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统 与 现 代 的 交 融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08-29 09:35 热度:

  摘要:本文以陈家祠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历史与现代两条轴线的景观框架设计,运用多种景观手法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关键词:陈家祠,历史文化轴,现代生活轴,交融
  
  1.前言
  
  陈家祠,位于广州荔湾区中山七路,是一座有着上百年历史、代表了岭南传统建筑装饰风格艺术的建筑群,是岭南地区最具艺术特色、人气最旺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附图1:陈家祠现状]然而,自1959年被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至今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时光的流逝,除主体建筑保存较好外,其周边的建筑环境现已破败不堪;整体的配套服务及其接待设施也严重的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极大的降低了陈家祠在历史、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重要价值。
  本次景观设计正是针对了陈家祠的环境现状,以陈家祠建筑为景观核心,通过整合、改造周边公共空间、配套服务、绿化设施等多方面的景观元素,从岭南的传统文化精髓出发,以满足现代功能需求为目标,力求打造出一个融观光、纪念、休闲、商贸、文化为一体的城市历史景观区,从而形成新的岭南文化旅游地标。
  
  2.设计原则
  
  设计以岭南传统园林的空间构成为骨架,结合现代景观的设计手法,融合传统美学原理,遵循因地制宜、整合空间、去杂呈净、传承风貌的设计原则,多角度、多层次的体现、深化、强调项目整体的岭南文化主题,创造出富有岭南特色与民俗风情的城市景观环境。
  
  3.总体布局
  
  设计从城市的整体功能角度出发,将用地划分为六个基本的功能区:后部博览区、文化产业区、岭南文化广场区、前部入口区、景观绿化区与文体展示区。
  为实现各功能区与陈家祠景观核心的整体协调、有机联系,设计引入了岭南传统园林中轴线、对景的设计手法:通过轴线与对景有序而又突出重点的组织起整个广场的景观框架,使之成为统一有序、有主有次的整体景观环境。
  针对陈家祠文化广场的历史意义与现代功能,设计在基地内组织了南北向历史文化轴及L形现代生活轴两条主要的轴线,将传统景观与现代功能有序的融合在一起。同时,设计也围绕着整个轴线序列合理的组织游客的游览线路:前部入口区→陈家祠→后部博览园→文化产业区→岭南文化广场→景观绿化区,既有序的组织了基地内的各种人流,又创造出有开有盍的景观变化与空间节奏。[附图2:规划总平面图、附图3:景观结构分析图]
  
  4.历史文化轴
  
  南北向的历史文化轴顺应了陈家祠建筑群的原有轴线序列,一方面形成了陈家祠建筑群的景观层次,规避了外界城市道路对景区的干扰,另一方面延续了陈家祠的原有布局,突出强调了陈家祠建筑群的景观地位与历史意义。本条轴线主要由前部入口区、陈家祠建筑群、后部博览区三个部分组成。
  
  4.1前部入口区
  
  入口区又划分为了入口外广场、镜面水池及四水归堂内广场三进。
  入口外广场位于基地最南面,是进入主景区前的交通集散地,一方面缓解了大量人流的涌入对陈家祠的压力,提供了游客驻留、留影以及聚集的场所;另一方面消减了外界城市道路对陈家祠的干扰。广场中设计根据史料还原了陈家祠早期所使用的旗杆夹,既再现了历史风貌,又形成了整个广场的标志性与制高点,起到了统领全局的作用。
  基于对陈家祠原有环境的恢复,入口外广场北面按照史料记载的池塘设计了景观水池,有效的分隔了景区内外,同时镜面的水景映衬出陈家祠的倒影,进一步烘托了建筑主体。作为陈家祠景区的入口,一个画框造型的构筑物立于水池的正中,形成入口外广场的对景,吸引着游客穿过画框,跨越现代,进入历史之中—即陈家祠景区。[附图4:入口对景效果图]
  
  四水归堂内广场,其立意取自广东当地的风水观。设计通过与镜面水池连接的级级跌水,层层退向内广场之中,一方面体现四水归堂、天降洪福的主题,另一方面配合临跌水种植的水石榕树列,既形成丰富多变的广场空间,满足游人休憩、娱乐的需求,另一方面形成了广场的季相变化,增加了主轴线的空间、时间层次,同时也进一步烘托了陈家祠建筑群的景观地位。
  
  4.2陈家祠建筑群
  
  陈家祠现状是作为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但这极大的削弱了其本身作为建筑文物的景观价值。因此,设计通过在现代功能轴上的新建博物馆功能,将陈家祠还原为单纯的文物建筑予以展示,力求使这座古祠规整的布局、精致的装饰、高大的厅堂、幽深的庭院、华彩的连廊等都面向世人并得以更为清晰、完整的呈现。
  
  4.3后部博览区
  
  后部博览区则利用了陈家祠建筑群原有的绿化庭院,结合陈家祠自身四条南北贯通的交通廊,形成了各种雕塑、石景、盆栽的室外展场区,这也将成为陈家祠建筑群室内展示空间的外部拓展。设计配合四个接口,通过四条景观水带及两侧规则列植的乔木,进一步加强了轴线的纵深。博览区主体空间则设计了蜿蜒的曲水景观,一方面增加景观的丰富性与趣味性,一方面通过凝聚中国古典园林经典的“曲水流觞”更增添本功能区的文化积淀。
  
  5.现代生活轴
  
  陈家祠文化广场,作为了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城市广场,其不可避免的需要满足一定的现代功能。因此,设计因地制宜的在基地与城市交接区域形成L形的现代生活轴,主要由文化产业区、岭南文化广场区、景观绿化区以及隔历史文化轴相对的文体展示区五部分组成。
  
  5.1文化产业区
  
  文化产业区分为了西关风情商贸区、粤剧表演台和趣味典故园。
  西关风情商贸区是建设陈家祠文化旅游区的配套硬件,开发模式参照西关古玩城、华林玉器街等西关活力开放、成行成市的商业业态,以经营传统手工艺品、岭南土特产、西关美食为主题,意在传承发扬西关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与康王路地下商业城打通形成商业旅游带,带动整个片区的商业、环境发展,实现旅游、商业、城市环境及文化发展的共赢。[附图5:西关风情商贸街效果图]
  粤剧表演台设计则针对了西关粤剧、讲古等另一类的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广州西关有着深厚的粤剧传统,恩宁路广州八和会馆便是历史见证,时至今日走在西关大街小巷也不时有粤剧声声入耳。但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西关现有的粤剧表演空间正在逐步消失,而广场内的表演台设置正是为粤剧表演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汇集各地粤剧大师、戏迷交流切磋、大展身手,进一步丰富本项目的文化内涵,增加陈家祠的旅游亮点。
  趣味典故园则是对陈家祠建筑中所采用的装饰雕塑进行艺术再创的展示区,通过绿化、雕塑、小品等景观素材对陈家祠装饰雕塑题材进行新时代的诠释与再创造,实现知识性、景观性、趣味性及时代性的结合。
  
  5.2岭南文化广场区
  
  位于陈家祠建筑群东侧的文化广场建成不久且已与地下商业空间较好的衔接。因此,设计在保留广场原状的基础上,仅对主题与衔接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针对这一现有条件,轴线设计便从该广场的中点放射而出,通过园林路、中式廊架等景观元素南北延伸,形成本绿化广场的景观构架,辅之于源自陈家祠石劵门的构架形式,使原有广场更贴近本项目岭南文化的主题,从而统一到整体之中。
  
  5.3景观绿化区
  
  基地东南角现有绿化条件较好,且已成为了城市公共绿化空间的一部分,吸引了较多居民前往休憩、娱乐。因此,设计维持了此处景观绿化的功能,通过增设景观小品、休憩设施进一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通过大线条的植草绿阶、富含中国人文内涵的竹林、原有的乔木以及造型各异的小品家具,营造出亲切宜人的氛围,也给游客提供一个休憩、交流的场所。
  位于景观绿化区内的陈家祠广场牌坊虽是近年新建,但其外形考究、古朴庄重,装饰典雅,已成为了陈家祠百年兴衰史中的一个节点。考虑到此,设计特将其予以保留,但不再突出其通行的功能,仅作为景观雕塑让游人记住陈家祠的这段历史变迁。
  基地东南角大型停车场是游客车流的主要接口,因此设计将其安排在靠近康王路与入口的位置,通过三面密植及乔灌木结合的方式予以分隔,使停车场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既满足了现代旅游的接待要求,又避免了车流对项目的干扰,为核心景观区营造出宁静优雅的游览氛围,
  
  5.4文体展示区
  
  历史文化轴分隔的基地西侧地块既直接临四水归堂内广场又与周边的城市区联系紧密;同时,现阶段周边已设置有荔湾体育馆、荔湾区人民体育场等文体活动设施。因此,从延续城市文脉、协调功能过渡的角度出发,设计将此区域的功能定义为文体展示区。
  在临四水归堂内广场的区域新建仿古式民间工艺博物馆,既有效的完善了陈家祠建筑群的入口界面,分隔了景观核心区与周边环境;又扩大了陈家祠的展示面积,使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更多珍品能够早日与广大市民见面;同时还最大限度的将陈家祠建筑群还原为其历史的风貌,让游客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于建筑本身。另一方面,新建工艺博物馆还能够充分发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科研、传承功能,进一步扩大陈家祠的历史文化影响。因此,设计将新、旧建筑结合在一起,意在努力打造出融传统建筑、装饰、工艺艺术为一体,集展示、科研、传承功能于一身的现代综合性博览区。
  新建民间工艺博物馆西侧的区域则结合荔湾体育馆、荔湾区人民体育场等现有设施,通过进一步完善运动功能配置,强调市民参与、全民健身,在景观连续的前提下设置室外健身器械及场地,形成市民休憩、活动的功能场所,有效的过渡了博览展示与现代城市的功能冲突。
  
  6.结语
  
  历史与现代的两条轴线贯穿于整体项目之中,两者并行而又交织在一起,既延续了传统文化,又满足了现代功能,这便构成了本次设计的主体框架,也有效的达到了本次设计的主要目标--传统与现代的交融。[附图6:总体鸟瞰图]

文章标题:传 统 与 现 代 的 交 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shehui/1316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