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百年老街-----劈柴院

所属栏目:文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1-02-16 09:16 热度:

  摘要:在青岛的老城区中山路上矗立着一些特别的院落,青岛人民将它亲切的称为劈柴院,其不仅是一种东西方艺术融合性的体现,更是一种对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的真实写照。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发展重心的东移,劈柴院也正处于逐渐衰落和消失中。
  关键词:劈柴院,历史街区,保护,改造
  一、 劈柴院产生的历史背景
  青岛地域昔称胶澳(即指胶州湾)。1891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青岛自此建置。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对胶澳地区进行强占,并强迫清政府于1898年3月6日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从此,胶澳沦为殖民地,也开始了德国人对青岛16年的殖民统治。
  德国的殖民统治,对青岛今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占领青岛后,德国人对青岛的城市功能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将青岛定位为军事基地、港口和商贸中心城市,并与1900年编纂了《青岛城市规划》。将青岛划分为华人区与欧人区,华人区囊括了大鲍岛,台东和台西三个地区,其中大鲍岛地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德国殖民者将原有建筑物全部拆除筹建了大鲍岛新的中国城,并于1902年修建了“人”字形的江宁路,在20世纪20年代,江宁路逐渐发展成为步行街,于是整条路就被称之为“劈柴院”,劈柴院也为了青岛商业、娱乐、餐饮的聚集地。
  至于劈柴院名字的由来,现在存在两种说法。有人说这里由于原来全是卖劈柴的,所以说叫“劈柴市”;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根据青岛早期乡土诗人刘筠在《青岛百吟》中“劈柴院近中山路,最繁闹之区。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这样一段注释而得名。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则认为,劈柴院得名是因为这里曾是在大鲍岛村集市上卖劈柴人的聚集地,而所谓的“劈柴”并非烧火的柴火,而是指木材。
  二、 劈柴院的建筑特点
  劈柴院是青岛独特建筑形式----里院建筑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中西合璧的特殊形式,是特定历史时期城市文化在民居上的反映。在建筑形制上属于内天井式居住院落的劈柴院兴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多为临街而建,由于青岛市区多山地,地形起伏较大,建筑顺地势而建,大小不一,在造型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别,有“口,日,凸,目,回”等造型,院落形式上有独院,两进院,三进院,套院等等。
  劈柴院建筑将西方商住一体的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形式相结合,单体建筑多为两少部分也有三至四层,底层为商店或作坊,二楼以上为住宅。临街立面常采用传统的三段式设计。一层窗台一下采用花岗岩斧剁石砌成的墙基。窗台以上为黄色混水墙砖。屋顶多采用红机瓦,有的建筑还运用了欧式建筑的技术,采用玻璃窗增加了内部空间的光照效果。一般每个院落都设有门洞,门洞以木制长方形或劵顶为主,并装饰有塔斯干柱式,爱奥尼柱式,混合式柱式等造型。内院设置回廊和木质的廊柱,廊檐,栏杆,大部分廊檐上装饰有彩绘和图案,风格多种多样,有江南、闽南、苏州等风格。
  三、 独特的劈柴院文化
  德国对青岛殖民统治之后,青岛本地经济迅速发展,人口迅速膨胀,位于大鲍岛的华人区也迅速发展。德占时期修建的“人”字形的江宁路将劈柴院一分两段,东连中山路,北接北京路的一端正街,西连河北路的西街。狭长的巷子两侧,挤满了一间间窄小的店铺,整条街就是商业、餐饮、娱乐集中的地区,是青岛人逛街的好去处。老青岛有句顺口溜“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手带亨得利,吃饭劈柴院.”可见当时劈柴院已成为青岛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劈柴院就像老北京东安市场一样,是个门类齐全的市场,主街上多为酒馆,饭店,小饭铺,糖果店,书场等等,北街则是卖熟肉的,小吃的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应该是劈柴院最红火的时期,无论从哪条路进来,首先看到的是到处挂着幌子的饭店,“家常便饭”、“随意小酌”、“包子锅贴”让人眼花缭乱,这也造就了青岛的第一条美食街。
  由于深处居住人口众多的大鲍岛华人区,人气旺盛,旧时的劈柴院也成为了百戏杂陈之处,丝竹繁华之地。经常有很多民间艺人来到这里谋生,这些艺人主要以茂腔、柳腔、山东琴书、山东快书等戏曲居多,像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琴书名家李金山和高金凤等都在此演出过。周围许多里院的票友们还自发形成了票社,像季厚里过年过节时的高跷“跑耍”;广兴里的玉顺茶社书场的评述等一批里院也因此闻名。劈柴院的文艺演出场地可分为四种,一是可以容纳一百多为观众的小型戏院,二是茶社,三是说书场,四是,露天书场“撂地”。
  劈柴院原汁原味的市井文化生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它好比一面镜子,是一种对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的真实写照。
  四、当今劈柴院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重心东移,生意每况日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青岛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渐东移,劈柴院也不复旧貌,当年的饭店,商铺现今由于生意不景气,也改做住宅使用,劈柴院的独特文化业正处于逐渐衰落和消失中
  2.配套设施落后,安全堪忧
  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劈柴院,历经了百年的磨砺与沧桑,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要。首先,公共配套设施落后,没有完善的上下水系统,使用公共的卫生间,公用水龙头。其次,现今许多院落都年久失修,经过近百年的历史,早先的木质结构存在许多安全的隐患,雨季漏雨,天花板脱落,地板楼梯塌陷都时有发生。再者,许多劈柴院的住户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在院子内部私搭乱建,造成了许多安全隐患。
  3.居住人口老龄化,复杂化
  随着青岛城市发展战略的调整,经济重心由西部老城区转向了东部地区,劈柴院的生意也开始变得萧条,许多住户也从老院中迁出,剩余的住户以中老年人为主。住户外迁后的大量住房被租赁给外来务工人员,由于这些人口良莠不齐,且流动性较大,在管理上带来了许多困难,劈柴院的环境日趋恶化。
  五、劈柴院的保护与更新
  劈柴院现今虽然冷落了,但在青岛人心中它仍然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一种无法释怀的记忆。作为青岛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的一种真实写照,是历史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它不仅在建筑、文化、社会等领域对我们研究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在经济、旅游等方面也蕴含着突出的价值。我们应该重视劈柴院的保护与更新,将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与市井文化保留下来。
  1.劈柴院的保护与更新原则:
  这些百年老院属于历史街区的范畴,所以应当循序历史街区的保护原则:一是要保护历史街区的原真性,即要保护建筑的原有风貌,按照原有的风格,使用相同的材料进行修复,以存其真。二是保护历史街区的整体性,即不仅要保护建筑本身,而且要保护包括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等构成因素。三是要长期系统的整治,即历史街区的整治要不断完善,不断深入,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新问题,新矛盾,采取渐进式的更新行为。
  2.劈柴院的保护与更新方法:
  首先,保护劈柴院不能单独保护某几个建筑,要使劈柴院与中山路及周边几十条街区的老字号,老店铺构成一个整体街区的保护,形成一个具有红瓦、黄墙的历史街区。其次,在改造过程中应该注意道路尺度、建筑高度、建筑外形、建筑材料等,使改造后的建筑与周围建筑协调统一。第三,在改造过程中应该改善公共设施以满足现代人们生活需要。第四,除了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以外,应当恢复劈柴院原有的地区业态,打造一个具有商业,文化融合的街区。最后,在改造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内外典型的案例,引进新生的生活内容,赋予其新活力,使了劈柴院重获生机。
  六.结束语
  劈柴院历经了百年的沧桑和磨砺,既是青岛独特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的真实写照,也在建筑,文化,艺术等领域给后人带来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劈柴院是青岛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青岛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反映,所以我们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再利用,使百年老院重获新生,延续历史文脉。
  参考文献:
  【1】 白志伦李锋.近代青岛百年特色老街——劈柴院﹝J﹞.2007
  【2】 孙照栋.青岛里院建筑的价值评价及更新方式探究﹝C﹞.2008建筑设计与城市文化建设高峰论坛论文集.2008
  【3】 青岛档案馆.德国侵占胶州湾史料编选﹝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4】 阮仪三.中国古城与西部大开发﹝J﹞.同济大学学报.2001年6月第十二卷第三期:22
  

文章标题:青岛百年老街-----劈柴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wenxue/715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