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教学情境的创设

所属栏目:文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1-11-03 19:14 热度:

  古诗文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课程标准》针对小学高年级的诗歌教学就有这么一个要求:“阅读诗歌,要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多年教学实践告诉笔者: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能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情境进行教学是古诗教学成败的关键。正如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有效地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那么,怎样创设古诗词教学的情境呢?
  一、注重朗读,驱遣想象
  语言是诗的外壳,诗的语言含蓄、跳跃、意象朦胧,因为诗歌往往不对客观现实作全面具体细致的描绘,而是选取现实生活中最富有特征的片断,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生活画面,在这些画面中,有诗人创造的各种艺术形象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诗中的艺术境界。要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懂得书中之理、体会诗中之情,首先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朗读时,要体会其中内在的感情旋律,正确把握诗歌的朗诵节律,并一边吟诵一边驱遣想象,在头脑中创造性地再现诗中情景、场面。如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诗句,感受眼前的事物:云、雨、风、水、山、船、地、楼等景物组成的画面,即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通过朗读,诗的语言就成为有声的图画,直接诉诸于儿童的听觉,感受诗的意境。
  二、利用插图,引导想象
  色彩、线条、图形、画面等都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美的图画能使人赏心悦目。小学课本上选用的诗歌,往往配有相应的图像。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诗画结合,把直观的视觉形象运用于诗歌教学中,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教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可引导学生看图,感受由菜地、篱笆、小径和路边新叶不多的树木组成的幽深画卷,及由黄蝶、菜花和儿童构成的童蝶相悦的画面。然后整体把握住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这样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三、利用经验,带入诗境
  有些古诗词所写的景和物,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为历代诗人、词人所钟爱,对于这些较熟悉的事物,不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搜索记忆,调动相关信息,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呈现有关名诗佳句。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可顺流而下,自然驶向新知识的彼岸。
  小学课本上的诗歌所描写的场景和儿童生活的经验,往往是相通或相关的。所以,在教学时,要想尽办法,将诗的意境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沟通。儿童生活中经历过的,他们就会倍感亲切。教学时,要唤醒记忆,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经验,把它和所读的诗词联系起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他们也就会带着一种朦胧的抒情的情绪状态,进入诗境,从而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四、适当铺垫,弄清诗意
  诗的意境的创造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基础有关。意境的构思与写诗的背景有关。诗人抓住生活中那些动人的能启发人思考的片断,运用原有的生活积累,加工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或形象,以构成能唤起别人美感的意境。因此,在教学时适当地讲一下诗的背景,学生认识了这些背景情况,就能把握住诗歌的基本情调,那么就能为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奠定基础。如毛主席的七律《长征》,诗中涉及了一系列的地名和重要的历史背景,这些都是小学生不理解的,所以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弄清“五岭”、“乌蒙”是山名;“金沙”、“大渡”是水名,然后结合时代背景的介绍,大体弄清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
  又如教读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写了山鸟不飞,行人绝迹,描绘了一片茫茫的雪景,再加上孤舟老翁冒雪独钓,诗中营造了一种清冷、幽静、孤寂的情调,教学时,教师可适当地介绍诗人写作的背景,使学生体会到诗人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五、利用媒体,再现情景
  中国古典诗歌很多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画相通,诗歌往往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诗歌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应是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和特点,科学地运用现代电化教学技术,设置相应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以丰富他们对诗歌形象的感受,从而准确把握好诗歌的意境。如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教学时播放激昂、雄壮的合唱曲《长征》歌,唱一句歌词,字幕显示该诗句,同时配以“翻五岭、走乌蒙、巧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勇过大雪山”的剪辑影片或图片,这样,集音乐、文字、影片于一体,使诗歌的形象得以充分展现,教师不用多作说明,学生对红军的英勇油然而生敬意,诗句的意思也容易理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诗情的基调是以长江流水象征遥远的离别。为了创设情境,可制作动画课件,配以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的音乐,映出浩浩荡荡的长江、江边烟雾迷朦及似锦繁花中的城楼,再到江中渐渐东去的一叶孤舟等图景,通过强烈的视觉对比,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准确地把握住诗人隐含在诗内的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就不是个难题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个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生特有声响。”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就是为了调准音调,拨动学生的心弦;就是为了让诗人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就是为了让一首首好诗、好词像一串串快乐的音符,流进学生的心田。愿诗歌教学这项充满乐趣和挑战的再创造活动,得到更多人的青睐。

文章标题:浅谈诗歌教学情境的创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wenxue/1054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