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的渗透策略

所属栏目:文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0-03-14 09:52 热度:

 

  英语既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英语的重要性更为凸显。本文首先从教学侧重点、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交流环境及课程评价机制等方面概述了跨文化交际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现状,之后围绕与此提出如下对策:合理利用教材,奠定英语语言基础;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英语交流范围;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文化渗透效果;组织文化活动,增加文化交流机会;优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的渗透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现状

  全球化促使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深入,英语作为现代社会交流的主要媒介,其文化沟通的价值不可小觑。英语是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学科,对学生实现英语素养的综合培养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校在英语学科建设中依然存在固守传统现象,缺乏对文化教育的有效渗透,使英语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更难发挥应有价值。当前跨文化交际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英语教学侧重基础知识,忽视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片面强调英语的工具性,结合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提出要求,进行指导,而学生在背单词、阅读理解、英文写作的枯燥学习中不但失去了交流的机会,而且失去了交流的欲望,进而限制了文化交际素养的发展。二是课程资源不足,忽视对英语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为英语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部分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利用缺乏科学思路,难以充分挖掘网络课程的价值,致使英语课程资源受限,制约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与理解。三是教学方法陈旧,影响英语课程实践效果。在英语课堂上,许多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授层面,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更没有从文化对比视角引导学生参与到英语交际中来,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缺乏足够的锻炼,影响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四是英语交流环境制约,跨文化交际的机会有限。跨文化交际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但高校受整体语言环境限制,在组织英语活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参与英语互动交流,与外国人开展对话的机会较少,限制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真实理解,降低了对其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力度。五是英语课程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对学生文化素养的科学引导。目前高校英语课程评价指标中主要还是围绕听、说、读、写能力进行量化考核,在学生文化意识、文化理解、文化交际方面缺乏具体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弱化了学生学习英语文化和参与跨文化交流的动机,最终不利于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跨文化交际在高校英语教学渗透策略

  1、合理利用教材,奠定英语语言基础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实践的重要依托,在跨文化交际渗透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英语教材的挖掘与利用,通过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比如,《现代大学英语》从横向结构来看,每一单元都包括TextA与TextB两篇文章,在教材应用中,教师可以依托这两篇文章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中会拓宽词汇积累、完成短语解释、分析长难句、探索语法规律等,并将基础知识学以致用;从纵向结构来看,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编订原则,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即在1-2册教材应用中,着重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在3-4册教材应用中,着重强调学生听、说、读、译能力的训练,并引导其探索英语表达规律;在5-6册教材的应用中则培养学生独立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其文章欣赏能力,体会英语语言表达特点以及其中展现的文化魅力。2、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英语交流范围在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下,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文化素材,以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渗透。在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媒体素材,例如在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推进适当引入文本类素材、图片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等,以打破教材资源的局限性,利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素材,拓宽学生的知识探究视野,扭转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主观臆想,在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化素材中学习、对比,进而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此外,在英语素材的应用中,教师还应利用多媒体资源的灵活性,为学生构建翻转课堂,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课下自主探索的方式,拓宽英语文化学习空间,并通过在线交流实现教师、学生、外教、留学生的互动交流,以获取更加真实可靠的英语文化资料,延伸英语课程范围。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文化渗透效果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方法也应做出创新与改进,以打破传统课堂沉闷的气氛,让学生在全面参与中更加主动地探索、了解英语文化,从而扭转“哑巴英语”的教学弊端,让学生在倾听与表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英语文化。例如在课堂构建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经典美剧《老友记》的影视片段,利用其中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美国的日常交流习惯、节日习俗、文化态度、价值取向等,并利用情境教学方式吸引学生踊跃表达,进而通过小组合作表现其中的某一片段,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在自我表达中接受英语文化的熏陶,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渗透效果。再如教师还可以围绕跨文化交际这一主题,为学生设计实践探究项目,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者独立探索的方式收集汉英文化的对比资料,从而在实践探究与任务呈现的过程中提高跨文化意识。4、组织文化活动,增加文化交流机会跨文化交际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之上,还应该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锻炼英语表达,获取更多的文化交流机会,提高跨文化交际素养。例如学校可以支持学生社团组织“英语角”活动,以营造积极健康的英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达、自我提升的机会。在“英语角”活动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在“Freetalk”环节介绍自己、表达观点,实现相互了解,进而围绕讨论主题进行组内互动,并将套路范围逐渐扩大到小组之间,在介绍、分享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文化态度,此外,在活动中,尤其要注重对留学生资源的利用,吸引留学生分享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态度等,以增加学生直接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机会,深化学生的文化理解。5、优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学校、教师应根据跨文化交际需要,对教学评价机制进行调整与优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打破以学科成绩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根据文化交流需要设计综合性评价目标,即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应作为衡量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主要标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保持教学内容与评价内容的一致性,从语言、文化认知以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入手,强化学生的文化学习动机,体现语言知识和文化学习的基础地位,并将语言使用和文化理解作为实践培训重点内容;在评价方法上,应针对跨文化交际需要设计可量化标准,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围绕跨文化交际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以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而学校、教师应从教育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对英语学科进行重新定位,引导学生不仅要根据课程目标,完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要不断强化文化意识,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升文化品格,以便于更好地参与、融入跨文化交际环境中。

  【参考文献】

  [1]何瑛.刍议如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6)140-141.

  [2]常晓晶.跨文化交际下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8(08)96-97+100.

  [3]田海燕,杨峰,王卫强,李敬利.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理论观察,2018(03)125-127.

  《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的渗透策略》来源:《新西部》,作者:钱伟红

文章标题: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的渗透策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wenxue/4218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