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构建契约社会的理论思考和实践途径分析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9-06-01 09:58 热度:

   摘 要: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契约社会的构建需要从国家层面自上而下进行宏观规划和顶层设计,必须与我国的国情、民情相结合,绝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模式和标准,中国契约社会的构建理念、实践途径与西方契约社会的形成相比较,应具有中国特色。

  关键词:契约精神;契约社会;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

我国构建契约社会的理论思考和实践途径分析

 

  契约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和罗马法,原意是指交易,存在于商品经济交换领域。在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主导下,人和上帝亦是通过“立约”来确定关系。16世纪至18世纪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家们将契约思想从经济学领域拓展到社会生活和政治领域,进而形成了一种影响巨大的国家与社会学说———社会契约论,以此解释社会和国家的起源,解释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本文论述的契约即指社会政治视角下的契约。

  一、我国契约社会的构建逻辑

  “我们可以说,所有社会进步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 身 份 到 契 约’的 运 动。”[1]110英 国 史 学家梅因的这句经典在新时代的中国正逐步得到印证。建立一个完善的契约社会,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 制、全 面 深 化 改 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尊严感的应有之义和必然之举。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应该思考中国如何构建契约社会。著名学者福 山 在 其《国 家 构 建:21世 纪 的 国 家治理与世界秩序》中主要表述的观点是:正是国家的软弱或失败,才导致众多问题的产生,贫穷、疾病、动荡、战争、毒品等,不一而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强国家构建。虽然这些问题不是阻碍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但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因子,不容忽视。纵观当代中国,“传统断裂导致了确保认同的解释系统丧失了其社会整合的力量”[2]5。哈贝马斯笔下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种种危机也日渐凸显出来,如何“整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就意味着在面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危机时,加强国家构建成为中国政府的理性选择。社会主义契约社会的构建是当代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国历史演变、政党发展等政治生态环境的客观存在,强国家弱社会在中国表现明显,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的发展是国家中的社会发展,而不是社会中的国家发展。我国契约社会的构建需要从国家层面自上而下进行宏观规划和顶层设计,必须与我国的国情、民情相结合,必须具有中国特色,绝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模式和标准。在当代中国构建契约社会,其构建理念、实践途径、价值取向,应该与西方契约社会的形成完全不同。

  二、我国构建契约社会的理论思考

  (一)我国 构 建 契 约 社 会 的 根 本 保 证———坚 持党的领导

  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奋力拼搏,谱写了无数壮丽诗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他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他们政府的有效程度”[3]1。用 亨 廷顿的话语描述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制度化 较 高,输入和输出功能完善,极 具 权 威性,形成了强大的内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在中国共产党特别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进入了新时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不断形成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模式的强大吸引力。中国从身份社会走向契约社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在制度保障、舆论引导、机制运行、全民动员等系统性问题上统筹帷幄,这既是作为执政党的责任使然,亦是作为执政党所需要的政治合法性使然。

  (二)我国构建契约社会的信仰

  取向———树 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习近平同志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可悲的。信仰,让我们产生敬畏,让我们慎独自律,让我们彼此尊重。契约的原意就是当事人的合意,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就是让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合意,一种共识,成为普遍存在的默契。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极具生命力的科学理论,在中国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当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的重大理论保障,在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时代信仰、大众共识,成为全社会的精神契约。

  (三)我国构建契约社会的价值取向———增 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

  契约理念最初产生于经济领域,当契约理念和逻辑延伸到政治领域时,标志着契约已经成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服务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为资本主义政治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国构建契约社会的价值取向则与西方大不相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我国契约社会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定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契约社会构建的价值目标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百姓有更加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环境。党的十九大提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我国的教育水平在提高,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加速推进,我国政治社会化水平在显著提高,由此,“美好生活”的标准也应提高,老百姓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政治、社会、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众所周知,契约精神的核心内容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实、守信,这些都是 “美好生活”的重要内涵,都是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的关键。我国构建契约社会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是为了消除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带来的不和谐声音,最终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我国构建契约社会的实践路径

  (一)增强 契 约 社 会 形 成 的 精 神 支 撑———提 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在西方政治文化思潮的荡涤下,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宪政主义、普世价值对我国公民的思想影响较大,导致一部分人不能看清西方思潮的本质,从而思想上产生迷茫、行动上出现偏差。改革开放40年,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中 国 已 跃升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国内仍有不少人崇洋媚外,根本原因就是一些国人文化自信不够,或者说是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还不够强大。习近平同志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对象、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中国人的灵魂所在,而“诚信”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革命文化是无数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崇高信仰铸就而成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是特定时代的历史沉淀,其中的忠诚、信仰、奉献铸就了中国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时代前进的符号和象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我国公民最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其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信等内容与契约精神高度契合。由此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内涵了契约精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就是促进契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所以,增强文化自信及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就是我国构建契约社会的精神支撑。

  (二)夯实契约社会形成的经济

  基础———发 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契约精神同商品经济相生相成。中国长期以来的小农经济缺乏契约精神,“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 了,还 用 的 着 多 说 么?”[4]7以 血 缘、地 缘建立起来的熟人社会是不需要“当场清算”的,人情、互相馈赠足以实现商业社会中的互通有无。政治上的“差序格局”、人伦上的“三纲五常”、经济上的“重农轻商”,使中国传统政治经济文化中表现出来的诚实守信、公平买卖等契约理念更多是一种礼教、品行、修养,是道德领域的行为规范。“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 存 在 的”[4]93,契 约 也 就 不 可 能 出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近代中国饱经战争,生存成为人们的头等大事,契约精神没有得到有效传承,导致契约精神在近代中国社会缺 位。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转型之际,单靠人情、道德已经不能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权利关系和义务关系,契约作为规范个体行为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 场 经 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标志着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完全不同于西方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市场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只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但市场经济意味着我们的资源配置要遵从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平等性、开放性、竞争性、法治性等市场特征,同样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有市场就必然有契约的存在,契约精神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开放性、竞争性、法治性与契约精神的内涵(如自由、平等、诚实、守信、公正等)完全契合。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中的理性“经济人”应该追求和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人格素质,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要求。

  (三)完善契约社会形成的制度保障———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

  制度就是建立起来的规则体系,人们依据这些规则彼此 互 动[5]219。近 年 来,我国的各项制度在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在不断推进。当前,中国构建契约社会的最重要制度保障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因为法治精神和契约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法律和契约两者本质上都是规则和约束,是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个人的行为。契约是当事人合意的产物,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契约具有法律效力,非经当事人双方的同意不得随意变更和解除。法律则是依靠暴力机关强制实现其规范功能,法律执行力较强,可以为契约行为的履行、契约精神的弘扬保驾护航。若法治缺失,极有可能导致契约履行主体的不作为,从而引发诸多矛盾和纠纷。从“差序格局”的“熟人社会”走向“生人社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生人社会”中获取必须的预期———信任,法律的完善和执行是最重要的保障。目前,我国还有不少公民法治思维欠缺,法律也有待完善,这对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契约精神是不利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诠释了依法治国的要求和原则。同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还强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由此说明,规则意识、契约意识、法治意识、德治思维是相互影响的,只有法治精神和契约精神形成合力,契约社会、善治国家才能得到实现。

  (四)强化 契 约 社 会 形 成 的 技 术 支 撑———发 挥网络传播正能量的作用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在网络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网 络 传 播 的 影 响 力 巨 大。“到 了 信 息 时代,政 治 竞 争 ‘可 能 成 了 谁 的 故 事 最 终 能 打 动人’”[6]143。事实是:不止政治竞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传统话语权在多媒体技术的迅猛撞击下都被弱化了,“谁的故事最终能打动人”谁就赢得了民意、赢得了话语权甚至是合法性。网络在彰显其强大影响力的同时,却掩盖不了其致命的缺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我们只能看到事件发生过程,却常常看不到事件真相,是“编排的故事”还是“真实的事故”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辨认清楚的。“键盘侠”、道德绑架、谣言四起、虚假 报 道 层 出 不 穷,网 络 危 机 也 是 信 任 危机、契约危机。所以,如何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成为直接关系到社会是否和谐、契约精神能否得到遵守的关键。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同志说网络就是现在的一个“草野”,是获得信息、交流信息和展示民意的大平台,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CNNIC 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达到57.7%[7]。良好的网络空间、网络生态就是人民向往和追求的美好生活,是促进和谐社会、契约社会形成的技术保障,而乌烟瘴气的网络生活不仅会腐蚀人的心灵,更会对未成人的心理健康、道德意识、行为方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契约社会的构建必须用好互联网这个重要的工具,要用法律、道德等各种规则来约束、监督网络生活,要净化网络环境,要充分发挥网络传播正能量的作用。

  (五)培育 契 约 社 会 的 实 践 主 体———强 化 公 民的契约意识

  公民具有较强的契约意识,这是契约社会形成的必要条件。当前,对于大部分中国公民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从“乡土中国”向“现代化强国”转型的时代,公民的思维和行为仍处在“熟人社会”阶段或正处在向“生人社会”转变阶段,许多人对“契约”理念比较陌生,所以,要大力培育拥有较强契约意识的公民,其中青少年则是重点培育对象。因为一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程度,直接取决于该国公民的教育水平和道德素养水平,而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未来中国是否能够拥有高素养的国民,是由我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所决定的。因此,构建契约社会,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契约精神的培育。只有当公民都能够认真履行契约、遵守契约及具有契约精神时,我们的契约社会才会真正到来。

  参考文献:

  [1] 梅 因.古 代 法 [M].沈 景 一,译.北 京:商 务 印 书 馆,1959.

  [2]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3] 亨廷 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 冠 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我国构建契约社会的理论思考和实践途径分析相关论文期刊你还可以了解:《社会政策研究国家级学术期刊

文章标题:我国构建契约社会的理论思考和实践途径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shehui/4026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