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选刊杂志投稿逻辑思维在社会生活与学习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08-04 16:24 热度:

  一提到逻辑思维,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福尔摩斯这个家喻户晓的文学形象,或者是辩论赛上妙语连珠的辩手,也可能是法庭上庄严的律师与法官。曾经有一位同学在校园论坛上咨询哪所大学设有逻辑学专业,其目的是毕业之后当一名私家侦探。

  摘要:逻辑思维与普通人的日常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首先,思维能够借助逻辑的形式化结构,快速地分析,推理和概括事物的现象,进而找出揭开事物的本质的合理途径。其次,逻辑思维训练能够使人准确理解一些重要的规定、法规和法律,充分利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再次,逻辑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育工作者对思维逻辑训练的重视,对信息时代、知识型社会中学生的生活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散文选刊,逻辑思维,社会文化,知识创新

  在这里,笔者并无意说这位同学的理想不切实际,而是想说逻辑思维已经被当做一种专业技能,远离了普通人的日常学习与生活。那么,逻辑思维到底与日常学习、生活有什么关系呢?首先,需要知道逻辑的含义。通常情况下,逻辑的含义有四种:1.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2.人们头脑思维的规律和规则。3.某些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问题的方法。4.逻辑学,即关于推理和论证的学问。①试问,有谁能够摆脱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而生活呢,有谁能够丝毫不动头脑地生活呢,又有谁对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抱有一定的观点和看法呢?可见,逻辑思维与普通人的日常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更何况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里,几乎每个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变成知识的制造者和发布者,所以知识的增长速度与传播速度一日万里,造成每天都有海量的,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电脑和手机,这时如何通过逻辑思维训练提高自身的辨识能力和学习能力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 通过逻辑思维训练提高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思维能够借助逻辑的形式化结构,快速地分析,推理和概括事物的现象,进而找出揭开事物的本质的合理途径。不久之前,首都博物馆和“天下收藏”栏目组联合举办了“‘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节目。节目中,主持人持有一把紫金锤,如果经在场专家鉴定持宝人的瓷器为假,主持人就会挥起紫金锤将“赝品”砸碎,被砸掉的“赝品”已经多达300件。然而,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文物鉴定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分析,这里的‘赝品’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真品,而且三成都是珍品。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的成员在反复观看展览后也认为,该栏目所砸掉的“赝品”不少是真品,并且不乏“珍品”。例如, 在面对疑似真品“乾隆款珐琅彩开光山水纹双象耳瓶”时,这位玉器委员会的成员推理道:“上面的蓝釉料应该是当年进口的蓝宝石,只有宝石釉才会发出这种光亮;粉彩画是大师级画家的手笔,而赝品不可能用这么昂贵的原料,有这么精湛的工艺。如果当代人想做出这种水平的瓷器,那么得要好几个大师通力合作才行。”也有专业人员表示,“现在景德镇国家级的大师,都做不出来这样的瓷器。”与此同时,节目组反驳称:“整个鉴宝过程是非常严谨,绝对不会砸错”,理由是节目背后“有一个庞大的专家库”。而且,节目组还表示,“节目中90%以上都是高仿,而且是近十年八年仿的,品质非常高,一般观众或是藏家隔着玻璃看,会觉得很像真的。”

  双方围绕被砸器物是真品还是赝品各执一词,各有自己的一套推理过程。例如,“上面的蓝釉料应该是当年进口的蓝宝石,只有宝石釉才会发出这种光亮;粉彩画是大师级画家的手笔,而赝品不可能用这么昂贵的原料,有这么精湛的工艺。”这句话就是利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类比推理的逻辑形式为:

  A对象和B对象都具有属性a1,a2,…,an;

  A对象还具有属性an+1;

  所以B对象也具有属性an+1。

  即,因为乾隆款珐琅彩开光山水纹双象耳瓶和疑似真品都具有“上面的蓝釉料是当年进口的蓝宝石”和“粉彩画是大师级画家的手笔”等特点,又因为乾隆款珐琅彩开光山水纹双象耳瓶不是赝品,所以疑似真品也不是赝品。从逻辑形式上来说,这样的推断是合理的。又如,“如果当代人想做出这种水平的瓷器,那么得要好几个大师通力合作才行。”这句话利用了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为:

  如果A,那么B;

  非B;

  所以非A。

  这句话的完整表达为:如果当代人想做出这总水平的瓷器,那么得要好几个大师通力合作才行。在当代不存在好几个大师通力合作的情况,所以当代人做不出这个水平的瓷器。通过逻辑分析,能够发现这样推断是不合理的,因为它包含了一个不合理的预设——当代不存在好几个大师通力合作的情况,显然,这样说过于武断了。可见,事物的本质往往深藏于历史形成的现象之中。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依靠逻辑思维进行正确的推理,是避免漏判误判,进而不断接近事物本质的有效途径。

  二、 通过逻辑思维训练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明辨是非是甄别知识含金量的重要工序。中国逻辑的集大成者《墨子·小取》第一条就说到了“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意思是辩论的学问能够说明是与非的分别,审察形成治世和乱世的原因,判明同和异的所在,考察名称和实际的道理。②因为,逻辑要求思维必须遵守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即要求思维能够避免自相矛盾或左右逢迎,所以,逻辑思维训练能够提高人的分辨能力,使人在事件中既能够坚持正确的立场,又能够指出对方的错误。比如,今年 10月16日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因为一条"改密码须本人"的规定,75岁病重老人被担架抬进银行。银行方面在事后出面解释了相关行业规定: “客户要修改密码和解锁都必须是本人亲自来,或者是经客户本人授权并且经公证处公证的其他亲属。如果仅仅是密码重置,老人清醒、身体能动的时候再来办也可以,如果要急着用钱,那必须是他本人前来,或者由他的代理人拿着公证处公证过的授权才可以办理。”显然,按照银行的规定,老人在“本人亲自改密码”和“由他的代理人拿着公证处公证过的授权”两种方案中间选择其中一种方案就能够办理修改密码的业务。因为,“客户要修改密码和解锁都必须是本人亲自来,或者是经客户本人授权并且经公证处公证的其他亲属”是一个选言判断。选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A或者B;

  非A;

  所以B。

  所以,只要“本人亲自来”和“由他人代理”中有一个成立,这句话就成立。事发当日,银行营业员误以为“改秘密须本人”而要求重病的老人亲自来银行办理业务,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逻辑思维训练能够使人利用“选言判断”这样的知识去准确理解一些重要的规定、法规和法律,充分利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 通过逻辑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合理的计划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必要条件。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当今的知识型社会中,无论是校园里的莘莘学子还是办公室里的朝九晚五的职员,都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以迎接日益激烈的竞争,这时如何把必须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和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按照一定规律安排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最近,一段“清华大学特别奖学金答辩”的视频在网上迅速转载,视频中进行特别奖学金答辩的某同学多门功课都超过了95分,答辩展示中出现的“一周时间安排表”因为其内容丰富,计划周密而赢得了大家的啧啧感叹,进而被网友称为“清华学霸”。该同学表示,她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每周制作计划表。虽然该同学也表示了最难的不是制作计划而是执行计划,但是如果没有计划或者计划得不好,她就一定不会取得这样的成就。换言之,合理的计划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必要条件。

  按照归纳的一般性来说,首先计划要考虑全面,其次应兼备长期计划和短期安排,再次应突重点,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等等。另外,学习方法也应该遵循人脑思维的规律,比如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如何合理地安排学习计划要因人而异,笔者就不再赘述了。

  提高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许多标准化或高水平的考试都采用了非命题写作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2013年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全国卷作文是以“经验与勇气”为主题的材料作文,讲述的是切割钻石的故事。考生可以先肯定经验的重要性,把勇气的重要性当做重点阐述。考生的失分点在于可能出现立意相似或者论据雷同,即素材和思维模式的“撞车”。又如,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教材中出现过这样的作文题目:你是否支持由国家支付艺术博物馆经费的政策,请说明理由并举例。针对这类开放性题目,采用一个标准化的写作格式固然保险,但是却不能达到体现创新能力的作用,因此也不会获得较高的评价。那么,如何做到既能与众不同,又能不出错误呢?

  1、 遵循逻辑规则,正确运用推理形式。

  2、 跨学科运用逻辑规则,寻找新的分析角度。

  3、 理性思维与感性力量的综合运用。

  例如,自由落体定理就是伽利略通过运用矛盾律而发现。矛盾律的形式是:A不是非A。在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理以前,人们认为物体的重量越大,下落的速度就越快。但是,伽利略发现了其中的矛盾:存在A和B两个物体,其中A比B重。如果我们把A和B两物体捆在一起让它们从高空下落,根据以往的知识推断,就会产生两个不同的结论。其一,因为B比A轻,所以B下落的速度比A慢,B下落的速度会拖累A下落的速度,所以A和B绑在一起下落的速度比A单独下落的速度慢。其二,A和B绑在一起的重量比A的重量大,所以A和B绑在一起下落的速度比A单独下落的速度快。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假设物体从高空下落时无论重量大小都会同时落地,然后就有了闻名世界的比萨斜塔实验,实验证明伽利略的假设是成立的。伽利略的成功创新不但在于将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运用到实验中去,并且在于能够顶住传统的压力始终如一的坚持自己的推断,而这种始终如一的精神源于他对真理的热爱。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的长河中,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逻辑思想的身影。其中墨子及其弟子所著的《墨经》六篇不但代表了中国古代逻辑的最高成就,而且反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不断发展,上升的社会风貌。后来,因为各种缘由,逻辑思想被压制,湮没。直到近代五四运动时期,才被严复、梁启超、胡适、和沈有鼎等有识之士重新提起。每一次文化和教育的突进都伴随着逻辑研究的突进,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索。如何提高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思维逻辑训练的重视,如何在信息时代、知识型社会中发挥逻辑研究应有的作用,这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① 杨武金,《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绪论

  ② 王讃源,《墨镜正读》,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96页

  ③“王刚鉴宝节目中狂砸赝品 专家称三成均为珍品”来源于新华网新闻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8/20/c_123602558_2.htm

文章标题:散文选刊杂志投稿逻辑思维在社会生活与学习中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shehui/2211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