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流行元素影视文化职称论文

所属栏目:戏剧论文 发布日期:2016-05-04 11:15 热度:

   中国的影视发展至今,已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各种不用类型的电影、电视剧纷纷在大荧幕与小荧屏上展映,本文是影视文化职称论文,对影视作品中的流行元素进行研究。

  [摘要]影视作品如何吸引观众静下心来耐心观看,想必是每一位制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一部好的影视作品需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兼具,在追求商业元素的同时,更需要优质的故事和精良的制作。在收视率和票房号召力的驱使下,流行元素成为影视作品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也带给受众某种共鸣。

  [关键词]新闻战线杂志,显形流行元素,隐形流行元素,影视文化职称论文

  巴赞说:“电影是一种语言”。电视剧和电影一样,都是运用影视语言反观社会,反映受众生活。在现代都市的快节奏发展,受众希望通过影视达到娱乐的效果,得到身心的愉悦,更渴望从影视中寻求价值的存在、心灵的归宿。近几年流行的谍战类《风声》、文艺类《观音山》、小成本制作类《钢的琴》和《失恋33天》、战争题材类《金陵十三钗》与武侠类《龙门飞甲》,青春类《同桌的你》、悬疑类《催眠大师》,均有不俗的票房。电视剧以谍战剧与穿越剧爆火荧屏,无论是题材还是形式,多元化已经成为中国影视发展的必然趋势。

  影视艺术作为大众文化,其通俗与娱乐性是必不可少的。当下的中国影视已经完全被娱乐外衣所包裹,但是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内容和形式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追求商业形式,但不能放弃优质的内容。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不仅要有演员的魅力表演、华丽的服饰与现代的都市生活等形式组成,更要有好的故事和牵动人心的情感。有好的口碑和上座率、收视率的影视作品,必然存在着流行的因素。外在的形式称其为显性的流行元素,而其丰富的内容则为隐性流行元素。

  一、显性流行元素:时尚

  影视作品反映当下百姓生活,更推崇时尚唯美。现今,影视作品已趋向商业化,植入广告十分常见。《裸婚时代》中刘易阳与童佳倩用的iPhone手机、时髦的服装与配饰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流行时尚。《我的青春谁做主》与《男人帮》中服饰不仅代表时尚,更突显人物的性格。《男人帮》中顾小白是一名作家,每天变换着不同的眼镜与围巾,十足的文艺青年范儿;《我的青春谁做主》中赵青楚知性利落的打扮将其塑造成成功女性。青年励志与成长的电影和电视剧中,城市文化符号是必不可少的。《失恋33天》中北京的故宫、三里屯、新天地购物中心,主演地道的北京口音以及很接“地气”的两位主演,尖酸刻薄却不失幽默的对白。《同桌的你》与老狼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同名,更是请来原歌曲的词曲作者高晓松作为电影的编剧之一,影片中一个时代的记忆浓缩在校园里,男女主人公的故事承载着太多“80”“70”后的回忆。男女主角靓丽的外表、诙谐幽默的语言以及贴近学生生活的段子,这些通通成为当下年轻群体喜爱的影视作品中常见的流行元素。影视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好的故事,它更需要的是时尚与华丽的商业包装。巴赞曾说:“电影是一种幻想的现象”,每天忙碌的受众更愿意坐在影院里或是电视机前观看与自己生活不同的世界,满足自己的幻想或是寻找某种共鸣。对于电视剧而言,它的很大的受众群体是“宅男宅女”,这部分群体乐于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了解当下的时尚与都市里的生活,所以时尚的流行元素是都市剧中不可或缺的。

  网络为影视的传播提供渠道,也大大加快了流行元素传播的速度。影视作品中经典的台词,经过视频资源下的讨论、微博的留言,很快遍布大街小巷。网络的崛起为影视作品的传播扩展了市场,也突显出流行元素的重要性。好口碑的作品不光要有优质的内容,也要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来包装。大众文化的特点包括商品性、通俗性、娱乐性、流行性,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必然要具备流行性和娱乐性。视频网站的每一个资源下方都有“顶”和“踩”两项,观看视频以后,只需轻点一下鼠标,观众便可以快速表达出意见。现今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浮躁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现象,受众不需过多的言论,只需“点赞”,表达出态度便可。网络的“点赞”行为渐渐改变受众的接受心理,使从众心理逐渐滋生。从众心理在作祟,受众已经失去耐心,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去“品”作品的内涵和味道。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影视作品更应该抓住特点和方向,为作品打造出一个华丽的外衣,抓住观众的兴趣点,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争取一席之地。

  二、隐性流行元素:精神性

  影视带给受众的是什么?应该不仅仅是光鲜亮丽的世界吧,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一种体验、一种心灵的触动。“电影――不仅是电影,文学、音乐也都如此――要描写心灵,描写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的心灵”①。影视作品向受众展现的是活在时代背景下的人的生活与精神状态,以及他们的变化与成长过程。《失恋33天》中黄小仙经过33天的痛苦挣扎走出失恋的阴霾,33天并非只有痛苦的感受,还有反思与学会坚强,再到最后成长。《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不仅只有小清新的风格和勾起受众初恋的回忆,它用一个男孩的爱情从懵懂到成熟的演变过程使受众反思自己的青春,没有大道理的讲述,只有拨动心弦、牵动人心的情感。影视作品总是叙述着一个看似支离破碎,却十分完美的故事,看完《失恋33天》的女观众们都渴望有个像王小贱的男闺蜜,但是现实中又有几个王小贱呢?电影与电视剧讲述着反映当下的现实生活,却掺杂着超现实的元素,“艺术除了观察之外还必须超越,它的角色是要赋予现实心灵视野”②。即便是超现实,观众却乐在其中,努力将这份超现实转变为现实。都市生活中人人都渴望《我的青春谁做主》中雷蕾那种在物质与精神上都极大丰富的生活,但是这过于完美,雷蕾的生活太超现实了,但是现在像雷蕾这样生活的人越来越多。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但终究还是会回到现实中去。《同桌的你》中不乏浪漫、幽默,林一和周小栀两个人的爱情勾起了多少人的回忆,也让缺少这段经历的人羡慕不已。影片将青春的细节都融入到故事中,并把握时间点将社会大事件切入进去,相比泛滥的青春片,《同桌的你》叙事略显饱满。不去评论它的叙事和结构,单凭剪辑来说,它戳中了观众的泪点,在影院里和女主角一起哭一起笑,这就足够成功了。青春片多用浪漫圆满结局,但《同桌的你》并没有这样处理。结尾处,因为两个人的放弃和伤害而天各一方,在臆想的逃婚后,转而是女主角周小栀的一句“我愿意”,现实而又不失浪漫。

  每个人都要经历成长,无论是现实生活的人,还是影视中的人物。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生死线》中的何莫修由一个贪生怕死的美籍华人博士在战争的洗礼下蜕变成为一心报效祖国的有为青年。欧阳山川、四道风、龙文章从不同的人生起点出发,在抗战的时代背景下走到一起,在困境中突围,在生与死中历练。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残酷、悲壮的。观众感受到的是关于成长的感动,更多的是震撼与力量。《失恋33天》中的黄小仙用33天的时间在经历物质女与金婚老人的爱情故事后,对自己进行反思与检讨:失恋没有对与错,失恋是一种成长。周国平说:“人可以不被任何流挟裹,包括物欲横流。关键是要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性的自我。”精神成长是种镇痛,它赋予角色以生命和力量,而精神性更是影视作品的内在与精髓。

  “艺术是一种精神的语言”③,影视艺术亦是这样,内在的精神性是它所确立的主题,它的力量在于用成长的故事达到情感的说服力,从而影响灵魂。影视作品创作不仅要塑造典型人物,更要通过人物的情感与行为来直抵受众的内心。

  

影视文化职称论文

 

  注释:

  ①小川绅介(著),冯艳(译).收割电影[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②③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著),陈丽贵,李泳泉(译).雕刻时光[M].人民出版社,2003.

  《电影新作》(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办。《电影新作》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版),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ASPT)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来源期刊。关注国内外最新理论热点,鼓励与当下电影产业、电影理论有关的学术探讨,关注和评介国内电影艺术最新发展趋势。

文章标题:影视作品中流行元素影视文化职称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xiju/3121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