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结构研究

所属栏目:文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08-15 09:49 热度:

  摘要:中国从最古的甲骨刻辞、青铜器铭文、石刻文字算起,到竹简、帛书和写、印在纸上的书籍,其历史之悠久,数量之繁多,内容之丰富,为世所罕见。随着书籍生产材料的不断变化,书籍的装祯形式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纸书出现后,大致流行过以下形式: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等8种形式。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起于清末民初。70年代后期,书籍装帧艺术得以复苏。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推动了装帧艺术的发展。随着现代设计观念、现代科技的积极介入,中国书籍装帧艺术更加趋向个性鲜明、锐意求新的国际设计水准。
  关键词:书籍结构、装祯形式、现代书籍
  人类社会生活需要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在文字未产生以前,人们主要靠语言相互沟通。但语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古人便采用结绳、刻木以及简单的图形符号等方法来帮助记忆。但是只有文字才能超越时空,准确记录语言和表达思想。在殷代和西周早期(公元前十三世纪至前十世纪),人们将占卜卜辞、重要历史事件等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了甲骨刻辞青铜铭文,石鼓文字等,这些属于档案性质的文献资料,我们称之为初期书籍。
  书籍系指那些以传播知识、介绍经验、阐述思想、宣传主张为目的,经过编制或创作,用文字写、刻、印在一定材料上的著作物。以此为标准,正规书籍大致出现于春秋末期。相传孔子删述《六经》,“韦编三绝”,可见这时已出现了竹木简的书,即编简,是竹木简的装帧形式。古人书写于竹木简,以篇为单位,写完一篇,以绳作结。编简成册,第一册必定要标写这一册书的篇名。编简成册之后,以尾简为轴心,朝前卷起,装入帙内,以便收藏。此外还有写在丝织物上的书,称为“帛书”或“素书”、“缣书”。《墨子》说:“书于竹帛,镂于金石”,这是对纸书出现以前书籍制作材料的高度概况。东汉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技术,加以改进、推广。东晋时,政府正是下令用纸写书。纸的产生,导致了书籍制作材料的伟大变革,在中国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随着书籍生产材料的不断变化,书籍的装祯形式业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纸书出现后,大致流行过以下形式:
  1、卷轴装:纸书盛行后,也效法帛书,装帧亦是将写好的长条纸书,形成卷子形式,故称卷子装。流行于隋、唐时期。现在中国画的装裱也用这种卷轴形式来保存作品。(如图1)。
  (图1,《金刚经》唐仪凤元年(676)写本)
  2、旋风装:旋风装是卷轴装到册叶装的过渡形式。装帧形式是以一幅比书页略宽略厚的长条纸作底,把书页向左鳞次相错地粘在底纸上,收藏时从首向尾卷起。它保留了卷轴装的外形,又解决了翻检时的不方便。
  3、经折装:又称折子装。出现在9世纪中叶以后的唐代晚期。装帧的形式是依一定的行数左右连续折叠,最后形成长方形的一叠,前、后粘裱厚纸板,作为护封。经折装克服了卷子装的卷舒不便的问题。(如图2)
  (图2《大方广佛华严经》系活字印本,西夏文,框高24.2cm,每页6行,行17字。)
  4、梵夹装:如《舍利偈颂》为《论藏》界论之一,清刻本,收集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经文以傣仂文拼写巴利语。傣族信奉小乘佛教,所诵经典多用贝多罗树叶,经加工后,用铁笔刻写而成,即是贝叶经。贝叶经以贝叶作书,贝叶重叠,上下以板相夹,用绳串结,故称梵夹装。此种装帧形式随佛教而流传,对我国藏、回纥、蒙古、满等民族的佛教典籍影响很大。
  5、蝴蝶装:适用于雕版印书的特点而创造了蝴蝶装。此种装帧形式是把印好的书页,以版心中缝线为轴心,字对字地折叠。以版口一方为准,逐叶粘贴,打开书本,版口居中,书页朝左、右边展开。宋元时期盛行此装帧形式。因蝴蝶装的书页是单页,翻阅时,易产生无字的背面向人,有字的正面朝里的现象,阅读不方便是蝴蝶装的缺点。(如图3)
  (图3,《欧阳文忠公集》20.7cmX16.6cm。半叶10行16字,白口左右双边。)
  6、包背装:书页正折,版心向外,书页左右两边朝向书脊订口处,集数页为叠,排好顺序,以版口处为基准用纸捻穿订固定,天头、地脚、订口处裁齐,形成书背。外粘裱一张比书页略宽略硬的纸作为封面、封底。此装帧形式缘自包裹书背,所以称其为包背装。包背装的书籍出现在南宋后期。元、明、清也多用此形式。如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等。
  7、册叶装:如《妙法莲华经》(如图4),它是唐写本,册叶装。1900年敦煌藏经洞打开以后,发现一批册叶式装祯书籍,开本大小不一、装订形式各异、纸质粗厚、篇幅短小的佛教经书。这种册叶本携带方便,不易损坏,适应做佛教法事的需要。这些资料将我国册叶式书籍出现的时间提早到唐代晚期。
  (图4)
  8、线装:装帧形式与包背装近似。书页正折,版心外向,封面、封底各一张,与书背戳齐,打眼订线。线装书既便于翻阅,又不易散破。线装是中国传统的装订技术史上最为进步的形式,具有素雅和端正,而不刻意追求华丽的典雅的中国民族风格的装帧特征。线装书的出现,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装帧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民族风格,至今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书”的象征。
  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起于清末民初,尤其是受到“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推进以及西方科学技术的影响,在鲁迅先生的积极倡导下,陶元庆、丰子恺、钱君掏等等一大批著名装帧艺术家们的努力下,中国的装帧艺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书籍装帧的装饰作用,片面强调节约纸张,不把书籍作为艺术品看待的问题。这段时间既是书籍装帧艺术的开拓期、繁荣期,也是巩固了装帧艺术地位,并培育了一批创作队伍的重要时期。1949年以后,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呈现出多种形式、风格并存的格局。“文革”期间,书籍装帧艺术遭到了劫难,“一片红”成了当时的主要形式。70年代后期,书籍装帧艺术得以复苏。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推动了装帧艺术的发展。随着现代设计观念、现代科技的积极介入,中国书籍装帧艺术更加趋向个性鲜明、锐意求新的国际设计水准。
  如今中国一部分装帧设计家开始在注重本国民族化、传统化精神的前提下,重塑新形态的书籍,以此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行为方式。这种重塑书籍形态的做法意在“破坏”书籍固有模式和纯铅字传递形式的束缚,创导主观能动有想象力的设计,也就是运用装帧设计语言,来研究装帧审美的创造。其意义已超越书籍构造物自身(或者说内容本身),目的在于启发读者在阅读书籍中去寻找并且得到自由的感受,由此萌发出想象的智慧源泉。设计师完成传统书卷美和现代书籍相融合的过程,正是书籍形态变革的价值所在。近二十年的书籍艺术的进步,已经开始在世界上显露出中国书籍装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方,中国美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型,巴蜀书社出版社,2005.12

文章标题:书籍结构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wenxue/1300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