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月刊投稿从废名诗作《街头》中探索“共鸣”说

所属栏目:文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5-06-27 15:07 热度:

  文学爱好者想必对废名并不陌生,废名先生也是20世纪中国最有成就的文学家之一。废名也创作过不少诗歌,《街头》就是其中一篇。本文就围绕从废名诗作《街头》中探索“共鸣”说展开了一些论述,文章是一篇散文月刊投稿的论文范文。

   摘 要:废名是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诗人,诗歌创作多包含深刻的内涵意蕴,还热衷于创造诗歌的语境。《街头》就是这类诗作的代表,这首诗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在30年代现代派诗歌中别出机杼,引起很多当时代读者以及学者共鸣。一首如此另类难懂的诗歌可以引起如此大的共鸣的原因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本篇论文就诗歌内涵分析,浅析和解答引起共鸣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观点:寂寞无奈的思想观念与同时代读者相;对追求现代文明的质疑情感经验与读者相似。

  关键词:《街头》,共鸣,寂寞无奈,质疑

  一、寂寞无奈的思想观念与同时代读者相通

  周作人给废名写序时称“废名文笔之美,像庄子。”【1】这是因为废名研究玄学禅宗多年,所以文笔晦涩。但《街头》这首诗,发表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中原大战与国共内战等战事于江西、山东等地持续爆发,整个中国刚刚处理侵华战争所造成的创伤,又要处理战事。因此当时知识分子有的像左联作家协会一样投身革命文学,有些作家和京派作家一样,亲近人性远离政治,整个时代的现状是混乱的,而共鸣的产生是与一定的社会时代密切相关的【2】,《街头》就写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处于乱世之中的徘徊与无奈。

  首先,这首诗的题目“街头”二字,引用了鲁迅先生曾经翻译过的厨川白村《象牙之塔》中的十字街头,在《象牙之塔》中,厨川白村把文学世界比作象牙之塔,把十字街头比作社会,而从这首诗的题目上来看,可以想象出当时处于十字街头一样的社会中,难以选择的知识分子的处境之迷茫,这一点就引起了同时代读者的思想观念的相通。

  诗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到“行道街头乃有汽车驰过,乃有邮筒寂寞。”其中“乃”字,体现的是相对的意思,是一个接一个来的意思,也是作者所见到和感到的。因为运动的汽车看到静止的邮筒,汽车感觉到自己飞驰而过,因此感觉到寂寞。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但是别出心裁,为后文做铺垫。诗的第二部分写到“邮筒PO,乃记不起汽车的号码X,乃有阿拉伯数字寂寞,”结尾用“,”也是为第三部分埋下伏笔。“PO”指的是邮筒的名称,“X”指的是汽车的号码,这句诗写的是:经过邮筒身边的人常能看到邮筒的名称,但是经过邮筒身边的汽车成千上万,因此邮筒不能记得汽车的名字,汽车却记得邮筒的名字,邮筒于是感觉寂寞,在这里再次用了拟人手法。第三句写的是:汽车行驶的很快,诗人并不能记住车的阿拉伯牌照号码,因此,那个数字对诗人来说也就感觉到了寂寞。这些拟人的手法表明,第二部分就是作者自己的感悟所在,而这种寂寞的感觉也同样唤起同一时代诸多知识分子寂寞无奈的内心。

  诗的第三部写到“汽车寂寞,大街寂寞,人类寂寞”,这种人类的寂寞并非像周作人《十字街头的塔》中所写的那样,知识分子可以“冷眼旁观看世界,遗事而不忘事”那样简单和洒脱,而是徘徊于乱世之中,想要避世,但所见所感都呼唤他们快做选择。这必然导致部分知识分子因难以做出选择而感到无奈,这种徘徊之中的寂寞感和无奈感是每一个处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情感,因此《街头》这首诗能引起当时知识分子的共鸣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二、对追求现代文明的质疑情感经验与读者相似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整首诗写诗人对行到街头所看到的事物的感受,由邮筒所感到的寂寞,直到最后诗人感到全世界都寂寞,并且作者将这种寂寞的感情升华,写出了领悟。领悟来自人生,即生命的体验与沉思,庄子说“齐生死,等万物。”这种理论观点在这首诗中深刻的体现出来,而这种情感与同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中的情感经验相似,因此必然产生共鸣【3】。这种共鸣就来自于诗中对邮筒、汽车等诸多事物的寂寞所引发的人类的寂寞,或者说是人们“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受所联想到的诸多事物寂寞的共鸣。

  邮筒的寂寞是因为和车相比较的,这种寂寞的情感是因为相比才会如此,诗人刻意写寂寞,并且把寂寞加在邮筒和汽车这类事物上的原因,是因为,邮筒和汽车相当于现在的地铁和网络一样,代表着18世纪到19世纪中工业文明最具表现性质的产物,是当时现代社会的标志,也都是交通通讯工具,这首诗用邮筒和汽车作为象征事物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并没有给人类精神文明一定的慰藉,人类的精神文明依然处于困境中,人类心灵也依然寂寞。由于物质文明的进步并没有带来精神文明的进步,因此这首诗隐身的内涵还包括诗人对物质文明,对现代化的深刻质疑。

  诗人通过现实性的探索“寂寞”这种情感来源的同时,表明了对晚清以来人类盲目追求现代文明忽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刻批判。这种对社会关怀的深刻而深邃的主题引起了当时读者的期待视野中相同和相似的情感经验,使读者在阅读这首诗的同时,为诗中诗人的内心情感以及诗的内涵所打动,从而形成一种激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即产生了共鸣【4】,这种共鸣就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街头》这首诗之所以引起当时乃至现今诸多作者、读者的共鸣,是有一定的原因和历史价值的。同样,之所以《街头》这首诗歌能在30年代诗歌中别出机杼,也正是因为有众多读者的共鸣,才真正发挥了这首诗的审美、认识、价值阐释、交流等作用,从而实现了诗作的自身价值。

  注释:

  [1]废名:《莫须有先生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39页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40页

  文学类期刊推荐《贵州文史丛刊》是贵州省文史研究馆主办的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文史类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期刊。1980年创刊,是贵州省改革开放后创刊最早的学术期刊之一。《贵州文史丛刊》遵循立足贵州,面向全国,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力求办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为社会主义物资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本刊从文学、史学、哲学、宗教、科技、教育、民俗等方面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介绍贵州的人文地理、风俗民情,宣传贵州,了解世界。

文章标题:散文月刊投稿从废名诗作《街头》中探索“共鸣”说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wenxue/2722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