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服装设计的传统美学

所属栏目:美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2-06-09 08:47 热度:

   在所有我们接触过的艺术门类中,没有一种艺术能像服装艺术一样与人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远古时期的兽皮加树叶到文明时期的绫罗绸缎,这些服装的发展历史显示出人类在穿着上的讲究,从色彩、材料到图案都要求精益求精。素有“衣冠礼仪之邦”美称的华夏民族喜爱以“龙”为图腾,这些美称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基于最具民族、地域人文性及传统文化美学对中国古代服装的影响。有人就有衣,衣食住行中衣排在首位就可以看出服装对于人的重要性。服装因其实用性存在又因审美性而得以发展,实用性包括遮羞、护体、方便、结实、舒适、保暖,审美性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美、服装美的变化而改变,随着人们审美水平不断的提高及时尚的转变,都反映出人们对于服装美的重视和永无止境的追求,最终形成了一门服装艺术。传统的儒家美学——礼乐是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的来源,并逐渐与老庄、玄学、佛禅等美学思想发展融合。社会虽然不断的进步发展,但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美学思想仍影响着当代设计师的各种视觉想象与实践。现在,中国古代传统美学思想正遭受到新观念、新技术以及国外各种艺术思潮的强大冲击。所以,我们更要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中国古代传统美学思想对当代设计的影响。不能盲目模仿外来服饰的美,而忘记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要想认识好中国古代传统的美学思想就必需把握清楚中国古代美学历史发展的特点:首先是先秦时期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的根基,虽然先秦时期产生了很多的美学派别,但其中最主要的儒家和道家这两个派别。它们即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不少的美学家同时又是哲学家,他们留下了相当多的理论充实了古代设计美学思想,并且都是其中的精品。这些丰富的思想遗产材料很宝贵并且涉及的范围很广,都是让现代设计师们值得仔细研究的。其次是中国古代各门传统艺术(诗文、书法、音乐、戏剧、绘画、建筑等)不仅各自拥有独特的体系并且彼此影响,甚至相互包含。例如,在园林建筑艺术中受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意。在诗歌、绘画中又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追求的美感。各门艺术独具个性又能相互融合形成新的美感。这种特征可以使设计师在传统工艺产品的范围之外更加广泛的接触到中国古代传统美学思想观念的实质。最后是除了美学的理论形式之外,在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大量工艺产品中也能体现出丰富的美学思想。从前一直认为古代的造物工艺是属于“形而下学”的范畴,但从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巧中仍能看出他们们对于艺术的构思美和对美的理想追求,如马克思所讲,他们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

浅谈中国古代服装设计的传统美学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服饰作为统治者的标志因此有严格的等级区别,使服饰成为政治权利与宗教神权的专属物。据《周礼》所载,周朝不仅有服饰等级制度,而且还专门设“司服”一职,掌管服饰的实施,安排帝王的穿着。到了汉代,冠帽也是区分等级差别的基本标志之一。①色彩是服饰的灵魂然而色彩也成为封建统治者的权利象征。西周时称奴隶为黎民,黑色被看作是低贱的,因而奴隶只能穿黑色衣服。公元630年唐太宗制定了一至九品官员的服色:一品官员是红色袍,二、三品是紫色袍,四、五品是朱色袍,六、七品是绿色袍,八、九品是青色袍等。②在特定的政治、经济下的集体化、制度化、组织化都意味着“皇权意志”,所以对于服装的款式、色彩、图案的变革和设计都必需经过当局统治者的认可和“钦定”并依据衣规服制典范而产生。从先秦至明清这一段时期总得来说服装的发展都是循规蹈矩的,相对封闭和保守的。但就是在这一时期创造了服饰艺术的辉煌。如商的“威严厚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些都是体现不同时期的辉煌的艺术设计风格。以上的审美倾向、设计理念它们并不是“无须有”的、莫名产生的,都是根据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必然存在的。时代的不同,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也不同了。服装一旦离开了时代感,便失去了美的光泽。③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也应该是为那一代而存在:它毫不破坏和谐,毫不违反那一代的美的要求;当美与那一代一同消逝的时候,再一代就会有它自己的美、新的美,谁也不会有所抱怨的。今天能有多少美的享受,今天就给多少;明天是新的一天,有新的要求,只有新的美才能满足它们。”“技进乎道”,从实际操作的高超技艺中可以归结出美的规律“道”。技艺的神化,进乎道,亦出乎道,道是技的立足根本,技是道的外在表现和激发因素。这种道与技的辨证关系,是应该为现代设计师所把握的。

  制作服装除了设计颜色、款式、图案以外,最重要的是面料的选择。我们有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面料,如:丝绸、棉、亚麻、印白花毛蓝布等。面料又有软硬之分,还有面料上的纹样的变化。进入到21世纪,设计师们都能清晰地认识到:设计的重点不能仅放在款式的变化及色彩的搭配上,这样让设计的发展变得很局限,从而满足不了人们追求服装美的需求,必须从多方位来解决问题,于是设计师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制作服装最基础的面料上。所以兴起了一股对面料进行再造的风尚,如:在2005年第四届(青岛)国际时装周上,来自欧洲、日本、韩国、香港、台湾、上海等地近10位著名服装设计师参加了作品发布会。参加的每位设计师的作品都各具特色及自己的风格,充分代表了近年来国内外服装设计发展的水平。其中以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菱沼良树的作品尤为突出,因其大量采用了将现代时尚元素与高科技数码印花技术、先进的织造和后整理技术融为一体的面料,在观众中产生了极其强烈地反响,更给业内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和“面料是服装的主体、灵魂、支柱”的启示。这也说明要与时俱进,传统美学与现在高科技的结合才能使服装设计有创新,能不断的发展走得更远。这是一个很好的列子,我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启发。由于最近的环保意识盛行,“绿色设计”被更多的设计师运用。其中大部分的设计师都选择用中国传统的面料进行面料的再造,产生出奇妙的效果。特别是棉、麻、丝绸等面料的运用,有古韵而不失时尚感。

  结束语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积淀。中国风近来盛行,并且越来越受更多设计师们的喜爱,他们按自己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美设计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我本人深爱中国风格和中国的传统美学,希望能进一步的获取其精髓加上现代的高科技能使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美术大观》——《浅论影响当代设计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刘军[J]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第10期.

  [2]《判断力批评》康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3]《设计美学》徐恒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浅谈中国古代服装设计的传统美学》来源:《大众文艺》,作者:吴昊

文章标题:浅谈中国古代服装设计的传统美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meixue/4844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