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应用

所属栏目:心理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0-07-24 09:01 热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行业安全事故频发,因此,研究事故发生的机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事故已成为建筑市场和全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某些情况下,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有极大概率导致安全事故,而通过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有效的避免或者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应用

  1感知规律与安全

  企业要对员工负责,预防事故并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就要有感知和觉察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种种危险,经对信息收集、整理,识别隐藏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种种危险并作出积极反应和提前应对。人对外部环境和自身的认知,都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感觉和知觉也是最基础的心理现象,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运用感知的强度性,增强刺激感,可以利用知觉对强度的敏感特征,增强感知效果。在危险环境中通过“动与静”、“黑与白”等明显对比的提示,可以刺激人的感知系统,从而让个体的人做出对危险的强烈感知,避免事故的发生。

  2情感情绪与安全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情绪情感具有两级性、感染性、迁移性和可控性。在生产过程中,情绪情感的不同会影响人的行为,在建筑行业中常见的因情绪情感影响的不安全行为表现在:厌烦情绪建筑行业的生产是由多工种相互配合来完成的,工作环境复杂,长时间的户外作业,风吹日晒,恶劣的天气,重复的动作容易产生这种情绪。悲观情绪建筑行业工序繁杂,任务重,重大节点时工人任务繁重,遇到困难,生产被动时极易产生这种情绪。急躁情绪由于建筑行业工期紧、任务重、节点多,各级检查、督导频繁,完不成任务的时候工人就会滋生这种情绪。激动情绪目前,我的建筑行业基本上是长时间连续作业,常年无休,当重大节假日来临前会集中出现这种情绪。以上四种情绪是在建筑行业最为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出现事故的时刻。因此,研究如何做好情绪管理也就成了关键的环节。自控管理靠个人自身的意志努力来实现疏导与控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宣传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培养正确的习惯,丰富生活情趣,养成良好的个性。他控管理基于他人的力量实现控制,选择企业安全作业和安全生产的宜人自然环境,营造安全生产、思想关注的社会环境,掌握企业劳动者们情绪状态的思想环境,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具体应对,第一时间调整和疏导劳动者们的消极情绪与错误观念。

  3事故心理与安全

  事故心理,是与事故有关的种种心理状态的统称。研究表明70%左右的工伤事故受到劳动者自身的事故心理影响。建筑行业常见的事故前心理:(1)侥幸心理即认为事故发生仅仅是偶然现象,不安全的行为不一定会导致事故,即使有事故发生也不一定有人员伤亡,无视客观存在的规律和现实。(2)惰性心理也称为“节能心理”,在生产中减少支出,能省则省,图省事,嫌麻烦,得过且过,当支出的减少破坏了平衡就会发生事故。(3)麻痹心理是造成事故最主要的心理因素,是以往成功经验或者习惯的强化,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多次做也无问题,我行我素。(4)逆反心理是对明确的规章制度的反感和对抗情绪,具体有显现对抗,当面顶撞,不但违章还理直气壮;隐形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5)逞能心理此心理状态与争强好胜心理的明显差异在于前者融合了炫耀的心态,而这导致原本积极的心理素质转化为消极的心理状态,导致截然不同的后果,不畏后果,蛮干冒险。(6)从众心理建筑行业是群体生产,违章行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外部环境的意识氛围等因素对行为者的影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想要防止或者减少事故的发生就要针对事故发生心理进行必要的矫正,针对事故心理进行积极的调整。在安全管理实践中基于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统筹,每一名劳动者都要保持不松懈、不懈怠,以极强的安全意识和端正的安全态度对待生产工作,营造人人参与的安全生产氛围。重视安全管理体现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上岗前也好,生产作业过程中也罢,及时提醒并发出指令以抑制劳动者们的消极施工心理,杜绝不安全生产行为出现。部分消极应对,存在上述事故心理的生产者需要直观的视觉和听觉冲击,组织观看作业过程中事故的资料视频,激发其对自己负责、对安全负责、对家人负责的意识,在适度的原则下调整劳动者们的心理状态。部分劳动者存在严重的事故心理,就要将他们调换到安全氛围浓厚的良好氛围当中,以环境感染和熏陶实现积极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感化,产生积极应对的主观能动性。

  4基于安全心理学的安全策略

  4.1合理运用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维护劳动者们的自尊心,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劳动者们的进取心,全身心、高集中的投入到作业当中。激励方式的选择和运用需要坚持对症下药的原则。第一,掌握劳动者们的实际状况,了解真实实情后再做应对。第二,有的放矢,以积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为主,提升劳动者们的积极性,适度应用惩罚与批评的手段。第三,在语言上的教育和引导中,要达到安全心理教学,就要为劳动者们解除顾虑,排忧解难,以积极的动机引导积极的行为选择。经笔者的研究发现,积极的先锋模范力量和消极的警示力量会感染一整个团体,以“以小见大”的形式展开激励行为能提升劳动者们的安全心理状态。

  4.2善于运用自我调节机制

  自我调节与他控管理不同,强调劳动者们的自觉和自律。主动遵守安全生产的纪律和规范,实现安全生产行为。心理学认为,一个个体的精神状态会影响自身的工作效率并呈现正相关,但一个个体的精神状态不一定和安全状态呈正相关。精神状态氛围高潮期、稳定期和低潮期阶段,其中高潮期和低潮期都容易出现纰漏并有很大的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而在稳定期能够有条不紊的输出,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较小。换言之,劳动者们整体素养的提升并不单纯是业务能力的提升,而是要能够自我调整精神状态。在大喜和大悲的面前,劳动者们容易冲动,失去理智,能够自我调节的个体会让自己保持泰然镇定的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的心态摆脱不稳定精神状态的影响。倘若劳动者的精神状态实在不理想,可以积极参与到文娱活动或体育活动,在与他人的互动和沟通中释放压力、表达观念,缓解精神紧张的状态,劳逸结合以实现积极的调整。

  4.3运用相互调节、制约机制

  相互调节和制约机制强调多方的参与、互助和制约,共同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人本身就是“社会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支持,这种状态会提供给彼此正能量。经安全心理学研究发现,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精神状态高度影响个体的安全行为,这也客观的反映着相互调节和制约机制的长远价值。具体而言,相互调节、制约机制分为群众调节和制约,领导调节和制约以及组织调节和制约。群众调节和制约群众间的调节和制约是实时存在的,在违章现象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制止调节的是同事,在危险时刻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冷静应对的也是同事。安全事故管理工作中,常常有因同事的一句话,一个动作而避免事故发生的真实案例。群众作为安全生产现场安全氛围构建的主体,相互间的调节和制约是安全生产的前提。领导调节和制约领导之所以是领导,是因其行为举止能对他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领导自身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一方面,坚决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另一方面,不断针对实际调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工作是否有效,往往受到领导重视程度的影响,领导将安全生产置于首位,更能激发劳动者们安全生产的心理和积极的精神状态,达到双管齐下,齐抓共管的理想状态。组织调节和制约组织是个体们生存的重要载体,做好安全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能快速提升生产者们的整体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坚持整体和部分的协调教育,既要对全员展开安全教育工作,又要对个别对象组织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工作,在组织内产生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

  5结语

  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会增加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在生产行为中也会有不同的行为选择。良好的性格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往往能够让劳动者们理智工作,高效工作。安全心理学的理论引导下,探究劳动者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在社会各种复杂因素影响的条件下,劳动者对安全问题的心理活动规律,实现提前应对,准确预算劳动者们的不安全生产行为,以科学的调整和应对提升其安全素质,激发劳动者们安全生产的活力,以期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状态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肖志英,郑继平.安全心理学对企业安全管理的作用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7).

  [2]冯卫星.安全心理学在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分析应用[J].石化技术,2019,(05).

  [3]金铎.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12).

  [4]赵旭,朱翠霞.安全心理学在煤矿“三违”帮教工作中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2015,(05).

  作者:潘道斌

  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应用相关推荐建筑心理学在商业步行街中的应用

文章标题: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xinli/4332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