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论文民俗艺术的觉醒与回归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07-09 17:04 热度:

  2011年10月15、16日,“中国民俗艺术国际论坛”开幕式及专题报告会在北航举行。此次国际论坛的学术主题为:现代性与民俗艺术、中国民 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民间信仰与民俗艺术、现代教育与民俗艺术等。出席论坛有3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国内及法国、英国、日本的高校与相关研究机构,学 术研究涉及社会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民俗艺术收藏与研究等方面。

  【摘 要】 民俗艺术是我们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和演变的来记录人类生活变迁的一中文化艺术形态,民俗艺术是民间美术和其他各种艺术形态形成和发展的 一个原始生命力的源泉,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不断发展的艺术形式。但随着现代西方艺术的发展,对我们国家原始的民俗艺术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很多的民俗艺术已 经或者是趋于消失,遗失忽略民俗艺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次“2100北京・中国民俗艺术国际化论坛”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俗艺术的觉醒,重拾民俗 艺术就是对我们中国文化基因的重新疏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修复与保护。

  【关键词】 艺术设计专业论文,中国民俗艺术,文化溯源,原始美

  1 “2011北京・中国民俗艺术国际论坛”的基本情况回顾

  1.1 开幕式及专题报告

  怀校长在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民俗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是充分体现民族精神的文化遗产,是激发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依托。研究以及发掘蕴藏其间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传承和建设的重要使命。

  在随后的专题报告中,田青、邓启耀、范华(法国)、大田尚作(日本)等与会专家发表了专题的学术报告,报告的内容涵盖现代保护民俗艺术的必要性 和难度、以及如何把民俗艺术运用到现代的教育当中去以及切实贯彻保护民俗艺术的步骤和方法。两天的报告听下来,颇受感动,内心对于民俗文化的喜爱更为强 烈,迫切地希望能够追随专家学者们的脚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去研究各地域的民俗艺术,在即将面临消逝的民俗文化边缘能捡起一些文明的碎片。(图1)

  1.2 “超越与创作――移动的古代祭祀壁画”展览(图2)

  整个的民俗艺术论坛,最令人震撼的当属“超越与创作――移动的古代祭祀壁画”展览,展出的80幅古代绘画和200个古傩面具特别震撼人心,这是 颜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在平时细心收集、整理、修复和装裱的一些民俗杰作,这也是颜老师收藏的一批尘封百年的古代祭祀壁画的精品,这些祭祀壁画均为传承下来的 工笔画真迹,跨地域范围广阔,包括贵州、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在时间上横贯明清、民国等几个时期。内容多为天、地、水、阳四界古往今来的历史英雄、祖先 亲眷、神仙鬼怪、动物与草木精灵,包含巫术、道教、佛教、祖宗神灵信仰和儒家教义等文化与情感内容。

  这些古代作品大俗大雅,古滩面具率性、自由奔放、浑厚,各个祭祀壁画又严谨、深沉,堪称传统美术的好范本,画作的精细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颜老师说:“这些作品展示了前人面对神圣美好与他者悉心分享、相互庆贺告慰, 面对天灾人祸自我鼓舞、自我疗救的人情与人性关怀,展示了前人以艺术方式自娱自乐, 以无中生有的卓越想像力彰显浪漫精神, 以艺术创造的方式敬畏生态自然、超越功利实在、延展生命时空、升华人性意境、提升幸福指标的恢宏态度。”是的,这些至今仍保留着我们祖先的提问的民俗艺术作品,向我们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民族感情和无尽的想象力。

  1.3 沅陵县原生态民俗歌舞专题展演

  民俗艺术论坛还特邀了湖南沅陵县艺术团于15晚在北航学术交流厅进行了主题为“四季飙歌”原生态民俗歌舞展演,分为“春之声”、“夏之梦”、“秋之喜”、“冬之情”四季篇章。

  沅陵的歌舞艺术表演是集沅陵民间歌舞于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有酉水船工号子、盘木号子、打夯号子、车水号子,有精彩腔调的山歌演唱,有诙谐的小 调表演,有民间喜庆点子,还有古老习俗之舞《哭嫁歌》等。整个的演出把我们带回到原生态的民间,放纵在山川和大地之间,徜徉在小河和田埂之上,让我们去感 受那种来自于原生态的无穷的生命力和浓郁的民俗风情。

  2 民俗艺术的觉醒对设计艺术文化的影响

  当下中国的设计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设计届开始经受日本和欧美设计的影响,模仿、抄袭、嫁接日本和欧美的设计,导致 了创新文化意识的匮乏和民族语言的缺失。但随着现代民族意识的逐渐清醒,民间的元素逐渐被艺术家挖掘,设计业陷入一个茫然的混合发展的状态。

  我们现在不会像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样盲目的崇拜西方的设计,因为西方的设计是立足在他们的发展基础之上的,根本救不了中国的设计,曾经盲目地学习 反而使我们失去了自己本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基因和心里认同感。不管是哪个国家的设计,都不可能从别的国家移植中的来,只能在本民族文化基因和艺术精神的繁衍 下成长,都要立足于本国的国情和本民族的文化,因为这些才是文化发展的基本源泉,才是艺术长期发展的基本沃土。一个设计师如果没有本民俗的传统文化修养和 沉淀,那么他所节后的设计文化只能说是一种比较肤浅的表面的文化,这种嫁接的“无根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能昙花一现。

  这次民俗艺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民俗艺术对我们现在设计的影响。像颜老师收藏的这些精品,这些民俗艺术经历多个朝代的更迭变换 仍然经久不衰,仍然充满着生命力,因为他们这种纯粹的、原始的美的形态,在张道一的观点中,这被称为“原发性”。因为这些民俗艺术形式在内容上贴近广大人 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这是记录他们生活和民俗习惯的一种方式。在形式上,保持原始材质的质朴和自然,不做过多的装饰,充分体现这种原始美。才使得这种符合 中国审美观的“天人合一”的作品流传千载。在设计上同样如此,中国本土化的设计必然要融入中国传统的元素,这种传统元素的应用与传承也是设计者以后所经历 的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一直都很喜欢民俗艺术文化,因为我们在面临这些民俗文化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和一种自豪感,这便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文 化――民俗艺术。不管现代的商品经济下艺术形式如何多种多样,如何变化,我始终相信一点,就是主持人董卿曾在春节晚会上形容周杰伦的《青花瓷》歌曲的一句 话:改变的是潮流,不变的是传承。即便现在出现文化种类的多元化,各个表现的形式五花八门,但这都是表面的东西,最深层次的、历经岁月的洗礼、经久不变 的、最经典的,都是会牵连着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东西。所以我一直坚信这种传统文化在迷茫之后的回归,这种回归并不是一种过时,而是一种迷茫之后认清自己 的方向,我们要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从前、现在和将来,以便更好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自己该努力地方向,不断前进。

文章标题:艺术设计专业论文民俗艺术的觉醒与回归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shehui/2173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