸张。只有将旋律演奏得像说话一样自然,才能表达出筝曲《山水》中特有的朴素、生动和优美。2.慢板作品的慢板中,运用了传统的演奏技法,如右手有大量的刮奏、夹弹大勾搭,而左手则是按、揉、滑、颤等技法来与右手悠扬的旋律相配合。并且大部分右手演奏位置都在低音区,相比提弹夹弹会更厚重低沉有韵味,使得慢板旋律更加古朴典雅、耐人寻味,具有非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左手的演奏则要注意音准,低音区的按弦不好掌控所以一定要多加练习形成肌肉记忆。3.快板除了传统的演奏技法之外,作者将现代的演奏技法加入到乐曲当中。使得乐曲欢快动听更加丰富具有层次感。这种大胆的创新体现在快板中加入了大量的快速指序、左手技法,并且扩展了全曲的调式调性。所以左右手演奏的颗粒性需要着重练习,要注意肌肉的调节,整个状态要放轻松,力量集中在指尖。双手巧妙的配合使流水欢腾、水滴滴答的画面油然而生。深沉古朴旋律的慢板之后进入活泼欢快的快板旋律,再加以与钢琴和管弦乐队伴奏的碰撞,大大增强了音乐的风格和表现力,证实了中国传统乐器古筝的民族性、传统性、创新性、包容性以及强大的生命力。

  三、筝曲《山水》演奏中的感受及领悟

  演奏者的二度创作对于音乐作品的展现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演奏是由不同性格的人所进行的有创造性有思想的表演活动,人们喜欢的不单单是音乐作品本身动听的旋律,更重要的是去欣赏音乐演奏者对作品的创造性的再现以及他们自己对乐曲的诠释。有些优秀的表演创造,甚至会超出作曲家的预想,使得作品的艺术内涵和其中蕴含的精髓体现得更加生动鲜明。演奏者就是作曲家与听众之间的纽带。同样的一首筝曲,不一样的人演奏会有不同的效果,人类都是不同的个体,因而也有各自的演奏风格。不同情境下的演奏,情感与状态也是会不同的。例如:在家练琴时的演奏状态与在舞台上有观众观看时的演奏状态肯定是不同的。演奏者在演奏一首作品时首先要尊重原作,不要大幅度的改动谱面上的东西,例如音乐符号、表情、音符等,要在尊重原作品的基础上,发挥自身对作品的想象加入自己对乐曲的看法,演奏出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因此演奏者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要注重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感悟,这样才能把作曲家所想表达的乐曲意境演奏出来,还能够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内涵和思想。筝曲《山水》描绘的是“山”与“水”的形象,作者借景抒情,表达出对家乡的喜爱眷恋之情、内心的喜悦、以及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在清楚作曲家创作背景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谱面所标记的音乐表情记号,演奏时进一步丰富乐曲的内容并加入自己的想法。如慢板开始标记的“Largo”即广板因此演奏慢板时要缓慢深沉而庄严的,所以这段整体要在古筝的左侧演奏不要太靠边上,演奏力度要强,展现出巍峨高大的山峰形象;快板部分在生动活泼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力度强弱的对比,增强音乐的层次感。与此同时也展现出了快板部分“山明水秀”的音乐意境。最后在演奏时能尽兴,享受音乐,向观众传递自己对音乐的想法,演奏者在演奏时感到快乐是最为重要的。

  四、结语

  古筝作为中国历史悠久而独特的民族乐器之一,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大胆创新。音乐作品是最能表达中华民族精神的,古筝曲《山水》看似描写景色“山”与“水”,实则是表达出作曲家顾冠仁老师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与热爱之情。以“山水”歌颂“祖国”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运用了现代创作技法,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不断发展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优秀的古筝新作品也层出不穷,希望中国民族器乐作品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注释:

  [1]张懿铭.筝曲《山水》的演奏特点及立意阐述[D].西安音乐学院,2020.

  [2]刘黎.论现代筝曲《山水》的创作、演奏与美学思想[D].江西师范大学,2016.

  《古筝协奏曲《山水》艺术解读》来源:《当代音乐. 2022,(06)》,作者:李哲文

文章标题:古筝协奏曲《山水》艺术解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yinyue/4851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