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范文俄语语用中的性别歧视浅议

所属栏目:文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5-05-08 11:36 热度:

   摘 要: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风俗。 “男尊女卑”现象曾经是俄语地区的普遍现象,由此引发的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很明显地体现在俄语中。本文将从俄语表人名词的使用、俄语詈语及成语视角浅谈俄语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关键词:论文发表,俄语,社会,女性,性别歧视

  1.引言

  受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分工的不同,男性在社会生产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女性则只能充当服从者的角色,形成了“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定型,由此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因此,“只要社会存在着性别歧视,就必然会造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换言之,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不是由语言符号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在当今世界,绝大多数语言中都存在着这种现象,俄语亦莫能外。”(周民权,2013:1)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语言,俄语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受父权制和宗法思想的影响,带上了鲜明的性别歧视烙印。近年来,国内外俄语学界对俄语中的性别歧视研究全面展开,成果甚丰。本文将在简要介绍这些学术成就的基础上,从语用学角度对俄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简单的梳理,探讨俄语性别歧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2.俄语表人名词使用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语言标记理论是布拉格学派的重要学说之一,著名语言学家特鲁别茨科伊在其著作《音位学原理》中首次提出了这一理论。上世纪70年代,标记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语言学家莱昂斯将标记区分为形式标记、分布标记和语义标记。例如учитель—учительница 这组词中,учительница 是有“阴性”标记的有标记词,而 учитель 则是无标记词。无标记词作为上位词使用,而与其相对的有标记词则充当下位词,使用范围较小。(李琳, 2000:2)

  一般认为,俄语中的阴性名词是阳性名词的派生词,也就是说阴性名词处于从属、次要地位。例如:учитель—учительница, артист—артистка, продовец—продавщица, аспирант—аспиратка,这些阴性名词都是阳性名词的派生词,因而它们的使用范围,也就是它们的分布标记受到限制。阳性名词具有泛指特征,它们既可以表示男性,也可以表示女性,而阴性名词则只能表示女性。例如:ученик—ученица, 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ница,这两组词中,ученик和 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 除了指“男学生”和“男老师”之外,还可以指“女学生”和“女老师”。由此可以看出,阳性名词的使用范围比其想对应的阴性名词更为广泛,而阴性名词在使用中受到限制,在语言中居于从属地位。正如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一样,居于从属地位,常常被忽略。

  在俄语中,председатель, 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 профессор等词也有相对应的阴性名词。但俄语中已经形成规范用法:在正式场合应当使用阳性形式。可见这种称谓的性别歧视也存在于知识分子圈内。

  以上例子都表明了阴性名词的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不像阳性名词那样可以替代阴性名词,体现了语言使用中的不公平、不平等现象,也就是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具体体现。

  3.俄语詈语使用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俄语詈语也是俄语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俄语詈语可用于年轻人和熟人间的玩笑用语,也正是由于这项“功能”,俄语詈语也慢慢的在年轻人间流行起来。虽然俄语詈语不是主流用语,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其中也或多或少的包含了性别歧视现象。这种词可以分为两类:

  3.1是直接骂人的词语:блядь—通常不是骂别人,是素质低的俄罗斯人常说的脏话,属于感叹型脏话; сука—臭娘们,这个词单用时是直接骂人的,也可用作熟人间的玩笑用语; хуйня –垃圾,指不好的人或事,常用搭配:Что за хуйня—这是什么破玩意;хуёва—骗人的,忽悠人的,可以指人和事情; хуль—指责时粗口……

  3.2贬低女性品质或容貌的词语:камелия(山茶花)--妓女; кукла(木偶)--没头脑的女人; сорока(喜鹊)--叽叽喳喳闲聊的女人; пигалица(凤头麦鸡)--矮瘦丑陋的女人; кувалда(大锤)--笨拙的胖女人; корова(母牛)--笨拙的胖女人; кубышка(坛子)--矮胖的女人; гусыня(母鹅)--天真不懂事的傻女人; гадюка (蝮蛇)--悍妇;командирша(指挥官的夫人)--好发施令的女人; пышка(软炸糕)--很胖很胖的女人……

  这些词乍一看都是通用词,但它们的引申义却都体现了多女性的贬低。不难看出,以上的词都是贬低女性的阴性名词,是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体现。但其实这种对女性的人格进行诋毁的词是任何一位女性不愿意听到的,因为这是对女性性别歧视最直接,最露骨的表现。

  4.俄语成语使用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成语是文化的载体,成语见证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同时也反应了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多方面的特征。俄语成语也同样反应了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现象。不过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俄语成语中也不同程度的反映了性别歧视现象。比如:девичий сон—无稽之谈, девичья память –坏记性,женская логика—妇人之见, бабьи сказка—无稽之谈, базарная баба –泼妇уличная женщина—妓女, публичная девушка—妓女 кисейная девушка—矫揉造作的小姐, женщина весёлой жизни –妓女,серая девушка—灰姑娘……(李琳,2000:2)

  俄语成语中还有一些直接侮辱女性的表述,如Курица не птица,баба не человек(母鸡不是鸟,女人不是人)、Волос долгий, ум короткий(头发长见识短)、Три женщины — базар (三个女人一台戏)、Все бабы дуры(天下女人个个傻)等。

  这些成语是社会性别定型在语言中的直接反映。每一种文化都为男性和女性分别规定了一系列体现其社会性别行为的标准和评价,在语言中以固定表达形式反映出来,表面看都是形容女性的,但其实质都是对女性持否定的态度,体现了对女性的歧视。

  5.俄语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

  上述俄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不是孤立的,与俄罗斯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理念、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因素息息相关。作为性别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语言的性别歧视问题能够促使人们探索多语言背后的因素,从而进一步促进语言学的发展。俄语中的性别歧视产生成因纷繁多样,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3点:

  5.1社会历史的影响。俄罗斯民族长期被父权,男权所统治给语言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就连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都说过:“如果没有女医生、女服务员、女律师、女作家,我们是无所谓的;但如果没有母亲,没有内助,没有女友……活在世上会很糟糕的。”他认为妇女不应该走出家庭,不应该在社会上抛投露脸,而只能呆在家里。(《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14卷)

  人类早期社会是母系社会,当私有制出现后,父系社会取代了母系社会,是因为男性在生产中起到了主导地位。换言之,男性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大于女性。而这种男女的不平等则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分工上:男性从属生产劳作,军事,外交等,而女性则只能在家相夫教子,扮演好一个妻子和一个母亲的角色。

  5.2 民族文化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过去的社会制度和司法中,女性也是没有发言权的。西方的法律中指保障男子的权利,忽视了女子的权利。而且女子一般都不能参政。他们认为女子愚昧无知,不能参加政治生活,也不能享受任何的政治权利。

  5.3 宗教文化的影响。千百年来三大宗教的教规、教义也体现着性别歧视。基督教中就认为:女人是万恶之源,人类罪恶的来源是因为夏娃偷吃禁果所致的。(欧阳洁,2000)亚里士多德认为:“女人是一种自然的残缺,正常的人类胚胎在正常条件下都发育成男人,只有那些遭受病理或因其他因素侵袭而残缺不全的胚胎,最后才变成女人。”(牧原,1995)毕达哥拉斯也曾经说过:“世上善的法则创造了秩、光明和男人,而恶的法则创造了混乱、黑暗和女人。”(李银河,1997:67)由此可见,女性在宗教教义中也是受到歧视的。

  6.结束语

  综上所述,俄语中的性别歧视根深蒂固,体现在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可以看出,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不是由语言符号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是基于男女两性的社会化过程差异以及他们不同的亚文化归属。要彻底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首先要改变一些落后、陈旧的社会观念,消除方方面面的社会性别歧视,如种族歧视、职业歧视、地域歧视等等。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社会各界通力协作,不懈努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参考文献

  [1] 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14卷[M].人民文字出版社,1992.

  [2]李琳. 论俄语中性别歧视现象[J].北京:中国俄语教学,2000(1).

  [3]李银河. 女性权利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牧原. 给女人讨个说法[M].北京:华龄出版设,1995.

  [5]欧阳洁. 女性与生活权利系统[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0.

  [6]周民权. 国内俄汉语界社会性别歧视研究微探[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3).

文章标题:论文发表范文俄语语用中的性别歧视浅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wenxue/2659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