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门笺艺术语言探讨

所属栏目:美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0-11-02 10:15 热度:

   过门笺是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剪纸艺术的一个分支,主要是春节期间张贴在门楣、窗框、水缸和石磨台等处的刻制纸品。全国各地都有张贴过门笺的习俗,莒县过门笺因其地域特色浓郁,风格个性、颜色鲜明、式样丰富,因而成为山东地区的剪纸艺术过门笺中的代表。莒县过门笺的造型语言、色彩语言和题材语言都表达着莒地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传达了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过门笺艺术语言探讨

 

 

  1莒县过门笺起源概述

  山东地区的过门笺主要流行于临沂、日照、枣庄和潍坊等鲁南鲁东南地区,以广大农村地区为主。不同的地方对于过门笺的叫法也不同,比如:东北地区,人们叫“挂钱”,江苏叫“喜笺”,陕西叫“门旗”或者“门吊子”,在莒县,方言上人们通常叫“过门钱子”,也有地方叫“门吊”。古时是在过年过节、嫁娶时可以张贴的,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现在多是在春节张贴。过门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体起源时间已无从考证。有部分资料显示,在莒县朝元宫明代的壁画中有描绘张贴过门笺的画面,所以可推断出最晚在明代已经出现了贴过门笺的习俗。关于过门笺起源的说法,民间流传三种:一种是与年兽有关,相传古时,莒地近海,每年春节时,年兽会上岸,危害四方,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红色和响声,故家家户户贴红色对联,燃放鞭炮,敲锣打鼓,后来又发现贴在门框上的红色剪纸,随风摆动,让年兽更害怕。久而久之,红色剪纸演变的颜色、样式越来越丰富,也被赋予更多的吉祥的寓意。另一种与姜子牙有关,传说姜子牙的妻子背叛了他,为惩戒妻子,姜子牙封神后将妻子封为“穷神”,且只能去富贵人家,不能去穷苦人家,所以人们为了躲避穷鬼,就把纸剪开挂在门上来阻止穷鬼进门,也就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过门笺。还有一种是,古代过年挂桃符辟邪,后来桃符变成了对联和过门笺。这些民间说法虽不足为信,但都传达着人们想通过过门笺祈福的意愿。有研究者对史料进行研究,推论出过门笺源于古代的春幡。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向来重视节气,古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开春更是一年农作的关键,为了祈福一年的秋收,所以迎春仪式甚是隆重。在《礼记月令》中记载:“……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①。《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至立夏”②。在《祭祀志》中:“立春之日,皆青幡幢,迎春于东郭外”③。较多与迎春仪式和春幡相关的历史资料均可进行查证推论。正是有了这些资料的留存,证实着过门笺经历了朝代更替,文化融合和经济荣衰不断地发展变化,仍世代相传。不仅传达着人们期盼丰收,追求幸福生活的寓意,也反映了从原始时期古人的宗教观念的根深蒂固。民俗艺术根源于原始的图腾艺术,图腾艺术是原始宗教的反映。故综上所述,过门笺是古时迎春仪式中的春幡演变而来,人们祭祀、祈福、辟邪的这些活动演变成现在的民俗活动,归根结底都说明了与原始的宗教活动有关。

  2莒县过门笺风格形成的环境因素

  莒县过门笺独特风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人文是密不可分的。莒县地处鲁东南,位于日照市西部,面积1821平方公里,1195个村,人口110万。莒县县城曾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地,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古城,“毋忘在莒”的典故就出在这里。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比甲骨文早1500多年,是中国文字的始祖,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④。此外,还有齐长城遗址、状元林等景观,为莒文化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⑤。几千年的深厚文化历史,使过门笺这一传统民俗能在莒地经历各种变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得以生根,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3莒县过门笺的制作工艺及流程

  3.1莒县过门笺的制作工艺

  莒县过门笺作为当地剪纸艺术的特色代表,2007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相继在2008年、2012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过门笺的制作有两种方法,主要以刻为主,分为插制和凿制。工具是手艺人自己制作,刻具大小不同,少则数十把,多则几十把。目前手工制作过门笺的方法只能从非遗传承人手中看到,以往的过门笺手工制作的村镇几乎绝迹。以前手工制过门笺市场售卖良好,受机器加工冲击,依靠手工制作已经没办法支撑手艺人家庭的生活开支,且机器加工相比较手工而言,用时短,制作量大,价格低,市场更青睐而使得传统过门笺手艺人不得不放弃制作。所以,未来传统手工艺过门笺的传承和发展是值得深思的。

  3.2莒县过门笺的制作流程

  过门笺的制作流程凿制和插制都需要经过六个步骤,且两种工艺步骤大致相同,凿制流程:凿制模版→裁纸→打眼固定→凿制过门笺→拆除模版→整理组合;插制流程:插制模版→裁纸→打眼固定→插制过门笺→拆除模版→整理组合。但制作过门笺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却不相同。过门笺工艺分单色和套色过门笺,凿制和插制是制作单色过门笺所用,套色过门笺工艺流程要复杂点,分为裁纸→制作边框→凿制图案文字→调换膛子→粘贴组合。莒县过门笺的手工制作工艺和流程,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着劳动人民的艺术追求和精神素养,都是民间美术的一种表现。

  4莒县过门笺的艺术语言分析

  4.1莒县过门笺的形式多样性

  莒县过门笺外形方正规矩,结构简单,在方正的寸纸上进行刻制,有边有框,并没有限制住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相反过门笺样式丰富,尺寸也不单一,样式的不同以有无穗头可以分为整体式和主框架式,整体就是将过门笺连同穗头部分整体作为一整版的刻制出来,主框架式是没有过门笺下方的穗头部分;以有无文字为区别可分为对称式和图画式,对称式就是上边框和下边框尺寸对应,左边框和右边框尺寸对称,形成框中有框,对称周正的感觉。但是框内的花样和图案不需对称;而图画式,顾名思义就是只有图案没有文字。过门笺最小尺寸市面上统一规定是7×14cm,最大尺寸为30×60cm。

  4.2莒县过门笺的色彩丰富性

  色彩方面,莒县过门笺通常以五种颜色来进行张贴,最初有三张或五张,奇数张贴,笔者认为这是有余的寓意,发展到现在五种颜色过门笺,每种有两张,为一门,且按照头红、二绿、三黄、四水(粉红)、五紫(子)登科的顺序依次张贴,后来又加上了蓝色。最终演变形成了现在的六种颜色的过门笺,组成“一门”,吉祥纳福寓意为“六六大顺”。六种颜色都是中国传统色彩,在北方农村地区灰暗干燥的冬季,颜色鲜艳的过门笺随风摆动,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也侧面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新年新气象的美好祈望,也传达出丰富真善美情感色彩和精神内涵。

  4.3莒县过门笺的题材内容丰富性

  莒县过门笺题材上以当地农民和农村的居住特点应运而生的。莒县属农业县,且农村人口居多,因此过门笺的题材也以农民农耕、农忙和渔牧的生活化场景为主,大致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花、鸟、鱼为主题,在过门笺结构内占主体地位,有花的寓意花开富贵,多子多福,冰清玉洁,长寿健康等;有鸟的寓意吉祥太平,大吉大利,飞黄腾达;有鱼的寓意连年有余,生活富足等等。也有在非遗传承人的探索中出现有人物的相关主题,常是历史伟人,或是结合当下的时事进行歌颂时代,国家政策好的题材,与时俱进,题材有所创新。一类是以寓意吉祥的文字纹样为主,文字通常与主题,相辅相成,一张过门笺上文字少则一个,例如:福、禄、寿、喜等;多则四个,例如:四季平安、招财进宝、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等,这种四字组合方式,既为整体,又不缺细节的生动。还有一类是符号纹样,多是起到辅助衬托的作用,如:万字纹、回纹、铜钱纹、麦穗纹、灯笼纹、盘长纹等,代表长寿、吉祥、财富、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纹样有主次,有粗细,在一副过门笺中能够达到整体和谐,直接或间接的以形表意,极具设计美感。

  结语

  综上看来,无论是过门笺结构上的工整,有规有矩,对立又统一;色彩上的鲜艳热烈,情绪高涨又细腻,极具韵律;还是题材内容上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出新,莒县过门笺都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浓厚的人文精神内涵传达着莒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精神上对真善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孙良娟.基于日照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9.

  [2]马宁雨.山东莒县过门笺艺术特色研究[D].宁夏大学,2019.

  [3]吕倩.剪纸传承者的文化实践与主体生成[D].南京大学,2018.

  [4]莒县过门笺:门框上的莒文化[J].走向世界,2017(28):44-45.

  [5]赵桂雪.社会资本与转型期传统民间文化的发展[D].云南大学,2017.

  [6]刘霞.山东莒县过门笺保护传承与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4.

  《过门笺艺术语言探讨》来源:《西部皮革》,作者:唐兴琪

文章标题:过门笺艺术语言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meixue/4416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